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MGB1藉由NF-κB通路诱导肺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免疫细胞功能
1
作者 王耀辉 孟宇 +3 位作者 钱一可 陈文利 厉荣玉 董博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8-633,共6页
目的:探究肺癌细胞HMGB1通过NF-κB通路影响肺癌细胞本身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LLC细胞、Raw264.7细胞、小鼠脾细胞中的HMGB1表达,同时用甘草酸(GA)抑制肺癌细胞中HMGB1表达,制备低HMGB1的肿瘤细胞裂解物(TC... 目的:探究肺癌细胞HMGB1通过NF-κB通路影响肺癌细胞本身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LLC细胞、Raw264.7细胞、小鼠脾细胞中的HMGB1表达,同时用甘草酸(GA)抑制肺癌细胞中HMGB1表达,制备低HMGB1的肿瘤细胞裂解物(TCL);流式细胞术和CCK-8检测内源性HMGB1抑制或低HMGB1的TCL对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制备正常HMGB1的TCL或低HMGB1的TCL,然后用其干预Raw264.7细胞和小鼠脾细胞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CD69表达,并采用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6、TNF-α和TNF-β的分泌;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细胞或免疫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HMGB1在LLC细胞、Raw264.7细胞、小鼠脾细胞中都有表达,其中,LLC细胞HMGB1的表达最高,并且30μg/ml的GA对LLC细胞中HMGB1表达的抑制效果最佳。LLC细胞内源性HMGB1可以促进细胞增殖。TCL中外源的HMGB1则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抑制免疫细胞活化增殖。肺癌细胞中内源性HMGB1的抑制会导致NF-κB信号通路中凋亡诱导因子CASP9的激活,而在低HMGB1的TCL作用后的肺癌细胞或免疫细胞中,CASP9会被抑制。结论:肿瘤细胞HMGB1对肺癌的发生具有双重作用,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同时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进而引起肺癌的发生,该过程与不同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免疫 细胞凋亡 NF-κB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 小鼠脾细胞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花丹素通过调节TGF-β1/Smad2及Nrf2/NOX4通路改善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
2
作者 李慧 胡恒钊 +4 位作者 俞婷婷 胡慧娴 王佳乐 吴晶 郝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探究白花丹素(plumbagi,PL)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性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博来霉素组(bleomycin,BLM)、PL低剂量组(1 mg/kg)、PL高剂量组(2 m... 目的:探究白花丹素(plumbagi,PL)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性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博来霉素组(bleomycin,BLM)、PL低剂量组(1 mg/kg)、PL高剂量组(2 mg/kg)。采用气管内注射BLM(3 mg/kg)复制小鼠PF模型,腹腔注射PL(1或2 mg/kg)3周,处死动物。HE与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及胶原沉积情况。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活性或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中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含量。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肺组织中核因子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related factor 2,Nrf2)和NADPH氧化酶4(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 oxidase 4,NOX4)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I型胶原(collagen Ⅰ,Col Ⅰ)、Ⅲ型胶原(collagen Ⅲ,Col Ⅲ)、IL-6、转化生长因子-β_(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_(1),TGF-β_(1))、p-Smad2、Nrf2和NOX4的蛋白表达。结果:与BLM组相比,PL治疗可减轻小鼠肺间质损伤及细胞外基质沉积,降低HYP含量(P<0.01,P<0.05),降低α-SMA、Col Ⅰ和Col Ⅲ的蛋白表达(P<0.01,P<0.05),减少IL-6的分泌(P<0.01),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SOD和GSH的活性,减少MDA含量,P<0.01,P<0.05),显著下调TGF-β_(1)、p-Smad2和NOX4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P<0.01,P<0.05),上调Nrf2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P<0.01,P<0.05)。结论:PL可能通过调节TGF-β_(1)/Smad2及Nrf2/NOX4信号通路减轻炎症反应与胶原沉积,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从而延缓PF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丹素 肺纤维化 TGF-β1/Smad2信号通路 Nrf2/NOX4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络饮通过调控HIF-1α/VEGF通路抑制佐剂诱导关节炎大鼠的滑膜血管新生
3
