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肾脏及眼眶受累的Castleman病患者临床特点
1
作者 刘银倩 徐又海 何合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99-905,共7页
目的:探讨1例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加强对该种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为女性,45岁,临床表现为双侧眼... 目的:探讨1例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加强对该种罕见病的认识。方法:对本院收治的1例特发性多中心型Castleman病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该患者为女性,45岁,临床表现为双侧眼眶肿胀、双下肢水肿、多浆膜腔积液、血小板减少、肾功能不全、多发淋巴结肿大。完善淋巴结活检提示Castleman病(混合型),并结合病理学、影像学及实验室检查最终确诊。治疗上给予R-COP方案化疗6周期后,患者达完全缓解。结论:伴有肾脏及眼眶受累的Castleman病临床罕见,容易误诊,应注意与淋巴瘤鉴别。本例患者使用R-COP方案治疗,短期疗效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STLEMAN病 肾功能不全 眼眶肿物 多浆膜腔积液 淋巴结肿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D5基因启动子甲基化调控p19Arf/p53/p21Cip1信号通路促进急性髓系白血病发病的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吴明彩 蒋明 +5 位作者 董婷 吕俊 方基勇 徐蕾 韦中玲 章尧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01-1007,共7页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骨髓中CHD5基因甲基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调控p19Arf/p53/p21Cip1信号通路促进AML发病的机制。方法:采用MSP检测AML组及对照组CHD5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CHD5、p19Arf、...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骨髓中CHD5基因甲基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调控p19Arf/p53/p21Cip1信号通路促进AML发病的机制。方法:采用MSP检测AML组及对照组CHD5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CHD5、p19Arf、p53及p21Cip1的表达水平。结果:AML患者骨髓中CHD5基因甲基化率(39.06%)较对照组(6.67%)明显增高(P<0.05);CHD5基因甲基化与AML不同染色体核型相关(P=0.009),但与性别、年龄及临床分型无显著相关(P>0.05);AML患者CHD5相对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CHD5甲基化AML患者p19Arf、p53及p21Cip1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降低。结论:AML患者CHD5基因启动子的高甲基化可导致CHD5、p19Arf、p53和p21Cip1表达水平下降,从而可能通过调控p19Arf/p53/p21Cip1途径减弱对白血病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促进AML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CHD5基因 启动子 DNA甲基化 p19Arf P53 p21C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被引量:20
3
作者 洪娟 汪兴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6期705-709,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疾病,骨髓瘤骨病(Myelomabone disease,MBD)是其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病机理与骨吸收增加及骨生成减少有关,对骨髓瘤骨病病理机制的研究促进了新的靶向性药物研发。现就目前已...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恶性克隆性浆细胞疾病,骨髓瘤骨病(Myelomabone disease,MBD)是其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其发病机理与骨吸收增加及骨生成减少有关,对骨髓瘤骨病病理机制的研究促进了新的靶向性药物研发。现就目前已知参与MBD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骨病 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 治疗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EVI1阳性阵发性睡眠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尿综合征一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韦中玲 戴艳 +2 位作者 黄来全 蒋艺枝 黄东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0期3765-3768,共4页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造血干细胞良性克隆性疾病,但常出现输血依赖的反复发作性溶血、骨髓衰竭、血栓等并发症,部分可转变为阵发性睡眠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尿(AA-PNH)综合征,导致不良预后。本文对1例接受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造血干细胞良性克隆性疾病,但常出现输血依赖的反复发作性溶血、骨髓衰竭、血栓等并发症,部分可转变为阵发性睡眠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血红蛋白尿(AA-PNH)综合征,导致不良预后。本文对1例接受清髓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且伴有EVI1阳性AA-PNH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认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作为治疗年轻AA-PNH综合征患者的一线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尿 阵发性 贫血 再生障碍性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清髓性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2
5
