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被毛孢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葛飞 桂琳 +1 位作者 李婉珍 樊美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852-855,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被毛孢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中国被毛孢菌丝体50、200和800mg/kg灌胃,连续用药5d,进行小鼠碳粒廓清试验、血清溶血素试验和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DTH)。结果:中国被毛孢菌丝体在20... 目的:研究中国被毛孢菌丝体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给予中国被毛孢菌丝体50、200和800mg/kg灌胃,连续用药5d,进行小鼠碳粒廓清试验、血清溶血素试验和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小鼠迟发性变态反应(DTH)。结果:中国被毛孢菌丝体在200mg/kg和800mg/kg剂量下,能明显增强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体液免疫功能和细胞免疫功能,且有显著剂量依赖性。结论:中国被毛孢菌丝体有明显的免疫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被毛孢 菌丝体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诱变菌株(Pleurotus ostreatus SG0056)对多环芳烃菲的生物降解特性及其途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桂琳 王曼 +3 位作者 张伟文 潘中武 戚之琳 葛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80-784,共5页
研究平菇诱变菌株(Pleurotus ostreatus SG0056)去除菲的效果、生物降解特性,并考察不同金属离子、诱导物对菌株培养过程中漆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Pleurotus ostreatus SG0056菌体对菲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贡献较小,漆酶在菲的生物降... 研究平菇诱变菌株(Pleurotus ostreatus SG0056)去除菲的效果、生物降解特性,并考察不同金属离子、诱导物对菌株培养过程中漆酶的影响。结果表明:(1)Pleurotus ostreatus SG0056菌体对菲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贡献较小,漆酶在菲的生物降解过程中促进作用显著。(2)Cu^(2+)和木质素对漆酶分泌有明显促进作用。(3)Pleurotus ostreatus SG0056对菲的代谢途径存在多种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平菇 气相色谱质谱 降解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无性型-中国被毛孢固态发酵条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葛飞 桂琳 +1 位作者 李春如 樊美珍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22-25,共4页
采用以麦角甾醇含量为指标间接测定固态发酵产物生物量的方法,对冬虫夏草无性型—中国被毛孢的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大米5g,玉米粉2g,蚕蛹粉1g,麸皮2g;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20... 采用以麦角甾醇含量为指标间接测定固态发酵产物生物量的方法,对冬虫夏草无性型—中国被毛孢的固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固态发酵最佳培养基组成为:大米5g,玉米粉2g,蚕蛹粉1g,麸皮2g;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当培养温度20℃、料水比1:1.5、料层厚度2cm、无光照时对菌体生长较为有利。发酵条件优化后,菌丝体中麦角甾醇的含量可达0.5911mg/g,比优化前提高了3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 中国被毛孢 固态发酵 培养基配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豆渣粗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及其协同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葛飞 桂琳 +2 位作者 陶玉贵 朱龙宝 黄寅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7,共5页
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TLC法和酶标仪法对大豆豆渣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粗提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考察了抗氧化剂维生素C、柠檬酸对大豆豆渣乙醇粗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大... 用二苯代苦味肼基自由基(DPPH)-TLC法和酶标仪法对大豆豆渣石油醚、乙酸乙酯、丙酮、乙醇粗提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考察了抗氧化剂维生素C、柠檬酸对大豆豆渣乙醇粗提物清除DPPH自由基活性的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大豆豆渣不同极性粗提物均有一定的自由基清除活性,其中乙醇粗提物的自由基清除活性最强,在浓度为10.0 mg.mL-1,于37℃下保温15 min时,对0.4 mg.mL-1的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可达76.48%;维生素C和柠檬酸对大豆豆渣乙醇粗提物均能产生一定的协同效应,且维生素C的协同作用强于柠檬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渣提取物 DPPH 抗氧化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芍总苷对EAT小鼠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王萍 叶登美 +1 位作者 窦德宇 董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94-898,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TG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小鼠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小鼠EAT模型第3周起灌胃...