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药品不良反应及安全用药知识在某三甲医院三类医务人员中认知度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杨小骏 谢海棠 +2 位作者 徐文科 贾元威 张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研究了解医师、护师、药师三类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以及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ADR及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网上药学问卷调查平台对皖南地区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45个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医... 目的:研究了解医师、护师、药师三类医务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ADR)以及安全用药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ADR及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网上药学问卷调查平台对皖南地区某大型三级甲等医院45个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医师、护师、药师)的ADR以及安全用药相关知识进行网上调查,数据由平台自动导出Excel表格,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调查平台,获取有效调查问卷575份,医务人员对ADR和安全用药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83.0%,对ADR上报流程平均知晓率为83.4%。三类医务人员(医生、护师、药师)对于"什么是ADR"、"用药错误的含义"等基本概念的知晓程度较高,回答无明显差异(P>0.05)。对于"药品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用药错误"的判断,回答存在显著差异(P<0.001),医师、护师的知晓程度低于药师。对于"用药后出现ADR的应对措施"、"ADR必须填写的项目"等问题,三类医务人员(医生、护师、药师)问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ADR上报期限"等的回答有显著差异(P<0.001),药师的知晓率高于医师、护师。结论:综合分析该院三类医务人员对ADR和安全用药基本知识掌握总体较好,但对于ADR与ADE、用药错误等概念之间差别存在混淆。应以多种形式对医务人员的ADR和安全用药相关知识进行培训、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ADR/ADE、用药错误等的判断能力,加强ADR监测水平和上报意识,提升合理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不良反应 安全用药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色素P450 1A1基因多态性对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肖鹏 梅家转 +4 位作者 白桦 栗敏 刘桂举 李瑞君 沈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2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450(CYP450)酶的基因变异是否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方案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入组69例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同时对细胞色素45...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450(CYP450)酶的基因变异是否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方案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入组69例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同时对细胞色素450(CYP450)基因上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10%的79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对这些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治疗反应率以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仅CYP1A1的rs1048943(Ile462Val)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相关(P=0.0003),其他位点和治疗反应率以及总生存期(OS)无明显相关性。纳入Cox风险比例模型当中校正之后,发现该位点是影响PFS独立的预后指标(P=0.004)。结论:CYP1A1上的多态性位点rs1048943(Ile462Val)对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CRC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可以预测预后的独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细胞色素P450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3
作者 潘大彬 汪旻晖 曹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7期831-836,共6页
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日益突出。高血糖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涉及到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而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是由多因素所致,糖尿病通过各种心肌细胞器结构的改变(线粒体、内质网等)、信号途径、酶学及基因学的变化和炎... 糖尿病威胁人类的健康日益突出。高血糖引起的心血管并发症涉及到心肌病变和血管病变。而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是由多因素所致,糖尿病通过各种心肌细胞器结构的改变(线粒体、内质网等)、信号途径、酶学及基因学的变化和炎症因子等病理机制,导致心脏纤维化、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本综述详细阐述糖尿病心肌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肌病 发病机制 心肌病 糖尿病性 高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MS/MS同时测定血浆样品中他莫昔芬及代谢产物的浓度和应用 被引量:9
4
作者 胡东莉 陈尧 +6 位作者 沈杰 谢海棠 钱荣华 谭志荣 王医成 王丹 周宏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7期773-778,共6页
