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腔镜手术切除纵隔肿瘤66例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倪铮铮 丁伯应 +2 位作者 徐东 栗家平 陶新路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479-481,共3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经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6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6例;年龄18~78岁,平均(49±14)岁。统计平均手术时间、术...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经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66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36例;年龄18~78岁,平均(49±14)岁。统计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56例,其中单操作孔18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完成8例,中转开胸2例。手术时间25~165 min,平均(92±33)min,术中出血量10~600 m L,平均(95±36)m L,胸管引流时间1~10 d,平均(3.5±1.5)d,术后住院时间3~28 d,平均(7.6±2.7)d。术后并发肺部感染4例,肌无力危象2例。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6~8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胸腔镜下手术切除纵隔肿瘤是安全、可行的。术者应根据肿瘤位置、大小制订合适的手术方案,以降低手术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手术 单操作孔 纵隔肿瘤 手术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3
2
作者 倪铮铮 丁伯应 +2 位作者 杨小龙 徐东 栗家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连续拟实施151例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统计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共完成135例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 目的:探讨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安全性、有效性。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连续拟实施151例胸腔镜单向式肺叶切除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病例,统计其相关临床资料。结果:共完成135例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中转开胸16例(10.5%),手术时间为70~270 min,出血量50~1200 m L,淋巴结清扫右胸(12.1±1.3)个,左胸(11.6±1.2)个,平均拔管时间(6.1±2.3)d,平均住院时间(7.2±3.5)d。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7.8%,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B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中转开胸率均低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手术淋巴结清扫数目略多于A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向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规范性、可操作性较好,是安全、有效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向式 胸腔镜手术 肺叶切除术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11例报道
3
作者 栗家平 杨小龙 +2 位作者 丁伯应 龚荣福 吴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接受VATS肺段切除术的1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2014年1月~2015年8月接受VATS肺段切除术的11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手术适应证、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135~251min,平均(194±45)min;术中出血量210~560 m L,平均(320±40)m L;肺癌患者平均清扫淋巴结数(9.3±4.1)枚;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9 d,平均(5.2±2.3)d;术后住院时间7~16 d,平均(11.3±4.5)d;术后病理包括肺腺癌6例、肺鳞癌2例,肺隔离症1例,错构瘤1例、炎性假瘤1例。结论:VATS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式,适合年龄偏大或患有较严重基础性肺部疾病及早期肺癌(Ⅰa期)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胸腔镜 肺段切除术 早期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气管插管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手术临床报道 被引量:9
4
作者 朱少金 鲁美静 +7 位作者 王斌 尤琦 陶正 张岩 孙晓冬 丁伯应 陈永权 刘峰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5期462-464,共3页
目的:分析非气管插管麻醉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6月行非气管插管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手术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肺癌9例,肺炎性疾病3例,肺部结核肉芽肿1例,硬化性肺泡细胞... 目的:分析非气管插管麻醉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手术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19年6月行非气管插管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手术14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原发性肺癌9例,肺炎性疾病3例,肺部结核肉芽肿1例,硬化性肺泡细胞瘤1例,合并肺大泡1例。结果:14例患者的结节直径平均为(1.81±0.97)cm,术后禁食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9.86±6.49)h和(4.21±1.53)d。结论:非气管插管麻醉保留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在有选择的肺部结节患者中应用具有可行性和安全性,并能避免气管插管、高压机械通气及肌松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气管插管麻醉 自主呼吸 单孔胸腔镜 肺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胸腔镜手术切除纵隔肿瘤25例 被引量:8
5
