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活似然估计meta分析的神经性厌食症大脑功能活动差异性研究
1
作者 王彦博 卜玉莲 +5 位作者 沈天笑 张伊冰 占世坤 孙伯民 张璟 胡柯嘉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63-369,共7页
目的通过激活似然估计(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meta分析探寻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患者与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神经活动差异性,及其与AN患者临床症状的关联性。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5年3月发表的关... 目的通过激活似然估计(activation likelihood estimation,ALE)meta分析探寻神经性厌食症(anorexia nervosa,AN)患者与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s,HC)神经活动差异性,及其与AN患者临床症状的关联性。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5年3月发表的关于AN神经活动影像学研究的meta分析文献,从识别出的588篇文献中筛选并纳入4篇专注于AN组与HC组神经活动差异的meta分析,共包含212名受试者和21组坐标。采用ALE meta分析方法,通过GingerALE软件对报告的脑区改变及其峰值坐标进行系统性分析,以探究AN组与HC组在大脑功能活动方面的差异。结果与HC组相比,AN组患者在左海马旁回/杏仁核(ALE值=0.39×10^(-2))、右海马旁回/杏仁核(ALE值=0.39×10^(-2))和枕下回(ALE值=0.39×10^(-2))的激活增强(P<0.01,FWE校正),而在布罗德曼17区(ALE值=0.61×10^(-2))的激活减弱(P<0.01,FWE校正)。结论AN患者的关键脑区(如海马旁回、枕下回和杏仁核)表现出显著的功能激活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性厌食症 激活似然估计 META分析 海马旁回 杏仁核 布罗德曼17区 视觉信息处理 情绪调节 记忆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定量参数在不完全型腰骶移行椎定位分型中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叶锋 曲扬 +1 位作者 李自文 李跃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3-560,共8页
目的:探讨腰椎生理曲度参数和腰骶移行区定量参数与不完全型腰骶移行椎(LSTV)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86例具有全脊柱X线片与腰椎CT片的不完全型LSTV病例,以全脊柱X线片与腰椎多层螺旋CT(MSCT)片相结合作为定位分型... 目的:探讨腰椎生理曲度参数和腰骶移行区定量参数与不完全型腰骶移行椎(LSTV)的相关性,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186例具有全脊柱X线片与腰椎CT片的不完全型LSTV病例,以全脊柱X线片与腰椎多层螺旋CT(MSCT)片相结合作为定位分型金标准,将其归为不完全型骶椎腰化组(106例)和不完全型腰椎骶化组(80例)。比较两组间基线资料、腰椎生理曲度参数与腰骶移行区定量参数,作为候选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逐步回归(向前法)筛选独立预测因素并建立联合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DeLong检验评估模型与单一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联合预测模型中,腰椎倾斜角(LTA)(OR=0.677,P<0.001)、腰骶椎间盘角(LSIVDA)(OR=1.369,P<0.001)、腰骶角(LSA)(OR=0.927,P=0.005)为独立预测因子;联合模型、LTA、LSIVDA、LSA鉴别不完全型骶椎腰化及不完全型腰椎骶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8、0.800、0.730、0.631,联合预测模型诊断效能显著高于单一参数(DeLong检验,P<0.001)。结论:联合模型预测效能显著;独立预测因子LTA、LSIVDA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LSA具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生理曲度参数 腰骶移行区定量参数 不完全型腰骶移行椎 联合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下床负重训练时间窗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何娜娜 潘丽英 +2 位作者 洪宗元 王婷 潘军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不同时间窗下床负重训练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L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1例)和C组(29例),在骨科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开始下床负重...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不同时间窗下床负重训练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L术后患者随机分为A组(30例)、B组(31例)和C组(29例),在骨科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分别于术后第3天、第5天、第7天开始下床负重练习,在术前、出院时、出院后1个月评价三组膝关节功能(HSS)、屈伸活动度(ROM)、功能分级。结果三组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HSS、ROM和功能分级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两两比较,出院时B组HSS、ROM、功能分级显著优于A组与C组(均P<0.05),出院后1个月B组HSS、ROM显著优于A组与C组,且功能分级显著优于C组(均P<0.05)。结论关节镜下ACL重建术后第5天开始下床负重训练有利于提高膝关节功能及屈伸活动度,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康复训练 时间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豆腐果苷抗抑郁作用机制 被引量:1
4
