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改及其考核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5
1
作者 杨成 刘辉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4期124-125,129,共3页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作为医学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培养训练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结合临床需要,以提高学生实践综合能力为目标,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同时构建相应的考核制度对教改效果进行评价,以求提高和改善医学... 医学微生物学实验作为医学微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注重培养训练学生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因而,结合临床需要,以提高学生实践综合能力为目标,对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同时构建相应的考核制度对教改效果进行评价,以求提高和改善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质量。结果表明:改革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锻炼了学生科研能力;考核系统能反映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实验教学 实验改革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课程文化重塑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探索
2
作者 刘辉 厉荣玉 +2 位作者 吴艳红 朱涛 董博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255-2259,共5页
针对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目标空洞、内容碎片、形式僵化、评价单一的痛点,通过转变课程理念,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从重设课程目标,到重构教学内容和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构建了课程新形态。结合免疫学学科文化特征,在多样化... 针对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目标空洞、内容碎片、形式僵化、评价单一的痛点,通过转变课程理念,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从重设课程目标,到重构教学内容和资源、改革教学模式和评价,构建了课程新形态。结合免疫学学科文化特征,在多样化教学活动中,营造“乐学、向美、明辨、尚行”的课程文化氛围,实现了目标明确、内容系统、形式多样、评价多元的课程思政。期末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调查结果显示,99.3%学生对课程思政活动有共鸣、触动和收获。课程文化重塑,打开了医学免疫学课程思政的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文化 医学免疫学 课程思政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疫情期间医学免疫学“线上翻转”教学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7
3
作者 刘辉 吴艳红 +2 位作者 厉荣玉 朱涛 董博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9期2334-2338,2342,共6页
本文以疫情期间针对皖南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展的医学免疫学"线上翻转"教学为例,阐述了疫情背景下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的"线上翻转"教学全过程及由线上教学实践引发的对教学理念、教学... 本文以疫情期间针对皖南医学院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开展的医学免疫学"线上翻转"教学为例,阐述了疫情背景下从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到教学实施的"线上翻转"教学全过程及由线上教学实践引发的对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思考。医学免疫学"线上翻转"教学,既是对特殊时期"停课不停学"的响应,更是对"以学习为中心"理念的主动呼应,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拉开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教学 翻转课堂 医学免疫学 课程思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B对大豆种子活力及其生物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钱森和 厉荣玉 +2 位作者 杨超英 汤斌 薛正莲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5-28,共4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液及其不同浸泡时间对辽鲜1号和台湾292大豆品种种子活力指标以及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液和不同喷施次数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的浓度和浸泡时间对大豆种子活力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光合细菌... 研究了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液及其不同浸泡时间对辽鲜1号和台湾292大豆品种种子活力指标以及不同浓度光合细菌菌液和不同喷施次数对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合细菌的浓度和浸泡时间对大豆种子活力有着一定的影响,通过光合细菌处理的大豆种子,其活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光合细菌浓度和喷施次数对大豆生物学特性存在一定的影响,通过喷施光合细菌的大豆品种,其生物学指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合细菌 大豆 种子活力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GB1藉由NF-κB通路诱导肺癌细胞增殖并抑制免疫细胞功能
5
作者 王耀辉 孟宇 +3 位作者 钱一可 陈文利 厉荣玉 董博翰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8-633,共6页