作者 周伟 张大发 聂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64-566,共3页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6年6月接受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共25例。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全身麻醉。手术切口选择患侧第4或第5肋间,取腋前线与腋中线之间,沿着肋间做4 cm左右切口。... 目的:探讨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可行性。方法:纳入2013年6月~2016年6月接受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共25例。患者采取健侧卧位,全身麻醉。手术切口选择患侧第4或第5肋间,取腋前线与腋中线之间,沿着肋间做4 cm左右切口。结果:25例患者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中转开胸。手术操作时间52~128 min,平均(85±12.5)min,术中失血量50~220 mL,平均(95±10.8)mL,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胸管保留时间2~6 d,平均(3±1.6)d,住院时间4~8d,平均(6.2±2.8)d。患者随访时间6~42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对于合适病例行单孔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是安全、可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孔胸腔镜 纵隔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科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夹层21例
6
作者 汤天生 张大发 +3 位作者 聂军 钱红波 韦俊 朱雪双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22-23,27,共3页
目的:总结Stanford A型夹层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6年11月外科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夹层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entall术1例,Bentall术+半弓置换1例,Bentall+孙氏手术5例,升主动脉置换+半弓置换2例,升主动... 目的:总结Stanford A型夹层的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2月~2016年11月外科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夹层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entall术1例,Bentall术+半弓置换1例,Bentall+孙氏手术5例,升主动脉置换+半弓置换2例,升主动脉置换+孙氏手术12例;其中同期行行冠脉搭桥术2例。结果:4例患者死亡,其中手术直接死亡1例,术后死亡3例,住院病死率为19.0%。1例死于活动性出血,3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术后出现顽固低氧血症4例,手术切口严重感染1例,右侧大面积脑梗2例,肾功能急性衰竭3例,严重肝功能急性衰竭1例,均治愈或改善。17例随访5个月~5年,均存活,生活质量良好。结论:外科手术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STANFORD A型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骨悬吊剑突下途径与肋间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的临床对比研究
7
作者 张庚鑫 尤琦 +4 位作者 孙晓东 夏钊 倪铮铮 丁伯应 朱少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分析胸骨悬吊剑突下胸腔镜途径胸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胸骨悬吊剑突下途径与74例肋间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术后胸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情况间的差异。结果:剑... 目的:分析胸骨悬吊剑突下胸腔镜途径胸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行胸骨悬吊剑突下途径与74例肋间入路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时间、术后胸管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等情况间的差异。结果:剑突组与肋间组患者在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灶长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疼痛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剑突组的淋巴结清扫个数多于肋间组,剑突组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肋间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骨悬吊剑突下途径胸腔镜胸腺切除术治疗胸腺疾病更彻底,安全便捷,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悬吊 胸腔镜 剑突下 胸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UNX1通过调节SOX2转录促进食管鳞状细胞癌干性
8
作者 黄滔 尤琦 +1 位作者 Ifeanyi Christian Onyebuchi 朱少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16-321,共6页
目的: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从GEPI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GSE111011)获取RUNX1的表达情况,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基因表达相关性。利用Western blot检测RUNX1、SOX2、OCT4、KLF4... 目的:探讨RUNT相关转录因子1(RUNX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细胞干性的影响。方法:从GEPIA数据库和GEO数据库(GSE111011)获取RUNX1的表达情况,使用TCGA数据库分析基因表达相关性。利用Western blot检测RUNX1、SOX2、OCT4、KLF4和c-MYC蛋白表达情况。利用qRT-PCR技术检测CD271、CD44、CD54、SOX2和RUNX1的mRNA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SOX2启动子活性。通过细胞成球培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侧群细胞和CD271^(+)/CD44^(+)细胞的数量反映细胞干性。结果:GEPIA数据库、GEO数据库和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RUNX1在食管癌中高表达。在Eca-109细胞中敲低RUNX1后,抑制SOX2表达和细胞干性(P<0.01)。在KYSE-150细胞中过表达RUNX1后,促进SOX2表达和细胞干性增加(P<0.01)。在KYSE-150细胞中同时过表达RUNX1和敲低SOX2后,RUNX1促进的细胞干性增加被逆转(P<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RUNX1促进SOX2启动子活性,在转录水平调节SOX2表达。结论:RUNX1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高表达,并通过在转录水平调节SOX2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干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T相关转录因子1 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2 干性 食管鳞状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后无吻合口瘘58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朱少金 丁伯应 +3 位作者 龚荣福 熊克品 徐东 粟家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3期240-242,共3页
