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兔肺脂肪栓塞后超微病理学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阳 焦传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栓塞后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通过向实验组家兔血管内注射脂肪诱导肺脂肪栓塞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分别于栓塞即刻(0h)和栓塞后3、8h及1、2、7、14d处死动物;对照组家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其余处理方法与实验组相... 目的研究脂肪栓塞后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方法通过向实验组家兔血管内注射脂肪诱导肺脂肪栓塞制作肺栓塞动物模型,分别于栓塞即刻(0h)和栓塞后3、8h及1、2、7、14d处死动物;对照组家兔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其余处理方法与实验组相同。经HE和苏丹Ⅲ染色证实造模成功后,用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电镜下实验组家兔肺组织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内均发现不同程度的超微结构改变,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及其相关细胞﹑细胞器等超微结构的一系列变化呈时间依赖性。对照组家兔肺组织中未发现脂滴和炎性细胞,板层小体无排空现象,数量正常。结论本研究结果可为脂肪栓塞的法医病理学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栓塞 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7例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9
2
作者 刘银华 王素芬 +3 位作者 徐洪海 李佳嘉 徐国祥 卢林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8-522,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收集7例原发性乳腺DLBCL,观察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分析其治疗方案及预后因素。结果7...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与预后。方法收集7例原发性乳腺DLBCL,观察其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表型,分析其治疗方案及预后因素。结果7例均为女性,年龄28-75岁,中位年龄51岁;左乳5例,右乳2例。乳腺及同侧腋窝无痛性包块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镜下见肿瘤细胞中等大小或偏大,弥漫一致浸润分布于乳腺小叶间、导管周围、间质及脂肪组织中,部分呈单行条索状排列。1例为ALK-1阳性DLBCL,6例为DLBCL,非特殊类型。免疫表型分型:5例为非生发中心型,2例为生发中心型;Ki-67增殖指数60%-95%;Ann Arbor分期:I EA期2例,II EA期5例;IPI评分:4例0分,3例1分。7例患者中1例行改良根治术,4例行包块切除术,2例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诊断。2例未行化疗而死亡,5例行4-6周期( CHOP/R-CHOP)化疗或联合放疗,4例获得完全缓解( complete response, CR),1例进展死亡。随访1-11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1年总生存期( overal survival, OS)为57.1%,5年OS为14.3%。结论原发性乳腺DLBCL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活检及免疫表型,免疫表型分型以非生发中心型为主,治疗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为宜,预后需多因素综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表型分型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CD26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3
作者 王文军 何雷 +3 位作者 李佳嘉 徐国祥 徐五琴 卢林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8-153,共6页
目的探讨CD26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Super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9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1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CD2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 目的探讨CD26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Super法检测90例胃癌组织及相应90例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12例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和6例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CD26蛋白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CD26在胃癌肿瘤细胞中的阳性率为67.8%(61/90),在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阳性率为50%(3/6),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癌旁正常胃黏膜腺上皮中均不表达;CD26表达与胃癌浸润深度(r=0.248,P=0.015)和pTNM分期(r=0.255,P=0.012)呈正相关。CD26在胃癌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及间质细胞中均无表达。Kaplan-Meier及Log-rank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26表达、肿瘤大小、浸润深度、远处转移和pTNM分期为胃癌预后的不良因素(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肿瘤大小、远处转移和pTNM分期均为影响胃癌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肿瘤细胞中CD26表达、浸润深度并非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D26的表达在胃癌的发生、进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其可作为胃癌侵袭能力、远处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早期诊断及负性预后因子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腺癌 CD26 预后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在良、恶性大肠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15
4
