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麻醉方法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戴泽平 杨跃武 蒋昭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32-334,共3页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案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的影响。方法 选择乳腺癌根治术病人 32例 ,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全麻 ,Ⅱ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 2h、术后 1d...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麻醉方案对乳腺癌根治术病人围术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 )的影响。方法 选择乳腺癌根治术病人 32例 ,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单纯全麻 ,Ⅱ组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 2h、术后 1d和 7d抽取静脉血 ,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和NK细胞的数量。结果 两组麻醉后 2hCD3+ 、CD4+ 、CD4+ /CD8+ 、NK细胞均有所下降 ,与麻醉前相比 ,Ⅰ组P <0 0 5 ;术后 1d下降较为显著 ,与麻醉前相比 ,Ⅰ组P <0 0 1,Ⅱ组P <0 0 5 ,组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术后 7d各组数据已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 乳腺癌根治术病人麻醉、手术后细胞免疫功能有一过性的不同程度的抑制 ,其中以单纯全麻组更为明显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明显轻于单纯全麻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乳腺癌 根治术 围术期 T淋巴细胞亚群 NK细胞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静脉麻醉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彭章龙 张金华 蒋昭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51-253,共3页
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了六种静脉麻醉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实验药不同程度地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药物浓度比药物作用时间更重要。其中,硫喷妥钠的抑制作用最强,芬太尼最轻,安定、... 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观察了六种静脉麻醉药对红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各实验药不同程度地抑制红细胞免疫功能,抑制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且药物浓度比药物作用时间更重要。其中,硫喷妥钠的抑制作用最强,芬太尼最轻,安定、依托咪酯、氯胺酮和哌替啶则介于两药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 麻醉药 红细胞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麻醉下手术病人血浆皮质醇浓度变化的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蒋昭祥 朱立人 +2 位作者 张鹤 刘正德 邵小玲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70-72,共3页
麻醉-手术-失血可引起机体系列应激反应,血中ACTH和皮质醇浓度几乎在很短时间内上升。本文旨在通过针麻、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术病人血浆皮质醇的测定,以了解病人对麻醉、手术创伤的应变能力。与此同时,选择适当麻醉... 麻醉-手术-失血可引起机体系列应激反应,血中ACTH和皮质醇浓度几乎在很短时间内上升。本文旨在通过针麻、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静脉复合麻醉下手术病人血浆皮质醇的测定,以了解病人对麻醉、手术创伤的应变能力。与此同时,选择适当麻醉方法以维护有利的生理调节功能,尽量减少或避免因这种防御作用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方法 血浆 皮质醇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病人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物酶的改变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正德 唐宁 +2 位作者 蒋昭祥 赵唯信 汪佑霞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43-244,共2页
观测10例60岁以上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手术前后SOD活性、LPO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年病人的SOD活性、LPO等术前与常人无明显差异,对于创伤不大,麻醉药物单纯、术中心血管功能稳定、手术时间不长的情况下术前... 观测10例60岁以上的老年腹部手术患者麻醉前后、手术前后SOD活性、LPO的变化。结果表明,老年病人的SOD活性、LPO等术前与常人无明显差异,对于创伤不大,麻醉药物单纯、术中心血管功能稳定、手术时间不长的情况下术前、麻醉后、术毕测试结果显示亦无明显改变(P>0.05)。作者认为老年病人围术期应尽量维持机体内稳态稳定,减小手术创伤,尽量避免用抑制SOD活性的药物、亦应积极清除体内产生的LPO物质,从而确保术后机体的修复及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腹部手术 超氧化物歧化酶 LP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与氯胺酮对幼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功能影响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汪辉 戴泽平 +2 位作者 朱美芳 杨定东 王海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6期672-675,共4页