作者 蒋臻熠 张远 +3 位作者 李泽朋 张晓彤 张袁祥 童九翠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96-1901,共6页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豆腐果苷干预抑郁症的作用靶点,研究豆腐果苷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大鼠海马、前额叶皮质、纹状体及缰核中相关靶点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豆腐果苷的作...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筛选豆腐果苷干预抑郁症的作用靶点,研究豆腐果苷对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大鼠海马、前额叶皮质、纹状体及缰核中相关靶点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通过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豆腐果苷的作用靶点,利用GeneCards、DisGeNet、TTD、DRUGBANK数据库筛选抑郁症相关靶点,取两者交集靶点;使用Metascape平台进行基因富集分析,并构建“豆腐果苷-抑郁症-通路”网络;采用AutoDock vina进行分子对接研究;qRT-PCR检测豆腐果苷对大鼠各组织中5-羟色胺1A受体(HTR1A)、腺苷A1受体(ADORA1)、腺苷A2A受体(ADORA2A)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获得豆腐果苷靶点81个,抑郁症靶点1640个,两者交集靶点共40个;交集靶点主要被富集于环磷酸腺苷(cAMP)、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等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豆腐果苷与大部分靶点的结合活性较好;豆腐果苷上调CUMS大鼠海马、前额叶皮质、纹状体及缰核中HTR1A、ADORA1、ADORA2A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豆腐果苷可能通过HTR1A、ADORA1、ADORA2A等靶点,作用于cAMP、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干预抑郁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果苷 抑郁症 网络药理学 药物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欣 李兰 张帆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2-976,共5页
近年随着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HER2靶向药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有研究证实部分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在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中获益,由此提出了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新概念。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 近年随着乳腺癌发病率逐年升高,HER2靶向药物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有研究证实部分HER2低表达乳腺癌患者在新型抗体-药物偶联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中获益,由此提出了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新概念。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预后与其他HER2分型乳腺癌存在差异,但多项研究结果相互矛盾,并不一致。依据最新ASCO/CAP乳腺癌HER2检测指南,HER2低表达乳腺癌作为临床治疗亚组,HER2检测的规范化与标准化尤为重要。该文现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相关临床研究现状、其治疗药物的最新进展及HER2的标准化检测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HER2低表达 临床病理特征 靶向治疗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及其动态变化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何烨 王银华 +1 位作者 耿彪 鲍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69-575,共7页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s ratios,LMR)及治疗后的动态变化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s ratios,LMR)及治疗后的动态变化与PD-1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及肿瘤介入科自2019年6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3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收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血常规LMR数值,根据ROC曲线计算临界值,并将LMR分为治疗前和治疗后高低两组。分析比较各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差异,分析LMR值及治疗后的动态变化对PD-1抑制剂治疗NSCLC患者疗效及预后的价值。结果:根据ROC曲线计算LMR临界值为1.8,将LMR分为基线低LMR组(LMRB/S<1.8)、高LMR组(LMRB/S≥1.8)及治疗后低LMR组(LMRafter<1.8)、治疗后高LMR组(LMR_(after)≥1.8)。治疗前高LMRB/S组免疫治疗后的ORR和DCR均高于低LMRB/S组(P=0.037;P=0.0025)。治疗前低LMRB/S患者中,在治疗后LMRafter≥1.8组的DCR优于LMR_(after)<1.8组(P=0.005)。治疗前高LMR患者中,治疗后LMR_(after)≥1.8组的DCR优于LMR_(after)<1.8组(P=0.034)。Kaplan-Meier分析显示,治疗前高LMRB/S组的PFS、OS均比低LMRB/S组延长;且在治疗前低LMRB/S组中,治疗后LMRafter≥1.8的患者PFS、OS均比LMR_(after)<1.8的患者延长(P=0.047;P=0.007)。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治疗前高LMRB/S值是影响NSCLC患者PFS和O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06;P=0.033)。结论:免疫治疗前患者高LMR值可能提高PD-1抑制剂的疗效,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时间;且治疗后LMR值的升高可能会增加治疗前低LMR患者的疗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比值 非小细胞肺癌 PD-1抑制剂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00467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极化促进肺腺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
7
作者 汪向海 周莹莹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67-271,共5页