作者 彭敦发 林鸿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0-213,共4页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6例大肠癌、12例大肠腺瘤、7例幼年性息肉、6例增生性息肉、56例癌旁粘膜及9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nm23/NDPK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上述大肠组织中,nm2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8%(9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96例大肠癌、12例大肠腺瘤、7例幼年性息肉、6例增生性息肉、56例癌旁粘膜及9例正常大肠粘膜组织nm23/NDPK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上述大肠组织中,nm2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8%(93/96)、91.7%(11/12)、85.7%(6/7)、100%(6/6)、83.9%(47/56)和88.9%(8/9),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而在大肠癌中nm23/NDPK常增强表达,分布更广泛,除细胞质外,部分病例细胞膜也有明显表达。nm23/NDPK表达与病人的年龄、组织分化、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Dukes分期及近期预后等因素有关。青年人大肠癌、低分化腺癌、粘液腺癌及粘液细胞癌中,nm23/NDPK常呈明显降低表达,且nm23降低表达组,淋巴结转移率及近期死亡率均明显高于高表达组,多为C、D期癌。结果表明,nm23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呈显著负相关,并与患者预后有关,在大肠癌的组织发生上可能起重要作用。P<0.01;与高分化腺癌比较△P<0.05,△△P<0.01。本组大肠癌中29例进行了15~43个月的随访,其中nm23/NoPK呈低表达者7例,随访期间死亡4例,死亡率为5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NM23/NDPK 肿瘤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肿瘤中claudin-3和β-catenin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汪向明 顾倩 +3 位作者 于东红 刘银华 李佳嘉 张帆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9-453,共5页
目的研究claudin-3和β-连环素(β-catenin)蛋白在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s)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laudin-3和β-catenin蛋白在69例BOTs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其在17例正常卵巢... 目的研究claudin-3和β-连环素(β-catenin)蛋白在卵巢交界性肿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BOTs)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laudin-3和β-catenin蛋白在69例BOTs组织中的表达,并与其在17例正常卵巢组织、31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39例卵巢上皮性恶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BOTs组织中claudin-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9.4%,41/69)低于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9.7%,35/39),而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率(22.6%,7/31;5.9%,1/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卵巢组织与良性肿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OTs组织中β-caten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52.2%,36/69)低于卵巢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84.7%,33/39),而高于良性肿瘤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表达率(29.0%,9/31;11.8%,2/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而正常卵巢组织与良性肿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laudin-3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与BOTs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以及腹腔有无种植相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和患者年龄无关(P>0.05)。Claudin-3与β-catenin在BOTs组织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0.439,P=0.000)。结论 Claudin-3与β-catenin在BOTs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着协同作用,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BOTs的诊断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CLAUDIN-3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黏液瘤23例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刘银华 巫永志 +4 位作者 王素芬 宋红 徐国祥 何雷 卢林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042-1046,共5页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cardiac myxoma,CM)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因及组织起源,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3例CM临床病理资料,应用HE、AB/PAS特染、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分析其组织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3例CM中,男性7例,女性16... 目的探讨心脏黏液瘤(cardiac myxoma,CM)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因及组织起源,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3例CM临床病理资料,应用HE、AB/PAS特染、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分析其组织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3例CM中,男性7例,女性16例,男女比为1∶2.3,平均年龄56.7岁;23例中左心房占21例;12例无明显症状,因体检或其它手术术前检查发现,11例患者既往有糖尿病或高血压或栓塞病史。瘤体大体呈淡黄色、切面为黏液半透明状伴明显出血。镜下为大量嗜酸性基质,AB染色显示淡蓝色,其间散在分布梭形或星芒状肿瘤细胞。免疫组化vimentin、CD34、CD31、Calretinin、HBME-1等间质、间皮及血管源性标记阳性为主。透视电镜显示肿瘤细胞具有原始多潜能间充质细胞特征。21例获得随访患者均无复发。结论CM罕见,推测起源于原始多潜能间充质细胞,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栓塞等高凝状态心血管疾病可能是其诱因之一,定期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确诊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散发性CM几乎均为良性,很少复发,预后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肿瘤 黏液瘤 病理学 组织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猝死心肌MCP-1表达及其法医学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宁娟 李永宏 张纯兵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5期334-336,共3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所致猝死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改良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MC猝死组和对照组心肌组织中MCP-1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讨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在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所致猝死者心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运用改良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VMC猝死组和对照组心肌组织中MCP-1的表达情况,应用统计学处理,比较两组间的表达差异。结果20例VMC猝死组中有17例MCP-1染色阳性;而20例非VMC猝死对照组仅4例局部散在MCP-1弱阳性表达,其余均阴性。VMC组MCP-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MCP-1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可作为法医病理学诊断VMC所致猝死较为客观的病理形态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单核细胞化学吸引蛋白质类 猝死 心脏 病毒性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克鲁根勃瘤与卵巢腺癌临床病理及性激素受体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戴瑜珍 何家玉 +1 位作者 张菊华 胡小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5期512-513,共2页