目的:探讨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与氯胺酮对幼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1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2组:氯胺酮组(K组,n=20),对照组(C组,n=20)。K、C组又各分2个亚组,K1、K2组和C1、C2组(每组10只)。K组腹腔注射氯胺... 目的:探讨海马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与氯胺酮对幼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其关系。方法:1月龄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2组:氯胺酮组(K组,n=20),对照组(C组,n=20)。K、C组又各分2个亚组,K1、K2组和C1、C2组(每组10只)。K组腹腔注射氯胺酮40mg/kg,随后每隔15min追加1/2首剂量,共追加3次。C组给予生理盐水5mL。K1、C1组于处理后第1周进行水迷宫测试,K2、C2组于处理后第3周进行水迷宫测试,连续7d。末次测试结束后断头处死取海马,行HE染色观察其形态学变化,比色法检测AchE活性。结果:K1组大鼠寻找平台的时间(潜伏期)明显大于C1组(P<0.05或P<0.01),K2组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1组对平台空间位置的记忆能力低于C1组(P<0.05),K2组与C2组结果相近(P>0.05)。K1组AchE活性明显低于C1组(P<0.01),K2组与C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结构未见明显异常。结论:腹腔注射氯胺酮可导致幼龄大鼠早期空间学习记忆的损害,但无长期影响,海马区AchE活性的下降可能与其早期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酰胆碱酯酶 海马 氯胺酮 学习记忆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术前不同用药方法对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永权 金孝岠 +1 位作者 张新露 汤荣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用药方法对患儿围术期镇静抗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48例下腹部手术患儿,术前用药按苯巴比妥钠2mg/kg(对照组)、咪唑安定0.08mg/kg(研究Ⅰ组)肌注及咪唑安定0.5mg/kg加50%葡萄糖容积为0.2ml/kg(研究Ⅱ组)口服,随机分组对... 目的探讨术前不同用药方法对患儿围术期镇静抗焦虑程度的影响。方法48例下腹部手术患儿,术前用药按苯巴比妥钠2mg/kg(对照组)、咪唑安定0.08mg/kg(研究Ⅰ组)肌注及咪唑安定0.5mg/kg加50%葡萄糖容积为0.2ml/kg(研究Ⅱ组)口服,随机分组对比分析,测定三组给药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的变化、患儿接受率、镇静催眠效果满意度以及血清皮质醇(Cs)、血糖(BS)浓度变化。结果三组给药前后MAP、HR的变化无显著性差异。研究Ⅱ组患儿接受率为87.50%,镇静催眠效果满意度为81.25%,以及血清Cs、BS浓度下降程度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P<0.01)。结论口服咪唑安定易于接受,镇静作用佳,可作为良好的小儿术前镇静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术前 用药方法 围手术期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肾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永权 付群 金孝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86-688,共3页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只10周龄雄性SHR随机均分为四组: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LS组)、右侧星状节阻滞组(RS组)、药物卡托普利组(D组)、手术对照组(C组)。所有SHR测量最后一次BP后,... 目的探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行星状神经节阻滞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2只10周龄雄性SHR随机均分为四组:左侧星状神经节阻滞组(LS组)、右侧星状节阻滞组(RS组)、药物卡托普利组(D组)、手术对照组(C组)。所有SHR测量最后一次BP后,禁食、水24h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实验结束后用3%戊巴比妥钠腹腔注射45mg/kg麻醉SHR,迅速取出肾脏,放射免疫法测定肾脏组织AngⅡ和TGF-β1的含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肾脏组织结构。结果 RS组及D组肾组织中AngⅡ、TGF-β1和尿液中β2-MG的含量明显低于C和LS组(P<0.05);光镜下观察肾组织,RS组肾小球脏层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程度较LS组和C组较轻。结论右侧星状神经节阻滞可能通过改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降低肾脏AngⅡ和TGFβ1,减少β2-MG排泄,延缓肾功能衰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 星状神经节 肾脏 大鼠 自发性高血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喉镜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应激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芦曼 陈永权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77-1080,共4页
目的探讨直接喉镜、视频喉镜、SOS喉镜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心率变异性(HRV)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行全麻手术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BMI 18~24kg/m2,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直接喉镜组(M组)、视频喉镜组(G组)和... 目的探讨直接喉镜、视频喉镜、SOS喉镜对老年患者麻醉诱导心率变异性(HRV)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拟行全麻手术气管插管的老年患者90例,ASAⅠ或Ⅱ级、BMI 18~24kg/m2,年龄65~80岁,随机均分为直接喉镜组(M组)、视频喉镜组(G组)和SOS喉镜组(S组)。