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mNGS 检测在血液病伴发热患者中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陈玙 卫珊珊 +3 位作者 汪颖 刘琼 唐晓磊 黄东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血液病伴发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血液病合并发热并进行外周血mNGS检测的48例患者,总结其临床及实验室资... 目的:探讨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血液病伴发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血液病合并发热并进行外周血mNGS检测的48例患者,总结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影响mNGS病原学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发热前住院时间7.50(2.00,25.25)d。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肺部39例(81.25%),多重感染6例(12.50%)和上呼吸道感染4例(8.33%);mNGS检测中位检出时间2.00(2.00,3.00)d,检出细菌7例(14.58%),真菌10例(20.83%),病毒21例(43.75%),少见病原体1例(2.08%)。其中2种以上混合感染11例(22.92%)。外周血mNGS常见病原体检出率高于血培养(P<0.001),mNGS中位检出时间较血培养和分泌物培养检出时间均缩短(P<0.05);mNGS阳性的CRP表达水平高于mNGS阴性(P<0.05)。结论: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外周血mNGS病毒及真菌检出率高、混合感染比例高,mNGS和传统培养方式相比更高效和灵敏,且对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因此推荐应用于血液病伴发热患者的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疾病 发热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