卵巢克鲁根勃瘤(简称克氏瘤)最初被认为是上皮性肿瘤,且多数为胃肠道转移瘤。自此很多人把克氏瘤当作卵巢转移瘤的同义词。近来大多数学者认为克氏瘤应属胃肠道转移癌,并具有Krukenberg描述的形态特点〔1〕。克氏瘤具有... 卵巢克鲁根勃瘤(简称克氏瘤)最初被认为是上皮性肿瘤,且多数为胃肠道转移瘤。自此很多人把克氏瘤当作卵巢转移瘤的同义词。近来大多数学者认为克氏瘤应属胃肠道转移癌,并具有Krukenberg描述的形态特点〔1〕。克氏瘤具有特殊的组织学形态及生物学行为,具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克鲁根勃瘤 腺癌 性激素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8例临床病理特征
9
作者 宋红 卢林明 +1 位作者 巫永志 许增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8例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onnexin43、procollagen-1、CK(AE1/AE3)、EMA、CD68、CD99、vimentin、CD10、SMA、CD34、S-... 目的 探讨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8例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onnexin43、procollagen-1、CK(AE1/AE3)、EMA、CD68、CD99、vimentin、CD10、SMA、CD34、S-100、Ki-67的表达,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8例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患者,男女性各4例,年龄48~84岁,平均67.5岁;发生于面部4例,头颈部2例,右膝皮肤1例,右大腿皮肤1例;肿瘤最大径0.5~4.0 cm;临床均表现为皮肤表面隆起或溃疡。镜下肿瘤位于真皮内,由梭形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无序或呈条束状;可见散在分布的多形性细胞、多边形组织细胞样细胞、上皮样细胞、单核或多核瘤巨细胞,细胞异型明显,并可见病理性核分裂象。免疫表型:瘤细胞表达CD10(8/8)、CD68(8/8)、vimentin(8/8)、Connexin43(6/8)、procollagen-1(5/8)、CD99(1/8),不表达S-100、CD34、CK(AE1/AE3)、EMA、SMA,Ki-67增殖指数为5%~50%。结论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细胞异型明显,可伴多种形态,联合应用CD10、Connexin43、procollagen-1和CD68等免疫组化标记有助于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纤维黄色瘤 CONNEXIN43 procollagen-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p16基因缺失与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赵国海 李铁臣 +3 位作者 史良会 夏亚斌 孙惠兰 彭敦发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43-545,共3页
目的 :调查胃癌患者p16基因的改变。方法 :采用PCR和DNA测序方法 ,对 36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的p16基因外显子 1、2和 3进行检测 ,研究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情况。结果 :发现 2例有p16基因外显子 1的纯合缺失 ,3例有外显子 3的纯合缺... 目的 :调查胃癌患者p16基因的改变。方法 :采用PCR和DNA测序方法 ,对 36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标本的p16基因外显子 1、2和 3进行检测 ,研究p16基因的缺失和突变情况。结果 :发现 2例有p16基因外显子 1的纯合缺失 ,3例有外显子 3的纯合缺失 ,缺失频率为 13 89% ,5例均为弥漫型胃癌。所有标本未检出点突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16基因 纯合缺失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黄文斌 朱晓群 +3 位作者 史良会 徐国祥 齐琼 林鸿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96-498,共3页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87例大肠癌组织中MMP 2和MMP 9的表达情况。结果 :87例大肠癌组织中MMP 2和MMP 9的表...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2 (MMP 2 )和基质金属蛋白酶 9(MMP 9)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87例大肠癌组织中MMP 2和MMP 9的表达情况。结果 :87例大肠癌组织中MMP 2和MMP 9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6 3 %和 55 2 %。MMP 2和MMP 9在侵及肌层的阳性表达率明显低于侵及浆膜层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Dukes分期中 ,C、D期中MMP 2和MMP 9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A、B期 (P <0 0 5) ,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组织学类型和分化程度均无关 (P >0 0 5)。结论 :MMP 2和MMP 9可能在大肠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中TGF-β1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和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晓群 应月强 +2 位作者 黄文斌 徐国祥 齐琼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和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2 6例结直肠癌中TGF 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同时应用CD34标记肿瘤间质中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1...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中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 β1)的表达与肿瘤浸润转移和血管形成的关系。 方法 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12 6例结直肠癌中TGF 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的表达 ,同时应用CD34标记肿瘤间质中微血管密度 (MVD)。结果  12 6例结直肠癌中TGF β1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4 2 1%和 6 3 5 %。结直肠癌中TGF β1、VEGF蛋白的表达和MVD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呈正相关 (P <0 0 5 ) ;VEGF在TGF β1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TGF β1表达阴性的结直肠癌 (P <0 0 5 ) ,TGF β1表达阳性的结直肠癌MVD高于TGF β1表达阴性的结直肠癌(P <0 0 5 )。结论 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TGF-Β1表达 肿瘤 浸润转移 血管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组织中p27^(KIP1)和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文斌 杜少陵 +2 位作者 徐国祥 齐琼 林鸿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71-174,共4页