三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全身麻醉诱导方法,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麻醉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1min(T3)、3min(T4)、5min(T5)的SBP、DBP、HR及各时点的HRV频域分析指标:低频(LF)、高频(HF)、标化的LF(LFnu)、标化的HF(HFnu)、LF/HF,并记录三组插管时间和插管引起的并发症。结果与T0时比较,T1、T4、T5时三组患者SBP、DBP明显降低(P〈0.05或P〈0.01);T2、T3时M组,T2时G组HR明显增快(P〈0.01)。与M组比较,T2时S组HR明显减慢(P〈0.01)。三组患者不同时点HRV、LF、LFnu、HF、HFn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2~T4时M组和G组LF/HF明显升高(P〈0.05);与M组比较,T2、T3时S组LF/HF明显降低(P〈0.05)。S组的插管时间明显短于M组(P〈0.01);术后随访M组1例牙齿脱落、2例咽痛、1例声嘶,G组3例咽痛、1例声嘶,S组1例咽痛。结论直接喉镜、视频喉镜、SOS喉镜均可用于老年患者气管插管,但SOS喉镜更适用于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镜 心率变异性 血流动力学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佐辛通过上调miR-204-3p减轻LPS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损伤 被引量:2
9
作者 鲁美静 文怀昌 +3 位作者 汪懿 王梦丽 张恺辰 陈永权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467-2472,共6页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心肌细胞H9C2,分为Con组、LPS组、不同剂量(4、8、16μmol/L)地佐辛组、16μmol/L地佐辛+anti-miR-NC组和16μmol/L地佐辛+anti-miR-204-3p组,CCK-8检... 目的:探讨地佐辛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心肌细胞H9C2,分为Con组、LPS组、不同剂量(4、8、16μmol/L)地佐辛组、16μmol/L地佐辛+anti-miR-NC组和16μmol/L地佐辛+anti-miR-204-3p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CyclinD1、p21、Bcl-2和Bax蛋白表达,试剂盒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LDH水平及细胞中MDA、SOD和GSH-Px水平,RT-qPCR检测细胞miR-204-3p表达。结果:与Con组比较,LPS组H9C2细胞OD值、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SOD和GSH-Px活性及miR-204-3p表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p21和Bax蛋白表达及MDA和LDH含量升高(P<0.05)。与LPS组比较,不同剂量(4、8、16μmol/L)地佐辛组H9C2细胞OD值、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SOD和GSH-Px活性及miR-204-3p表达升高(P<0.05),细胞凋亡率、p21和Bax蛋白表达及MDA和LDH含量降低(P<0.05),且呈剂量依赖性。与16μmol/L地佐辛+anti-miR-NC组比较,16μmol/L地佐辛+anti-miR-204-3p组H9C2细胞OD值、CyclinD1和Bcl-2蛋白表达、SOD和GSH-Px活性及miR-204-3p表达降低(P<0.05),细胞凋亡率、p21和Bax蛋白表达及MDA和LDH含量升高(P<0.05)。结论:地佐辛可能通过上调miR-204-3p表达促进LPS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增殖,并抑制H9C2细胞凋亡和氧化应激,减轻LPS诱导的H9C2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miR-204-3p 心肌细胞 凋亡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对瑞芬太尼诱发切口痛大鼠痛觉敏化的干预效应 被引量:4
10
作者 郭文俊 薛庆生 于布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13-1215,共3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大鼠切口痛的痛觉敏化作用及氯胺酮的干预效应。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90min后做切口痛模型;瑞芬太尼组(R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8μg·kg-1·min-1,90mi...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大鼠切口痛的痛觉敏化作用及氯胺酮的干预效应。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C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90min后做切口痛模型;瑞芬太尼组(R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8μg·kg-1·min-1,90min后做切口痛模型;氯胺酮预处理组(K组)静脉推注氯胺酮8mg/kg,90min后做切口痛模型;联合处理组(KR组)静脉推注氯胺酮8mg/kg,30min后泵注瑞芬太尼0.8μg·kg-1·min-1,60min后做切口痛模型。采用热痛仪和von Frey纤毛测定各组大鼠的热痛阈和机械痛阈值。结果术后2h各组热痛阈值和机械痛阈值显著降低(P<0.05),R组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术后120h,各组热痛阈值较术前降低(P<0.05),C组与K组机械痛阈明显下降(P<0.05)。结论瑞芬太尼静脉输注可引起大鼠切口痛痛觉敏化。小剂量氯胺酮预处理无术后镇痛作用,但氯胺酮预处理可拮抗瑞芬太尼诱发的大鼠切口痛痛觉敏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氯胺酮 痛觉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地洛尔治疗手术期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的多中心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后承林 周炜 +7 位作者 卿恩明 张铁铮 刘功俭 容俊芳 武庆平 郭曲练 艾登斌 金孝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131-1136,共6页