作者 王培培 潘林坤 +1 位作者 杨魁 冯丹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6-373,共8页
目的:探讨清络饮(Qing-Luo-Yin,QLY)经HIF-1α/VEGF通路治疗佐剂诱导关节炎(adjuvant-inducedarthritis,AIA)大鼠模型异常血管新生的基本机制。方法:SD大鼠诱导建立AIA模型后采用QLY浸膏连续灌胃治疗,观察关节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 目的:探讨清络饮(Qing-Luo-Yin,QLY)经HIF-1α/VEGF通路治疗佐剂诱导关节炎(adjuvant-inducedarthritis,AIA)大鼠模型异常血管新生的基本机制。方法:SD大鼠诱导建立AIA模型后采用QLY浸膏连续灌胃治疗,观察关节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中HIF-1α、VEGF、PDGF、TGF-β1浓度;生化法检测血浆中MDA和SOD等水平。体外实验中,采用MTT法、细胞划痕实验和成管实验评价QLY的抗血管新生能力,并同步检测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IA大鼠关节滑膜增生和血管新生明显,伴有HIF-1ɑ、VEGF、PDGF、TGF-β1水平上升,而MDA/SOD比例降低;QLY治疗后上述异常均得以缓解。体外QLY刺激HUVEC细胞,抑制了后者增殖、愈伤和成管能力,p-MEK/MEK、p-ERK/ERK及HIF-1α表达显著降低。结论:清络饮可能通过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抑制HUVEC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新生,减轻AIA组大鼠的氧化应激反应和血管翳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络饮 类风湿关节炎 中药 痹证 滑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抗绦虫药吡喹酮咀嚼片的溶出度研究
4
作者 范创创 王霄旸 +3 位作者 张可煜 王春梅 周文 年四辉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5-169,共5页
吡喹酮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本研究中自制的吡喹酮咀嚼片具有抗犬绦虫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吡喹酮咀嚼片的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且运用非模型依赖法对自制片与市售片的溶出行为相似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 吡喹酮是一种广谱抗寄生虫药,本研究中自制的吡喹酮咀嚼片具有抗犬绦虫的作用。本研究建立了吡喹酮咀嚼片的溶出度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且运用非模型依赖法对自制片与市售片的溶出行为相似性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该溶出度测定方法在10~50 μg/mL时,展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为98.67%~101.8%,进样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38%;3批自制吡喹酮咀嚼片与市售产品的溶出度曲线具有相似性,表明二者体外溶出具有等效性。综上所述,自制吡喹酮咀嚼片与市售片在关键指标及溶出行为方面具有相似性,可为后续的等效性研究提供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喹酮咀嚼片 溶出度 非模型依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产葛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脂活性研究
5
作者 喻杰 杨著 +3 位作者 吕秋月 王国栋 韩军 吴江平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1-1539,共9页
目的 研究皖产葛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脂活性。方法 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MCI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棕榈酸诱导肝细胞AML12建立脂质聚积模型,评价体外降脂活性。结果 从中分... 目的 研究皖产葛根化学成分及其体外降脂活性。方法 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MCI及半制备HPLC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采用棕榈酸诱导肝细胞AML12建立脂质聚积模型,评价体外降脂活性。结果 从中分离得到2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arboxymethyl isoferulate(1)、methyl(E)feruloylglycolate(2)、ariscucurbin-A(3)、trans-p-coumaroygly colic acid(4)、3-吲哚甲醛(5)、β-谷甾醇(6)、葛根苷元A(7)、葛根苷C(8)、拟雌内酯(9)、dihydrofurocoumarin(10)、前胡苷Ⅴ(11)、psoralen dimer(12)、bergapten dimer(13)、异甘草素(14)、新异草苷(15)、毛蕊异黄酮(16)、大豆苷元(17)、3′,4′,7-三羟基异黄酮(18)、芒柄花苷(19)、染料木素(20)、染料木苷(21)。化合物1~4、7~10、13与17~19可显著抑制AML12细胞内脂质堆积,化合物9可抑制PPAR-γ表达。结论 化合物1~6,10~13为首次从葛属植物中分离。化合物1~4、7~10、13、17~19具有良好的降脂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 乙酸乙酯部位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体外降脂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绣球蘑多糖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6
作者 李贵文 王国栋 +3 位作者 张明芮 赵欣雅 程世俊 秦国正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4-1278,共5页
