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紧张素-(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去外膜颈动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安才 李俊 +3 位作者 曹蘅 汪俊元 曹晓霞 吴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1389-1394,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侧颈动脉去外膜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SHR去除右侧颈动脉外膜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SHR组、Ang-(1-7)组和Ang779[Ang-(1-7)拮抗剂]组;8只WKY鼠作为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一侧颈动脉去外膜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24只SHR去除右侧颈动脉外膜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SHR组、Ang-(1-7)组和Ang779[Ang-(1-7)拮抗剂]组;8只WKY鼠作为对照组(WKY组)。去除大鼠右侧颈动脉外膜左侧作假手术对照。颈静脉给药2周,测量尾动脉收缩压(SBP)、双侧颈动脉血流量和血浆及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取双侧颈动脉制成光镜标本,病理图象分析系统测定颈动脉内膜和中膜增生状况。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双侧颈动脉血管紧张素1(AT1)受体蛋白表达。TUNEL法检测血管组织细胞凋亡。结果:Ang-(1-7)组SBP较Ang779组和SHR组显著下降(P<0.01)。Ang-(1-7)组未去外膜侧和去外膜侧内膜增生较SHR组和Ang779组明显改善(P<0.01)。Ang-(1-7)组去外膜侧颈动脉血流量显著高于SHR组和Ang779组(P<0.01)。去外膜侧颈动脉AngⅡ浓度显著高于未去外膜侧(P<0.01)。SHR组和Ang779组去外膜侧颈动脉AT1受体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未去外膜侧(P<0.01),Ang-(1-7)组未去外膜侧和去外膜侧颈动脉AT1受体蛋白表达明显低于SHR组和Ang779组(P<0.01)。Ang-(1-7)组未去外膜侧和去外膜侧凋亡指数较SHR组和Ang779组显著升高(P<0.01)结论:Ang-(1-7)能降低SHR的收缩压和血管阻力增加去外膜侧颈动脉血流量,抑制去外膜后颈动脉内膜增生。这一作用可能与Ang-(1-7)下调颈动脉AT1受体,促进血管组织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1-7) 大鼠 外膜 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安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4-96,共3页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拮抗剂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组织因子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吴旭斌 汤圣兴 +2 位作者 伍广伟 林英忠 胡昌兴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8-102,共5页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TNFα-、组织因子水平及组织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0.1,1,10μmol/L)干预,共同孵育24 h后,用夹心酶联...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表达TNFα-、组织因子水平及组织因子活性的影响。方法:分离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以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0.1,1,10μmol/L)干预,共同孵育24 h后,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TNFα-及细胞膜组织因子水平,用逆转录聚合酶联链反应测定它们mRNA的表达,同时用底物发光法检测组织因子的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阿托伐他汀(0,0.1,1,10μmol/L)干预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TNFα-分别为(306±40)、(264±54)、(229±24)、(189±44)ng/L,合成组织因子分别为(5.8±1.3)、(4.6±0.8)、(3.7±0.9)、(2.7±0.5)ng/L及组织因子的活性分别为(16.2±3.2)、(7.7±2.8)、(4.3±0.8)、(3.8±0.8)pmol/L(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呈药物浓度依赖性地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合成TNF-α、组织因子及组织因子活性。阿托伐他汀通过抗炎、抗血栓形成而在急性冠脉综合征防治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Α 组织因子 阿托伐他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奥美沙坦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单中心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文洁 柯永胜 +2 位作者 杨浩 蔚有权 曹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9期1053-1058,共6页
目的:通过与进口奥关沙坦酯(商品名傲坦)比较,单中心评价国产奥美沙坦酯单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验证本药与原研药等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方法进行研究。5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目的:通过与进口奥关沙坦酯(商品名傲坦)比较,单中心评价国产奥美沙坦酯单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验证本药与原研药等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对照方法进行研究。57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奥关沙坦酯组(27人、国产奥关沙坦酯20mg+傲坦模拟片1片20mg)和傲坦组(30人、傲坦20mg+国产奥关沙坦酯模拟片1片20mg),治疗期为8周,每2周随访1次,观察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治疗2周后若患者坐位舒张压≥90mmHg(1mmHg===0.133kPa)和(或)收缩压≥140mmHg,则将剂量加一倍,至疗程结束。若坐位舒张压〈90mmHg,则维持原剂量。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奥关沙坦酯组和傲坦组收缩压分别下降(22.5士9.5)mmHg和(21.4±9.5)mmHg(均P〈0.001),舒张压分别下降(16.1±5.5)mmHg和(14.7±4.4)mmHg(均P〈0.001),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产奥美沙坦酯组与傲坦组降压总有效率(96.30%VS92.60%)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奥关沙坦酯片20~40mg,每日1次是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安全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产奥美沙坦酯片 傲坦 高血压 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4
5