目的 :探讨 p2 7KIP1和MMP 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5 6例胃癌中 p2 7KIP1和MMP 9蛋白的表达。结果 :p2 7KIP1和MMP 9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4 6 4 %和 5 3 6 %。p2 7KIP1蛋... 目的 :探讨 p2 7KIP1和MMP 9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 5 6例胃癌中 p2 7KIP1和MMP 9蛋白的表达。结果 :p2 7KIP1和MMP 9蛋白在胃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 4 6 4 %和 5 3 6 %。p2 7KIP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 (P <0 0 5 ) ,MMP 9的表达只与胃癌的Lauren分型、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有关 (P <0 0 5 ) ,而与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结论 :p2 7KIP1蛋白低表达参与了胃癌的发展 ,MMP 9可能在胃癌的侵袭和转移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p^27KIP MMP-9 金属蛋白酶类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cyclinD1、PCNA和Ki-67的表达 被引量:7
14
作者 何莲芝 黄文斌 +3 位作者 张莹 张正荣 军文 徐国祥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619-622,共4页
目的 探讨cyclinD1、PCNA和Ki 6 7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 10例、单纯性增生 30例、复杂性增生 30例、非典型增生 30例和子宫内膜腺癌 4 7例组织中cyclinD1、PCNA和Ki 6 ... 目的 探讨cyclinD1、PCNA和Ki 6 7在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 10例、单纯性增生 30例、复杂性增生 30例、非典型增生 30例和子宫内膜腺癌 4 7例组织中cyclinD1、PCNA和Ki 6 7的表达。结果 cyclinD1在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未见阳性表达 ,在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3 3%、16 7%、30 0 %和 5 7 8%。非典型增生和子宫内膜腺癌组织阳性表达率高于增生期宫内膜、单纯性和复杂性增生 (P <0 0 5 ) ,cyclinD1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0 0 5 ) ,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PCNA和Ki 6 7在非典型增生组标记指数 (LI)高于增生期宫内膜、单纯性和复杂性增生组 ,子宫内膜腺癌组高于非典型增生组 (P <0 0 5 ) ,PCNA和Ki 6 7LI与肿瘤的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肌层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PCNA和Ki 6 7在cyclinD1阳性表达组的LI高于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cyclinD1蛋白过度表达可能在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其作用途径可能是通过促进细胞增殖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腺癌 CYCLINDL PCNA KI-67 表达 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CASC1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功能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健君 李晓敏 +3 位作者 何雷 钟树志 彭彦霄 季娜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6-761,共6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ASC1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对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ASC19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检测CASC19在5株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应用小干扰RNA...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CASC19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功能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40对结直肠癌及相应癌旁正常组织中CASC19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检测CASC19在5株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应用小干扰RNA下调结直肠癌细胞中CASC19的表达,应用Transwell实验研究CASC19对结直肠癌细胞体外迁移的影响。结果 CASC19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527,P<0.000 1),其高表达与肿瘤的转移相关(P=0.044);下调CASC19的表达能够抑制体外培养的结直肠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CASC19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相应癌旁正常组织,CASC19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的部位、分化无相关性,而与肿瘤的大小、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显著相关,提示CASC19的高表达可能促进结直肠癌的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C19 结直肠癌 迁移 长链非编码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3、ras p21、c-erbB-2和nm23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8
16
作者 袁平 江道文 徐国强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5期408-410,I061,共4页
目的:探讨癌基因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8 例肺癌行p53、rasp21、cerbB2和nm23 的检测。结果:癌组织中阳性反应检出率分别为46-6% 、24-1 % 、50-0 ... 目的:探讨癌基因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8 例肺癌行p53、rasp21、cerbB2和nm23 的检测。结果:癌组织中阳性反应检出率分别为46-6% 、24-1 % 、50-0 % 和53-4 % ,腺癌和差分化癌ras p21 、cerbB2表达高于鳞癌和分化好的癌( P< 0-05) ,术后长期生存患者rasp21 、cerbB2 表达低于短期死亡患者(P< 0-05 ,P< 0-01),吸烟患者ras p21 表达高于不吸烟患者(P< 0-05) ,淋巴结癌转移阴性组nm23 表达高于淋巴结癌转移阳性组( P< 0-01),p53 与ras p21、cerbB2 阳性表达具有协同性( P< 0-05) 。结论:肺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与rasp21 、cerbB2 的激活和p53 、nm23 的失活密切相关,部分基因的改变存在协同性,ras p21 基因的激活与吸烟有关,ras p21、cerbB2 的检测对判断肺癌预后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癌基因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组织中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和CD44v6的表达 被引量:3
