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血管背阔肌瓣构建侧支循环治疗闭塞性脉管炎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2
1
作者 胡骥琼 陈志林 +2 位作者 王道明 吕大伦 姚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44,共2页
目的 :为吻合血管的背阔肌瓣构建膝周侧支循环治疗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尸体标本上 ,分别对肩胛下动脉及腘动脉的起始、分支、及分布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肩胛下动脉与腘动脉分支... 目的 :为吻合血管的背阔肌瓣构建膝周侧支循环治疗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在 3 4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尸体标本上 ,分别对肩胛下动脉及腘动脉的起始、分支、及分布进行解剖学观察。结果 :肩胛下动脉与腘动脉分支胫后动脉、胫前动脉、腓动脉起始外径分别为 3 .90、4.68、42 .9、2 7.3mm ,以肩胛下动脉为蒂的背阔肌瓣可以在膝周构建一支相当重要的侧支循环。血管闭塞的位置决定着切口的选择。结论 :肩胛下动脉为蒂的背阔肌瓣血管化后对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的治疗有一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侧支循环 血管 背阔肌瓣 肩胛下动脉 解剖学 胭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腘动脉旁路转流术中侧支循环流出道重建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2
作者 胡骥琼 王道明 +1 位作者 司春强 薛清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19-120,共2页
目的:总结股动脉旁路转流术的效果及侧支循环流出道重建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5例股动脉旁路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单纯的股动脉旁路转流术术后近期发生人工血管栓塞1例,远期随访中发生远端流出道闭塞2例。同时重建侧支... 目的:总结股动脉旁路转流术的效果及侧支循环流出道重建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对15例股动脉旁路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单纯的股动脉旁路转流术术后近期发生人工血管栓塞1例,远期随访中发生远端流出道闭塞2例。同时重建侧支循环流出道的病人疗效较好,仅1例在随访中出现肢体皮温低症状。结论:股动脉旁路术中同时行侧支循环流出道重建能起到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闭塞性 血管外科手术 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线介导的动脉缝合装置致股动脉闭塞1例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显军 夏友传 +1 位作者 杨倩 周志明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7-58,共2页
股动脉是介入诊疗的常规入径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股动脉穿刺止血的方法有人工压迫和动脉缝合器(APCD)缝合。临床应用的各种APCD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血管并发症(2%~9%),如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动静脉瘘或腹膜后出血等[1]。本文... 股动脉是介入诊疗的常规入径之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股动脉穿刺止血的方法有人工压迫和动脉缝合器(APCD)缝合。临床应用的各种APCD在使用过程中均存在一定的血管并发症(2%~9%),如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动静脉瘘或腹膜后出血等[1]。本文就1例脑血管介入治疗后行缝线闭合装置缝合致股动脉闭塞病例报道,为临床合理使用APCD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缝合器 并发症 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例锁骨下动脉瘤(SAA)腔内诊治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梁双超 王利新 +4 位作者 史振宇 唐骁 严栋 郭大乔 符伟国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0-845,共6页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瘤(subclavicular artery aneurysm,SAA)患者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共诊治SAA患者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9)岁。所有SAA患者均行腔内治疗,回顾分析围... 目的总结锁骨下动脉瘤(subclavicular artery aneurysm,SAA)患者腔内治疗的效果。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管外科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共诊治SAA患者21例,男11例,女10例,平均年龄(39±9)岁。所有SAA患者均行腔内治疗,回顾分析围手术期和术后效果及不良事件。结果技术成功率为100%。术中1例SAA患者支架植入后,近端Ⅰ型内漏明显,改行平行支架植入术;2例Ⅱ型内漏和2例SAA瘤腔巨大分别行侧支和瘤腔钢圈栓塞;中位随访时间19(6~42)个月。随访期间3例SAA患者发生支架内狭窄,1例右SAA患者在释放支架时未覆盖锁骨下动脉开口,在第2年出现支架近端严重狭窄;2例患者SAA位于锁骨下动脉第3段,左右各1例,分别在第2年和第3年出现支架远端严重狭窄。患者2年和3年支架通畅率分别为90.5%和85.7%。结论腔内治疗SAA操作简单,效果明确;右SAA治疗中应在右锁骨下动脉和右颈总动脉分叉处的切线位角度,使分叉部位完全展开,尽量覆盖开口;对于短瘤颈平行支架植入效果较好;锁骨下动脉瘤位于第3段时,术后易出现支架内狭窄,要注意远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锁骨下动脉 腔内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