目的:建立UPLC-MS/MS法测定人体血浆样品中他莫昔芬及代谢产物的浓度和应用。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型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API4000型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样品处理采用固相萃取的方法,采用Thermo hypurity C18(150mm×2.1mm,5μm)色... 目的:建立UPLC-MS/MS法测定人体血浆样品中他莫昔芬及代谢产物的浓度和应用。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型超高效液相色谱联用API4000型三重四级杆质谱仪,样品处理采用固相萃取的方法,采用Thermo hypurity C18(150mm×2.1mm,5μm)色谱分析柱,流动相为10mmol/L甲酸胺-乙腈(40∶60,V/V),流速为0.3mL/min,进样体积为10μL,柱温为30℃,样品室温度为5℃,质谱应用ESI源、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方式检测他莫昔芬及各代谢产物的浓度。结果:他莫昔芬、ND-Tam和TamNox线性范围为1~400ng/mL,4-OH-Tam线性范围为0.4~160ng/mL,4-OHND-Tam线性范围为2~800ng/mL,可以满足样本浓度定量检测的需要,方法稳定、特异性高,并成功地应用到用药后他莫昔芬及各代谢产物血浆浓度的检测。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以准确地定量人体血浆他莫昔芬和代谢产物的浓度,除了为临床血药浓度监测及他莫昔芬药效学研究提供服务外,也可为遗传药理学科研提供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莫昔芬 UPLC-MS/MS CYP3A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A基因变异对卡培他滨治疗结直肠癌患者出现手足综合征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李荣振 张思森 +2 位作者 杨铁健 季节 沈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58-461,共4页
目的:探讨胞苷脱氨酶(cytidine deaminase,CDA)基因变异对接受含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3级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卡培他滨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49例,... 目的:探讨胞苷脱氨酶(cytidine deaminase,CDA)基因变异对接受含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3级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卡培他滨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149例,对卡培他滨代谢通路上的关键基因CDA进行基因分型,对分型的位点和HFS发生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另外,从全部患者中随机选取91例患者的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提取RNA,对CDA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并结合多态性位点进行分析。结果:位于CD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多态性位点-451G>A与HFS相关。基因分型结果为GG型109例(73.15%),GA型38例(25.50%),AA型2型(1.36%),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14,三种基因型分布频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516)。相关性分析发现-451G>A位点GA/AA型患者与HFS的发生显著相关(OR=2.53,P=0.014)。另外,位于CDA基因启动子区域的插入变异-33delC和-451C>T呈现高度的连锁不平衡(D'=0.92)。在91例PBMC当中提取的RNA表达分析结果表明,-451G>A位点GA/AA型患者的CDA m 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野生型GG型患者(4.01±0.53 vs.3.13±0.61,P<0.001)。结论:TAM的-451G>A多态性位点可能通过介导CDA基因mRNA的表达从而影响卡培他滨引起的HF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培他滨 胞苷脱氨酶 多态性 手足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NF信号通路在天然抗抑郁药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6
作者 齐卫卫 钟正灵 +2 位作者 郭亚鹏 李须逸 童九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9期1068-1073,共6页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之一,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抗抑郁药的作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一些抗抑郁药物通过BDNF信号通路影响神经可塑性及细胞结构来发挥抗抑郁...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作为神经营养因子之一,在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及抗抑郁药的作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表明,一些抗抑郁药物通过BDNF信号通路影响神经可塑性及细胞结构来发挥抗抑郁作用。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着重阐述与抑郁症相关的BDNF信号通路以及天然抗抑郁药对BDNF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发掘更多的天然抗抑郁药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抗抑郁药 天然药物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族人群ABCB13435C/T和2677T/G基因多态性对地高辛血清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江慧 苗苗 徐文科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2期188-191,共4页
目的:研究ABCB1基因多态性对地高辛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接受地高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分析技术对患者进行ABCB13435C/T和2677T/G基因分型。所有患者采用地高辛0.125 mg/d的给药方案... 目的:研究ABCB1基因多态性对地高辛血清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接受地高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荧光染色原位杂交分析技术对患者进行ABCB13435C/T和2677T/G基因分型。所有患者采用地高辛0.125 mg/d的给药方案,连续服用5 d后,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检测地高辛血清谷浓度。比较ABCB13435C/T和2677T/G不同基因型患者地高辛血清浓度的差异。结果:纳入93例患者,ABCB13435C/T和2677T/G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8.17%和28.49%,且男女之间基因分布频率未见明显差异。与3435CC/CT和2677TT/TG基因型患者比较,3435TT和2677GG型地高辛血清浓度明显升高(P<0.001)。结论:ABCB1基因多态性可影响地高辛血清浓度,但需临床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CB1 地高辛 血清浓度 基因多态性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磷酸测序技术检测SLCO1B1基因多态性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8
作者 万子睿 谢海棠 +3 位作者 郭栋 胡东莉 王丽萍 王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5期543-548,共6页