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白芍总苷(total glucosides of paeonia,TGP)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thyroiditis,EAT)小鼠Th1型细胞因子(IFN-γ)和Th2型细胞因子(IL-4)表达的影响。方法:在建立小鼠EAT模型第3周起灌胃给药,给药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TGP混悬液和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模型对照组给予等量的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各组小鼠脾细胞分泌IFN-γ和IL-4的T细胞比例。结果:雷公藤多苷和高剂量TGP可显著抑制EAT小鼠脾细胞IFN-γ和IL-4的过高表达,而中、低剂量TGP抑制作用较差。结论:TGP的治疗作用可能与调节EAT小鼠亢进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及平衡细胞因子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总苷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TH1/TH2 细胞因子 流式细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产漆酶培养条件优化及其对菲的降解特性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葛飞 张慧敏 +3 位作者 龚倩 朱龙宝 李婉珍 桂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221-225,共5页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以漆酶酶活为响应值,对杏鲍菇发酵产漆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经实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最终得到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为:转速131r/min,装液量32mL,温度27.6℃;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对菲具有... 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方法,以漆酶酶活为响应值,对杏鲍菇发酵产漆酶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并经实验验证模型的可行性。最终得到优化后的产酶条件为:转速131r/min,装液量32mL,温度27.6℃;在此条件下杏鲍菇对菲具有较高的降解率,培养12d后,菲降解率达82.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漆酶 培养条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淋菌性泌尿生殖道感染解脲支原体的培养及其药敏分析 被引量:42
7
作者 陈京 陆兆璋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6-296,共1页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感染 解脲支原体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高抗氧化活性银杏内生真菌SG0016的鉴定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被引量:5
8
作者 葛飞 石贝杰 +3 位作者 高樱萍 胡梦君 龚倩 桂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03-409,共7页
对从银杏叶片中分离的1株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SG0016,并对SG0016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发酵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SG0016菌株的接种量、培养温度、装液量、培养时间和碳源、氮源等培养条... 对从银杏叶片中分离的1株具有高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真菌SG0016,并对SG0016菌株进行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以发酵液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SG0016菌株的接种量、培养温度、装液量、培养时间和碳源、氮源等培养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其发酵液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SG0016菌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其发酵液抗氧化活性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培养温度23℃、装液量100 mL(250mL的三角瓶)、培养时间7d,葡萄糖为碳源,酵母膏为氮源。在此条件下,发酵液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最高,为96.17%,比优化前提高了23.6%。银杏内生真菌球毛壳菌SG0016代谢产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为天然抗氧化剂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内生真菌 抗氧化 球毛壳菌 培养条件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养条件对细脚拟青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桂琳 葛飞 +1 位作者 陈京 周小楠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16-218,222,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细脚拟青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确立最佳摇瓶培养条件。