17
作者 朱晓群 黄文斌 +3 位作者 赵有才 徐国祥 齐琼 林鸿民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ultidrugresistance associatedprotein ,MRP)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74例食管癌组织中MRP和CD44v6的蛋白表达。结果 MRP和CD44v6在... 目的 探讨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multidrugresistance associatedprotein ,MRP)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检测 74例食管癌组织中MRP和CD44v6的蛋白表达。结果 MRP和CD44v6在食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5 1 4 %和 83 8%,食管癌中MRP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CD44v6在食管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 (P >0 0 5 )。CD44v6在MRP阳性食管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其在MRP阴性食管癌中的表达 (P <0 0 5 )。结论 肿瘤多药耐药可能与肿瘤转移有关 ,检测食管癌中MRP和CD44v6的表达可能反映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组织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CD44V6 基因表达 细胞粘附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含量及AgNORs定量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彭敦发 陈培辉 许敬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4,共3页
本文对83例大肠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含量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非肿瘤性息肉核DNA含量接近正常粘膜,均为二倍体,腺瘤及腺癌DNA含量依次增高,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分别有33.33%(10/30)和69.70%(23/33)的... 本文对83例大肠良、恶性病变细胞核DNA含量及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的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非肿瘤性息肉核DNA含量接近正常粘膜,均为二倍体,腺瘤及腺癌DNA含量依次增高,均明显高于正常粘膜,分别有33.33%(10/30)和69.70%(23/33)的异倍体率。各组AgNORs计数结果也遵循类似的规律,且正常肠粘膜、非肿瘤性息肉、腺瘤及腺癌各组间AgNORs计数无重叠。表明DNA含量分析结合AgNORs计数及形态学观察对大肠肿瘤的早期诊断及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DNA 含量 AGNOR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发育后期小脑皮质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学 被引量:2
19
作者 郑兰荣 黄小梅 +1 位作者 顾倩 邵金贵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3-475,I0006,共4页
目的探讨人胚胎发育后期小脑皮层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人胚胎发育后期小脑皮层组织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过程。结果第6~7个月龄时,小脑室管层内可见NOS阳性神经元细胞,核多... 目的探讨人胚胎发育后期小脑皮层内一氧化氮合酶(NOS)阳性神经元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人胚胎发育后期小脑皮层组织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过程。结果第6~7个月龄时,小脑室管层内可见NOS阳性神经元细胞,核多呈圆形,细胞有短小突起。第8~9个月龄时,小脑中间层可见NOS阳性神经元细胞,核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细胞体积增大,细胞质明显增多,染色加深,膨体纤维呈串珠状,伸向边缘层。第10个月龄时,边缘层变厚,主要由5~6层排列较紧密的NOS阳性神经元细胞构成,其中也有体积较小的NOS阳性神经元细胞,神经纤维变细。结论小脑内NOS阳性神经细胞产生的一氧化氮,对小脑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分化、增殖、迁移等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合酶 阳性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 小脑 人胚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中HIF-1α、CTSD表达和血管生成拟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芳芳 卢林明 陈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977-981,共5页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TSD)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 目的观察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组织蛋白酶D(cathepsin D,CTSD)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表达与血管生成拟态(vasculogenic mimicry,VM)及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收集120例ESCC组织,采用CD34/PAS套染检测ESCC VM情况;免疫组化En Vision两步法检测ESCC中VM标志性分子血管内皮钙黏素(vascular endothelial cadherin,VE-cadherin)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factor,VEGF)以及HIF-1α、CTSD的表达,分析HIF-1α和CTSD与ES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各指标之间相关性。结果 120例ESCC中HIF-1α和CTSD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无关;与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形成、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有关;120例ESCC中有25例存在VM;HIF-1α和CTSD在有VM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VM组,且均与VM表达呈正相关;CTSD在HIF-1α阳性组的表达明显高于HIF-1α阴性组,且两者表达呈正相关;VE-cadherin、VEGF在CTSD阳性组的表达率明显高于CTSD阴性组,且与CTSD表达均呈正相关,提示在ESCC中CTSD表达与VM的形成相关。结论 CTSD有可能通过HIF-1α参与ESCC中VM形成过程,另外HIF-1α和CTSD高表达提示ESCC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鳞状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组织蛋白酶D 血管生成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