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T影像组学的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胃癌隐匿性腹膜转移的价值
1
作者 牛冉冉 陈基明 +1 位作者 任梦婷 姚琪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85-492,共8页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的逻辑回归模型及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胃癌隐匿性腹膜转移(OP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3年8月在本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33例胃癌患者(OPM组68例,非OPM组65例)纳入本研究,并按照7∶3的比例随... 目的:探讨基于CT影像组学构建的逻辑回归模型及深度学习模型预测胃癌隐匿性腹膜转移(OPM)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将2016年1月-2023年8月在本院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的133例胃癌患者(OPM组68例,非OPM组65例)纳入本研究,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n=94)和验证集(n=39)。所有患者术前行腹部CT平扫及多期增强扫描。基于静脉期CT增强图像,分别对肿瘤和腹膜下脂肪组织(SAT)逐层手动勾画ROI并融合成相应容积感兴趣区(VOI),采用Python软件提取手工影像组学(HCR)特征和深度学习影像组学(DLR)特征。然后,依次对肿瘤和SAT的HCR、DLR及HCR-DLR特征进行降维、建立影像组学标签并构建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基于组间比较P<0.05的临床资料、CT特征构建临床-CT征象模型,并基于临床-CT征象模型及表现最优的影像组学标签(HCR-DLR标签)分别构建肿瘤和SAT的联合模型,绘制最优联合模型(SAT)的列线图。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预测效能,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估模型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临床-CT征象模型、肿瘤-HCR模型、肿瘤-DLR模型、肿瘤-HCR-DLR模型、SAT-HCR模型、SAT-DLR模型、SAT-HCR-DLR模型和SAT联合模型在训练集中的AUC分别为0.78(95%CI:0.68~0.87)、0.88(95%CI:0.82~0.95)、0.90(95%CI:0.84~0.96)、0.92(95%CI:0.87~0.98)、0.88(95%CI:0.81~0.95)、0.91(95%CI:0.85~0.96)、0.92(95%CI:0.87~0.97)和0.94(95%CI:0.89~0.98);在验证集中的AUC分别为0.77(95%CI:0.62~0.93)、0.83(95%CI:0.69~0.97)、0.88(95%CI:0.78~0.99)、0.89(95%CI:0.78~1.00)、0.84(95%CI:0.71~0.97)、0.86(95%CI:0.74~0.98)、0.88(95%CI:0.76~1.00)和0.89(95%CI:0.78~0.99)。DCA显示,SAT联合模型的临床获益高于临床-CT征象模型。结论:基于肿瘤和SAT的CT影像组学模型对胃癌患者隐匿性腹膜转移均具有较高的预测效能;除HCR模型外的各种影像组学模型的预测效能均显著优于临床-CT征象模型,以SAT联合模型的临床获益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腹膜转移 腹膜下脂肪组织 影像组学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骨下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定量评估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
2
作者 高凯 陈基明 +2 位作者 魏显飞 宋永康 翟建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29-1133,共5页
目的观察软骨下骨(SB)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评估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25例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根据关节镜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轻度组(n=65,Outerbridge分级Ⅰ~Ⅱ)与中-重度组(n=60,Outerbridg... 目的观察软骨下骨(SB)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弥散加权成像(IVIM-DWI)定量评估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25例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根据关节镜检查结果将其分为轻度组(n=65,Outerbridge分级Ⅰ~Ⅱ)与中-重度组(n=60,Outerbridge分级Ⅲ~Ⅳ);另以3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为对照组;基于膝关节IVIM-DWI获取股骨内侧髁、股骨外侧髁、胫骨内侧平台及胫骨外侧平台SB表观弥散系数(ADC)、真实扩散系数(D)、伪扩散系数(D*)及灌注分数(f),以及上述4个区域各参数均值,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以Spearman相关分析观察各定量参数与Outerbridge分级的相关性;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单一定量参数及其联合评估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的效能。结果中-重度组膝关节不同部位SB IVIM-DWI参数差异,以及轻度组膝关节不同部位SB D值、D*值及f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膝关节不同部位SB 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组、轻度组及对照组膝关节SB ADC值依次下降、D值依次升高(P均<0.001);中-重度组膝关节SB D*值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P均<0.05),f值与轻度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膝关节SB ADC值、D值及f值均与Outerbridge分级呈正相关(rs=0.671、0.634、0.416,P均<0.01),膝关节SB D*值与之呈负相关(rs=-0.729,P<0.01)。