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 6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栾家杰
刘俊
+4 位作者
汪琳
朱艳虹
周德喜
左坚
徐振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7-862,共6页
目的 研究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来自安徽省不同区域222例汉族肿瘤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UGT1A1*6基因型。结果 222例汉族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型具体分布情况...
目的 研究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来自安徽省不同区域222例汉族肿瘤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UGT1A1*6基因型。结果 222例汉族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型具体分布情况为:UGT1A1*6野生型(GG)159例次,占总例次71.62%;突变杂合型(GA)52例次,占总例次23.42%;突变纯合型(AA)11例次,占总例次4.96%。UGT1A1*6突变率为16.67%,且在食道癌患者中该基因突变率为43.75%,在马鞍山及滁州地区患者中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0.01%和34.62%,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肿瘤及地区患者水平(P<0.05)。结论 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6突变频率较高,通过UGT1A1*6基因分型,可以预测伊立替康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为实施伊立替康个体化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GT1A1*
6
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食道癌
药物不良反应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 6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栾家杰
刘俊
汪琳
朱艳虹
周德喜
左坚
徐振宇
机构
皖南医学院
弋矶山医院
药
剂科
皖南医学院药事管理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57-862,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 81602240)
安徽省科技攻关项目(No 1604a0802097)
文摘
目的 研究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多态性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来自安徽省不同区域222例汉族肿瘤患者血液样本,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UGT1A1*6基因型。结果 222例汉族肿瘤患者UGT1A1*6基因型具体分布情况为:UGT1A1*6野生型(GG)159例次,占总例次71.62%;突变杂合型(GA)52例次,占总例次23.42%;突变纯合型(AA)11例次,占总例次4.96%。UGT1A1*6突变率为16.67%,且在食道癌患者中该基因突变率为43.75%,在马鞍山及滁州地区患者中基因突变率分别为40.01%和34.62%,均明显高于其他部位肿瘤及地区患者水平(P<0.05)。结论 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6突变频率较高,通过UGT1A1*6基因分型,可以预测伊立替康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为实施伊立替康个体化治疗提供用药参考。
关键词
UGT1A1*
6
基因多态性
伊立替康
食道癌
药物不良反应
个体化用药
Keywords
UGT1A1#6
gene polymorphism
irinotecan
esophageal carcinoma
adverse drug reaction
individua7 ized treatment
分类号
R392.2 [医药卫生—免疫学]
R394.2 [医药卫生—医学遗传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徽地区汉族人群肿瘤患者UGT1A1~* 6基因多态性分布的差异性研究
栾家杰
刘俊
汪琳
朱艳虹
周德喜
左坚
徐振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