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杨素通过JAK-STATs信号通路抑制内毒素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反应 被引量:22
1
作者 齐世美 李强 +2 位作者 姜琦 戚之琳 章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3-250,共8页
目的探讨白杨素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5、10、20、40、60、80、100、150、200μg/m L)白杨素作用RAW264.7细胞24 h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值;分别用(10、30、60μg/m L)白杨素预处理RAW264.... 目的探讨白杨素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的调控机制。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0、5、10、20、40、60、80、100、150、200μg/m L)白杨素作用RAW264.7细胞24 h后,采用CCK-8检测细胞活力值;分别用(10、30、60μg/m L)白杨素预处理RAW264.7细胞2 h后,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18 h后,采用ELISA法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6和MCP-1的释放水平;分别用(10、30、60μg/m L)白杨素预处理RAW264.7细胞2 h后,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4 h后,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JAK-1、JAK-2、STAT-1、STAT-3的磷酸化水平;分别用(10、30、60μg/m L)白杨素预处理RAW264.7细胞2 h后,用LPS刺激RAW264.7细胞15 min后,运用CM-H2DCFDA荧光探针检测RAW264.7细胞内活性氧簇水平;运用ROS清除剂NAC处理RAW264.7细胞,检测ROS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JAK-STATs信号和炎症反应的影响;运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转录因子STAT-1和STAT-3核转位情况。结果在白杨素浓度低于60μg/m L时,对RAW264.7细胞活力没有显著影响,因此我们选择10、30、60μg/m L白杨素作为抑制炎症作用的低、中、高剂量组;白杨素剂量依赖性地抑制LPS诱导的炎症蛋白i NOS的表达;白杨素剂量依赖性的下调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中促炎因子TNF-α、IL-6和MCP-1的释放(P<0.01);白杨素抑制RAW264.7细胞中JAK-STATs信号活化并抑制STAT-1和STAT-3核转位;白杨素抑制RAW264.7细胞内ROS的产生;ROS作为上游信号介导JAK-STATs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白杨素能有效阻断ROS介导的JAK-STATs信号活化,从而抑制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活性氧簇 RAW264.7细胞 JAK-STAT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明彩 蒋明 +5 位作者 薛梦雅 李青 程彬 黄梦珠 徐蕾 章尧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230-1238,共9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诱导CHD5基因去甲基化促进KG-1、THP-1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设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不同浓度(25、50、75、100、150μg/mL)EGCG处理作用于KG-1、THP-1细胞,正常对照组:不加EGCG处理。...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诱导CHD5基因去甲基化促进KG-1、THP-1细胞凋亡的相关机制。方法设实验组及正常对照组,实验组:不同浓度(25、50、75、100、150μg/mL)EGCG处理作用于KG-1、THP-1细胞,正常对照组:不加EGCG处理。MSP法检测KG-1、THP-1细胞CHD5基因甲基化;MTT法检测作用48 h后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作用48 h后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RT-qPCR、Western blot检测DNMT1、CHD5、p19^Arf、p53、p21^Cip1基因和蛋白表达。结果EGCG呈现剂量依赖性逆转了KG-1、THP-1细胞CHD5基因高甲基化;EGCG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抑制KG-1、THP-1细胞增殖(P<0.05);EGCG诱导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促进细胞凋亡;EGCG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下调DNMT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CHD5、p19^Arf、p53、p21^Cip1的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EGCG可通过下调DNMT1降低KG-1、THP-1细胞CHD5基因高甲基化,恢复CHD5基因表达,从而上调p19^Arf、p53、p21^Cip1表达诱发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 CHD5基因 甲基化 p19^Arf-p53-p21^Cip1信号通路 急性髓系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基于蛋白质芯片方法 被引量:19
