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周血mNGS 检测在血液病伴发热患者中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陈玙 卫珊珊 +3 位作者 汪颖 刘琼 唐晓磊 黄东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血液病伴发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血液病合并发热并进行外周血mNGS检测的48例患者,总结其临床及实验室资... 目的:探讨外周血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mNGS)在血液病伴发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023年3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住院治疗的血液病合并发热并进行外周血mNGS检测的48例患者,总结其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影响mNGS病原学结果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发热前住院时间7.50(2.00,25.25)d。常见的感染部位依次为肺部39例(81.25%),多重感染6例(12.50%)和上呼吸道感染4例(8.33%);mNGS检测中位检出时间2.00(2.00,3.00)d,检出细菌7例(14.58%),真菌10例(20.83%),病毒21例(43.75%),少见病原体1例(2.08%)。其中2种以上混合感染11例(22.92%)。外周血mNGS常见病原体检出率高于血培养(P<0.001),mNGS中位检出时间较血培养和分泌物培养检出时间均缩短(P<0.05);mNGS阳性的CRP表达水平高于mNGS阴性(P<0.05)。结论: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外周血mNGS病毒及真菌检出率高、混合感染比例高,mNGS和传统培养方式相比更高效和灵敏,且对于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因此推荐应用于血液病伴发热患者的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系统疾病 发热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置换术救治急危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被引量:5
2
作者 苏贵平 韦中玲 刘善浩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提高血浆置换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认识及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报道2例急危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异常,以血浆置换术为主要措施的救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昏迷多日的2... 目的:提高血浆置换术治疗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的认识及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率。方法:报道2例急危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主要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异常,以血浆置换术为主要措施的救治过程,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昏迷多日的2例急危重患者通过血浆置换术等主要治疗措施均获成功救治。结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可以通过精神症状、发热和贫血等临床特征及微血管病性溶血、血小板减少等实验室特点早期得到诊断,血浆置换术仍是最有效的主要治疗措施,即使对急危重患者昏迷多日也仍然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紫癜 血栓性 血浆置换 危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血缘脐血辅助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分析
3
作者 韦中玲 戴艳 +2 位作者 黄来全 蒋艺枝 黄东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575-578,共4页
目的:探讨非血缘脐血辅助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我科行脐血辅助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 目的:探讨非血缘脐血辅助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11月在我科行脐血辅助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例患者移植后造血全部重建,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为13 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5 d,移植后14 d外周血STR-PCR检测为100%供者;3例患者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反应(aGVHD),其中2例发生Ⅱ度aGVHD,1例发生Ⅳ度aGVHD,随访至2016年4月,1例患者于移植后106 d死亡;3例患者存活。结论:非血缘脐血辅助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安全,造血重建快,但aGVHD发生率较高,有待探索更有效的方法控制aGVHD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脐血 AGVHD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联合方案治疗重型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顾俊菲 孙薇 +2 位作者 张毅 徐静 黄来全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皮质激素(GCS)联合不同方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型ITP且治疗方案以GCS为基础用药的患者41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GCS+静注人免疫... 目的:回顾性分析糖皮质激素(GCS)联合不同方案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一、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重型ITP且治疗方案以GCS为基础用药的患者41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A组:GCS+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B组:GCS+IVIG,C组:GCS+rh TPO,D组:GCS。观察4组患者血小板水平达到50×10~9/L和(或)100×10~9/L的平均时间和有效率,同时分析各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B、C组患者较之D组具有较高的完全反应(CR)率(P<0.05),A组患者较之B、C、D组患者具有更短的反应时间(TTR)(P<0.05),B、C两组患者TT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短于D组(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GCS+IVIG+rh TPO方案的重型ITP患者,其血小板水平具有较高CR率和最短的TTR,未见明显增多不良反应,可依据最新指南共识规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糖皮质激素 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驱动基因突变及其临床分析
5
作者 徐又海 黄来全 +2 位作者 齐晶 靳小可 黄东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Ph^-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为MPN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观察指标。探寻MPN治疗可能存在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就诊弋矶山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58例MPN患者临... 目的:探讨Ph^-经典型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为MPN诊治及预后判断提供新的观察指标。探寻MPN治疗可能存在新的治疗靶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8年6月就诊弋矶山医院门诊及住院的158例MPN患者临床特征,采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AS-PCR)检测JAK2、MPL突变,直接测序法检测CALR突变。结果:PV组JAK2^+表达的年龄高于JAK2^-表达(P<0.05),JAK2^+表达的WBC和PLT数高于JAK2-表达(P<0.05);ET组JAK2^+表达年龄高于CLAR+和JAK2/MPL/CLAR-表达(P<0.05),JAK2^+表达Hb数高于JAK2/MPL/CLAR-表达(P<0.05);PMF组JAK2^+表达脾大情况高于JAK2/MPL/CLAR-表达(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WBC增高是PV患者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高龄、JAK2^+表达和脾大是ET患者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结论:在Ph^-经典型MPN患者中,患者临床特征与驱动基因突变类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殖性肿瘤 突变 JAK2 MPL CAL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