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Ⅰ期经椎弓根入路病灶清除后路固定治疗老年胸腰椎结核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学武 徐宏光 +3 位作者 刘平 杨晓明 张玙 李逸峰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5期454-458,共5页
目的:分析Ⅰ期经椎弓根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椎弓根固定加RBK混合链霉素填充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17年7月采用Ⅰ期经椎弓根病灶清除后路固定和OSTEOSETRRBK混合链霉素植骨术进行治疗的20例老年胸... 目的:分析Ⅰ期经椎弓根入路行结核病灶清除椎弓根固定加RBK混合链霉素填充植骨治疗老年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9月至2017年7月采用Ⅰ期经椎弓根病灶清除后路固定和OSTEOSETRRBK混合链霉素植骨术进行治疗的20例老年胸椎或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62~83(72.4±6.9)岁。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Oswe 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进行临床疗效评估,根据X线观察病变节段脊柱后凸角度(Cobb角)和病灶区骨生长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160.9±23.8) min,术中出血量为(317.9±112.7) ml。切口均Ⅰ期愈合,未出现窦道及切口延迟愈合。脊柱结核完全治愈,Frankel分级有1个或多个等级的改善。VAS评分由术前的7.50±1.15下降到术后12个月的1.70±1.39(P<0.05)。ODI由术前的(92.50±1.17)%下降到末次随访时的(12.80±0.89)%(P<0.05)。病变节段的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的(24.2±1.6)。下降到术后12个月的(8.3±0.7)。(P<0.05),脊柱后凸畸形得到明显纠正。所有病例填充植骨区达到骨性融合,无骨不连和器械断裂并发症。结论:Ⅰ期经椎弓根病灶清除后路椎弓根固定加RBK混合链霉素填充治疗老年脊柱结核适用于一般情况较好、椎体破坏较轻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结核 清创术 经椎弓根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的影像学诊断 被引量:12
2
作者 陈方满 翟健 +3 位作者 刘含秋 潘先文 徐祝军 袁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 通过对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的影像学表现的分析 ,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 4例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 ,回顾分析其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  3例位于胸椎 ,1例位于腰椎。X线平片显示单个椎体破坏、变形 ;CT显示椎... 目的 通过对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的影像学表现的分析 ,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 4例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 ,回顾分析其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  3例位于胸椎 ,1例位于腰椎。X线平片显示单个椎体破坏、变形 ;CT显示椎体呈膨胀性破坏 ,病变侵犯一侧附件 ,并在周围形成软组织肿块及压迫硬脊膜囊 ;MRI显示病变椎体呈不均匀信号 ,相邻椎间隙信号不变。 4例尿本 周氏蛋白均为阴性。结论 脊柱SPM依赖影像学检查 :X线平片可作基本定位 ;CT可显示椎体破坏程度及侵犯范围 ;MRI反映病变椎体信号变化、椎间盘结构和椎间隙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单发性浆细胞骨髓瘤 影像学诊断 X线平片 CT MRI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MRI与关节镜下表现的初步对比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董利军 王凌挺 +1 位作者 刘平 谢加兵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病变的MRI表现和关节镜所见,明确MRI对膝关节病变的价值和关节镜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76例膝关节的MRI表现与关节镜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MRI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敏感度90.5%,特异度97.2%,准确度... 目的:对比分析膝关节病变的MRI表现和关节镜所见,明确MRI对膝关节病变的价值和关节镜治疗的适应证。方法:回顾分析和总结76例膝关节的MRI表现与关节镜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MRI对半月板撕裂的诊断敏感度90.5%,特异度97.2%,准确度95.4%。半月板MRI图像上连续层面上出现Ⅲ级信号是诊断半月板撕裂较可靠的指征。结论:MRI在膝关节损伤诊断中有极高的价值,是膝关节镜术前重要的无创检查,对选择治疗方法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膝关节损伤 磁共振成像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潜行减压治疗上腰椎爆裂性骨折 被引量:4
4
作者 周茂生 谢加兵 +4 位作者 丁国正 王强 徐祝军 方超 杨民 《中国骨伤》 CAS 2015年第12期1132-1136,共5页
目的 :观察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PLC)的潜行减压治疗上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采用后路短节段复位固定和保留PLC的潜行减压治疗上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Denis B型)23例,男18例,女5... 目的 :观察后路短节段固定结合保留后方韧带复合体(PLC)的潜行减压治疗上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至2013年3月采用后路短节段复位固定和保留PLC的潜行减压治疗上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Denis B型)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26~64岁,平均45.7岁;高处坠落伤12例,车祸伤5例,重物砸伤4例,其他外伤2例;L1骨折14例,L2骨折9例;伴神经损害13例(ASIA评分D级)。术后12~20个月(平均14.3个月)取出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并比较各时间点神经功能JOA评分和影像学动态变化。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8~24个月,平均20.4个月。13例伴神经损害者术后3~6个月神经症状均完全恢复。术后1年和去除内固定后3个月JOA评分分别为20.63±0.92和20.38±1.06,较术后3个月的9.90±2.73明显改善(P〈0.05)。术后1年伤椎前缘高度、伤椎楔变角、局部Cobb角分别为(95.1±0.53)%、(2.78±1.36)°、(2.43±1.52)°,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去除内固定3个月后与术后1年JOA评分及影像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短节段复位固定结合保留PLC的潜行减压治疗上腰椎爆裂性骨折创伤小,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维持脊柱稳定性,减轻术后腰背痛,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脊柱骨折 骨折固定术 髓内 减压术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固定在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丁国正 姜宗圆 刘平 《中国骨伤》 CAS 2006年第2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腓骨固定在严重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月治疗80例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男54例,女26例;年龄12~76岁,平均34.5岁。