目的 长链非编码RNA是肿瘤细胞影响周围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机制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中旨在探讨肺腺癌细胞是否通过长链非编码RNA00467诱导巨噬细胞极化,进而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方法 100 ng/mL佛波酯(PMA)处理人THP-1细胞48 ... 目的 长链非编码RNA是肿瘤细胞影响周围环境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机制仍然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文中旨在探讨肺腺癌细胞是否通过长链非编码RNA00467诱导巨噬细胞极化,进而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增殖。方法 100 ng/mL佛波酯(PMA)处理人THP-1细胞48 h, RT-PCR检测细胞CD68的表达水平。巨噬细胞分别与A549细胞和16HBE细胞共培养,A549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为实验组,16HBE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为对照组,共培养实验验证肺腺癌细胞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RT-PCR实验检测巨噬细胞极化后linc00467表达水平变化。通过慢病毒shRNA敲低A549细胞中linc00467水平并进行巨噬细胞共培养实验,观察巨噬细胞极化情况。随后通过慢病毒shRNA敲低巨噬细胞linc00467水平并分别与A549细胞共培养,MTT实验检测敲低巨噬细胞linc00467水平后对A549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CD68mRNA水平(1.95±0.49)较对照组(0.41±0.15)明显增加(P<0.01)。肺腺癌细胞组中巨噬细胞IL-12的表达水平(8.27±1.06)较对照组(16.28±2.11)下降(P<0.01);IL-10的表达水平(12.86±2.17)较对照组(7.91±1.85)上升(P<0.01)。与对照组(0.42±0.19)相比,A549细胞与巨噬细胞共培养组中巨噬细胞linc00467的表达水平(1.87±0.41)增加(P<0.01)。与对照组相比,转染shRNA-linc00467的巨噬细胞组,A549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P<0.01)。结论 肺腺癌细胞的linc00467会被巨噬细胞摄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进而促进肺腺癌细胞的增殖能力,这为肺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nc00467 肺腺癌 巨噬细胞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臂干与气管的位置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8
作者 赵健 王如雪 +4 位作者 聂泽银 吴锋 李雯娟 李晨妤 李怀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0-974,共5页
目的观察头臂干与气管的解剖形态和位置关系,为机械性呼吸道阻塞的诊疗和临床气管切开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成年男性标本70例,女性标本21例。自颈部至胸部分离并暴露喉部和气管全长,分离主动脉弓及其三个分支,显露头... 目的观察头臂干与气管的解剖形态和位置关系,为机械性呼吸道阻塞的诊疗和临床气管切开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成年男性标本70例,女性标本21例。自颈部至胸部分离并暴露喉部和气管全长,分离主动脉弓及其三个分支,显露头臂干与气管的解剖位置关系,并测量相关解剖学数值。结果头臂干与气管的位置关系中,不交叉型占3.30%,不完全交叉型占71.43%,完全交叉型占25.27%。男性标本的主动脉弓、头臂干和气管的外径及气管长度均较女性粗大(P<0.05),而主动脉弓和头臂干与环状软骨间的距离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头臂干上方的气管软骨环数量最少仅3个,最多可达10个,男女两组的均数无差异(P>0.05)。结论头臂干与气管的位置关系复杂,在机械性呼吸道阻塞的诊疗和气管切开术时,需注意预防头臂干和主动脉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臂干 气管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模拟刺激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
9
作者 李敏 朱再满 +2 位作者 叶政 王惠 刘克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2-769,共8页
目的:探讨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模拟交替刺激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依据迷宫电击回避实验结果将实验大鼠分为快回避反应组和普通回避反应组;利用在体脑深部刺激方法,模拟快回避反应组内生θ~γ神经振荡刺激普通回... 目的:探讨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模拟交替刺激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依据迷宫电击回避实验结果将实验大鼠分为快回避反应组和普通回避反应组;利用在体脑深部刺激方法,模拟快回避反应组内生θ~γ神经振荡刺激普通回避反应大鼠海马CA3区,即为模拟刺激组。利用Y迷宫电击回避实验检测模拟刺激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利用小波包提取方法分析模拟刺激后大鼠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相位-幅度耦合情况;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亚型、突触后致密区95(PSD-95)的表达。结果:与普通回避反应组比较,模拟刺激组电击回避训练达标所需时间、达标所需测试次数、正确反应时间、错误反应次数均明显减少,正确反应率明显提高(均P<0.01);同时,模拟刺激组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多个频段(3~5 Hz与30~34、38~42、44~48 Hz;5~7 Hz与42~46、44~48、54~58 Hz)耦合度明显高于普通回避反应组(均P<0.05);另外,模拟刺激组海马NR2B亚型及PSD-95表达量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大鼠海马内生θ~γ神经振荡模拟交替刺激明显提高了普通回避反应大鼠空间认知能力,而这种空间认知能力的提高可能是由PSD-95调控的NR2B亚型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增强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振荡 脑深部刺激 Y迷宫电击回避实验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型 突触后致密区95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OOMit-IVIM-DWI联合超声弹性成像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戚轩 何永胜 +4 位作者 罗潇 王武陵 许敏 徐琦 范文婕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2-418,共7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磁共振ZOOMit-IVIM-DWI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腺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在本院经手术确诊的10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及MR...