目的:探究肺癌细胞HMGB1通过NF-κB通路影响肺癌细胞本身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LLC细胞、Raw264.7细胞、小鼠脾细胞中的HMGB1表达,同时用甘草酸(GA)抑制肺癌细胞中HMGB1表达,制备低HMGB1的肿瘤细胞裂解物(TC... 目的:探究肺癌细胞HMGB1通过NF-κB通路影响肺癌细胞本身和免疫细胞功能的分子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检测LLC细胞、Raw264.7细胞、小鼠脾细胞中的HMGB1表达,同时用甘草酸(GA)抑制肺癌细胞中HMGB1表达,制备低HMGB1的肿瘤细胞裂解物(TCL);流式细胞术和CCK-8检测内源性HMGB1抑制或低HMGB1的TCL对肺癌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通过反复冻融的方法制备正常HMGB1的TCL或低HMGB1的TCL,然后用其干预Raw264.7细胞和小鼠脾细胞48 h,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CD69表达,并采用ELISA检测细胞因子IL-2、IL-4、IL-6、TNF-α和TNF-β的分泌;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细胞或免疫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的蛋白表达。结果:HMGB1在LLC细胞、Raw264.7细胞、小鼠脾细胞中都有表达,其中,LLC细胞HMGB1的表达最高,并且30μg/ml的GA对LLC细胞中HMGB1表达的抑制效果最佳。LLC细胞内源性HMGB1可以促进细胞增殖。TCL中外源的HMGB1则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抑制免疫细胞活化增殖。肺癌细胞中内源性HMGB1的抑制会导致NF-κB信号通路中凋亡诱导因子CASP9的激活,而在低HMGB1的TCL作用后的肺癌细胞或免疫细胞中,CASP9会被抑制。结论:肿瘤细胞HMGB1对肺癌的发生具有双重作用,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同时抑制免疫细胞的功能,进而引起肺癌的发生,该过程与不同细胞中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免疫 细胞凋亡 NF-κB信号通路 巨噬细胞 小鼠脾细胞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免疫学机制 被引量:17
6
作者 熊延靖 董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8期866-870,共5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免疫学机制,以期为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建立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各用药组小鼠给予大蒜素7d,对照组同期... 目的:探讨大蒜素抗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免疫学机制,以期为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分别建立正常小鼠和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用药组。各用药组小鼠给予大蒜素7d,对照组同期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用MTT法、双抗体夹心ELISA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分别检测大蒜素对各感染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水平及内脏活菌数目的影响。结果:经组织病理鉴定,小鼠系统性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建立成功。各用药组使用大蒜素7d后,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水平与各自对照组比较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内脏活菌数目较之对照组有明显下降,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大蒜素能够有效提高正常感染小鼠和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IFN-γ水平,并能降低组织中白色念珠菌活菌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大蒜素 IFN-Γ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体外白色念珠菌生物活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7
作者 熊延靖 董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1期1233-1238,共6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在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NCCLS M27-12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测定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芽管生成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芽管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大蒜素对白色... 目的:探讨大蒜素在体外对白色念珠菌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NCCLS M27-12酵母菌微量稀释法测定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采用芽管生成试验观察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芽管的抑制作用,采用MTT法检测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不同形成阶段的作用及大蒜素预先包被对其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的MIC值为12.5μg/mL,能够有效地抑制白色念珠菌芽管的生成,且在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形成的早期阶段发挥有效的抑制作用。结论:大蒜素在体外能够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大蒜素 药敏试验 芽管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归饮及其部分组方对老年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王燕 董群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42-844,共3页
