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全胃切除圈圈式吻合消化道重建术(附36例报告)
- 1
-
-
作者
段诗林
阮平国
郭盖章
-
机构
皖南医学院附属二院普外科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300-301,共2页
-
文摘
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术式繁多,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目前对全胃切除术的适应症尚有争议,术后减少并发症、死亡率,提高术后存活期等方面还待进一步研究改进。随着消化道重建术式的不断改进,其生存率逐渐获得延长,死亡率逐渐下降。我院1982年6月~1994年10月,行全胃切除术87例,其中施行我们自行设计的圈圈式吻合重建消化道36例。效果尚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33例,女3例。年龄33~72岁。病变部位:贲门癌累及小弯、胃底16例;胃小弯垂直部癌8例;胃体癌4例;残胃癌1例;胃小弯贲门复合性溃疡5例;小弯高位穿透性溃疡2例。住院天数15~57天,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腹腔感染1例,切口感染2例,顽固性呃逆2例,吻合口瘘伴膈下感染1例。本组20例获得随访。
-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消化道重建术
圈圈式吻合
-
分类号
R656.61
[医药卫生—外科学]
-
-
题名嗜铬细胞瘤合并右肾动脉狭窄一例
- 2
-
-
作者
刘载丰
程炳南
李希麟
-
机构
皖南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3年第1期77-77,共1页
-
文摘
嗜铬细胞瘤合并右肾动脉狭窄甚为少见.我科于1989年5月收治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18岁.发现高血压病史3年,头昏,头痛,心悸,视觉障碍反复发作6个月入院.体检:T 37℃,血压22/16kPa,心脏向左扩大,心音亢进.脐右上方可触及包块,境界不清,触摸能诱发症状发作.血压最高达37.5/24.0kPa,血RBC 2.80×10^(12)/L,WBC5.0×10~9/L,
-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肾动脉狭窄
-
分类号
R730.26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免疫组化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
- 3
-
-
作者
邬义德
应月强
糜叶俊
-
机构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普外科
皖南医学院附属二院 外科
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病理科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93-195,共3页
-
文摘
目的 探讨胃癌淋巴结微转移与临床病理参数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选用细胞角蛋白CK19、细胞角蛋白CK20及CD44v6检测43例常规病理检查未发现的胃癌周围转移淋巴结453枚。结果 43例胃癌患者中16例有淋巴结微转移(37.2%)。微转移与浸润深度有关(P<0.05),且PT3、PT4患者微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PT1、PT2患者。低分化程度癌微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高分化程度癌(P<0.05)。微转移检测使28.1%的胃癌重新分期。结论 对常规检查淋巴结为阴性胃癌的微转移检测有助于临床准确分期、指导临床治疗及对预后的估计。
-
关键词
胃肿瘤
淋巴结微转移
CKL9
CK20
CD44V6
免疫组织化学
-
Keywords
stomach neoplasms
lymph node micrometastasis
CK19
CK20
CD44v6
immunohistochemistry
-
分类号
R735.2
[医药卫生—肿瘤]
-
-
题名一例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护理
- 4
-
-
作者
吴晰美
-
机构
皖南医学院附属二院外科
-
出处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467-467,共1页
-
文摘
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既常见又严重的并发症,常发生于术后5~7天.多因缝合技术不佳、吻合口张力过大、血运破坏而造成,死亡率达70%~80%.我院1997年12月18日手术1例食道中下段癌病人,术后5日发生吻合口瘘,经积极治疗护理2月余,病情好转,未发生任何护理并发症,现将护理心得总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女,65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月余入院.食道吞钡摄片诊断食道中下段癌.经术前准备后于12月18日在全麻下行食道中下段癌根治术.术后5日出现胸闷、气急、心悸.查体:左胸肋间饱满,语颤消失,叩诊浊音,左肺呼吸音消失,心率123次/分.急行左胸腔穿刺抽出气体650ml,谈黄色液体450ml,继之予以左锁骨中线第八肋间置管闭式引流,口服美兰后证关为吻合口瘘.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2月余病情好转出院.
-
关键词
食道肿瘤
吻合口瘘
护理
-
分类号
R735.105
[医药卫生—肿瘤]
R473.73
[医药卫生—护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