42例仅固定胫骨,38例同时固定胫腓骨。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并... 目的:探讨腓骨固定在严重胫腓骨粉碎骨折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998年1月-2003年1月治疗80例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患者,男54例,女26例;年龄12~76岁,平均34.5岁。42例仅固定胫骨,38例同时固定胫腓骨。比较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结果:随访2年以上,42例仅固定胫骨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7.3个月,发生并发症16例,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78.6%和71.4%;38例固定胫腓骨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3.8个月,发生并发症2例,患肢膝、踝关节功能优良率分别为85.9%和94.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对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固定胫腓骨可简化手术,促进骨折早期愈合,减少畸形愈合,降低并发症和获得更好的患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固定术 严重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腓骨固定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 被引量:9
6
作者 李振伟 黄德刚 韩冠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1-533,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1月因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接受关节镜手术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58岁,平均37.6岁。右踝19例,左踝11例。27例有明确踝关节外伤史,其中急性损伤7例,慢... 目的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5年11月因踝关节后方撞击综合征接受关节镜手术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9~58岁,平均37.6岁。右踝19例,左踝11例。27例有明确踝关节外伤史,其中急性损伤7例,慢性损伤20例。采用后内、外侧入路行关节镜下骨赘去除,软骨成形,关节清理等治疗。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后足-踝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27个月,平均22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从术前的(35.0±10.1)分提高至(89.8±3.8)分(t=-26.456,P=0.000);VAS评分从术前的(6.6±1.9)分下降为(2.5±1.3)分(t=12.427,P=0.000),踝关节跖屈角度从术前的29.4°±2.3°提高至43.4°±1.4°(t=-32.625,P=0.000)。优21例,良9例,优良率100%。结论关节镜下行踝关节清理及并发症的处理是治疗踝关节后方撞击征的有效方法之一,具有微创、安全、针对性强、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踝 撞击综合征 关节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锚钉治疗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宣华兵 黄德刚 +2 位作者 贺华正 方杰 董利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6期467-469,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1年2月对3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应用锚钉固定重建韧带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6例,随访2~36个月,优良率为94.2%。结论:锚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 目的:评价应用锚钉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4月~2011年2月对36例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应用锚钉固定重建韧带手术。结果:术后随访36例,随访2~36个月,优良率为94.2%。结论:锚钉固定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能够立即稳定膝关节,减少膝关节进一步损伤,是早期治疗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侧副韧带 锚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在脊髓型颈椎病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张玙 徐宏光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评价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型颈椎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术中SEP监测,以JOA评分评定临床疗效,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的变化,分析术中SEP变化和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43例患者术中SEP无明显变化,3例患者术... 目的:评价体感诱发电位在脊髓型颈椎病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7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术中SEP监测,以JOA评分评定临床疗效,比较手术前后JOA评分的变化,分析术中SEP变化和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43例患者术中SEP无明显变化,3例患者术中SEP有一过性波幅下降,潜伏期无明显改变,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中始终未记录到右侧肢体SEP,术后神经功能无明显改善。术后患者JOA评分明显改善。结论:术中SEP监测有助于了解脊髓功能,对脊髓型颈椎病的预后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感诱发电位 脊髓型颈椎病 术中监护 JOA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周围的异位骨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徐姝娟 徐宏光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335-338,共4页
异位骨化常发生于不同形式的创伤以后,系骨骼系统以外的异位骨沉积,是一种病理性骨形成,脑及脊髓损伤、烧伤、肢体关节和软组织的局部创伤以及医源性手术创伤等均可引起异位性骨化。髋关节的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 异位骨化常发生于不同形式的创伤以后,系骨骼系统以外的异位骨沉积,是一种病理性骨形成,脑及脊髓损伤、烧伤、肢体关节和软组织的局部创伤以及医源性手术创伤等均可引起异位性骨化。髋关节的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后最常并发异位骨形成,可导致术后髋活动受限,且有时伴有严重的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导致全髋关节置换的失败,文献报告THA术后严重的异位骨化可高达7%,本文就THA术后异位骨化的有关问题作一综述。1 THA术后异位骨化的原因及危险因素髋关节疾病行THA术后易发生异位骨的形成,文献报告如果将稍大的异位骨化亦包括在内,其发病率可高达15%~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髋关节置换术 手术后 关节周围 异位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移植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宏光 彭明生 张瑞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20-22,共3页
本文报告1986年以来应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肤移植修复四肢皮肤撕脱伤8例,6例获得一次植皮成功,2例皮片部分坏死,经Ⅱ期游离植皮后痊愈.