目的:探讨左归饮及其部分组方对老年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ICR健康雄性老年小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Old contrast group,OC)、左归饮组(Zuoguiyin group,ZGY)、单味熟地组(Prepared rhizome of rehmannia group,PROR)、去熟地... 目的:探讨左归饮及其部分组方对老年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方法:将ICR健康雄性老年小鼠随机分为老年对照组(Old contrast group,OC)、左归饮组(Zuoguiyin group,ZGY)、单味熟地组(Prepared rhizome of rehmannia group,PROR)、去熟地组(None prepared rhizome of rehmannia group,NPROR)等4组。常规水煎左归饮及其部分组方,配成100g/L浓度的药水混合液,供中药各组小鼠自由饮用75天,老年对照组小鼠饮用自来水。(1)测胸腺指数,脾指数;(2)用MTT法测定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活性;(3)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2水平。结果:ZGY可增强老年小鼠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显著提高老年小鼠的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增强T淋巴细胞活性,同时增加体内IL-2表达水平,而单味熟地仅能显著增强老年小鼠T淋巴细胞活性,对其它免疫衰老指标影响不大,去熟地组对老年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影响不显著,显示出整方抗衰老的优势。结论:左归饮可能是通过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来发挥其抗衰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归饮 熟地 衰老 细胞免疫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调节作用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熊延靖 董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88-891,919,共5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NEI)的调节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蒜素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模型组、大蒜素组分别建立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大蒜素组小鼠给予大蒜素灌胃,其...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NEI)的调节作用。将小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蒜素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模型组、大蒜素组分别建立小鼠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大蒜素组小鼠给予大蒜素灌胃,其余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用药14 d后,各组小鼠取血测定促肾上腺激素(ACTH)、皮质酮(CORT)、β-内啡肽(β-EP)、5-羟色胺(5-HT)的水平,测定胸腺指数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小鼠NEI功能发生紊乱,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CTH、CORT、β-EP水平均明显升高,5-HT、胸腺指数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大蒜素组小鼠ACTH、CORT、β-EP水平较之模型组明显下降,5-HT、胸腺指数及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提示大蒜素对白色念珠菌感染小鼠紊乱的NEI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NEI 大蒜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试验优化酶法提取金银花多糖工艺 被引量:16
10
作者 周小楠 董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19-122,共4页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提取金银花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金银花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酶用量、提取温度、作用pH值、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纤维素酶法提取金银花多糖的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1.5%、... 目的:研究纤维素酶法提取金银花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以金银花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酶用量、提取温度、作用pH值、提取时间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纤维素酶法提取金银花多糖的最佳工艺为纤维素酶1.5%、提取温度50℃、作用pH值5.0、提取时间50min。结论:纤维素酶法可以明显提高金银花多糖的提取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金银花多糖 酶法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RAPD反应体系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厉荣玉 钱森和 +1 位作者 王萍 董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9-42,共4页
建立白色念珠菌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并应用于其基因组DNA扩增。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Mg2+、dNTPs、Taq酶、引物和模板DNA等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同时,应用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DNA模板、Mg2+、Taq酶、dNTPs和引物浓度对RAPD反应... 建立白色念珠菌RAPD的最佳反应体系,并应用于其基因组DNA扩增。通过单因子试验分别研究了Mg2+、dNTPs、Taq酶、引物和模板DNA等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同时,应用L16(45)正交试验研究了DNA模板、Mg2+、Taq酶、dNTPs和引物浓度对RAPD反应的影响。以条带稳定、丰富、清晰为标准,获得了白色念珠菌基因组DNA的RAPD扩增优化条件;对于白色念珠菌的最适RAPD反应体系为Mg2+1.5mmol/L、dNTPs 250μmol/L、引物0.6μmol/L、模板100ng/25μL、Taq DNA聚合酶1.5U/25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RAPD反应体系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银花等6种中草药对痢疾杆菌体外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周小楠 董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278-3279,共2页