作者 韦中玲 黄来全 +3 位作者 戴艳 苏贵平 蒋艺枝 黄东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9-754,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在2013年7月我科确诊的1例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患者系39岁女性,以多发皮下结节为主要临床特点,皮肤活检病理检查免疫表型为CD20^... 目的:探讨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在2013年7月我科确诊的1例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经过进行分析。患者系39岁女性,以多发皮下结节为主要临床特点,皮肤活检病理检查免疫表型为CD20^-、CD3^+、CD4^-、CD8^-、CD56^+、TIA^-1^+、Ki^-67^+(约60%);浆细胞κ^+(部分)/λ^+(部分);组织细胞CD4^+、CD68/PGM1^+;βF1^-、EB病毒EBER原位杂交检查阴性。结果:给予包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化疗方案获得疾病缓解,于2014年2月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14 d粒细胞稳定植入,12 d血小板稳定植入。术后随访,缓解至今。结论:原发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临床罕见,容易误诊,疾病呈侵袭性,临床进展快,应用含左旋门冬酰胺酶的化疗方案治疗有一定疗效,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有助于延长患者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γδT细胞淋巴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 左旋门冬酰胺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马替尼治疗尼洛替尼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 被引量:3
6
作者 齐晶 徐又海 何合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7-411,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1例尼洛替尼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后给予尼洛替尼治疗。治疗3个月... 目的:探讨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个体化治疗方案的选择。方法:对1例尼洛替尼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确诊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后给予尼洛替尼治疗。治疗3个月时评估病情,患者虽然获得了主要分子学缓解(MMR)和完全细胞遗传学缓解(CCy R),但在治疗的过程中发生3-4级的肝毒性,经过药物的减量及对症治疗,患者在3次停药后换用伊马替尼治疗,7个月时评估病情达MMR及CCy R。目前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耐受良好。结论:伊马替尼可作为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患者对第二代TKI治疗不耐受时的一种治疗方法,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且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尼洛替尼 伊马替尼 肝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h、Gli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7
作者 徐又海 汪兴洪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3期309-313,共5页
目的:探讨Hedgehog-Gli信号通路Shh及Gli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MM患者及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中Shh及Gli1mRNA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Shh mRNA与Gli1 mRNA在初诊M... 目的:探讨Hedgehog-Gli信号通路Shh及Gli1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MM患者及20例非恶性血液病患者中Shh及Gli1mRNA的表达,并分析二者与相关临床指标的关系。结果:Shh mRNA与Gli1 mRNA在初诊MM患者中高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Shh mRNA与Gli1 mRNA表达量在D-S分期及ISS分期中显示:Ⅲ期明显高于Ⅰ期或Ⅱ期(P<0.05);但A组和B组(P>0.05)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hh与乳酸脱氢酶(LDH)和β2微球蛋白(β2MG)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Hb)呈负相关;Gil1与LDH、钙离子、CRP和β2MG呈正相关,与白蛋白和Hb呈负相关;且Shh和Gil1间存在正相关。结论:Shh及Gli1与MM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可能是MM靶向治疗的新的关注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dgehog-Gli信号通路 多发性骨髓瘤 SHH GLI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Reh细胞增殖及RUNX3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影响
8
作者 吴明彩 韦中玲 +2 位作者 蒋明 方基勇 毕富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6期609-615,共7页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白血病细胞系Reh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表达的影响,探讨Reh细胞RUNX3基因的失活机制及EGCG对RUNX3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Reh细胞,用5、10、15和20μg/mL... 目的:观察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白血病细胞系Reh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对RUNX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表达的影响,探讨Reh细胞RUNX3基因的失活机制及EGCG对RUNX3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体外培养Reh细胞,用5、10、15和20μg/mL EGCG与Reh细胞孵育,采用MTT法检测EGCG对Reh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GCG对Reh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RUNX3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情况;采用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RUNX3 mRNA、蛋白的表达。结果:EGCG对Reh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EGCG可促进Reh细胞发生凋亡,随着EGCG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MSP法结果显示EGCG处理后RUNX3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的区域发生去甲基化,EGCG能够诱导Reh细胞RUNX3基因mRNA和蛋白的重新表达,具剂量依赖性。结论:EGCG可明显抑制Reh细胞的增殖,并诱导Reh细胞中异常甲基化的RUNX3基因去甲基化,使RUNX3基因恢复表达,这可能是其抗肿瘤的重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 RUNX3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21