方法: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时间、起始pH、摇瓶装液量以及接种量等培养条件进行研...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细脚拟青霉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影响,确立最佳摇瓶培养条件。方法: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和L9(34)正交实验,对碳源、氮源、无机盐、培养时间、起始pH、摇瓶装液量以及接种量等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细脚拟青霉产抑菌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基为:4%蔗糖、2%酵母浸出粉、0.15%MgSO4.7H2O和0.025%KH2PO4;最佳摇瓶培养条件为:起始pH5.5~6.5,装液量30mL/100mL,接种量5%~7.5%,培养时间6d。结论:在此优化条件下,细脚拟青霉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的抑菌圈直径可达23.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脚拟青霉 抑菌圈直径 金黄色葡萄球菌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高雄山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的超声提取工艺 被引量:4
10
作者 葛飞 石贝杰 +2 位作者 龚倩 张慧敏 桂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123-1126,共4页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高雄山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65%乙醇用量(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菌丝体中腺苷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高雄山虫草菌丝体中...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高雄山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的超声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65%乙醇用量(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菌丝体中腺苷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高雄山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的最佳超声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433 W,提取时间31 min,提取温度41℃,65%乙醇用量34 m L即料液比1∶34 g/m L。在此条件下,高雄山虫草菌丝体中腺苷提取率可达1.608 5 mg/g。结论超声提取高雄山虫草菌丝体中腺苷提取效率较高,时间较短,本实验确定的超声提取工艺可用于高雄山虫草菌丝体中腺苷的提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雄山虫草 腺苷 超声提取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提取安徽蜂胶中总酚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葛飞 石贝杰 +2 位作者 龚倩 昂安娜 桂琳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7-430,共4页
目的采用微波辅助法对安徽蜂胶中总酚酸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萃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蜂胶中总酚酸含有量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安徽蜂胶中... 目的采用微波辅助法对安徽蜂胶中总酚酸的提取条件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萃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和乙醇用量(料液比)为影响因素,以蜂胶中总酚酸含有量作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安徽蜂胶中总酚酸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480 W,萃取时间42 s,乙醇体积分数76%,乙醇用量29 m L即料液比1∶29(g/m L)。在此条件下,安徽蜂胶中总酚酸提取率为27.62%。结论该方法提取效率高,稳定性好,操作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胶 微波 总酚酸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草菇液态发酵菌丝体中总三萜的微波提取工艺 被引量:3
12
作者 葛飞 石贝杰 +3 位作者 龚倩 昂安娜 李婉珍 桂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70-274,共5页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微波辅助提取草菇液态发酵菌丝体中总三萜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为影响因素,以草菇菌丝体中总三萜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草菇液态发...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微波辅助提取草菇液态发酵菌丝体中总三萜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选取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为影响因素,以草菇菌丝体中总三萜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草菇液态发酵菌丝体中总三萜的最佳微波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720W、提取时间21min、提取温度66℃和液料比36m L/g。在此条件下,草菇菌丝体中总三萜提取率为1.65%。结论:采用微波技术提取草菇液态发酵菌丝体中总三萜的工艺稳定性好,提取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草菇 菌丝体 微波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illus cereus SG03 10L发酵罐中产胞外胆固醇氧化酶发酵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葛飞 龚倩 +3 位作者 张慧敏 黄寅 石贝杰 桂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137-140,146,共5页