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联合磁共振ZOOMit-IVIM-DWI在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腺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搜集在本院经手术确诊的103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SWE)及MRI检查(包括T1WI、T2WI和ZOOMit-IVIM-DWI序列),超声检查评估和测量的指标包括最大径、纵横比、钙化、回声(低回声、等回声)、成分(囊实性、实性)、边缘(规则、不规则)、是否伴有弥漫性病变及杨氏模量最大值(E_(max)),ZOO-Mit-IVIM-DWI序列测量的参数包括D、D^(*)和f值。按7∶3的比例将患者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然后,根据病理结果,又分别按淋巴结转移情况及腺外侵犯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在训练集中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或卡方检验以及单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对两组间的各项影像特征和参数进行比较并筛选有鉴别意义的变量,然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预测模型,采用ROC曲线评估模型的诊断效能,并在验证集中进行验证。结果:淋巴结转移组的最大径、E_(max)和D^(*)值均大于无淋巴结转移组,D及f值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边缘不规则的出现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VIM参数D、D^(*)和f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1、P<0.001,P=0.015),联合这3项参数建立的预测模型诊断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为0.88,AUC为0.95。腺外侵犯组的年龄、E_(max)和D^(*)值均大于无腺外侵犯组(P=0.025,P<0.001,P<0.001),D和f值均低于无腺外侵犯组(P<0.001)。参数D和f是腺外侵犯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16),两者建立的预测模型诊断腺外侵犯的符合率为0.92,AUC为0.97。结论:超声弹性成像及ZOOMit-IVIM-DWI定量参数(E_(max)、D、D^(*)和f)能较准确地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腺外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所建立的联合模型预测效能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乳头状癌 磁共振成像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11
作者 常香香 韦中玲 +2 位作者 郑幸媛 李慧敏 黄来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发生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目前随着新药的研发、细胞免疫治疗的开展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升,多发性骨髓瘤缓解深度和... 多发性骨髓瘤是发生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目前随着新药的研发、细胞免疫治疗的开展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升,多发性骨髓瘤缓解深度和生存期明显延长。本文就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 免疫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社区肌少症筛查工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肌少症病人应用效度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原 吴银银 +7 位作者 窦俊凯 万菁菁 吴芳 武仪冉 焦敏 陶明芬 王翠珍 陶秀彬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2886-2891,共6页
目的:探讨最适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肌少症筛查的工具,为早期诊断及其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1年11月在安徽省芜湖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164例MHD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Ishii评分、中文版肌少症... 目的:探讨最适用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合并肌少症筛查的工具,为早期诊断及其干预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1年11月在安徽省芜湖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治疗的164例MHD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Ishii评分、中文版肌少症五条目量表(SARC⁃F)、肌少症五条目联合小腿围量表(SARC⁃Calf)和肌少症五条目结合老龄和体质指数量表(SARC⁃F+EBM)进行筛检,以2019亚洲肌少症诊断策略为诊断标准,计算Ishii评分、中文版SARC⁃F量表、SARC⁃Calf和SARC⁃F+EBM量表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Kappa值及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MHD病人合并肌少症的发生率为29.27%,Ishii评分、中文版SARC⁃F量表、SARC⁃Calf量表和SARC⁃F+EBM量表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9.58%、25.00%、70.83%、62.50%,特异度分别为78.45%、96.55%、81.90%、88.79%,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3.23%、75.00%、61.82%、69.7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4.79%、75.68%、87.16%、85.12%;AUC分别为0.890,0.760,0.822,0.836。结论:在MHD人群中,Ishii评分较其他3种社区肌少症筛查工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少症 筛查工具 维持性血液透析 灵敏度 特异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13
作者 付同 侯宇 +4 位作者 韩明明 阚步凡 黄祥 康芳 李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89-794,共6页