目的:评价注射用兰地洛尔治疗手术期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1),治疗组采用注射用兰地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治... 目的:评价注射用兰地洛尔治疗手术期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方法,将2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1),治疗组采用注射用兰地洛尔治疗,对照组采用安慰剂治疗,治疗后比较疗效。结果:共有239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120例,对照组119例。治疗组的心动过速控制率为87.5%,对照组的心动过速控制率为4.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起效时间中位数为1 min,安慰剂组起效时间中位数为大于2 min,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期及访视期心率收缩压乘积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慰剂组在治疗2 min时心率收缩压乘积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显著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注射用兰地洛尔治疗手术期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用兰地洛尔 心动过速性心律失常 双盲 多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敏感离子通道1a阻断剂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慧娴 徐苗苗 +4 位作者 高玮 惠康丽 金孝岠 段满林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的阻断剂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50~300g,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组(V组)和ASIC1a特异性阻断剂组(P组... 目的探讨酸敏感离子通道(ASIC)1a的阻断剂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50~300g,随机均分为四组:假手术组(S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溶剂组(V组)和ASIC1a特异性阻断剂组(P组)。IR组、V组和P组参照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15rain后恢复灌注。V组和P组分别于再灌注即刻侧脑室注射6肛l双蒸水和狼蛛毒素(PcTX1)6μl(500ng/ml)。再灌注6h后处死大鼠取海马组织。每组取其中12只分别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海马钙/钙调蛋白依赖型蛋白激酶II磷酸化水平(P-CaMKⅡ)和RT-PCR法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受体酪氨酸激酶B(TrKB)mRNA的水平。其余6只于再灌注24h后,采用HE染色法观察海马神经元形态学变化。结果与S组比较,其他三组海马P-CaMKⅡ、BDNF mRNA和TrKB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与IR组比较,P组P-CaMKⅡ表达明显下调、BDNFmRNA及TrKB mRNA的表达明显上调(P〈0.05)。IR组和V组海马CA1区锥体细胞稀疏;P组海马CA1区组织破坏和细胞损伤程度减轻,细胞层次基本恢复。结论ASIC1a的阻断剂减轻大鼠全脑缺血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P-CaMKⅡ表达下调、BDNF及TrKB mRNA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敏感离子通道1a 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对Supreme喉罩置入丙泊酚EC_(50)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云 王斌 +2 位作者 张野 胡宪文 翁立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168-1171,共4页
择期全麻妇科手术患者64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Dex)组.Dex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Dex 1.0 μg/kg(15 min),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予以瑞芬太尼2 μg/kg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按Dixon... 择期全麻妇科手术患者64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右美托咪定(Dex)组.Dex组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Dex 1.0 μg/kg(15 min),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麻醉诱导予以瑞芬太尼2 μg/kg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按Dixon序贯法调节丙泊酚的效应室靶浓度,初始浓度为3.0 μgnl,如果出现插喉罩阳性反应,则使用上一级浓度;如果出现阴性反应,则使用下一级浓度.计算Supreme喉罩置入时丙泊酚半数有效浓度(EC50)和95%可信区间(95% CI).结果显示对照组Supreme喉罩置入时丙泊酚的EC50为2.27 μg/ml,95% CI为2.20~2.33μg/ml.Dex组Supreme喉罩置入时丙泊酚的EC50为1.57μg/ml,95% CI为1.47 ~ 1.68 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靶控输注 喉罩 半数有效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郭文俊 金孝岠 +2 位作者 曹亚 鲁美静 周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7期815-818,共4页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2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前1/3,对照组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每组各2... 目的: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2g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气管导管前1/3,对照组不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每组各20例患者。记录术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术毕(T4)、拔管即刻(T5)、拔管后5min(T6)、拔管后10min(T7)各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记录术后呛咳反应、异物感、咽喉疼痛等指标变化病例数,局麻药中毒症状。