目的优化绣球蘑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再测定多糖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 目的优化绣球蘑多糖超声提取工艺,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为影响因素,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再测定多糖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还原力。结果最优条件为提取温度64℃,提取时间30 min,液料比36∶1,多糖提取率为87.21%。1.6 mg/mL多糖对·DPPH、·O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40.3%、64%,还原力(吸光度)为0.211。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用于超声提取体外抗氧化活性较强的绣球蘑多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绣球蘑 多糖 超声提取工艺 体外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叶菊根多糖通过调控PI3K/AKT/NF-κB通路缓解肥胖相关炎症
7
作者 鲍玉龙 柳春燕 +4 位作者 车慧 吕秋月 周心月 邵太丽 王国栋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04-1011,共8页
探究甜叶菊根多糖(Stevia rebaudiana root polysaccharide, SRRP)对肥胖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采用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构建肥胖模型。将肥胖小鼠分为模型组、SRRP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阳性药组,每组给予相同体... 探究甜叶菊根多糖(Stevia rebaudiana root polysaccharide, SRRP)对肥胖小鼠炎症反应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采用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构建肥胖模型。将肥胖小鼠分为模型组、SRRP高、中、低剂量给药组和阳性药组,每组给予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SRRP或阿托伐他汀钙(atorvastatin calcium, ATV),连续8周。生化法检测血清中脂质水平和氧化应激水平。ELISA法检测肝脏中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法对肝脏和附睾脂肪进行组织学分析。Western blot检测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PI3K)、磷酸化磷酸肌醇3-激酶(p-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和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蛋白表达。结果表明,与正常组相比,HFD组小鼠体重明显增加(P<0.01)。HE染色结果提示肝脏内有大量脂肪空泡产生,附睾白色脂肪组织细胞体积变大。血脂水平、氧化应激程度和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提高(P<0.01)。与HFD组相比,SRRP和ATV可以降低肥胖小鼠血脂水平、氧化应激程度和炎症因子水平(P<0.01),下调p-PI3K、p-AKT和NF-κB蛋白表达的水平(P<0.01),改善肝脏脂质堆积,减小肥胖小鼠附睾白色脂肪组织细胞体积。由此可见,SRRP可以改善肥胖小鼠血脂水平、肝脏脂质堆积和炎症反应,可能与抑制PI3K/AKT/NF-κB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叶菊根多糖 肥胖 炎症 脂肪变性 PI3K/AKT/NF-κB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NA-seq研究芝麻素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机制
8
作者 王运东 李雪宁 +10 位作者 李墨萱 曹文静 戎浩 杨晨 朱雪睿 许欣雨 王烨 张雅 金欢欢 洪宗元 张俊秀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76-888,共13页
目的:观察芝麻素(SES)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并基于mRNAseq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建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模型,给予SES连续治疗16周。实验分为WKY、SHR、Mo... 目的:观察芝麻素(SES)对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脂肪性肝病的防治作用,并基于mRNAseq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利用高脂高胆固醇饮食喂养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建立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模型,给予SES连续治疗16周。实验分为WKY、SHR、Model和Model+SES组(160 mg·kg^(-1)·d^(-1))。采用尾袖法检测大鼠的血压;监测体质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超声检测肝脏形态并测量肝脏厚度;称量肝脏湿重并计算肝脏指数;水位上升法检测肝脏体积,ELISA法检测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总胆汁酸(TBA);mRNA-seq对肝脏进行测序分析;HE染色观察肝脏的组织形态学变化;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的脂肪变性程度;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的纤维化程度;q-PCR检测Aldh1a7、Nnmt、Irs2、Pltp和Scd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Scd、Nnmt、AMPK、p-AMPK、PPARα和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SES连续给药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16周后,血压降低(P<0.01)和体质量减轻,血清的TG、TC和LDL-C降低、HDL-C升高,血清的ALT和AST降低(P<0.01),肝脏重量减轻和脏器指数减小、肝脏厚度减小和肝脏体积减小,肝脏脂肪变性和肝脏纤维化程度改善(P<0.05)。各组大鼠肝脏共有545个差异mRNA,其中278个上调,267个下调,在27个共同差异表达mRNA中,筛选出与脂质代谢相关的5个mRNA,分别为Aldh1a7、Nnmt、Irs2、Pltp和Scd。KEGG富集分析富集通路为AMPK和PPAR。进一步验证,SES给药组肝脏的Scd mRNA表达减少,Nnmt mRNA表达增加,Scd蛋白表达下降,Nnmt、AMPK、p-AMPK、PPARα和PPARγ蛋白表达上升(P<0.05)。结论:SES具有防治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大鼠的脂肪性肝病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肝脏中Scd表达水平,升高Nnmt、AMPK、p-AMPK、PPARα和PPARγ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脂异常 脂肪性肝病 转录组测序 芝麻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nS修饰电极构建光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测定L-半胱氨酸