9
作者 常香香 韦中玲 +2 位作者 郑幸媛 李慧敏 黄来全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多发性骨髓瘤是发生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目前随着新药的研发、细胞免疫治疗的开展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升,多发性骨髓瘤缓解深度和... 多发性骨髓瘤是发生于浆细胞的恶性肿瘤。骨髓中克隆性浆细胞异常增生,并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导致相关器官或组织损伤。目前随着新药的研发、细胞免疫治疗的开展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提升,多发性骨髓瘤缓解深度和生存期明显延长。本文就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治疗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 免疫调节剂 免疫治疗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慢性髓系白血病髓外T淋巴细胞急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管妍 刘琼 +1 位作者 黄东平 何合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28-1533,共6页
目的:报道1例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髓外T淋巴细胞急变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结合血常规、骨髓学、染色... 目的:报道1例新诊断慢性髓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ML)髓外T淋巴细胞急变的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结合血常规、骨髓学、染色体和融合基因检查结果,考虑该患者为CML,患者淋巴结病理提示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发现淋巴结病变中存在BCR-ABL融合信号,最终诊断为CML髓外T淋巴细胞急变。给予达沙替尼(140 mg/d)联合化疗,患者一直未达完全缓解。结论:新诊断的CML急变期患者相对少见,以CML髓外T淋巴细胞急变为特点并伴有附加染色体11q23的患者更为罕见。CML髓外T淋巴细胞急变的患者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许是唯一有希望治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性白血病 髓外T淋巴细胞急变 11q23 荧光原位杂交 达沙替尼 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洁 黄东平 +2 位作者 杨玉琼 靳小可 何合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67-107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的临床特点,增强对PAL诊治和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A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2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均发现肾上腺肿物。经病理组织... 目的:探讨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Lymphoma,PAL)的临床特点,增强对PAL诊治和预后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PA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特点的分析。结果:2例患者影像学检查均发现肾上腺肿物。经病理组织学诊断1例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另1例为结外NK/T细胞淋巴瘤。前者拒绝治疗,明确诊断后第32天死亡;后者因化疗前并发急性胰腺炎,接受了"Gem Ox"方案化疗,联合"VP-16+DXM"方案控制噬血细胞综合征,病情短暂好转后迅速恶化,因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于化疗后第40天死亡。结论:PAL是一种罕见的、恶性程度较高的结外淋巴瘤,治疗以放化疗联合治疗模式为主。PAL不同病理类型患者预后差异较大,根据病理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上腺淋巴瘤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结外NK/T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皮肌炎为首发表现的皮肤型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琼 管妍 +1 位作者 黄东平 何合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53-258,共6页
目的:报道1例以皮肌炎(DM)为首发表现的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患者,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女,52岁,因肌无力、肌酶谱升... 目的:报道1例以皮肌炎(DM)为首发表现的皮肤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HPS)的患者,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该患者的临床特征、诊疗方法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患者,女,52岁,因肌无力、肌酶谱升高、肌电图肌源性改变及皮肤特征性皮疹,诊断为皮肌炎。经糖皮质激素治疗,肌力、皮疹、肌酸激酶指标好转。激素治疗期间出现皮下结节,结节病理活检确诊为DLBCL;患者出现反复发热、脾大、三系减少、纤维蛋白原下降、甘油三脂升高、铁蛋白升高、sCD25升高、NK细胞活性下降、骨髓中可见噬血细胞,临床考虑HPS。因患者拒绝化疗,仅予以“DXM+VP-16”治疗HPS,后因病情恶化死亡。结论:DM为首发临床表现的累及皮肤的DLBCL合并HLH病例相对少见。对于新诊断的DM患者,应尽早进行肿瘤筛查,使患者得到早期的诊断及有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噬血细胞综合征/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皮肌炎 皮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肾上腺NK/T细胞淋巴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季新悦 沈大鹏 +6 位作者 杨玉琼 魏元凤 黄曦 刘琼 喻丹宁 郭于鑫 何合胜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6-402,共7页