目的:建立SLCO1B1A388G和T521C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焦磷酸测序方法,分析中国健康人群中分布频率。方法:制备300例健康人外周血gDNA,应用PyroMark ID焦磷酸测序仪进行多态位点分型分析。并通过重复性检验和毛细管电泳测序验证方法正确性... 目的:建立SLCO1B1A388G和T521C单核苷酸多态位点的焦磷酸测序方法,分析中国健康人群中分布频率。方法:制备300例健康人外周血gDNA,应用PyroMark ID焦磷酸测序仪进行多态位点分型分析。并通过重复性检验和毛细管电泳测序验证方法正确性。结果:建立了SL-CO1B1A388G和T521C多态性分析的焦磷酸测序新方法,经毛细管电泳测序验证和重复性验证,结果准确可靠。在300例标本中,388A、388G、521T、521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72%、89.5%和10.5%,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结论:焦磷酸测序方法可准确、高通量、快速检测SLCO1B1A388G和T521C单核苷酸多态性,特别适宜大样本量的临床及科研批量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磷酸测序 SLCO1B1 OATP1B1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戊酸钠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成舒乔 陈尧 +2 位作者 黄卫华 谢海棠 肖坚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533-537,547,共6页
目的:建立用于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的LC-MS/MS法,研究丙戊酸钠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YMC C18柱(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0 mmol/L醋酸铵(85∶15,V/V),流速为300μL/min,柱温为40℃... 目的:建立用于测定人血浆中丙戊酸的LC-MS/MS法,研究丙戊酸钠缓释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Waters YMC C18柱(150 mm×2.1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和10 mmol/L醋酸铵(85∶15,V/V),流速为300μL/min,柱温为40℃,进样量为2μL;质谱条件:电喷雾负离子化,三重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丙戊酸和内标甘草次酸的选择性反应检测离子分别为m/z 143.0→143.0和m/z 469.4→425.5。24名中国成年健康男性作为受试者,按随机数表分为2组,采用自身双交叉试验设计,单剂量空腹口服0.5 g丙戊酸钠缓释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并于不同时间点采集肘静脉血(0~96h);随后进行多剂量试验,将另外24名受试者分成2组,连续8 d服用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5 g,qd),于第8天服药后按单剂量试验中的采血方案在各时间点采集血样。对采集的所有血样进行血浆分离及处理,采用建立的LC-MS/MS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用DAS 2.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分析方法学评价:丙戊酸血药浓度在0.087 5~89.6μg/m 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精密度、准确度和回收率均良好,且无明显基质效应。药动学评价:受试制剂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后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42.9±14.4)和C_(ss,max)(65.1±31.6)μg/m L,以及AUC_(0-96 h)(1 214.5±372.8)和AUC_(ss)(1 106.6±484.9)μg·h·m L^(-1),均与参比制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建立的LC-MS/MS法专属、灵敏、准确,可满足丙戊酸钠缓释片的药动学研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缓释片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血药浓度 药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基因多态性对厄贝沙坦治疗2级高血压伴慢性肾衰患者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孟晶茜 赵瑛瑛 +6 位作者 张文吉 张宛哲 申鹏霄 刘丁 苏晨皓 沈杰 王建生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6期661-666,共6页
目的:探讨ACE2基因多态性对厄贝沙坦治疗2级高血压伴慢性肾衰患者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肾内科入组2级高血压伴肾衰患者135例,给予单药厄贝沙坦片,每天150~300 mg,4周后评价降压效果,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并进行比较。... 目的:探讨ACE2基因多态性对厄贝沙坦治疗2级高血压伴慢性肾衰患者的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肾内科入组2级高血压伴肾衰患者135例,给予单药厄贝沙坦片,每天150~300 mg,4周后评价降压效果,测定血清肌酐(Scr)和血尿素氮(BUN)水平并进行比较。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聚合酶链反应(PCR-RFLP)对ACE2 G8790A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降压情况、血清肌酐以及尿素氮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的基础血压相比,经过厄贝沙坦治疗之后患者的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与治疗前的肾功能状态相比,经过厄贝沙坦治疗之后患者的Scr和BUN均具有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因型方面,ACE2G8790A位点则有较多的变异,基因分型结果显示野生型TT型64例,TC型58例,CC型13例,最小等位基因频率为0.31,三种基因型分布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979)。基于基因型的结果表明,C等位基因携带者可以显著影响厄贝沙坦的降压效果,TC型和CC型患者相对于野生型TT型患者来说,无论是收缩压(SBP)还是舒张压(DBP),降压效果均较差,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8和P=0.021)。血清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水平,三组基因型患者并没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厄贝沙坦可以显著改善2级高血压伴慢性肾衰患者的疾病症状,ACE2的G8790A位点可能影响厄贝沙坦的降压效果,但对厄贝沙坦改善肾功能方面没有太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高血压 慢性肾衰 ACE2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喆 陈群 +2 位作者 濮之晨 胡骅 谢海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评价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12年9月以前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 目的:评价细辛脑注射液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2012年9月以前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收集有关细辛脑注射液用于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治疗的临床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文献19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细辛脑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合并=4.3,95%CI为(3.05,6.08),合并效应量的检验Z=8.3,P<0.01。