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表达lncRNAHEM2M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的肝脏损伤 被引量:1
1
作者 孔祥 张腾 +5 位作者 张妍 高灵犀 汪文 汪梦燕 王国栋 吕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HFD组。12周后行腹腔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试验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肝功能指标,制备肝脏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和F4/80免疫组化染色,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qRT-PCR检测M1型(TNF-α、iNOS和IL-6)和M2型(Arg-1、YM-1和IL-10)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肝脏组织中P-AKT、T-AKT、NLRC4、caspase-1和GSDMD蛋白表达,比色法和免疫荧光测定肝脏组织caspase-1活性。结果与HFD喂饲的WT小鼠相比,MYKI+HFD小鼠肝功能损伤减轻(P<0.01),肝脏脂肪变缓解,肝脏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糖耐量损伤及胰岛素抵抗改善(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IL-6、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1),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减少(P<0.01),M2型mRNA表达增加(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NLRC4炎症小体活性降低(P<0.01),活性caspase-1减少,GSDMD-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lncRNAHEM2M降低NAFLD小鼠肝脏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肝脏NLRC4炎症小体激活,减少肝细胞焦亡,最终改善NAFLD小鼠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HEM2M 巨噬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应激对溃疡性结肠炎病情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王昊 吴万春 +2 位作者 韩真 金道友 汪萌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心理应激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产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的机制;同时观察抗焦虑药物对处于应激状态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症状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UC对照组、UC应激组、UC+氯硝西泮组和UC应激+... 目的:通过观察心理应激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产生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的机制;同时观察抗焦虑药物对处于应激状态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症状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8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UC对照组、UC应激组、UC+氯硝西泮组和UC应激+氯硝西泮组各20只,用免疫接种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后,用猫恐吓的方法建立心理应激模型。建立心理应激模型期间分别给予各组生理盐水、氯硝西泮(2 mg.kg-1)灌胃。15 d后处死大鼠,以组织损伤评分、结肠组织MPO和NO活性等指标来评价其炎症和损伤程度。结肠组织损伤评分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出。并用分光光度分析法测定结肠组织MPO、NO活性,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检测大鼠血清中皮质醇的含量。结果:应激模型组的血清皮质醇、肠组织MPO、NO含量及结肠组织损伤评分较UC对照组明显增高;UC应激+氯硝西泮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UC应激组;而UC+氯硝西泮组上述指标与UC对照组无明显区别。结论:心理应激可以明显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的症状。苯二氮卓类药物本身无抗炎作用,但可通过影响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减轻了心理应激对内脏的影响,缓解炎性肠病症状的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应激 溃疡性结肠炎 氯硝西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素对高脂饮食诱发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7
3
作者 邵亮 韩真 +1 位作者 吴万春 何池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71-574,共4页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30、20、10 mg/kg)。实验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酶学、血浆内毒素... 目的:观察大蒜素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SD大鼠50只,随机平均分成5组,每组10只:正常组、模型组、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30、20、10 mg/kg)。实验12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酶学、血浆内毒素的含量、肝组织中血清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肝组织谷胱甘肽(GSH)含量、脂质代谢、血清游离脂肪酸(FFA)等水平,以及病理组织学的特点。结果:大蒜素高、中、低剂量组大鼠血脂和血浆内毒素水平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或P<0 .05) ,各用药组大鼠血清SOD活性、MDA含量和FFA水平,以及肝组织SOD活性、MDA含量、GSH含量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1或P<0 .05) ,组织学观察表明高、中剂量大蒜素均能明显减轻肝细胞脂肪变性(P<0 .05)。结论:大蒜素对大鼠NAFLD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并有一定的量效关系,其机制可能与对抗脂质过氧化反应和降低血浆内毒素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素 非酒精性脂肪肝 脂质过氧化 血浆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0
4
作者 李鹃 汪玉兰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8期907-911,共5页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40例轻、中度活动期远段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口服美沙拉嗪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保留灌肠;对照组20例,单用美沙拉嗪口服治...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40例轻、中度活动期远段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0例,口服美沙拉嗪联合美沙拉嗪灌肠液保留灌肠;对照组20例,单用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疾病活动指数(Sutherland DAI),采用Realtime-PCR法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肠黏膜MiR-155的表达。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DAI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肠黏膜MiR-155下降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结论:美沙拉嗪口服联合灌肠治疗活动期轻中度远段溃疡性结肠炎的近期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能迅速促进肠道溃疡黏膜愈合,降低DAI,其机制可能通过抑制肠黏膜MiR-155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疗效 MIR-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在高脂高盐饮食伴高糖饮水诱导的代谢综合征肾病大鼠中的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孔祥 张道友 +2 位作者 张妍 吴海兵 李芳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160-2164,共5页