联合参数区分轻度组与对照组、轻度组与中-重度组的AUC分别为0.859及0.808。结论SB IVIM-DWI可用于定量评估膝关节软骨退行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软骨下骨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时相CTA融合伪彩图在远端分支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董立军 刘畅 +4 位作者 戴钢 端木羊羊 肖芳 周运锋 邓克学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62-1367,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FastStroke软件的多时相CTA(mCTA)融合伪彩图在远端分支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65例急诊入院的突发脑卒中症状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CTA扫描。2名高年资医师及2名低年资医师采用盲法... 目的:探讨基于FastStroke软件的多时相CTA(mCTA)融合伪彩图在远端分支动脉闭塞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65例急诊入院的突发脑卒中症状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CTA扫描。2名高年资医师及2名低年资医师采用盲法分别评估所有病例的单期CTA及mCTA融合伪彩图。评估的内容有:记录动脉闭塞的位置;完成诊断所需的时间;诊断信心评分。分别在两种CTA图像上记录区域性软脑膜侧支循环(rLMC)评分,并且在mCTA融合伪彩图上记录是否出现动脉闭塞周围及远端异常时相血管的显示及其颜色。结果:65例患者中远端分支动脉闭塞(定义为脑动脉A2段、M2段、P2段或者其远端分支)病例35例,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病例15例,正常对照组15例。不同年资医师在对所有病例判读的过程中,虽然两种CTA模式下准确率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是mCTA融合伪彩图显著缩短了诊断时间(P<0.001),并且提高了诊断信心(P<0.05)。在远端分支动脉闭塞病例中,使用mCTA融合伪彩图时诊断时间明显减少(P<0.001),其中3名医师诊断信心明显提高(P<0.05)。在正常对照病例中,使用mCTA融合伪彩图时诊断时间减少(P<0.001)。两种CTA模式下的rLMC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mCTA融合伪彩图显示动脉闭塞周围及远端会出现绿色、蓝色或绿蓝相间异常颜色血管。结论:mCTA融合伪彩图不仅可缩短对于远端分支动脉闭塞的诊断时间,提高诊断信心,而且更加完善的评估侧支循环状态,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时相CTA 远端分支动脉 卒中 侧支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CTA对非时间窗内前循环脑缺血患者侧枝及血流状态的评估 被引量:10
4
作者 周运锋 董立军 +3 位作者 杨晨 吴琛 袁权 陈娅娣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9-264,共6页
目的:分析动态CTA与最优单期CTA对前循环脑缺血患者的动脉闭塞程度、侧枝循环状态评估的差异,同时评估动脉闭塞程度、侧枝循环状态及全脑CTP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非时间窗内的前循环脑缺血患者的全脑CTP及相应动态CTA... 目的:分析动态CTA与最优单期CTA对前循环脑缺血患者的动脉闭塞程度、侧枝循环状态评估的差异,同时评估动脉闭塞程度、侧枝循环状态及全脑CTP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非时间窗内的前循环脑缺血患者的全脑CTP及相应动态CTA图像数据,定量评估血管闭塞程度、侧枝循环状态,定性评估脑组织的血流灌注。结果:动态CTA较最优单期CTA图能更好评估脑动脉狭窄及侧枝循环(P<0.001)。患侧脑血容量(CBV)主要为基本正常(26例)和升高(15例),脑血流量(CBF)主要为降低(35例)和基本正常(7例);平均通过时间(MTT)主要为升高(41例)。29例患者预后好,16例预后差,两组之间血管闭塞程度、侧枝循环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6、0.186),但侧枝循环程度好、脑组织梗死体积和Tmax异常灌注区体积小者,患者预后好(P=0.005、<0.001、0.027)。结论:动态CTA能更好的评估脑缺血患者的动脉狭窄及侧枝循环状态,结合CT平扫及全脑CTP,能为患者的预后管理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灌注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斜隔综合征MRI表现:6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5
5
作者 吴琛 陈玲 +3 位作者 陈远军 韩祥磊 陈文 周运锋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46-1747,共2页
阴道斜隔综合征(Herlyn-Werner-Wunderlich syndrome,HWWS)是一种女性生殖道梗阻性畸形,其畸形主要包括:双子宫,双宫颈;单阴道,但阴道有一斜隔将半边阴道封闭致斜隔侧子宫不通;斜隔侧肾脏发育异常,通常为肾缺如。由于HWWS罕见,临床... 阴道斜隔综合征(Herlyn-Werner-Wunderlich syndrome,HWWS)是一种女性生殖道梗阻性畸形,其畸形主要包括:双子宫,双宫颈;单阴道,但阴道有一斜隔将半边阴道封闭致斜隔侧子宫不通;斜隔侧肾脏发育异常,通常为肾缺如。由于HWWS罕见,临床及放射医师对其认识不足,常易误诊、误治。本研究回顾性分析6例HWWS患者的MRI资料,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斜隔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米勒管畸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