3
作者 蔡苏娜 李强 +5 位作者 周慧 许雨墨 宋静 甘超 戚之琳 齐世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54-1561,共8页
目的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白杨素抗炎抗氧化作用中的机制。方法分别用0、5、10、15、30、60、120、240μg/mL白杨素处理RAW264.7细胞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白杨素预处理细胞2 h,加入脂多糖(100 ng/mL)分别刺激0、10、30... 目的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白杨素抗炎抗氧化作用中的机制。方法分别用0、5、10、15、30、60、120、240μg/mL白杨素处理RAW264.7细胞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白杨素预处理细胞2 h,加入脂多糖(100 ng/mL)分别刺激0、10、30 min,1、2、4、8、16 h,运用蛋白质芯片进行相关信号分子的筛选。用白杨素(10、30、60μg/mL)孵育细胞2 h后,加入脂多糖刺激18 h,ELISA法检测IL-6,MCP-1和TNF-α的释放量;Griess法检测NO浓度;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ROS水平。设立空白对照组,白杨素(60μg/mL)单独处理组,脂多糖(100 ng/mL)单独刺激组,以及白杨素和脂多糖联合处理组,RT-PCR法检测iNOS和COX-2的mRNA的表达量。分别用脂多糖(100 ng/mL),N-乙酰-半胱氨酸(NAC)(20μmol/L)或白杨素(10、30、60μg/mL)单独或共处理细胞后,用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通路p-AKT、p-PRAS40、p-mTOR、mTOR、p-P70S6k、p-S6RP、S6RP的表达水平。结果白杨素剂量在60μg/mL内,对细胞活力基本无影响(P>0.05);白杨素能够降低脂多糖刺激诱导的IL-6,MCP-1,TNF-α和炎症介质NO的释放量(P<0.01),抑制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的表达水平(P<0.01);蛋白质芯片筛选结果提示,脂多糖能够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而白杨素抑制其信号分子的活化,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蛋白质芯片的结果(P<0.01);白杨素显著下调内源性ROS的生成;运用NAC清除细胞内ROS后,炎症蛋白iNOS和COX-2的表达量下调(P<0.05),而AKT/mTOR通路的活化被阻断(P<0.05)。结论白杨素通过抑制上游信号分子ROS的合成,进而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调控核糖体的翻译过程,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蛋白质芯片 脂多糖 AKT/MTOR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苷通过调控MAPKs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子谦 陶红 +6 位作者 马云飞 汤托 张晴 姜琦 齐世美 栗家平 戚之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25-1031,共7页
目的探讨芦荟苷对人胃癌MKN-28和HGC-2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胃癌MKN-28和HGC-27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和NEAA(HGC-27细胞)的1640完全培养基常规培养,不同浓度的芦荟苷处理胃癌MKN-28和HGC-27细胞特定的时间,CCK-8实... 目的探讨芦荟苷对人胃癌MKN-28和HGC-27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胃癌MKN-28和HGC-27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和NEAA(HGC-27细胞)的1640完全培养基常规培养,不同浓度的芦荟苷处理胃癌MKN-28和HGC-27细胞特定的时间,CCK-8实验检测芦荟苷对MKN-28和HGC-27细胞活力的影响;DAPI染色观察凋亡细胞核的形态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和procaspase-3的表达及MAPKs信号通路p38,ERK及JNK的磷酸化水平;p38,ERK及JNK的特异性抑制剂处理细胞,WB检测抑制剂的对p38,ERK及JNK激活的抑制效果,DAPI染色观察抑制剂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芦荟苷浓度依赖性地抑制胃癌MKN-28和HGC-27细胞的活力,诱导胃癌细胞凋亡;芦荟苷处理胃癌细胞后,胞内JNK和p38的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而ERK的磷酸化水平下降。特异性抑制剂阻断ERK活化,能够增强芦荟苷诱导的细胞凋亡,阻断p38和JNK的激活,能够部分逆转芦荟苷诱发的胃癌细胞凋亡。结论芦荟苷通过激活JNK和p38信号途径,抑制ERK信号途径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苷 细胞凋亡 HGC-27细胞 MKN-28细胞 MAPKS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苷通过下调HMGB1的表达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7