[目的]研究金银花等6种中草药对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用金银花、黄连、五倍子、连翘、穿心莲和蒲公英6种中草药,采用煎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并对这6种中药提取物在体外对痢疾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金银花、黄连... [目的]研究金银花等6种中草药对痢疾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选用金银花、黄连、五倍子、连翘、穿心莲和蒲公英6种中草药,采用煎煮法提取其有效成分,并对这6种中药提取物在体外对痢疾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金银花、黄连、五倍子、连翘、穿心莲、蒲公英这6种中草药的提取液对痢疾杆菌表现了不同的抑菌效果,其中连翘和黄连的抑菌效果较好,测得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5.6和31.3 mg/ml;最小杀菌浓度(MBC)分别为31.3和31.3 mg/ml。[结论]不同中草药的抑菌效果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FLOS LONICERAE JAPONICAE) 中草药 痢疾杆菌 抑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小楠 董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76-1577,共2页
[目的]选育高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方法]从环链拟青霉、斜链拟青霉、中国拟青霉和蛹拟青霉中筛选出发菌株,对筛选出的酶活力高的突变株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出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酶活。[结果]选择环链... [目的]选育高产胆固醇氧化酶菌株。[方法]从环链拟青霉、斜链拟青霉、中国拟青霉和蛹拟青霉中筛选出发菌株,对筛选出的酶活力高的突变株进行紫外诱变,选育出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对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测定其酶活。[结果]选择环链拟青霉为诱变选育的出发菌株,紫外诱变环链拟青霉获得了一株高产胆固醇氧化酶突变株CM3,确定了紫外诱变的最佳时间是80 s。通过优化其发酵条件,得出CM3发酵产酶最优条件为30℃,pH值6.0,接种量为10%。其最高酶活力为1.336 0 U/ml,比出发菌株(0.336 9U/ml)提高了296.6%。[结论]通过紫外诱变能选育出有较高胆固醇氧化酶活力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链拟青霉 胆固醇氧化酶 紫外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皮提取物清除自由基及抑制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成 桂琳 董群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55-2156,共2页
目的探讨石榴皮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和对小鼠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的影响。方法应用DPPH自由基法进行测定石榴皮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通过石榴皮提取物灌胃,考察其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诱变模型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的影响。... 目的探讨石榴皮提取物清除自由基的活性和对小鼠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的影响。方法应用DPPH自由基法进行测定石榴皮提取物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通过石榴皮提取物灌胃,考察其对环磷酰胺(CP)致小鼠诱变模型姐妹染色单体互换(SCE)率的影响。结果石榴皮提取物体外具有很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IC50为0.34 mg/mL;通过灌胃石榴皮提取物能显著降低环磷酰胺诱变模型小鼠的SCE率。结论石榴皮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作用及抑制姐妹染色单体互换率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皮 提取物 自由基 姐妹染色单体互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阴道乳酸杆菌对昆明系小鼠T细胞活性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洪亮 陈其御 刘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39-840,共2页
关键词 乳酸杆菌 脾脏T淋巴细胞活性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HMGB1含量的肿瘤细胞裂解物增强树突状细胞的抗肺癌作用
16
作者 潘中武 李思琪 +3 位作者 王耀辉 刘海军 桂琳 董博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06-914,共9页
目的探讨低含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肿瘤细胞裂解物(TCL)对树突状细胞抗肺癌作用的影响。方法反复冻融的方法制备Lewis肺癌细胞TCL。Western blot检测TCL中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用30 nmol/L甘草酸(GA)抑制Lewis肺癌细胞中HMGB1... 目的探讨低含量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肿瘤细胞裂解物(TCL)对树突状细胞抗肺癌作用的影响。方法反复冻融的方法制备Lewis肺癌细胞TCL。Western blot检测TCL中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用30 nmol/L甘草酸(GA)抑制Lewis肺癌细胞中HMGB1的表达,进而制备低含量HMGB1的TCL(LH-TCL)。用未处理的Lewis肺癌细胞制备正常含量HMGB1的TCL(NH-TCL)。分为不同剂量NH-TCL负载DC组、LH-TCL负载DC组及PBS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体外诱导的小鼠树突状细胞(DC)表面CD11b、CD11c、CD86表达或细胞凋亡,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DC细胞IL-12分泌情况。分为NH-TCL刺激DC活化的脾细胞组、LH-TCL刺激DC活化的脾细胞组及PBS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脾细胞表面CD69的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小鼠脾细胞TNF-β的分泌。