其他次要结局指标如止咳天数、平喘天数、哮鸣音消失时间、胸片X线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安全性由于资料有限无法准确评价。结论:细辛脑注射液能有效治疗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且效果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辛脑注射液 META分析 喘息性支气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烷X受体生物特性及其在药物代谢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群 徐喆 +1 位作者 孙华 谢海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3期241-246,共6页
核受体孕烷X受体是一类生物体内广泛分布的激素和环境感受器,不仅可参与能量、胆固醇、胆汁酸等物质的代谢以及调节炎症反应,还可以调控Ⅰ相、Ⅱ相药物代谢酶和相关药物转运蛋白的表达而调节药物代谢,其作用对维持机体诸如细胞增殖分化... 核受体孕烷X受体是一类生物体内广泛分布的激素和环境感受器,不仅可参与能量、胆固醇、胆汁酸等物质的代谢以及调节炎症反应,还可以调控Ⅰ相、Ⅱ相药物代谢酶和相关药物转运蛋白的表达而调节药物代谢,其作用对维持机体诸如细胞增殖分化、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稳态维持等多种生理功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孕烷X受体结构功能、生物学效应以及其对药物代谢酶和药物转运调节的作用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受体 孕烷X受体 药物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β_2糖蛋白I抗体水平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梦莹 李志 +3 位作者 吕坤 钟民 所起凤 钟正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β2GP-Ⅰ抗体在SLE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探讨AEC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40例,留取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ECA和抗β2GP-Ⅰ... 目的: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β2GP-Ⅰ抗体在SLE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探讨AEC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40例,留取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收集SLE患者部分临床指标,分析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将不同浓度AECA的SLE患者血清加入HUVEC培养基,应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各组OD值判断内皮细胞增殖状态。结果:SLE患者血清中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90例SLE患者中33例抗β2GP-Ⅰ抗体阳性,该33例SLE患者对应的AE-CA、APTT水平和SLE活动评分(SLEDAI)积分均显著高于其余57例SLE患者(P<0.01,P<0.05,P<0.05)。同时该33例患者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984,P<0.01),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均与SLE-DAI呈正相关(P<0.05),抗β2GP-Ⅰ抗体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PT)间存在正相关(r=0.349,P<0.05)。空白对照组、健康对照血清组和低浓度AECA血清组间OD值无差异,而高浓度AECA血清组OD值显著低于以上3组(P<0.05)。结论:AECA和抗β2GP-Ⅰ抗体与SLE疾病活动相关,AECA在体外对HUVEC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内皮细胞抗体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试验辅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初步实践 被引量:3
14
作者 卢建平 过怿赟 +4 位作者 杨菁菁 汪旻晖 沈杰 贾元威 谢海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414-1418,共5页
在临床试验的实施过程中,电子化管理可有效实现规范有效的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但国内目前相关电子管理系统的应用较少。为此,本临床试验机构自主研发了一个"临床试验辅助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 在临床试验的实施过程中,电子化管理可有效实现规范有效的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并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但国内目前相关电子管理系统的应用较少。为此,本临床试验机构自主研发了一个"临床试验辅助管理系统",应用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初步实现临床试验的电子化管理。本文阐述了该系统中研究者信息管理、项目管理、标准操作规程管理等三大功能模块的设计要点及其应用,并就系统的深入开发利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电子化管理系统 软件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树芽提取物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舒晴 钟正灵 +2 位作者 李海涛 李娟 储冀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302-1306,共5页
杨树芽提取物含有黄酮类、萜烯类、酚酸类及其酯类等有效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杨树芽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溃疡等作用。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杨树芽提取物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杨树芽提取物 化学成分 抗氧化 抗肿瘤 抗菌 抗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起始因子与肿瘤翻译调控异常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沈杰 谢海棠 刘昭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31-338,共8页