5
作者 蔡田雨 陈雪雷 +4 位作者 程锦 程振宇 吴晓明 齐世美 戚之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00-1706,共7页
目的探讨芦荟苷对乳酸诱导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胃癌BGC-823细胞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乳酸组、不同浓度芦荟苷和乳酸联合组,分组处理后的BGC-823细胞,EdU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 目的探讨芦荟苷对乳酸诱导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胃癌BGC-823细胞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乳酸组、不同浓度芦荟苷和乳酸联合组,分组处理后的BGC-823细胞,EdU实验检测胃癌细胞的增殖;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划痕实验和tran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CyclinE1、PCNA、Ncadherin、E-cadherin、MMP-2、MMP-9和HMGB1的表达;ELISA检测HMGB1的释放。HMGB1干扰质粒和阴性对照质粒分别转染BGC-823细胞,转染48 h后用乳酸刺激细胞24 h,EdU和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EdU结果表明,芦荟苷明显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增殖;克隆形成结果表明,芦荟苷和乳酸联合处理的胃癌细胞,细胞克隆数目显著少于乳酸处理组(P<0.05);划痕和transwell结果均表明,芦荟苷能够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迁移(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芦荟苷能够下调乳酸诱导的Cyclin D1,E1,PCNA,N-cadherin,MMP-2,MMP-9和HMGB1的表达;逆转乳酸对E-cadherin表达的抑制作用;ELISA结果发现,芦荟苷有效阻止了乳酸诱导的HMGB1释放(P<0.05)。EdU和划痕结果表明,敲除HMGB1的BGC-823细胞,乳酸诱导的增殖和迁移与阴性质粒转染组相比明显下降。结论芦荟苷通过下调乳酸诱导的HMGB1表达、释放以及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抑制乳酸诱导的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荟苷 乳酸 胃癌 HMGB1 增殖 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通过调控MAPKs信号通路促进SMMC-7721细胞凋亡 被引量:7
6
作者 韦小彤 彭文蕊 +4 位作者 姜琦 李强 冯遵永 戚之琳 齐世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87-1194,共8页
目的探究白杨素诱导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将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和白杨素处理组(5,10,20,40,60,80,100,150,200μg/mL),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将SMMC-7721细胞分为... 目的探究白杨素诱导肝癌细胞系SMMC-7721细胞凋亡的效应及分子机制。方法将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和白杨素处理组(5,10,20,40,60,80,100,150,200μg/mL),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将SMMC-7721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DMSO溶剂对照组和白杨素处理组(5,10,20μg/mL),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DAPI染色后,在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将SMMC-7721细胞分别用白杨素,P38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0,5,10μmol/L)、ERK特异性抑制剂U0126(0,5,10μmol/L)和JNK特异性抑制剂SP600125(0,5,10μmol/L)处理后,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凋亡相关蛋白PARP、caspase-3和凋亡相关信号通路和MAPKs的磷酸化变化情况。结果白杨素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和对照组相比,DMSO组,5,10,20μg/mL白杨素处理组细胞抑制率分别为96%,76%,71.75%和64.29%,具有剂量依赖性。超过60μg/mL细胞抑制率达到饱和。另外,白杨素促进细胞凋亡,20μg/mL白杨素处理组细胞凋亡率为68.7%,比空白对照组增加了59.4%,PARP和caspase-3显著切割。白杨素激活MAPKs信号通路,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分别用SB203580、U0126、SP600125预处理细胞,白杨素诱导的P38、ERK和JNK的磷酸化和PARP切割被抑制。