目的观察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GID)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喉罩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 目的观察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GID)及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喉罩全麻下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6例,年龄18~64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TEAS组(T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3例。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术后1、2 d选择双侧足三里穴、上巨虚穴、内关穴、三阴交穴行TEAS,时间持续30 min;C组在相同时点和穴位贴电极片,不进行刺激。术后3 d采用进食-恶心-呕吐-查体-症状持续时间评分系统(I-FEED)进行评分。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记录术后2、6、12 h恶心呕吐、腹痛腹胀VAS评分。记录术前1 d和术后2 d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记录术前1 d、术后1、2 d、术后1个月QoR-15评分、失眠严重指数(ISI)评分和术后睡眠障碍(POSD)发生情况。记录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拔除喉罩时间、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和尿量。结果与C组比较,T组I-FEED评分、PGID发生率、术后2、6、12 h恶心呕吐、腹痛腹胀VAS评分、术后2 d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术后1、2 d ISI评分和POS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和肠鸣音恢复时间明显缩短(P<0.05),术后1、2 d QoR-15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围术期TEAS能降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PGID发生率,减轻恶心呕吐和腹痛腹胀程度,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升高血浆胃动素和胃泌素浓度,提高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腹腔镜手术 经皮穴位电刺激 胃肠功能紊乱 恢复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模式镇痛对经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檀梦媛 乔晓斐 +4 位作者 高晨 章敏 栾远航 荚卫东 谢言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2-616,共5页
目的评价多模式镇痛方案对经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经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110例,男84例,女26例,年龄18~75岁,BMI 18.0~25.0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多模式镇痛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5例。M... 目的评价多模式镇痛方案对经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经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110例,男84例,女26例,年龄18~75岁,BMI 18.0~25.0 kg/m^(2),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两组:多模式镇痛组(M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55例。M组在诱导前30 min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术毕在超声引导下以0.375%罗哌卡因20 ml行术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术后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每天两次,持续3 d。术毕两组均静脉注射羟考酮5 mg,连接舒芬太尼静脉镇痛泵。记录术后2、6、12、24、48、72 h的NRS评分,记录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补救镇痛例数。于术前1 d、术后1、3 d以及术后30 d采用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评估患者恢复质量。记录术后恶心呕吐、瘙痒、呼吸抑制、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M组术后72 h的NRS评分明显降低(P<0.05),补救镇痛次数明显减少(P<0.05),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明显缩短,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术后1、3 d QoR-40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经腹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中,采用术前非甾体抗炎药预防性镇痛、术毕腹横肌平面阻滞及术后非甾体抗炎药持续镇痛治疗的多模式镇痛方案效果良好,可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提高患者术后恢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部分切除术 多模式镇痛 恢复质量 帕瑞昔布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改善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机制和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14
15
作者 付同 李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28-531,共4页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OGD)是全身麻醉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等。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以电刺激穴位的皮肤表面替代传统针刺,可以达到镇静镇痛、减轻术后恶心呕吐、增强胃肠动力和免疫力等多重...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POGD)是全身麻醉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病情恶化,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等。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以电刺激穴位的皮肤表面替代传统针刺,可以达到镇静镇痛、减轻术后恶心呕吐、增强胃肠动力和免疫力等多重效果,已成为围术期重要的医疗措施。本文主要阐述了TEAS在临床应用中缓解POGD的部分机制、穴位选择、参数选择及介入时机,以期为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肾清络活血方对CFA大鼠OPG/RANKL通路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丹凤 王雯 +2 位作者 许萍 陈修平 李艳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747-1752,共6页