目的:构建饮食诱导的代谢综合征(MS)肾病大鼠模型,并探讨氧化应激在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MS模型组(n=10)。MS大鼠喂饲高脂高盐(HFS)饲料和20%蔗糖饮水20周。测定尾动脉收缩压(SBP);测空腹... 目的:构建饮食诱导的代谢综合征(MS)肾病大鼠模型,并探讨氧化应激在肾脏损伤中的作用。方法:7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和MS模型组(n=10)。MS大鼠喂饲高脂高盐(HFS)饲料和20%蔗糖饮水20周。测定尾动脉收缩压(SBP);测空腹血糖(FBG)、血脂和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稳态胰岛素评价指数(HOMA-IR);测肌酐、尿蛋白、尿白蛋白和尿钠含量,并计算肌酐清除率(Ccr)、蛋白排泄率(UPE)、白蛋白排泄率(UAE)和钠排泄率(USE);测肾脏组织总抗氧化能力(T-AOC)、抑制超氧阴离子能力(ISAC)、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肾脏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和NADPH氧化酶亚单位p47phox、p22phox蛋白表达;PAS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正常组相比,MS大鼠SBP、血脂、FIns、HOMA-IR、USE和UAE增高;肾脏T-AOC、ISAC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增加;p47phox蛋白表达增高,Cu/Zn-SOD蛋白表达降低;肾小球硬化评分升高。结论:喂饲大鼠HFS饮食和高糖饮水可建立模拟大部分临床特征的MS肾病模型。NADPH氧化酶表达增高和SOD表达减少而引起的氧化应激是导致MS大鼠肾脏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肾病 氧化性应激 NADPH氧化酶 抗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危机干预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文英 吴万春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0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成心理危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43例),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F-36量表(即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目的:探讨心理危机干预对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8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成心理危机干预组(65例)和对照组(43例),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和SF-36量表(即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36item shore formhealth survey,SF-36)进行评价,再作对照分析。结果:干预组心理危机干预后,SDS、SAS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均P<0.01),SF-36的8个领域评分显著增高(P<0.01);对照组SDS、SAS评分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SF-36评分除生理职能和躯体疼痛外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可显著改善晚期乳腺癌患者心理状况,从而提高晚期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危机干预 生活质量 晚期乳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脑病与褪黑素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吴万春 张国政 +1 位作者 汪佑霞 何池义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845-847,共3页
目的 :研究血清褪黑素与肝性脑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法测定伴有肝性脑病肝硬化组和无肝性脑病肝硬化组血清 4Am褪黑素 ,取正常参照组做比较。并动态测定肝性脑病发病期和恢复期的血清褪黑素浓度。结果 :肝性脑病组血清褪黑素比单... 目的 :研究血清褪黑素与肝性脑病发生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法测定伴有肝性脑病肝硬化组和无肝性脑病肝硬化组血清 4Am褪黑素 ,取正常参照组做比较。并动态测定肝性脑病发病期和恢复期的血清褪黑素浓度。结果 :肝性脑病组血清褪黑素比单纯肝硬化组高 ,两组均比正常参照组高。分别为 (30 8 5 3± 5 9 0 7)ng/L、(139 85± 34 5 9)ng/L、(77 73± 2 8 4)ng/L。肝性脑病发病期比恢复期高 (P <0 0 1) ,分别为 (30 1 5 2± 6 6 42 )ng/L和 (147 81± 2 3 31)ng/L。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激素 肝性脑病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立替康联合亚甲蓝示踪进展期胃癌淋巴结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晓鹏 王东 +4 位作者 王冠男 胡明华 张卫东 张国政 张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7期792-796,共5页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亚甲蓝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示踪的效率及其机制。方法:90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非示踪组(31例)、亚甲蓝示踪组(30例)和伊立替康联合亚甲蓝示踪组(29例,简称联合示踪组),其中亚甲蓝示踪组术中用亚甲蓝2 mL分...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亚甲蓝在进展期胃癌根治术中淋巴结示踪的效率及其机制。方法:90例进展期胃癌随机分为非示踪组(31例)、亚甲蓝示踪组(30例)和伊立替康联合亚甲蓝示踪组(29例,简称联合示踪组),其中亚甲蓝示踪组术中用亚甲蓝2 mL分4点于瘤周浆膜下注射,联合示踪组用40 mg伊立替康与2 mL亚甲蓝耦合后分4点注射。3组均用多功能手术解剖器进行刮吸法胃癌根治淋巴结清扫。分别统计各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清除淋巴结数和术后随访情况。结果:非示踪组、亚甲蓝示踪组和联合示踪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218±67)、(192±31)和(205±36)min(P>0.05);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48±116)、(164±88)和(173±98)mL(P<0.05),输血者平均输血量分别为(457±159)(、489±176)和(467±148)mL(P>0.05);平均每例清除淋巴结数分别为(22±9)、(22±10)和(30±9)枚(P<0.05),平均每例阳性淋巴结数分别为(7±3)、(6±3)和(9±3)枚(P<0.05);3组分别有29、28和28例得到平均3年的随访,肿瘤复发率分别为31.0%(9/29)、32.1%(9/28)和21.4%(6/28)(P>0.05),3年存活率分别为62.1%(18/29)、57.1%(16/28)和78.6%(22/28)(P>0.05)。结论:瘤周浆膜下注射伊立替康与亚甲蓝耦合液可明显提高进展期胃癌患者淋巴结清除效率,且安全简便。其机制可能是耦合液显著延长淋巴结染色和褪色时间,始终存在色觉导向刺激,激发术者进行准确而彻底的淋巴结清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淋巴结清扫术 伊立替康 亚甲蓝示踪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鲍正华 韩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63-666,共4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诊断及治疗均较为困难。本文就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作一综述,以期加深对该病的了解,为进...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损伤等多种因素有关,诊断及治疗均较为困难。本文就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治疗作一综述,以期加深对该病的了解,为进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