结论白杨素通过调控MAPKs信号分子的活化,抑制SMMC-7721细胞的增殖并且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SMMC-7721细胞 细胞凋亡 MAP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氢杨梅素通过抑制Akt/stat3信号途径的活化和HMGB1的表达降低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胜男 葛菲 +2 位作者 蔡田雨 齐世美 戚之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7-92,共6页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HM)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BGC-823细胞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DHM处理组。不同浓度的DHM(0、40、60、80、100、120μg/mL)处理细胞24 h,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克隆... 目的探讨二氢杨梅素(DHM)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BGC-823细胞常规培养,实验分为对照组和不同浓度的DHM处理组。不同浓度的DHM(0、40、60、80、100、120μg/mL)处理细胞24 h,CCK-8实验检测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Tran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ELISA检测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N-cadherin、E-cadherin、CyclinD1、CyclinE1、HSP70、HMGB1的表达及Akt、stat3的磷酸化。结果CCK-8表明,DHM浓度依赖性的抑制胃癌细胞的存活;克隆形成实验显示,DHM处理组,细胞克隆数明显低于与对照组(P<0.05);Transwell结果发现,DHM处理组,迁移的细胞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estern blotting结果表明,DHM能够抑制周期蛋白Cyclin D1,E1和间质细胞标志蛋白N-cadherin的表达,增强上皮细胞标志蛋白E-cadherin的表达;明显抑制Akt和stat3的磷酸化和HMGB1的表达;ELISA结果显示,DHM浓度依赖性的抑制MMP-2,MMP-9的水平(P<0.05)。结论DHM通过抑制Akt/stat3信号途径的活化以及HMGB1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氢杨梅素 胃癌 增殖 迁移 Akt/STAT3信号途径 HMG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盏花苷E通过ROS介导的JAK1-stat3信号途径抑制LPS诱发的炎症反应 被引量:8
8
作者 汤托 王胜男 +3 位作者 蔡田雨 程振宇 齐世美 戚之琳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4-910,共7页
目的探讨金盏花苷E对脂多糖(LPS)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2、4、6、8、10、20、25、30μg/mL)的金盏花苷E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金盏花苷E(0、6、8、10μg/mL)预处理RAW2... 目的探讨金盏花苷E对脂多糖(LPS)诱导炎症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 CCK-8实验检测不同浓度(0、2、4、6、8、10、20、25、30μg/mL)的金盏花苷E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不同浓度的金盏花苷E(0、6、8、10μg/mL)预处理RAW264.7细胞2 h,然后用LPS(100 ng/mL)刺激细胞特定的时间,ELISA检测炎症因子TNF-α、IL-1β释放;Western blotting检测iNOS、COX-2的表达水平及JAK-stats、MAPKs及NF-кB信号途径的磷酸化;ROS检测试剂盒检测RAW264.7细胞内ROS含量;激光共聚焦实验检测转录因子stat3的核转位。结果 CCK-8结果显示,金盏花苷E浓度在低于20μg/mL时对RAW264.7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金盏花苷E浓度依赖性地下调LPS诱导的iNOS和COX-2的表达(P<0.01 vs LPS组);抑制LPS诱导的促炎细胞因子TNF-α及IL-1β的释放,且1 0μg/mL组抑制作用尤为显著(P<0.01 vs LPS组);抑制LPS诱导的JAK1-stat3信号途径激活及stat3的核转位;降低LPS诱发的ROS产生(P<0.01 vs LPS组)。结论金盏花苷E通过抑制ROS介导的JAK1-stat3信号途径,抑制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盏花苷E 脂多糖 RAW264.7细胞 炎症 JAK1-stat3信号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草次苷抑制肝细胞癌SMMC-7721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基于激活ROS/MAPKs信号轴 被引量:2
9
作者 周慧 张雨晴 +3 位作者 甘超 范喜瑞 戚之琳 齐世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2-419,共8页