9
作者 陈结霞 刘卓尔 +3 位作者 鹿长宁 杨可欣 陈紫艳 尉艳 《应用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1-329,共9页
血清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水平与多种疾病有关,对其进行高灵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硫化锌(ZnS)纳米修饰电极,构建一种基于光电化学催化氧化策略选择性检测L-Cys的新方法。光照下,ZnS纳米粒子形成电子-空穴对... 血清半胱氨酸(L-Cysteine,L-Cys)水平与多种疾病有关,对其进行高灵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硫化锌(ZnS)纳米修饰电极,构建一种基于光电化学催化氧化策略选择性检测L-Cys的新方法。光照下,ZnS纳米粒子形成电子-空穴对。溶液中L-Cys上的巯基(—SH)提供电子占据空穴,同时L-Cys失去电子形成含二硫键(—S—S—)的胱氨酸,完成自身光电化学催化氧化过程,形成光电流,从而实现L-Cys的测定。该光电化学传感器对L-Cys在2~50μmol/L的响应范围内检测限为0.67μmol/L。该传感器成功应用于人血清中L-Cys的检测,回收率范围为97.6%~10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化学分析 硫化锌 L-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皖南地区克罗恩病患者英夫利昔单抗继发性失应答的关联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叶明琪 王培培 +4 位作者 刘俊 武元竹 袁梦 李龙 栾家杰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11-1216,共6页
目的探究皖南地区克罗恩病(CD)患者应用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继发性失应答(SLOR)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1月—2021年4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消化内科收治并应用IFX治疗的皖南地区CD患者进行分析。根据IFX临床应答情况分为持续... 目的探究皖南地区克罗恩病(CD)患者应用英夫利昔单抗(IFX)治疗继发性失应答(SLOR)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对2018年1月—2021年4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消化内科收治并应用IFX治疗的皖南地区CD患者进行分析。根据IFX临床应答情况分为持续性应答组和SLOR组,分析TNF-α-308基因多态性等临床资料组间差异,筛选IFX治疗SLOR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70例CD患者SLOR发生率为28.6%。SLOR组患者既往肛周病变和肛周手术史占比、第4次IFX治疗前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持续性应答组(P<0.05),TNF-α-308基因多态性组间无显著关联(P>0.05)。既往肛周病变[P=0.009,OR=15.633,95%CI=(1.959,123.740)]和第4次IFX治疗前CRP水平[P=0.010,OR=1.055,95%CI=(1.013,1.099)]是IFX治疗SLOR的独立危险因素,两个变量联合预测IFX治疗SLOR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个变量。结论临床应重视第4次IFX治疗前CRP≥3.89 mg·L^(-1)并有既往肛周病变的CD患者,密切监测其临床应答情况;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不能作为皖南地区CD患者IFX治疗反应的预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夫利昔单抗 克罗恩病 基因多态性 继发性失应答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lncRNAHEM2M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的肝脏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孔祥 张腾 +5 位作者 张妍 高灵犀 汪文 汪梦燕 王国栋 吕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HFD组。12周后行腹腔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试验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肝功能指标,制备肝脏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和F4/80免疫组化染色,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qRT-PCR检测M1型(TNF-α、iNOS和IL-6)和M2型(Arg-1、YM-1和IL-10)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肝脏组织中P-AKT、T-AKT、NLRC4、caspase-1和GSDMD蛋白表达,比色法和免疫荧光测定肝脏组织caspase-1活性。结果与HFD喂饲的WT小鼠相比,MYKI+HFD小鼠肝功能损伤减轻(P<0.01),肝脏脂肪变缓解,肝脏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糖耐量损伤及胰岛素抵抗改善(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IL-6、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1),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减少(P<0.01),M2型mRNA表达增加(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NLRC4炎症小体活性降低(P<0.01),活性caspase-1减少,GSDMD-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lncRNAHEM2M降低NAFLD小鼠肝脏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肝脏NLRC4炎症小体激活,减少肝细胞焦亡,最终改善NAFLD小鼠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HEM2M 巨噬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华黄精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宇 夏宬涵 +2 位作者 吴江平 王国栋 韩军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9-1157,共9页