结果:T1~T5各时点HR、MAP、SpO2两组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6、T7时点试验组HR、MAP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T5时点对照组HR和MAP较试验组显著升高(P〈0.05);SpO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术后呛咳例数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疼痛程度较对照组轻(P〈0.05),而异物感试验组较对照组重(P〈0.05)。两组利多卡因血药浓度均低于0.5μg/mL。两组均未出现局麻药中毒症状。结论: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可减轻声带息肉手术拔管刺激,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增加术后咽喉部异物感,无明显局麻药中毒现象,可安全使用于声带息肉切除手术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声带息肉切除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洋地黄素介导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被引量:1
15
作者 柳兆芳 胡爱群 柯永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09-312,共4页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内洋地黄素水平变化及内洋地黄素拮抗药地高辛抗血清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Kameyama s三动脉夹闭法制作双侧大脑半球缺血模型。缺血 30分钟后再灌注。于再灌注同时 ,尾静脉注射... 目的 观察大鼠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时内洋地黄素水平变化及内洋地黄素拮抗药地高辛抗血清对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防治作用。方法 采用Kameyama s三动脉夹闭法制作双侧大脑半球缺血模型。缺血 30分钟后再灌注。于再灌注同时 ,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内洋地黄素拮抗药地高辛抗血清。再灌注 60分钟后取血分离血清 ,同时断头取脑制作脑匀浆。测定血清CK含量、血清和脑组织内洋地黄素含量以及脑组织ATP酶活性。结果 脑缺血 再灌注时 ,脑组织和血清内洋地黄素水平明显升高 ,血清CK活性显著增高 ,而脑组织ATP酶活性显著下降。地高辛抗血清能显著降低脑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降低血清CK活性 ,但血清内洋地黄素水平却显著提高 ;大、中剂量地高辛抗血清能明显提高脑组织ATP酶活性。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时内洋地黄素水平显著升高 ,内洋地黄素是介导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重要因子。内洋地黄素拮抗药地高辛抗血清通过拮抗内洋地黄素而减轻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对脑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洋地黄素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ATP酶 地高辛抗血清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脊神经痛患者脑脊液中神经节苷脂含量的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永权 蒋昭祥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GM1 神经节苷脂在慢性脊神经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脊神经痛患者 2 0例 ,在治疗前后各采集脑脊液 2~ 3ml,检测其中神经节苷脂的含量并与正常无痛组相比。将患者脑脊液中的神经节苷脂含量与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学... 目的 :探讨GM1 神经节苷脂在慢性脊神经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慢性脊神经痛患者 2 0例 ,在治疗前后各采集脑脊液 2~ 3ml,检测其中神经节苷脂的含量并与正常无痛组相比。将患者脑脊液中的神经节苷脂含量与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学相关处理。结果 :(1 )治疗前慢性脊神经痛患者GM1 含量低于正常值 (P <0 .0 0 1 ) ,治疗后GM1 含量升高接近正常水平 (P <0 .0 5)。 (2 )慢性脊神经痛患者脑脊液中神经节苷脂与疼痛评分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慢性脊神经痛患者GM1 神经节苷脂含量较正常人下降 ,治疗后恢复 ,而且神经节苷脂含量与疼痛评分呈负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 GM1 慢性脊神经痛 脑脊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高辛抗血清对缺氧损伤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和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7
作者 柳兆芳 柯永胜 +1 位作者 程光华 汪佑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8-420,共3页
目的:评价地高辛抗血清对抗心肌缺氧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制备心肌组织缺氧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地高辛抗血清对缺氧损伤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和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缺氧损伤时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明显高于... 目的:评价地高辛抗血清对抗心肌缺氧损伤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制备心肌组织缺氧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地高辛抗血清对缺氧损伤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和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影响。结果:缺氧损伤时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地高辛抗血清能明显拮抗缺氧对心肌细胞膜ATP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缺氧所致心肌组织内洋地黄素水平升高是缺氧介导心肌损伤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地高辛抗血清通过拮抗内洋地黄素的作用,减轻缺氧所致心肌损伤,对缺氧心肌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 洋地黄素 地高辛 ATP酶 心肌细胞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地氟醚对全麻病人血液动力学和纤溶功能影响