目的探讨圣草次苷通过ROS/MAPKs信号轴调控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0、25、50、100、150、200、250、300μg/mL圣草次苷处理肝癌SMMC-7721细胞系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不同浓度的圣草次苷(100、200、30... 目的探讨圣草次苷通过ROS/MAPKs信号轴调控肝癌SMMC-7721细胞增殖和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分别用0、25、50、100、150、200、250、300μg/mL圣草次苷处理肝癌SMMC-7721细胞系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不同浓度的圣草次苷(100、200、300μg/mL)处理细胞后,运用划痕实验分别在24、48、72 h检测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DAPI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变化,Western blot检测侵袭蛋白E-cadherin、N-cadherin、MMP-2、MMP-9、凋亡因子PARP和Pro-caspase 3以及MAPKs通路p-JNK、p-P38、p-ERK信号分子;用(分别为2、5、10μmol/L)ERK抑制剂U0126、JNK抑制剂SB203580和P38抑制剂SP600125预先处理细胞2 h,再用200μg/mL圣草次苷处理细胞24 h,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PARP的切割情况;分别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30μmol/L)或圣草次苷(100、200、300μg/mL)单独或共处理细胞后,通过DCFH-DA荧光探针法分别在15、30、60 min检测内源性活性氧(ROS)水平。结果圣草次苷在50μg/mL范围内,对细胞活力基本无影响(P>0.05);圣草次苷能够显著抑制SMMC-7721细胞的划痕愈合(P<0.01),细胞迁移(P<0.01)和克隆形成(P<0.01),在300μg/mL浓度时作用最显著;圣草次苷明显减少侵袭蛋白N-cadherin、MMP-2、MMP-9的蛋白表达量(P<0.01),上调E-cadherin的蛋白表达量(P<0.05);圣草次苷诱导SMMC-7721细胞发生显著的凋亡形态学变化,Pro-caspase 3表达降低,PARP切割增多(P<0.01);圣草次苷在300μg/mL刺激30 min时ROS表达水平较高,NAC(30μmol/L)处理后,细胞内ROS表达水平下降明显;圣草次苷能够显著诱导MAPKs信号途径JNK、P38和ERK的磷酸化(P<0.01),U0126和SB203580能够增强圣草次苷诱导的PAPR切割,而SP600125逆转圣草次苷诱导的PARP切割。结论圣草次苷通过促进细胞内ROS的合成,诱导MAPKs信号通路的活化,调控肝癌细胞系SMMC-7721的增殖、迁移和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草次苷 SMMC-7721 ROS MAPK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HOXA-AS2靶向miR-520a-3p调控卵巢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被引量:7
10
作者 谢德玲 凌烈峰 金洵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01-507,共7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HOXA-AS2(lncRNA HOXA-AS2)与微小RNA-520a-3p(miR-520a-3p)之间的靶向关系及其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q PCR检测lncRNA HOXA-AS2与miR-520a-3p在多种卵巢癌细胞(SKOV3、HO8910、OVCAR...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 HOXA-AS2(lncRNA HOXA-AS2)与微小RNA-520a-3p(miR-520a-3p)之间的靶向关系及其对卵巢癌SKOV3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q PCR检测lncRNA HOXA-AS2与miR-520a-3p在多种卵巢癌细胞(SKOV3、HO8910、OVCAR3细胞)及正常卵巢上皮细胞HOSE中的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HOXA-AS2与miR-520a-3p之间的靶向关系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将si-HOXA-AS2、miR-520a-3p mimic、anti-miR-520a-3p和相应对照片段分别或共转染SKOV3细胞,MTT、Transwell和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各组SKOV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相关蛋白(CyclinD1、p21、p27、MMP-2、MMP-9、MMP-14)表达情况。结果:与HOSE细胞相比,多种卵巢癌细胞中HOXA-AS2均呈高表达(均P<0.05)、miR-520a-3p均呈低表达(均P<0.05);HOXA-AS2可靶向下调miR-520a-3p的表达。si-HOXA-AS2和miR-520a-3p mimics组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均P<0.01),且p21、p2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而CyclinD1、MMP-2、MMP-9、MMP-14蛋白表达显著减少(均P<0.01);si-HOXA-AS2+anti-miR-520a-3p组SKOV3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较si-HOXA-AS2和si-HOXA-AS2+anti-miR-NC组显著增强(均P<0.05)。结论:lncRNA HOXA-AS2通过靶向抑制miR-520a-3p表达进而增强卵巢癌SKOV3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 HOXA-AS2 miR-520a-3p 卵巢癌 SKOV3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