研究“十大皖药”品种——九华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in Jiuhua Mountain)块状根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综合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九华黄精生药材的85%乙醇... 研究“十大皖药”品种——九华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in Jiuhua Mountain)块状根茎的化学成分及其抗炎活性。综合采用硅胶柱色谱、MCI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及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九华黄精生药材的85%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并通过1 H NMR、13 C NMR、HR-ESI-MS技术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分别为polygodoside H(1)、polygonatumoside G(2)、25(S)-funkioside B(3)、typaspidoside A(4)、芦丁(5)、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6)、山柰酚-7-O-β-D-吡喃葡萄糖苷(7)、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8)、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9)、落叶松脂醇-4-O-β-D-葡萄糖苷(10)、5-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1)、4-O-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2)、3,5-O-二咖啡酰奎宁酸甲酯(13)、3,4-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4)、4,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甲酯(15)、对羟基肉桂酸甲酯(16),所有化合物均是首次从九华黄精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显示化合物1~3、5~8均能够有效抑制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释放NO,且无细胞毒作用,IC 50值范围为8.28~41.85μmol/L,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炎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华黄精 化学成分 结构鉴定 抗炎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酚醛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肿瘤活性
13
作者 吴静 惠朴真 +4 位作者 郑慧林 袁平川 汪春飞 王慧 谷晓霞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2-2428,共7页
合成了3种萘酚醛缩色胺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Cu(L)_(2)(DMF)2](1)、[Ni(L)_(2)(DMF)2](2)和[Zn(L)_(2)](3),其中HL=N-[(2-hydroxy-1-naphthalenyl)methylene]-[(1H-indol-3-yl)ethyl]imine。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 合成了3种萘酚醛缩色胺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Cu(L)_(2)(DMF)2](1)、[Ni(L)_(2)(DMF)2](2)和[Zn(L)_(2)](3),其中HL=N-[(2-hydroxy-1-naphthalenyl)methylene]-[(1H-indol-3-yl)ethyl]imine。利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和单晶X射线衍射等测试手段对配合物1~3进行了结构表征。采用MTT法对该系列配合物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初筛,结果表明配合物1~3对人胃癌细胞MGC-803、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都有较好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配合物1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显示配合物1诱导MGC-803细胞发生晚期凋亡;随后,细胞刮板实验表明随着配合物1浓度的增加,其对MGC-803细胞的杀伤作用增强,且杀伤作用呈剂量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酚醛席夫碱 过渡金属配合物 合成 晶体结构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AGI2-AS3通过靶向调控miR-1269a/PTEN/AKT通路增强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喜瑞 戚之琳 +6 位作者 邓园洁 杨子晗 孙丽 李国豪 梁娟娟 吴菲 袁力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033-2043,共11页