目的:优化菌株Bacillus cereus SG03在10L发酵罐中产胆固醇氧化酶的工艺条件,为该菌株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10L发酵罐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培养液起始pH、搅拌速率、溶解氧(DO)浓度对Bacillus cereus SG03产胞外胆固... 目的:优化菌株Bacillus cereus SG03在10L发酵罐中产胆固醇氧化酶的工艺条件,为该菌株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10L发酵罐中,通过单因素实验,分别考察了培养液起始pH、搅拌速率、溶解氧(DO)浓度对Bacillus cereus SG03产胞外胆固醇氧化酶的影响。结果:较佳的发酵条件为培养液起始pH6.8、搅拌速率250r/min、溶解氧(DO)浓度80%。在此基础上,对发酵过程进行了两阶段DO控制,发酵前20h DO控制在90%,然后调整为20%,直至发酵结束。较单一DO控制,最大胞外胆固醇氧化酶产量、生产效率分别提高了30.2%和20.0%,达到了1.38U/mL和0.03U/(mL·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状芽孢杆菌 胆固醇氧化酶 发酵罐 两段溶解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特异性IgE为探针的鸡蛋过敏原成分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寅 李会强 +2 位作者 王萍 李韶深 孙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2030-2032,共3页
目的分析并确定鸡蛋中引起过敏的主要蛋白成分。方法制备蛋清、蛋黄的蛋白粗提液,从临床收集鸡蛋过敏患者血清,Western blot分析并确定鸡蛋中的过敏原组分。结果鸡蛋清中的蛋白条带主要有4条,而其中76×103和15×103附近的2个... 目的分析并确定鸡蛋中引起过敏的主要蛋白成分。方法制备蛋清、蛋黄的蛋白粗提液,从临床收集鸡蛋过敏患者血清,Western blot分析并确定鸡蛋中的过敏原组分。结果鸡蛋清中的蛋白条带主要有4条,而其中76×103和15×103附近的2个蛋白条带与血清有阳性反应,蛋黄中蛋白条带较多,与患者血清的反应存在假阳性。结论蛋清中卵清转铁蛋白和溶菌酶为主要过敏原,蛋黄中有些蛋白组分与人IgE具有相同表位,可能是引起交叉反应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类过敏 免疫球蛋白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始pH值对细脚拟青霉小试发酵过程菌体生长及胞内核苷类物质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桂琳 葛飞 +1 位作者 周小楠 周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163-166,共4页
在30L发酵罐中,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考察培养液初始pH7、6.5、6、5.5、5、4.5时对细脚拟青霉菌体生长及胞内核苷类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6.5时,对菌体生长和胞内核苷的积累最为有利,最大生物量为28.7g/L,最高胞内核苷类... 在30L发酵罐中,采用液体深层发酵的方法,考察培养液初始pH7、6.5、6、5.5、5、4.5时对细脚拟青霉菌体生长及胞内核苷类物质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6.5时,对菌体生长和胞内核苷的积累最为有利,最大生物量为28.7g/L,最高胞内核苷类物质产量为5.94mg/g;起始pH7、6、5.5、5、4.5时,最大生物量分别在发酵的第9、10、11、11、13天获得,依次为26.4、27.3、23.6、21.2、18.5g/L;最大胞内核苷类物质的产量分别在发酵的第11、11、11、13、13天获得,依次为5.27、5.51、4.89、4.29、4.05mg/g。细脚拟青霉以菌体或者胞内代谢物为发酵目标进行优化控制时,其发酵初始pH值应调节到相应的最佳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脚拟青霉 胞内代谢物 生物量 核苷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色法测定细脚拟青霉胞内甘露醇及羟自由基清除率 被引量:3
16
作者 桂琳 葛飞 黄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8818-8819,8824,共3页
[目的]采用比色法测定细脚拟青霉菌丝体中的甘露醇含量及羟自由基清除率。[方法]以细脚拟青霉为供试菌株,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细脚拟青霉菌丝体中的甘露醇,以D-甘露醇为标准品,绘制其标准曲线并计算其回归方程,通过测定甘露醇的吸光度... [目的]采用比色法测定细脚拟青霉菌丝体中的甘露醇含量及羟自由基清除率。[方法]以细脚拟青霉为供试菌株,用超声提取法提取细脚拟青霉菌丝体中的甘露醇,以D-甘露醇为标准品,绘制其标准曲线并计算其回归方程,通过测定甘露醇的吸光度计算细脚拟青霉菌丝体中的甘露醇含量及羟自由基清除率。同。时,测定培养时间和提取时间对菌丝体中甘露醇含量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甘露醇在412nm处有最大吸收峰,质量浓度在10—80μg/ml范围内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其回归方程为:C=103.09A-1.3814,r=0.9988;平均回收率为101.47%,RSD为2.6%(n=5)。菌丝体中的甘露醇含量及羟自由基清除率的变化趋势基本不随培养时间改变,培养第6天时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73.56μg/ml和47.95%。[结论]为进一步研究细脚拟青霉的抗氧化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色法 细脚拟青霉 甘露醇 羟自由基清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中药协同pH值控制对细脚拟青霉产胞内腺苷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葛飞 桂琳 +1 位作者 黄寅 李婉珍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6,共4页