目的探讨新安方益肾清络活血方(Yisheng-Qingluo-Huoxie prescription,YSF)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中OPG/RANKL通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模... 目的探讨新安方益肾清络活血方(Yisheng-Qingluo-Huoxie prescription,YSF)对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大鼠中OPG/RANKL通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正常(Normal)组、模型(Adjuvantinduced arthritis,AIA)组、清络饮(Qing-luo-yin,QLY)组和YSF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均诱导为AIA大鼠,模型成功后首日灌胃给QLY和YSF中药,连续30 d。观察大鼠体质量、AI评分;HE染色法观察大鼠踝关节组织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MMP3与p-p65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血清TNF-α、IL-1β、OPG、RANKL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滑膜OPG、RANKL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滑膜中OPG、RANKLmRAN的表达。结果与AIA组相比,经过YSF给药治疗后,大鼠体质量渐渐恢复正常,炎症评分降低,HE染色显示骨质保存完好,未见滑膜浸润;MMP3、p-p65出现低表达;血清中TNF-α、IL-1β、RANKL水平明显下调,OPG、OPG/RANKL水平明显上升;Western blot和RT-PCR均显示大鼠滑膜中OPG、OPG/RANKL出现高表达,而RANKL则相反。结论YSF有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降低炎症评分及血清中TNF-α、IL-1β的表达,升高OPG/RANKL的比值来调节关节骨破坏的环境,进而缓解RA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清络活血方 清络饮 佐剂性关节炎 OPG/RANKL 骨保护 炎症 新安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管导管套囊充气前后气管横径变化值与套囊压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施洁 杨歆璐 +3 位作者 杨成伟 章蔚 方军 王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177-1181,共5页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气管导管(ETT)套囊充气前后的气管横径变化值(ΔTD)与ETT套囊压(CP_(ET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8月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男性患者,年龄18~60岁,BMI 18~25 kg/m^(2),ASAⅠ至Ⅲ级。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1...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气管导管(ETT)套囊充气前后的气管横径变化值(ΔTD)与ETT套囊压(CP_(ETT))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6月—2021年8月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男性患者,年龄18~60岁,BMI 18~25 kg/m^(2),ASAⅠ至Ⅲ级。研究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拟招募9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用指压法进行ETT套囊充气,分别在充气前后用超声测量胸骨上窝水平的气管横径,计算ΔTD。然后用压力表测量套囊压力(CP_(ETT))。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求取ΔTD截断值并分析其预测效能。第2部分拟招募46例患者,按照ETT套囊充气方法随机分为指压组和超声组,每组23例。指压组使用指压法为套囊充气,超声组使用超声结合ΔTD截断值指导套囊充气。两组充气后均用压力表测量CP_(ETT)。结果当CP_(ETT)不高于110 cmH_(2)O时,CP_(ETT)与ΔTD呈明显正相关(r=0.78,P<0.05)。ΔTD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5,ΔTD截断值为1.25 mm,敏感性为70.5%,特异性为84.2%。与指压组比较,超声组正常CP_(ETT)占比明显升高(P<0.05)。结论当CP_(ETT)不高于110 cmH_(2)O时,CP_(ETT)与ΔTD呈明显正相关;超声法测量ΔTD指导ETT套囊充气明显优于指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管理 气管导管套囊压力 气管插管 气管横径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与骨密度关联的性别差异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秀荣 章惜 +5 位作者 叶山东 陈超 周婉 张世鲁 储思佳 王炜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36-343,共8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中老年T2DM患者129例... 目的探讨中老年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lipocalin-2,LCN2)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及其性别差异。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1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中老年T2DM患者129例(男性71例,女性58例),收集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1c,HbA1c)、25羟维生素D(25-hydroxy vitamin D,25-OHD)、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cross-linked C-telopeptide of type 1 collagen,CTX)、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procollagen type 1 N-terminal propeptide,P1NP)、血清钙(serum calcium,Ca)、血清磷(serum phosphorus,P)等指标,同时采用双能X线吸收仪测定不同部位(腰椎、髋部、前臂)骨密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LCN2水平。