目的:总结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的临床疗效、探讨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弋矶山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左颈部吻合术58例资料,分别采用左颈胸二切口、右胸左颈部腹正中三切口及胸腹腔镜... 目的:总结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的临床疗效、探讨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2015年9月弋矶山医院胸外科行食管癌切除管状胃食管左颈部吻合术58例资料,分别采用左颈胸二切口、右胸左颈部腹正中三切口及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左颈部吻合术三种手术方式。观察治疗过程及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平均(222.07±48.82)min,总住院时间平均(23.09±4.57)d,术后并发切口感染6例,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无吻合口瘘。结论:食管癌切除颈部吻合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式,疗效满意,保持吻合口低张力和良好的血运是预防术后吻合口瘘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颈部吻合 吻合口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9
10
作者 赵芬 马同军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507-509,共3页
目的:总结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23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进行追溯性护理回顾,术前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况、做好呼吸道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控制血糖和营养支持护理... 目的:总结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23例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行食管癌根治性切除手术进行追溯性护理回顾,术前控制血糖、改善营养状况、做好呼吸道准备、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控制血糖和营养支持护理、呼吸道护理、伤口和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等。结果:23例患者全部康复出院,其中3例并发颈部吻合口瘘,3例中的1例同时并发胸部手术切口延迟愈合,1例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结论:对食管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加强血糖控制、呼吸道管理以及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糖尿病 围手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岁以上巨大左心室患者行生物瓣膜置换术3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敏 聂军 +2 位作者 钱红波 韦俊 张大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430-432,436,共4页
目的:总结分析30例60岁以上巨大左心室患者行生物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评价生物瓣膜在巨大左心室的心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生物瓣膜置换术的30例巨大左心室患者。... 目的:总结分析30例60岁以上巨大左心室患者行生物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评价生物瓣膜在巨大左心室的心脏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生物瓣膜置换术的30例巨大左心室患者。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61~80(67.3±5.4)岁。置换二尖瓣生物瓣膜15枚,主动脉瓣生物瓣10枚,联合置换生物瓣膜5例10枚。结果:术后无死亡患者。院外随访3个月~3年,随访患者心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未发现瓣周漏、感染性心内膜炎、血栓、出血等并发症。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提示生物瓣膜功能良好,无明显衰败迹象。结论:高龄巨大左心室患者行生物瓣膜置换手术,加强围手术期管理,以及术中注意心肌保护,可以明显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患者术后瓣膜无杂音,同时避免抗凝治疗带来的风险,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瓣膜 巨大左心室 瓣膜置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肋软骨肉瘤2例报告 被引量:4
12
作者 潘友俊 丁伯应 +3 位作者 杨小龙 徐东 朱少金 倪铮铮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406-407,共2页
软骨肉瘤好发于骨盆,也可发生在股骨、胫骨等长骨的干垢端和肩胛骨等处,而发生于肋骨者少见,我科去年收治了2例肋软骨肉瘤,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男,48岁,系体检发现右纵隔包块1周入院。胸椎MRI示:(1)T(10-11)椎体水平右侧... 软骨肉瘤好发于骨盆,也可发生在股骨、胫骨等长骨的干垢端和肩胛骨等处,而发生于肋骨者少见,我科去年收治了2例肋软骨肉瘤,现报告如下。1病例资料病例1:男,48岁,系体检发现右纵隔包块1周入院。胸椎MRI示:(1)T(10-11)椎体水平右侧脊柱旁占位灶,考虑神经源性肿瘤可能大;(2)T6椎体小结节状异常信号影,考虑血管瘤可能大;(3)胸椎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软骨 肉瘤 高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潘友俊 丁伯应 +4 位作者 任刚 龚荣福 熊克品 徐东 倪铮铮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探讨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月我科完成的23例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吻合时间以及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吻合口出血等并发... 目的:探讨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6年1月我科完成的23例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吻合时间以及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吻合口出血等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吻合,平均吻合时间(18.5±2.4)min,术后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返流、吻合口出血发生,1例出现吻合口瘘。结论:T形全机械食管胃颈部侧侧吻合简便易行,缩短了吻合时间,且明显降低了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T形吻合 侧侧吻合 吻合口瘘 吻合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肠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
