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初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患者预后分析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玉琼 何合胜 +7 位作者 戴艳 靳小可 李佳嘉 黄辰 黄君 齐晶 严家炜 黄东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66-871,共6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初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8年8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ITL初诊患者临床资料39例,分析治疗前NLR与AITL患...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在初诊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8年8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AITL初诊患者临床资料39例,分析治疗前NLR与AITL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39例AITL患者初诊NLR中位数为5.43,以此中位值为临界值,将AITL患者分成高NLR组(NLR≥5.43,20例)和低NLR组(NLR <5.43,19例)。与低NLR患者相比,高NLR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低(P=0.0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60岁、结外受累部位2个及以上及高NLR是影响患者总生存的不良预后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外受累部位2个及以上和高NLR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外周血NLR水平是影响初诊AITL患者的预后因素,NLR升高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