蛋白合成是维持细胞稳态和细胞增殖的关键步骤。翻译过程的调控多发生在蛋白合成起始过程,多种翻译起始因子(eIFs)参与此过程。在细胞恶性表型转化过程中,常伴随这些因子的磷酸化、过表达及降解过程异常。如帽结合蛋白eIF4E高表达,甲硫... 蛋白合成是维持细胞稳态和细胞增殖的关键步骤。翻译过程的调控多发生在蛋白合成起始过程,多种翻译起始因子(eIFs)参与此过程。在细胞恶性表型转化过程中,常伴随这些因子的磷酸化、过表达及降解过程异常。如帽结合蛋白eIF4E高表达,甲硫氨酸-tRNA结合蛋白eIF2过度活跃,eIF3的活性增高等现象。eIFs在蛋白合成及细胞增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使得其成为抗肿瘤研究的热点及潜在的治疗靶点。本文对eIFs及肿瘤翻译调控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译起始因子 翻译调控 肿瘤发生 性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硫氰酸苯乙酯通过上调ROS激活p53诱导MCF-7细胞凋亡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雪 谢海棠 +2 位作者 吴兰香 沈杰 周宏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7期754-758,共5页
目的:研究异硫氰酸苯乙酯(phenethyl isothiocyanate,PEITC)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S观察PEITC对MCF-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Hoechst33342染色法和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内的活性氧水... 目的:研究异硫氰酸苯乙酯(phenethyl isothiocyanate,PEITC)诱导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凋亡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S观察PEITC对MCF-7细胞活力的影响。用Hoechst33342染色法和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细胞内的活性氧水平用DCFH-DA荧光探针标记后检测。同时,p53和Bax蛋白用免疫印记法检测。结果:PEITC对MCF-7细胞生长抑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用15μmol/L的PEITC处理9 h后可明显地诱导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蛋白Bax的表达。PEITC处理9 h后可以显著性上调MCF-7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用N-乙酰半胱氨酸(NAC,活性氧清除剂)处理后可以抑制由PEITC诱导的凋亡。同时,NAC还可以抑制PEITC诱导的细胞凋亡和p53蛋白的表达。结论:PEITC主要是通过凋亡途径抑制MCF-7细胞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细胞内氧化应激水平进而激活p53蛋白及其下游凋亡通路促发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苯乙酯 MCF-7 凋亡 活性氧 P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试验早期介入式数据管理模式探讨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海刚 谢海棠 +2 位作者 阳国平 孙华 潘行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0期1142-1147,共6页
目的:探讨解决临床试验实时监控问题的途径。方法:该法与传统的临床试验管理模式完全兼容,方便快捷,更凸显了整个临床试验过程中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受试者正式入组前数据管理方即根据临床试验研究方案将CRF整理成Excel格式的e-CRF,并在E... 目的:探讨解决临床试验实时监控问题的途径。方法:该法与传统的临床试验管理模式完全兼容,方便快捷,更凸显了整个临床试验过程中数据管理的重要性。受试者正式入组前数据管理方即根据临床试验研究方案将CRF整理成Excel格式的e-CRF,并在Excel中利用系统自带的VBA语言编写相应的核查程序。数据管理方即时通过对e-CRF的核查、分析和处理来加强对临床试验的实时监控,完善临床试验的过程管理。结果:本方法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试验研究的效能,提高数据质量、缩短研究周期、警戒潜在的风险、减少脱落、节约成本等。结论:早期介入式数据管理模式在国内大部分临床试验机构现有的基础设施和条件下将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试验 数据管理 e-CRF 实时监控 电子数据捕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方差分析在Ⅱ期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海棠 孙华 +6 位作者 李娟 童九翠 江思艳 李海刚 潘行山 贾元威 孙瑞元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1期1240-1244,共5页
目的:介绍协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实例说明协方差分析的思路,并介绍一种用简单EXCEL函数实现协方差分析的方法。结果:实例分析表明,运用协方差分析,可得出新药组对矽肺的疗效优于老药组的结论,而不运用... 目的:介绍协方差分析的统计方法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运用实例说明协方差分析的思路,并介绍一种用简单EXCEL函数实现协方差分析的方法。结果:实例分析表明,运用协方差分析,可得出新药组对矽肺的疗效优于老药组的结论,而不运用协方差分析时,新药组与老药组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药临床试验中常存在基线特征在处理组间不均衡从而影响对试验结果的正确评价,采用协方差分析可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方差分析 临床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通量低能量激光照射诱导人肺腺癌细胞凋亡过程中survivin的抗凋亡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储冀汝 沈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7年第6期640-644,共5页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高通量低能量激光照射(high fluence low-power laser irradiation,HF-LPLI)能诱导细胞凋亡,但survivin是否参与此过程以及它的调节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文中主要研究在HF-LPLI处理下,survivin在活细胞中的动... 目的:近年来的研究工作表明高通量低能量激光照射(high fluence low-power laser irradiation,HF-LPLI)能诱导细胞凋亡,但survivin是否参与此过程以及它的调节作用尚不清楚。因此,文中主要研究在HF-LPLI处理下,survivin在活细胞中的动态分布以及表达量的变化。方法:应用荧光探针GFP-survivin,在人肺腺癌细胞(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cells,ASTC-α-1)中实时监测HF-LPLI处理下GFP-survivin的动态行为以及表达量的变化。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通过240 J/cm2的氦氖激光照射,survivin在处理后3 h进入细胞核,并且survivin在细胞内的表达量呈持续升高的趋势。结论:实验结果预示,HF-LPI处理可能调节了肿瘤细胞survivin的表达并且参与调控了某些相关的细胞信号通路蛋白,比如p53、Akt等。进一步的研究将探讨在HF-LPLI处理下,survivin具体调控的转录因子以及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存素 细胞凋亡 高通量低能量激光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