14
作者 潘友俊 葛宇 +3 位作者 江厚象 程川兵 丁伯应 姚凯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08-408,F0003,共2页
目的:探讨直肠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直肠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女,36岁,周期性反复血便3年余,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新生物。病理活检示:乙状结肠黏膜慢性炎,其中1枚组织... 目的:探讨直肠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直肠乙状结肠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女,36岁,周期性反复血便3年余,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新生物。病理活检示:乙状结肠黏膜慢性炎,其中1枚组织中见子宫内膜样腺体及间质。CT示盆腔右侧占位:1子宫内膜异位症,2肿瘤待排。经手术及抗雌激素药物治疗后痊愈。结论:对周期性出现腹痛、腹胀、便秘、便血、里急后重、肠痉挛、肠梗阻等症,CT或肠镜提示肠道占位者,应考虑肠道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病理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应综合运用手术及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直肠 乙状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例食管癌腔镜McKeown术后肺部感染高危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栗家平 陶新路 +4 位作者 胡敏 张岩 何智杰 尤琦 龚荣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237-240,共4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行腔镜McKeown手术治疗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8月弋矶山医院行腔镜McKeown手术治疗的198例食管癌患者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吸烟指数、BMI指数、肺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胸腔粘...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行腔镜McKeown手术治疗后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8月弋矶山医院行腔镜McKeown手术治疗的198例食管癌患者资料,分析其年龄、性别、吸烟指数、BMI指数、肺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胸腔粘连程度、吻合方式、淋巴结清扫数、喉返神经损伤、颈部引流管留置、术后疼痛、呕吐反流、术后营养方式、吻合方式及人工气胸等临床指标与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98例行腔镜McKeown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45例,感染率为22.73%,单因素分析显示,腔镜McKeown术后肺部感染与吸烟指数、肺部基础疾病、手术时间、胸腔粘连情况、颈部引流管留置、术后疼痛和呕吐反流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肺部基础疾病(OR=3.961)、吸烟指数(≥400支·年)(OR=2.660)、手术时间(≥4 h)(OR=2.810)、术后疼痛(OR=2.497)和呕吐反流(OR=5.153)是腔镜McKeown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肺部基础疾病、吸烟指数、胸腔严重粘连、手术时间、术后疼痛、呕吐反流均为微创食管癌术后并发肺部感染的高危因素,需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手术 食管癌 术后并发症 肺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程规范化呼吸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赵芬 李克敏 周琼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609-611,共3页
目的::探讨全程规范化呼吸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方法:将我科2015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全程规范化呼吸功能训练。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5年1~7月收治的60例行食... 目的::探讨全程规范化呼吸功能训练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意义。方法:将我科2015年7月~2016年1月收治的60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实施全程规范化呼吸功能训练。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5年1~7月收治的60例行食管癌切除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评价和记录两组患者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达标情况、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呼吸功能训练达标的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肺不张、肺部感染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全程规范化呼吸功能训练对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总体是有效的,保证了围手术期患者呼吸功能训练的有效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规范化 呼吸功能训练 食管癌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1
17