关键词 皮肤撕脱伤 皮下血管网 皮肤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祝军 费琦 +2 位作者 丁国正 董利军 王弘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264-267,共4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先后采用5种椎弓根内固钉系统,单纯行后路减压、脊柱固定融合手术,观察伤椎椎体的复位率及远期椎体高度的丢失率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伤...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对95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先后采用5种椎弓根内固钉系统,单纯行后路减压、脊柱固定融合手术,观察伤椎椎体的复位率及远期椎体高度的丢失率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伤椎体复位率(84.20±13.13)%,66例获平均18个月的随访,椎体高度丢失(21.0±12.68)%,损伤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经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较小、复位佳、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应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椎弓根内固定 胸椎 腰椎 脊柱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恶性肿瘤或侵袭性骨肿瘤10例体会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平 张瑞麟 姜宗元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 探讨微波天线高温原位灭活治疗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保肢体技术在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微波天线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肢体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 10例 ,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随访 3年 ,恶性骨肿瘤 8例 ,2例行截肢术。肢体骨巨细胞瘤 ... 目的 探讨微波天线高温原位灭活治疗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保肢体技术在临床应用。方法 应用微波天线诱导高温原位灭活肢体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 10例 ,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随访 3年 ,恶性骨肿瘤 8例 ,2例行截肢术。肢体骨巨细胞瘤 2例 ,1例皮肤坏死。 10例均存活。结论 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是一种创新的、安全的保肢术 ,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治疗机 高温原位灭活法 恶性肿瘤 侵袭性骨肿瘤 天线阵列 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王弘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 了解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适应证、动力型和静力型固定的原则 ,以及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8年到 2 0 0 3年间带锁髓内钉治疗的 2 1例股骨干骨折。其中稳定型 7例 ,不稳定型 14例 ,开放性骨折 5例 ... 目的 了解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适应证、动力型和静力型固定的原则 ,以及常见并发症和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1998年到 2 0 0 3年间带锁髓内钉治疗的 2 1例股骨干骨折。其中稳定型 7例 ,不稳定型 14例 ,开放性骨折 5例 ,闭合性骨折 16例。结果 发生断钉 2例 ,远端锁钉安置失败 1例 ,余皆恢复良好。结论 带锁髓内钉扩展了髓内钉在股骨干骨折治疗中的适用范围。术后患者可早期功能锻炼 ,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保护膝关节的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钉 股骨干骨折 适应证 并发症 功能锻炼 牵引 手术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不同护理措施对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宣治月 鲍娟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栓塞 护理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创伤性硬膜外游离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和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民 丁国正 徐祝军 《中国骨伤》 CAS 2013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目的:探讨非创伤硬膜外游离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11年7月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并后纵韧带切除髓核摘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非创伤硬膜外游离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2~65... 目的:探讨非创伤硬膜外游离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自2002年1月至2011年7月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并后纵韧带切除髓核摘除减压内固定术治疗非创伤硬膜外游离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2~65岁,平均48.2岁;病程1个月~4年,平均15个月。所有患者术前有不同程度的四肢麻木、无力、行走不稳及括约肌功能障碍。术前颈椎MRI均提示有节段性颈脊髓受压。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按JOA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结果:10例患者经术后15~32个月随访(平均21个月),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10例患者术前颈椎MRI显示,穿破后纵韧带游离于椎体后方的髓核在T1相上和相应病变椎间隙等信号,而在T2相上为等或高信号。患者术后JOA评分由术前的7.20±1.55提高到13.60±1.90(t=-11.8,P<0.001),其改善率为66.7﹪,优3例,良6例,可1例。结论:明确诊断后早期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并后纵韧带切除髓核摘除减压内固定术是治疗非创伤硬膜外游离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成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 颈椎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移植半腱肌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1