分为NH-TCL刺激DC活化的脾细胞组、LH-TCL刺激DC活化的脾细胞组及PBS对照组,并设5∶1、10∶1、20∶1三个效靶比进行体外杀伤实验,采用CCK8法检测小鼠脾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分为未活化DC组、NH-TCL活化的DC组、LH-TCL活化的DC组及PBS对照组,通过体内抑瘤实验,评估DC过继免疫细胞疗法抑制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效果。结果GA作用后的Lewis肺癌细胞制备的TCL中,HMGB1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NH-TCL相比,LH-TCL具有更好的减少DC凋亡的能力(P<0.001),并促进DC表面CD86的表达和IL-12的分泌,而负载LH-TCL的DC也能更好地激活脾淋巴细胞并诱导更强的抗肿瘤免疫作用(P<0.01)。在体外,负载LH-TCL的DC激活脾淋巴细胞对Lewis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显著提高(P<0.01);在实验动物体内,免疫负载LH-TCL的DC可明显抑制肿瘤组织生长(P<0.05)。结论用LH-TCL负载DC,可以增强DC诱导的抗肿瘤免疫作用,提高DC过继免疫细胞治疗的疗效,为该免疫治疗方法的改进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裂解物 小鼠脾细胞 肺癌细胞 抗肿瘤免疫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线菌代谢物抑制脯酰氨内酞酶活性及培养条件的初步研究
17
作者 杨成 董群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6期37-40,共4页
以脯酰氨内酞酶为靶酶,从供试菌中筛选出一株放线菌A45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该酶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并对该活性的部分进行酶抑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该酶抑制率达到54.2%,且其活性和浓度呈量效关系,其IC50为60.5μg/mL... 以脯酰氨内酞酶为靶酶,从供试菌中筛选出一株放线菌A45发酵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该酶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并对该活性的部分进行酶抑制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乙酸乙酯提取物对该酶抑制率达到54.2%,且其活性和浓度呈量效关系,其IC50为60.5μg/mL,动力学表现为非竞争抑制类型,抑制常数Ki=119.1μg/mL;以对该酶的抑制率为指标,进行该菌株液体培养条件和培养时间的初步研究,结果最适培养时间为6d,最佳培养基配方(g/L)为可溶性淀粉30 g,酵母浸粉2g,MgSO.47H2O 0.4g,CaCO30.3g,K2HPO40.4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线菌 脯酰氨内酞酶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不同年龄组小鼠血清神经递质5-羟色胺和β-内啡肽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吕亚囡 董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8期884-887,共4页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不同年龄组小鼠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健康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各组又分设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组鼠是用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实验组喂食大蒜素14d,对照组灌服同...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不同年龄组小鼠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和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健康ICR小鼠60只,随机分为青年组和老年组;各组又分设对照组和实验组。老年组鼠是用D-半乳糖制备衰老模型。实验组喂食大蒜素14d,对照组灌服同体积生理盐水。采用ELISA法测各组小鼠血清5-HT和β-EP含量。结果:老年组鼠的β-EP明显低于青年组(P<0.05),而老年组鼠和青年组鼠5-HT无统计学差异(P>0.05)。青年实验组鼠较青年对照组鼠的5-HT,β-EP水平明显增加(P<0.05);老年实验组较老年对照组的β-EP水平明显增加(P<0.05),而5-HT仅有增加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蒜素对β-EP的表达有明显的上调作用,对5-HT的上调作用青年组较老年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衰老模型 5-羟色胺 Β-内啡肽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NE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小鼠脾细胞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灵燕 董群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61-966,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蒜素对小鼠脾细胞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的影响。将健康ICR清洁小鼠,按性别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和三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连续灌服大蒜素14、21和28 d,对照组同期分别灌服等量生理盐水。采用RT-PCR法检测雌性各组小鼠脾细...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蒜素对小鼠脾细胞雌激素和雄激素受体的影响。将健康ICR清洁小鼠,按性别随机分成三组实验组和三组对照组。实验组分别连续灌服大蒜素14、21和28 d,对照组同期分别灌服等量生理盐水。采用RT-PCR法检测雌性各组小鼠脾细胞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的mRNA表达水平和雄性各组小鼠脾细胞雄激素受体(AR)的mRNA水平。实验结果显示,雌性小鼠连续灌服大蒜素第14和21 d时实验组ERα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第14 d时ERβ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雄性小鼠连续灌服大蒜素第14、21和28 d时实验组AR 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提示大蒜素可增强小鼠脾细胞雌激素受体(ERα和ERβ)和雄激素受体(AR)mRNA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雌激素受体 雄激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