目的研究lncRNA MAGI2-AS3对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AGI2-AS3和miR-1269a在顺铂敏感细胞(A549,H1299)和顺铂耐药细胞(A549/DDP,H1299/DDP)中的表达差异。采用慢病毒敲低A549和H1299中的MAGI2-AS... 目的研究lncRNA MAGI2-AS3对非小细胞肺癌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AGI2-AS3和miR-1269a在顺铂敏感细胞(A549,H1299)和顺铂耐药细胞(A549/DDP,H1299/DDP)中的表达差异。采用慢病毒敲低A549和H1299中的MAGI2-AS3的表达,过表达A549/DDP和H1299/DDP中的MAGI2-AS3并加入20μmol/L顺铂(DDP)处理。A549/DDP和H1299/DDP细胞实验分组为:OE-NC组,OE-MAGI2-AS3组,OE-NC+DDP组,OE-MAGI2-AS3+DDP组,A549和H1299细胞实验分组为:sh-NC组,sh-MAGI2-AS3组,sh-NC+DDP组,sh-MAGI2-AS3+DDP组。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细胞凋亡率和蛋白表达量,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检测细胞EMT变化。通过网站GEPIA、StarBase和miRDB预测MAGI2-AS3、miR-1269a和PTEN之间的靶向关系,并采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RIP实验验证。采用miR-1269a mimic和pcDNA3.1-PTEN进行Rescue实验。结果MAGI2-AS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正常癌旁组织(P<0.05)且与患者不良预后相关(P<0.05)。A549/DDP和H1299/DDP中的MAGI2-AS3表达量显著低于A549和H1299(P<0.01)。干扰MAGI2-AS3可以显著促进顺铂处理前、后A549和H1299细胞的存活及EMT进程(P<0.01),同时降低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P<0.005)。过表达MAGI2-AS3可以显著抑制顺铂处理前、后A549/DDP和H1299/DDP细胞存活与EMT进程(P<0.01),同时提升顺铂诱导的细胞凋亡(P<0.005)。MAGI2-AS3与miR-1269a结合在一起,miR-1269a与PTEN 3'UTR结合。在A549/DDP细胞内MAGI2-AS3通过靶向吸附miR-1269a促进PTEN的表达并下调AKT磷酸化从而抑制顺铂刺激下细胞的EMT进程(P<0.01)、促进顺铂诱导的A549/DDP细胞凋亡(P<0.01)。结论LncRNA MAGI2-AS3通过靶向调控miR-1269a/PTEN/AKT信号轴增强非小细胞肺癌对顺铂化疗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MAGI2-AS3 miR-1269a 非小细胞肺癌 顺铂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帕司他对放射性肺炎小鼠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泽朋 顾文强 +2 位作者 陈晓 王银华 李先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09-818,共10页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Epa)对放射性肺炎(RP)小鼠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对照(CON)组、放射(IR)组、IR联合10 mg/kg Epa处理组及IR联合20 mg/kg Epa处理组,每组各16只。采用6MV X线直线加速器全胸单次照射... 目的:探讨依帕司他(Epa)对放射性肺炎(RP)小鼠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对照(CON)组、放射(IR)组、IR联合10 mg/kg Epa处理组及IR联合20 mg/kg Epa处理组,每组各16只。采用6MV X线直线加速器全胸单次照射15 Gy建立放射性肺炎模型。照射后连续灌胃给药6~8周。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线粒体结构。ELISA检测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醛糖还原酶(AR)的表达。比色法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及4-羟基壬烯醛(4-HNE)含量。制备肺组织单细胞悬液,使用DCFH-DA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实时定量PCR检测AR、IL-6、TNF-α和TGF-β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AR、IL-6、TNF-α、TGF-β1、BAX、Bcl2、Cleaved Caspase-3、8-氧鸟嘌呤DNA糖基化酶1(OGG1)及沉默信号调节因子3(SIRT3)的蛋白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IR组肺泡水肿,肺泡间隔增厚并伴大量炎症细胞浸润;炎症因子IL-6、TNF-α和TGF-β1的水平明显升高(P<0.01);Bcl2的表达明显下调而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P<0.01)。与IR组相比,Epa连续给药6~8周后,小鼠肺组织炎症损伤明显减轻,炎症因子IL-6、TNF-α和TGF-β1的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细胞凋亡程度明显减轻(Bcl2的表达上调而BAX、Cleaved Caspase-3的表达下调)。与CON组相比,IR组AR的表达明显升高,ROS、MDA及4-HNE的水平明显增加(P<0.01),OGG1和SIRT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线粒体损伤明显加剧。而与IR组相比,Epa连续给药6~8周后,IR组AR的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ROS、MDA及4-HNE的水平明显降低,OGG1和SIRT3的表达明显增加,线粒体损伤明显减轻(P<0.05,P<0.01)。结论:Epa对放射性肺炎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抑制AR的表达,减轻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抑制炎症反应和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帕司他 放射性肺炎 醛糖还原酶 线粒体 氧化应激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明子脐贴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谱效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黄莉 程索婷 +2 位作者 刘竹 邹纯才 鄢海燕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0-726,共7页