18
作者 柳兆芳 鲁卫华 +2 位作者 金孝钜 张鹤 汪佑霞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39-241,共3页
目的 :观察低浓度地氟醚吸入对全麻病人血液动力学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胸部手术病人 2 8例 ,ASAⅠ~Ⅱ级。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 ,观察 0 .5、1 .0MAC地氟醚对病人血液动力学和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 :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 ,病人... 目的 :观察低浓度地氟醚吸入对全麻病人血液动力学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胸部手术病人 2 8例 ,ASAⅠ~Ⅱ级。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 ,观察 0 .5、1 .0MAC地氟醚对病人血液动力学和纤溶功能的影响。结果 :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时 ,病人SBP、DBP和MAP均呈显著性下降 ,HR显著增快 (P均 <0 .0 1 )。分别吸入 0 .5、1 .0MAC地氟醚时 ,虽收缩压 (SBP)、舒张压 (DBP)、平均动脉压 (MAP)较麻醉前明显下降 (P <0 .0 5 ) ,但与麻醉诱导后相比 ,血压未见进一步降低 ;心率 (HR)虽较麻醉前增快 ,但与气管插管后比较 ,HR有所减慢。吸入 0 .5MAC地氟醚后 ,血浆t PA含量明显增加 ,而血浆PAI水平则显著降低 ,随地氟醚吸入浓度 (1 .0MAC)的增加 ,血浆t PA含量进一步增加 ,血浆PAI含量进一步降低。结论 :0 .5、1 .0MAC地氟醚对全麻病人血液动力学有一定的影响 ,可增强机体的纤溶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溶功能 地氟醚 血液动力学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麻醉药 发色底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氟醚对sAPO-1/Fas和TNF-α水平的影响
19
作者 柳兆芳 鲁卫华 +2 位作者 金孝钜 张鹤 汪佑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988-989,共2页
目的 :观察地氟醚吸入麻醉对血清APO - 1 /Fas(sAPO - 1 /Fas)和TNF -α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期胸部手术病人 2 8例 ,ASAⅠ -Ⅱ级。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 ,观察 0 5、1 0MAC地氟醚对sAPO - 1 /Fas和TNF -α水平的影响。结果 :麻醉诱导后... 目的 :观察地氟醚吸入麻醉对血清APO - 1 /Fas(sAPO - 1 /Fas)和TNF -α水平的影响。方法 :择期胸部手术病人 2 8例 ,ASAⅠ -Ⅱ级。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 ,观察 0 5、1 0MAC地氟醚对sAPO - 1 /Fas和TNF -α水平的影响。结果 :麻醉诱导后 ,sAPO - 1 /Fas和TNF -α水平明显降低 ;吸入地氟醚后 ,sAPO - 1 /Fas和TNF -α水平进一步降低 ;随地氟醚吸入浓度的增加 ,sAPO - 1 /Fas和TNF -α水平降低更明显。结论 :地氟醚吸入能降低手术病人sAPO - 1 /Fas和TNF -α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醚 细胞凋亡 SAPO-1/FAS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静脉使用胰岛素对女性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患者糖代谢的影响
20
作者 柳兆芳 黄炳辉 张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96-298,共3页
目的 了解女性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麻醉和手术中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术中静脉滴注胰岛素对其影响.方法 20例女性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择期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成2组,B组术中静脉滴注无糖溶液;C组使用含糖溶液加胰岛... 目的 了解女性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患者麻醉和手术中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的变化,以及术中静脉滴注胰岛素对其影响.方法 20例女性肥胖伴胰岛素抵抗的择期手术患者,ASAI—Ⅱ级,随机分成2组,B组术中静脉滴注无糖溶液;C组使用含糖溶液加胰岛素静脉滴注,每4g葡萄糖用1U胰岛素,胰岛素总量控制在20U,其余液体使用无糖溶液;另设10例无胰岛素抵抗患者作为对照组(A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术中(手术进行30min)和未毕测定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结果 女性肥胖患者均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表现为空腹血糖水平和血浆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麻醉和手术应激均使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水平升高,术中静脉滴注胰岛素可防止血糖升高.结论 女性肥胖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术中适当使用胰岛素可纠正手术应激对其糖代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女性 肥胖 胰岛素抵抗 糖代谢 血糖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