16
作者 宣华兵 董利军 +2 位作者 黄德刚 贺华正 杨昕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7年9月~2011年5月我科共诊治34例ACL损伤患者,取自体半腱肌与股薄肌腱,在关节镜下使用带鞘可吸收挤压钉(Itrafix系统)固定胫骨端,使用2枚横向钉固定股骨端... 目的:介绍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2007年9月~2011年5月我科共诊治34例ACL损伤患者,取自体半腱肌与股薄肌腱,在关节镜下使用带鞘可吸收挤压钉(Itrafix系统)固定胫骨端,使用2枚横向钉固定股骨端,重建ACL。观察固定后的稳定性和术后疗效。随访后用Lysholm评分标准评价手术前后关节功能。结果:本组34例,随访6~44个月。关节功能良好,Lysholm评分,术前53.08±4.2,术后92.05±3.7,术后评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好,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宜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钉治疗长管状骨骨折14例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宣治月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157-158,共2页
关键词 骨折髓内固定术 临床护理 交锁髓内钉 治疗 长管状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i记忆合金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弘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81-183,共3页
目的寻找易于操作并具有良好固定作用的内固定器械.方法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四肢各类管状骨骨折共26例,其中股骨干骨折9例,肱骨干骨折1例,尺骨骨折3例,尺挠骨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3例,掌骨骨折2例,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并内固定断... 目的寻找易于操作并具有良好固定作用的内固定器械.方法使用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四肢各类管状骨骨折共26例,其中股骨干骨折9例,肱骨干骨折1例,尺骨骨折3例,尺挠骨骨折7例,胫腓骨骨折3例,掌骨骨折2例,桡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并内固定断裂1例.结果随访3~12月,平均6个月.1例肱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后1月骨折端有多量的骨痂,但骨折端出现成角移位,其余患者均顺利愈合.结论环抱器治疗骨折手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减少固定后骨质疏松.是治疗管状骨骨折较有效的方法.但要注意环抱器与骨折处骨干的匹配,且骨折愈合后环抱器取出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骨折固定术 记忆合金 环抱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镜下滑膜次全切除术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19
作者 赵其纯 徐祝军 +1 位作者 丁明秀 丁国正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滑膜次全切除术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对 6例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时 ,发现滑膜增生呈绒毛结节状 ,表面有铁绣色物质沉积 ,切除病变组织送病理后 ,应用电动刨削器切除病变滑膜组织 ,直至镜...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滑膜次全切除术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对 6例患者行膝关节镜检查时 ,发现滑膜增生呈绒毛结节状 ,表面有铁绣色物质沉积 ,切除病变组织送病理后 ,应用电动刨削器切除病变滑膜组织 ,直至镜下所见为正常滑膜为止。结果 随访 6个月~ 2年 ,6例患者均疼痛消失 ,关节活动正常 ,无交锁症状发作 ,5例关节肿胀消失 ,全部恢复正常工作和学习。结论 膝关节镜下滑膜次全切除术治疗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有创伤小 ,切除更彻底 ,术后康复快 ,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值得提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次全切除术 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膝关节镜 正常 患者 滑膜组织 消失 电动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伤性浮膝45例的疗效分析
20
作者 王凌挺 徐宏光 +5 位作者 王弘 刘平 丁国正 黄德刚 姜宗圆 宣华兵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总结45例创伤性浮膝治疗的经验,探讨创伤性浮膝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6月~2005年4月共收治45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治疗方法分为交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将两组的疗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经过... 目的:总结45例创伤性浮膝治疗的经验,探讨创伤性浮膝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年6月~2005年4月共收治45例浮膝损伤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治疗方法分为交锁髓内钉,钢板内固定。将两组的疗效、预后进行分析。结果:经过0·5~6年的随访(平均2.7年),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者优良率为92%,非交锁髓内钉内固定组,优良率为75%。统计分析表明两种治疗方法其疗效、预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创伤性浮膝是一种重度不稳定损伤,在治疗中采取交锁髓内钉内固定并结合CPM,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但是总体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浮膝 内固定 交锁髓内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