目的:探讨1例原发性肾上腺NK/T细胞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PANKT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PANKTC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过程及预后。... 目的:探讨1例原发性肾上腺NK/T细胞淋巴瘤(primary adrenal natural killer/T-cell lymphoma,PANKTCL)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疗方案,加强对该罕见类型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例PANKTC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疗过程及预后。结果:结合病理学、影像学及骨髓检查等,患者诊断为PANKTCL(CA分期,II期;PINK-E评分3分,高危组)。治疗上行“P-GemOx+VP-16”(吉西他滨1 g/m^(2) d 1+奥沙利铂100 mg/m^(2) d 1+依托泊苷60 mg/m^(2) d 2-4+培门冬酶3750 IU d 5)方案6个周期治疗,4个周期评估达完全缓解。化疗结束后予以信迪利单抗维持治疗。完全缓解后8个月患者出现疾病复发,共行4个疗程化学治疗,期间发生噬血细胞综合征,1个月后患者疾病进展死亡。结论:PANKTCL罕见,易复发且预后差,“P-GemOx+VP-16”联合信迪利单抗方案治疗有助于改善非上呼吸道消化道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生存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肾上腺NK/T细胞淋巴瘤 依托泊苷 信迪利单抗 噬血细胞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于慢性髓系白血病的食道粒细胞肉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14
作者 常香香 韦中玲 +2 位作者 曹永东 黄君 黄来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468-1473,共6页
目的:探讨食道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继发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食道粒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女性72岁,因胸骨后疼痛伴乏力,在当地医院行胃镜发现食管距门齿28 cm处可见1.0 c... 目的:探讨食道粒细胞肉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继发于慢性髓系白血病(CML)的食道粒细胞肉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女性72岁,因胸骨后疼痛伴乏力,在当地医院行胃镜发现食管距门齿28 cm处可见1.0 cm×0.5 cm欠规则隆起,表面覆糜烂及少量鲜血;病理结果提示,见异型的淋巴样细胞浸润,胞质红染,另见较多的中性粒细胞浸润;同时发现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转诊我院。免疫组化标记结果显示,AE1/AE3、CK5/6与p63显示鳞状上皮(+);异型的淋巴样细胞CD20^-、CD23^-、CD3^-、CD5^-、CD79a^-、MP0^+、Ki-67^+(80%);FISH检查提示BCR/ABL^+。骨髓细胞形态学、骨髓血BCR/ABL以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检查确诊为慢性髓系白血病,结合食道粒细胞肉瘤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期)合并食道粒细胞肉瘤。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0.6 g/d口服治疗,患者门诊随诊。结论:食道粒细胞肉瘤临床罕见,临床症状无特异性,对于白血病患者出现食道症状需要用胃镜进行筛查,对于继发性慢性髓系白血病的食道粒细胞肉瘤需要按照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变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细胞肉瘤 食道 慢性髓系白血病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EBV阴性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分析
15
作者 李慧敏 常香香 黄来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56-1162,共7页
目的:探讨1例EBV阴性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EBV阴性的ENK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岁女性,2016年9月在外院确诊为ENKTL(EBER^(+)),予以6个疗程CHOEP方... 目的:探讨1例EBV阴性的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ENKTL)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对1例EBV阴性的ENKTL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过程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6岁女性,2016年9月在外院确诊为ENKTL(EBER^(+)),予以6个疗程CHOEP方案化疗及鼻咽部局部放射治疗,未定期随访复查。2020年3月20日患者因全身多处出现皮疹,右膝关节处破溃2月余于本院就诊。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炎性渗出及坏死组织,其内见异型淋巴细胞,部分围绕血管生长;免疫组化示:异型淋巴细胞CD3(部分^(+))、CD43^(+)、CD20^(-)、PAX-5^(-)、CD4^(-)、CD8^(-)、CD56^(+)、GrB^(+)、TIA-1^(+)、Ki-67(10%^(+)),显色原位杂交(CISH):EBER^(-)。结合PET-CT、骨髓细胞形态学、流式细胞学、染色体核型分析、TCR重排等检查,诊断为NK/T细胞淋巴瘤复发(鼻型)IV期B组(CA分期)、NK/T细胞淋巴瘤皮肤累及。2020年4月4日给予CEOP-L方案化疗4个疗程,并给予中枢淋巴瘤预防性鞘内化疗,复查PET-CT达到PR,调整为Gemox-L方案治疗中。结论:EBV-的ENKTL临床罕见,容易误诊,应注意与外周T细胞淋巴瘤鉴别;本例患者的治疗参照EBV阳性ENKTL方案,短期疗效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 EBER阴性 诊断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