目的研究决明子脐贴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谱效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便秘贴阳性对照组和决明子脐贴低、中、高剂量组,6只/组。以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连续灌胃14d建立ST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 目的研究决明子脐贴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谱效关系。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便秘贴阳性对照组和决明子脐贴低、中、高剂量组,6只/组。以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连续灌胃14d建立ST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决明子脐贴按低、中、高剂量(41.75、125.25、375.75 mg/kg)固定于大鼠腹部神阙穴处,连续给药14 d,以便秘贴(13.33mg/kg)为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的纯水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计算大鼠粪便含水率、肠道推进率,HE染色观察大鼠结肠病理改变,测定大鼠血清中NO、NOS水平以及结肠组织中总蛋白含量、NO、NOS、AChE水平。建立决明子脐贴的HPLC指纹图谱,采用均值法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决明子脐贴共有峰与对STC大鼠治疗作用的谱效关系。结果决明子脐贴能提高大鼠粪便含水率、肠道推进率,HE染色观察未发现结肠组织有病理学改变。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与结肠中的NO、NOS水平上升(P<0.05,P<0.01),AChE水平下降(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与结肠中NO、NOS水平下降(P<0.05,P<0.01),AChE水平上升(P<0.05,P<0.01)。6批决明子脐贴共确认28个共有峰,根据谱效关系得到的关联度与关联序结果显示,决明子脐贴中各成分对STC大鼠的治疗作用贡献度不同,其中橙黄决明素的贡献最大。结论决明子脐贴通过不同给药剂量的多种活性成分协同发挥对STC大鼠的治疗作用,其中橙黄决明素、大黄酸、黄决明素、决明素、美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是决明子脐贴治疗STC的主要药效成分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传输型便秘 决明子脐贴 肠道推进率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谱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抑郁症大鼠模型中MiRNA-103-3p调控Rab10促进神经细胞自噬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叶明 张袁祥 +2 位作者 沈学彬 王国栋 朱磊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5-1326,共12页
目的探讨与神经保护相关的基因Rab10在抑郁症体内外模型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6只大鼠作为慢性应激模型组(CUMS组),每只大鼠单笼饲养,进行6周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另选取12只作为对照组。CUMS组大鼠完成6周CUMS刺激后,根... 目的探讨与神经保护相关的基因Rab10在抑郁症体内外模型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方法选取36只大鼠作为慢性应激模型组(CUMS组),每只大鼠单笼饲养,进行6周慢性不可预测温和应激,另选取12只作为对照组。CUMS组大鼠完成6周CUMS刺激后,根据旷场实验数据和体质量分成3组(12只/组):CUMS+生理盐水组、CUMS+AAV载体组和CUMS+AAV过表达Rab10组,CUMS+saline组大鼠侧脑室注射生理盐水;CUMS+AAV组大鼠侧脑室注射AAV空病毒载体;CUMS+AAV-oe-Rab10组大鼠侧脑室注射AAV过表达Rab10载体实现Rab10基因过表达,CUMS刺激在整个实验期间持续进行。对照组大鼠始终不进行任何刺激。利用大鼠行为学指标的变化评价大鼠抑郁状态。构建CORT诱导的PC12细胞模型,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通过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与Rab10相互作用的miRNA及miRNA结合位点,并结合双荧光素酶和RIP实验探究miRNA-103-3p与Rab10的相互作用。在CORT刺激的PC12细胞中过表达Rab10,或在转染miRNA-103-3p inhibitor基础上沉默Rab10,qRT-PCR法检测miRNA-103-3p和Rab1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Rab10、BDNF、CREB、p62、Beclin-1、Wnt3a、Gsk3β、磷酸化(p)-Gsk3β和β-catenin的蛋白含量。结果病毒过表达Rab10后明显改善CUMS大鼠行为学指标(P<0.05)。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证实Rab10基因在CUMS大鼠海马与CORT诱导的PC12细胞中表达下调(P<0.05)。生物信息学结合双荧光素酶和RIP实验证实miRNA-103-3p靶向Rab10(P<0.05)。过表达Rab10或沉默miRNA-103-3p激活了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上调BDNF、CREB和Beclin-1的含量,下调p62蛋白的表达(P<0.05);下调miRNA-103-3p的基础上沉默Rab10逆转了miRNA-103-3p的作用(P<0.05)。结论miRNA103-3p靶向Rab10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改善神经细胞的可塑性,促进细胞自噬,从而对抗CORT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b10 miRNA-103-3p 神经可塑性 自噬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蒡低聚果糖的羧甲基化修饰及对RAW264.7细胞免疫活性提升
18
作者 赵志刚 金丹 +2 位作者 黄慧丹 李贵文 单振伟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42-1549,1624,共9页