作者 韩雨农 李国杰 +4 位作者 朱向明 张青陵 刘表虎 张霞 张大发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6期592-594,共3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21个心脏占位性病灶,对其发病部位、大小、形态、活动度、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21个病灶中(1)病灶多位于左心房,其次为右心...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患者21个心脏占位性病灶,对其发病部位、大小、形态、活动度、与周围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21个病灶中(1)病灶多位于左心房,其次为右心房;(2)形态为圆形或类圆形;(3)边界清晰,无包膜,病灶内部无明显血流信号存在;(4)病灶内部回声松散或夹有不均质中等程度回声;(5)病灶多数有蒂,活动度大,部分致血流动力学改变。本研究组经手术病理证实:黏液瘤17例,肉瘤2例,血栓2例。本组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黏液瘤的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心脏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 超声心动图 心脏肿瘤 图像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腔镜手术与开放手术短期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少金 刘峰 +7 位作者 余守强 丁伯应 龚荣福 任刚 熊克品 倪铮铮 陶新路 陶正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对比研究腔镜食管切除术与开放式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食管癌患者接受腔镜手术(94例)与开放手术(1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腔镜组与开放组比较,淋巴结清扫个数增加(22.43±6.96vs.16.92±8.... 目的:对比研究腔镜食管切除术与开放式食管切除术治疗食管癌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食管癌患者接受腔镜手术(94例)与开放手术(162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腔镜组与开放组比较,淋巴结清扫个数增加(22.43±6.96vs.16.92±8.56,P<0.05),术后住院时间缩短[(12.52±5.33)dvs.(5.72±5.84)d,P<0.05],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降低(1vs.12,P<0.05),术后声音嘶哑增加(9vs.1,P<0.05);但在术后切口感染、术后乳糜胸的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腔镜组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特别是肺部感染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腔镜食管切除术与开放式食管切除术相比,虽然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上升,但术后肺部并发症减少,吻合口瘘发生率下降,清扫淋巴结数量增多,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具有较好的短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食管切除术 开放式 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肺癌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施秀华 陶香香 +5 位作者 栗家平 叶斌 祁清华 丁海波 胡俊 王银华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332-335,共4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在晚期肺癌的三线或三线以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接受三线或三线以上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56例,安罗组接受安罗替尼治疗,对照组接受最佳支持...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在晚期肺癌的三线或三线以上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0年6月接受三线或三线以上治疗的晚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56例,安罗组接受安罗替尼治疗,对照组接受最佳支持治疗;结合治疗前后的影像学改变和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探讨安罗替尼在晚期肺癌治疗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安全性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安罗组客观有效率(ORR)42.86%,疾病控制率(DCR)85.71%;安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8(4.628~11.372)月]长于对照组PFS[2(1.138~2.862)月](P<0.05)。且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对照组患者发生进展的风险是安罗组的2.666(1.261~5.639)倍(P<0.01)。安罗替尼常见不良反应为乏力、咯血、肝功能异常、高血压,总体可耐受。结论:对于肺癌的三线或以上治疗,安罗替尼的总体疗效较高,安全性良好,优于最佳支持治疗。在真实的晚期肺癌治疗中,临床上可考虑推荐安罗替尼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或以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罗替尼 最佳支持治疗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三维超声联合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二尖瓣修复术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静 刘表虎 +4 位作者 纪文艳 陶善强 练菲菲 杨优 韦俊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54-158,共5页
目的:联合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探讨二尖瓣脱垂患者二尖瓣修复术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3例接受二尖瓣修复的二尖瓣脱垂患者为病例组,术前1周内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 目的:联合运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及二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2D-STI)探讨二尖瓣脱垂患者二尖瓣修复术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3例接受二尖瓣修复的二尖瓣脱垂患者为病例组,术前1周内及术后6个月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相关超声参数。选择志愿者33例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逆向重构组、非逆向重构组术前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面积(MRs)均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逆向重构组及非逆向重构组术后LVESD、LVEDD、MRs均较术前缩小(P<0.05);而逆向重构组与非逆向重构组术后LVESD、LVEDD、MRs变化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逆向重构组、非逆向重构组术前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LVGLS)、左心室整体圆周应变(LVGCS)、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减小(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增大(P<0.05);逆向重构组及非逆向重构组术后LVGLS、LVGCS较术前增大(P<0.05),LVEDV、LVESV、LVEF较术前缩小(P<0.05);逆向重构组术后LVGCS、LVEDV、LVESV变化幅度优于非逆向重构组(P<0.05)。结论:RT-3DE联合2D-STI可用于评估二尖瓣修复术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尖瓣修复 二尖瓣脱垂 左心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