结果女性血清LCN2水平骨质疏松组(135.98±15.56)ng/mL较骨量正常组(209.57±110.79)ng/mL及骨量减少组(188.17±88.03)ng/m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根据血清LCN2水平从低到高将患者分为T1、T2、T33组,女性T3组桡骨前1/3骨密度(0.64±0.12)g/cm^(2)较T1和T2组(0.54±0.13)g/cm^(2)、(0.56±0.13)g/cm^(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男性各组血清LCN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血清LCN2与腰椎(L1-4)骨密度呈正相关(r=0.339,P=0.009),与桡骨前1/3骨密度亦呈正相关(r=0.299,P=0.023);男性血清LCN2与腰椎(L1-4)无相关性(r=-0.039,P=0.749),与桡骨前1/3骨密度呈正相关(r=0.237,P=0.047)。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男性或女性,年龄是中老年T2DM并发骨质疏松的独立影响因素。女性血清LCN2水平可能是中老年T2DM合并骨质疏松的保护性因素(OR=0.986,95%CI:0.974~0.997)。结论T2DM患者血清LCN2与桡骨前1/3骨密度呈正相关,血清LCN2可能是女性中老年T2DM患者并发骨质疏松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清脂质运载蛋白2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rcHIPK3促进鼻咽癌细胞5-8F迁移和侵袭的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邵文婷 吕磊 高劲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46-1353,共8页
目的探讨环状RNA HIPK3(circHIPK3)在鼻咽癌(NPC)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检索公共数据库,运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析NPC组织及非癌组织中circHIPK3表达水平;合成circHIPK3-siRNA转染NPC 5-8F细胞;采用RT-qPCR... 目的探讨环状RNA HIPK3(circHIPK3)在鼻咽癌(NPC)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检索公共数据库,运用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分析NPC组织及非癌组织中circHIPK3表达水平;合成circHIPK3-siRNA转染NPC 5-8F细胞;采用RT-qPCR、Western blot、细胞划痕、CCK-8和Transwell等实验方法,研究确定circHIPK3-siRNA干扰效果后,检测它对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及潜在下游基因CDH1、CDH2、MMP2、MMP9、IL-6/STAT3表达的影响。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5-8F细胞circHIPK3-siRNA干扰后显著差异表达的基因,以期找到介导circHIPK3促癌作用的关键基因。结果与非癌组织相比,NPC组织中circHIPK3表达明显增加(P<0.05)。使用siRNA特异性敲低5-8F细胞中circHIPK3的表达后,与对照组相比,si-circHIPK3组细胞增殖速率降低(P<0.05),si-circHIPK3组细胞划痕闭合率降低(P<0.01),同时si-circHIPK3组细胞迁移和侵袭的细胞数目减少(P<0.05)。此外,与对照组相比,si-circHIPK3组下游基因CDH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升高(P<0.001),CDH2、MMP2、MMP9、IL-6/STAT3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减少(P<0.05)。进一步测序分析显示,circHIPK3-siRNA转染的5-8F细胞中AL645922.1、SCO_(2)、AL136295.1和ISY1-RAB43表达上调(P<0.05),BIVM-ERCC5、FAM47E-STBD1、INO80B-WBP1、NAIP、C15orf38-AP3S2、BCL2L2-PABPN1和SMIM11B表达下调(P<0.05)。结论NPC组织中circHIPK3表达显著升高。circHIPK3通过调节E-Cadherin、N-Cadherin、MMP2、MMP9和IL-6/STAT3的表达,促进NPC细胞5-8F的增殖、迁移和侵袭。AL645922.1和BIVM-ERCC5等基因可能在circHIPK3介导的促进NPC 5-8F细胞迁移和侵袭中发挥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cHIPK3 5-8F细胞 鼻咽癌 迁移和侵袭 转录组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肌少症评估工具筛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效果比较 被引量:12
20
作者 马原 吴银银 +3 位作者 窦俊凯 陶明芬 王翠珍 陶秀彬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3-16,共4页
目的比较5种肌少症评估工具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中的诊断效能,为早期筛查肌少症风险提供可行性评估工具。方法选取1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简易5项评分量表(SARC-F)、SARC-CalF评分量表、Ishii评分和中文版迷你肌... 目的比较5种肌少症评估工具在维持性血液透析人群中的诊断效能,为早期筛查肌少症风险提供可行性评估工具。方法选取1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简易5项评分量表(SARC-F)、SARC-CalF评分量表、Ishii评分和中文版迷你肌少症风险评估量表(包括7条目量表和5条目量表)对其进行筛查。分别采用老年人肌少症欧洲工作组、亚洲肌少症工作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会和肌少症国际工作组制定的标准作为诊断标准,计算5种评估工具的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结果采用前3种标准时,Ishii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3、0.871和0.752,在同类标准下最大;采用肌少症国际工作组标准时,SARC-CalF评分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9,同类中最大。结论5种肌少症评估工具中,Ishii评分是筛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肌少症风险的首优选择,其次推荐SARC-CalF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肌少症 评估工具 筛查 灵敏度 特异度 肌力 小腿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