采用水媒法对牛蒡低聚果糖(BFO)进行了羧甲基化修饰,制备了不同羧甲基化取代度(DS)的修饰产物(CM-BFO),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DS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的交互作用。采用GC、FTIR、^(1)HNMR、^(13)CNMR对BFO及CM-BFO的结构... 采用水媒法对牛蒡低聚果糖(BFO)进行了羧甲基化修饰,制备了不同羧甲基化取代度(DS)的修饰产物(CM-BFO),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考察了反应条件对DS的影响,以及各因素的交互作用。采用GC、FTIR、^(1)HNMR、^(13)CNMR对BFO及CM-BF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以RAW264.7细胞为模型测试了不同DS的CM-BFO体外细胞实验的免疫活性。结果表明,0.5 g BFO用30 mL质量分数为20%的Na OH水溶液碱化处理1h,以30 mL质量分数为2.5%的氯乙酸水溶液为羧甲基化试剂,在反应温度65℃、反应时间3.3 h的最佳条件下,BFO的DS最高,为1.06。BFO和CM-BFO均能提升RAW264.7细胞的免疫活性,3种DS为0.82、0.93和0.96的CM-BFO免疫活性较BFO明显提升,而低DS(0.73)和高DS(1.06)的CM-BFO则影响较小。CM-BFO的免疫活性在一定范围内随其DS的升高呈先增强后减弱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低聚果糖 羧甲基化修饰 取代度 免疫活性 中药现代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草酚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机制研究
19
作者 王欢 张俊秀 +4 位作者 张雅 戎浩 王友娣 汪五三 马同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02-1010,共9页
目的:观察圣草酚能否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的血管重构,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设置WKY正常对照、SHRs模型及圣草酚给药(EDT 120 mg/kg,SHRs+EDT)组,连续给药20周。尾袖法测量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血压(MBP)],超... 目的:观察圣草酚能否改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s)的血管重构,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设置WKY正常对照、SHRs模型及圣草酚给药(EDT 120 mg/kg,SHRs+EDT)组,连续给药20周。尾袖法测量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平均血压(MBP)],超声检测脉搏波速度(PWV),HE染色观察主动脉中膜厚度(MT),MASSON染色观察主动脉胶原百分比(VFC)变化,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及IL-10含量,q-PCR检测主动脉中TNF-α、IL-6及IL-10 mRNA变化,免疫组化观察主动脉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主动脉TGF-β1、MMP-2、MMP-9、Toll样受体4(TLR4)、p-IкBa、IкBa、p-p65及p65表达。结果:圣草酚给药20周后,SHRs的SBP、DBP、MBP及PWV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主动脉的MT和VFC显著减少(P<0.05),CollagenⅠ、CollagenⅢ、TGF-β1、MMP-2、MMP-9、TLR4、p-IкBa、p-p65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圣草酚长期给药后,可抑制TLR4、NF-κB表达发挥抗炎作用,从而减少TGF-β1、MMP-2、MMP-9表达,使胶原含量下降,改善SHRs的主动脉重构和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管重构 炎症 TOLL样受体4 核转录因子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溴苯取代的三氟甲基苯并环戊酮WW02对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20
作者 李玉磊 李萍 +4 位作者 马金珠 凌云云 左梦雨 丁振宇 薛良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5-652,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溴苯取代的三氟甲基苯并环戊酮WW02抑制人肺癌A549和H1299细胞活力及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和EdU法测定不同浓度的WW02(6.25、12.5、25、50μg/mL)对A549和H1299的细胞活力及增殖影响;不同浓度的WW02刺激A549和H1... 目的:探讨新型溴苯取代的三氟甲基苯并环戊酮WW02抑制人肺癌A549和H1299细胞活力及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和EdU法测定不同浓度的WW02(6.25、12.5、25、50μg/mL)对A549和H1299的细胞活力及增殖影响;不同浓度的WW02刺激A549和H1299细胞24h后,通过免疫印记(Westernblot)实验检测不同浓度WW02作用下Akt及mTOR磷酸化水平的变化;通过MOE Dock对WW02与Akt跟mTOR进行了分子对接。结果:用不同浓度(6.25、12.5、25、50μg/mL)WW02处理A549和H1299细胞后,A549及H1299细胞的活力较DMSO对照组呈浓度依赖性下降(P<0.05);细胞的增殖较DMSO对照组呈浓度依赖性下降(P<0.05)。与DMSO对照组相比,WW02刺激24h后,A549细胞中Akt及mTOR的磷酸化水平下降(12.5、12.5、25、50μg/mL WW02作用下,P<0.05);而与DMSO对照组相比,WW02刺激24h后H1299细胞中Akt及mTOR的磷酸化水平下降(25、50μg/mL WW02作用下,P<0.05);结合模式分析发现,WW02与Akt和mTOR结合较强,WW02与mTOR的最高打分为-8.3kcal/mol,而WW02与Akt的最高打分为-7.3kcal/mol。结论:WW02抑制肺癌A549及H1299细胞的活力与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直接结合Akt及mTOR蛋白进而抑制Akt及mTOR磷酸化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苯取代的三氟甲基苯并环戊酮 细胞增殖 AKT MTOR WW0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