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血清IgE、外周血嗜酸细胞检测及特应性体质在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中的临床意义 |
沈伊娜
刘永芳
蔡珍琴
睢燕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9 |
9
|
|
2
|
不同年龄、工龄护士职业紧张状况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
余结根
李荣
陆琳琳
匡霞
贺连平
康耀文
陈燕
金岳龙
姚应水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2 |
13
|
|
3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治疗新生儿肺出血 |
张士发
邰海服
胡芳
陈爱斌
茅双根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4 |
4
|
|
4
|
黄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与机理研究 |
窦常胜
周名雄
张士发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4 |
5
|
|
5
|
减轻阿奇霉素静滴副作用的临床观察 |
李志奇
任颖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5 |
16
|
|
6
|
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
徐国成
李志奇
陈爱斌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8 |
6
|
|
7
|
168例手足口病临床与实验室检查特征 |
杨江华
喻艳林
李志鸿
杨进孙
王涛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8 |
3
|
|
8
|
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护理体会 |
黄嘉
陆琳琳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2 |
10
|
|
9
|
安徽省部分高校大学生紧急自救与互救能力的现况调查 |
吴寿枝
王金权
陆琳琳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1 |
3
|
|
10
|
野百合碱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血浆ET-1和NO水平的变化 |
窦常胜
刘永芳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9 |
4
|
|
11
|
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
薛良荣
茅双根
周名雄
窦常胜
李志奇
郭本标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8 |
2
|
|
12
|
急性期QT间期离散度在川崎病冠状动脉损伤中的临床意义 |
鲁其乐
胡芳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9 |
5
|
|
13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生长抑素及甲状腺功能的改变 |
张士发
茅双根
周名雄
杨军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3 |
1
|
|
14
|
环磷腺苷葡胺对窒息新生儿缺氧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
李元福
张士发
汤荣华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4 |
2
|
|
15
|
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ET-1和NO水平动态变化的研究 |
睢燕
周名雄
窦常胜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8 |
1
|
|
16
|
川崎病患儿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高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及其意义 |
顾勇
窦常胜
严颜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4 |
1
|
|
17
|
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 |
张士发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8 |
4
|
|
18
|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高危因素的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 |
任颖
马磊
刘述
|
《广州医学院学报》
|
2014 |
4
|
|
19
|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再灌注脑损伤肾上腺髓质素表达的研究 |
张士发
周名雄
茅双根
窦常胜
严颜
李志奇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10 |
0 |
|
20
|
注意力客观测试对哌醋甲酯干预下ADHD转归的观察 |
茅双根
胡芳
任颖
|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
200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