考察10味中药对细脚拟青霉液态摇瓶培养过程中胞内腺苷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葛根、何首乌和苦荞能增加细脚拟青霉胞内腺苷量和生物量;三七、百合和连翘对细脚拟青霉胞内腺苷影响较小,但对生物量促进作用明显;金银花、枸杞、甘草和... 考察10味中药对细脚拟青霉液态摇瓶培养过程中胞内腺苷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显示,葛根、何首乌和苦荞能增加细脚拟青霉胞内腺苷量和生物量;三七、百合和连翘对细脚拟青霉胞内腺苷影响较小,但对生物量促进作用明显;金银花、枸杞、甘草和黄芪对生物量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pH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起始pH为7.5,何首乌的添加量为12.5 g/L时,胞内腺苷含量达到最大,为1.9847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PH 细脚拟青霉 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解氧对细脚拟青霉小试发酵过程及胞内核苷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葛飞 黄寅 桂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0-182,186,共4页
在30L发酵罐中,考察了溶解氧为20%、40%、60%和80%四个水平对细脚拟青霉发酵过程及胞内核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DO控制在20%、40%、60%和80%时,最大生物量分别在发酵的第13、11、7、5d获得,依次为18·3、21·6、24·7、27&... 在30L发酵罐中,考察了溶解氧为20%、40%、60%和80%四个水平对细脚拟青霉发酵过程及胞内核苷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DO控制在20%、40%、60%和80%时,最大生物量分别在发酵的第13、11、7、5d获得,依次为18·3、21·6、24·7、27·3g/L;最大胞内核苷类物质的产量分别在发酵的第13、13、9、7d获得,依次为3·8643、5·7183、5·2311、4·4968mg/g。在此基础上,提出两阶段DO控制策略,较单阶段DO控制时获得的最大胞内核苷类物质产量和生产率分别提高了19·9%和1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脚拟青霉 溶解氧 生物量 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柱孢绿僵菌产抗氧化活性成分培养条件的研究
19
作者 桂琳 葛飞 +2 位作者 杨成 樊美珍 胡丰林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通过液体摇瓶培养,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一株柱孢绿僵菌(Metarhizium cylindrosporae)在不同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产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组成的... 通过液体摇瓶培养,以自由基清除率为指标,对一株柱孢绿僵菌(Metarhizium cylindrosporae)在不同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确定了其产抗氧化活性物质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碳源为葡萄糖和麦芽糖组成的组合碳源;氮源为蚕蛹粉;无机盐及生长因子为MgSO4·7H2O 、柠檬酸铵和VB;起始pH值为6.5;装液量为40mL/100mL;接种量为5%~7.5%;摇床转速为160~180r/min;培养时间为8d.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糖10 g/L、蚕蛹粉10 g/L、MgSO4·7H2O 0.1 g/L、柠檬酸铵 0.4 g/L、VB 0.3 g/L时,其次生代谢产物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可达8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柱孢绿僵菌 自由基清除率 液体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贮藏条件对斑点叉尾鮰液体鱼蛋白品质的影响
20
作者 葛飞 桂琳 +1 位作者 陶玉贵 黄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90-293,共4页
以斑点叉尾鮰和经90℃加热处理的斑点叉尾鮰为原料分别制备液体鱼蛋白,并置于6、10、15、20、30、40℃条件下贮藏40d。分析测定40℃条件下贮藏5、10、20、40d的液体鱼蛋白粗成分,40℃条件下贮藏40d的液体鱼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微量元素... 以斑点叉尾鮰和经90℃加热处理的斑点叉尾鮰为原料分别制备液体鱼蛋白,并置于6、10、15、20、30、40℃条件下贮藏40d。分析测定40℃条件下贮藏5、10、20、40d的液体鱼蛋白粗成分,40℃条件下贮藏40d的液体鱼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微量元素含量和新鲜原料制备当天及贮藏第1、2、3、4、5、10、20、40d的液体鱼蛋白样品中蛋白质水解度和酸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液体鱼蛋白在40℃条件下贮藏40d后,与原料液体鱼蛋白相比,其蛋白质含量提高了12g/kg,而脂肪、灰分和水分的含量则分别降低了3、3、31g/kg;氨基酸种类及含量、无机元素含量未发生明显变化;水解度、酸溶性蛋白含量随贮藏条件的不同而各异;经加热处理的斑点叉尾鮰液体鱼蛋白的水解度、酸溶性蛋白含量不受贮藏条件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叉尾鮰 液体鱼蛋白 贮藏温度 贮藏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