作者 蔚有权 杨浩 +1 位作者 刘文洁 曹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7期784-785,共2页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急诊科及心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选择作用快、安全性好的药物终止PSVT的发作,是临床上的迫切需要。我们应用国产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guanfu base A,GFA),在2008年11月至2011年4月期间对入...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急诊科及心内科常见的急症之一,选择作用快、安全性好的药物终止PSVT的发作,是临床上的迫切需要。我们应用国产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guanfu base A,GFA),在2008年11月至2011年4月期间对入选Ⅳ期临床试验的12例自发的PSVT患者进行终止试验,评价GFA的疗效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盐酸关附甲素注射液 安全性观察 疗效 Ⅳ期临床试验 PSVT 药物终止 心内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_1肾上腺素受体与CYP2D6基因多态性对美托洛尔抗高血压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徐承华 杨玉雯 曹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414-1418,共5页
目的:探讨β1肾上腺素受体与CYP2D6基因多态性对美托洛尔抗高血压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安徽省皖南地区收集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和代谢酶细胞色素2136(CYP2D6)基因多态性检测,... 目的:探讨β1肾上腺素受体与CYP2D6基因多态性对美托洛尔抗高血压治疗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10月至2009年10月在安徽省皖南地区收集的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β1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R)和代谢酶细胞色素2136(CYP2D6)基因多态性检测,将β1-AR 389位携带Arg的118例患者按照CYP2D6基因表型分为弱代谢组(PM组,55例)、中等代谢组(IM组,36例)和强代谢组(EM组,27例),给予相同剂量(100mg/d)美托洛尔,均分2次口服降压治疗,共随访4周,观察血压、心率和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PM、IM、EM组血压和心率均下降,尤以PM组血压和心率降幅最大,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结论:β1肾上腺素受体和CYP2D6基因多态性与美托洛尔降压疗效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Β1肾上腺素受体 CYP2D6 基因多态性 美托洛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表达及心肌间质降解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蔚有权 曹蘅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8期866-871,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Ι(rhIGF-Ι)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及心肌间质降解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腹腔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建立MI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16只,术后分别给予rhIGF-Ι50μg·kg... 目的:探讨重组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Ι(rhIGF-Ι)对心肌梗死(MI)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及心肌间质降解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腹腔注射异丙基肾上腺素建立MI模型后随机分成3组,每组16只,术后分别给予rhIGF-Ι50μg·kg-1·d-1(IGF-I组)、奥曲肽50μg·kg-1·d-1(Oct组)和生理盐水5mL·kg-1·d-1(MI组),每组按照用药时间(2、14d)再分成2个亚组(分别是IGF-I2d、IGF-I14d,Oct2d、Oct14d,和MI2d、MI14d组,n=8),另取8只正常SD大鼠作为阴性对照组。超声测定大鼠左室前壁(LVAW)、后壁(LVPW)厚度、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以及短轴缩短率(FS);大鼠处死后消化法测定心肌组织匀浆羟脯氨酸浓度;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在心肌中的表达。结果:与MI组相比,IGF-I组大鼠梗死区心肌MMP-2、MMP-9活性降低,TIMP-1表达增加,心肌胶原降解减少,LVEDD、LVESD减小,FS增加;Oct组MMP-2、MMP-9表达增加,胶原蛋白降解显著,LVAW降低,LVEDD、LVESD增加,FS下降。结论:rhIGF-Ι治疗使MI大鼠心肌MMPs活性减弱,TIMP-1表达上调,心肌间质胶原降解减少,心室重构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 心肌梗死 心室重构 基质金属蛋白酶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剪切力对支架边缘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步春 王安才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6期462-465,共4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冠心病重要手段,但其不可避免的会损伤内皮细胞,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和/或结构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在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中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而一直作用于内皮的血液流动剪切力对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治疗冠心病重要手段,但其不可避免的会损伤内皮细胞,引起内皮细胞功能失调和/或结构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在冠状动脉支架再狭窄中扮演了非常重要角色,而一直作用于内皮的血液流动剪切力对内皮细胞形态及功能的改变起重要作用,本文就剪切力对支架边缘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影响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力 再狭窄 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安才 纪勤炯 朱向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CSCD 1998年第2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EC_I)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和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监测56例高血压病患者服用苯那普利前和后6个月的心脏形态和心律失常变化。结果检测的27例LVH患者VA发生率明...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EC_I)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左室肥厚(LVH)和室性心律失常(VA)的影响。方法采用超声检查和动态心电图监测56例高血压病患者服用苯那普利前和后6个月的心脏形态和心律失常变化。结果检测的27例LVH患者VA发生率明显高于无LVH者(77.7 %对34.5 %) ,尤以复杂型VA多见(48.2 %对10.4 %) ;治疗6个月后 ,IVS、LVPW、LA和LVMI显著消退 ,VA发生率亦明显降低。结论高血压伴LVH时VA和复杂型VA发生率显著增多 ;苯那普利对高血压病的LVH有明显消退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那普利 高血压病 左室肥厚 室性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风湿性房颤患者经不同药物复律后左房功能改变的超声对比研究
10
作者 张平洋 倪薇华 +5 位作者 李劲 朱向明 何英萍 汤圣兴 胡家荣 赵振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5期421-423,共3页
目的 :比较非风湿性房颤 (NRH AF)患者经胺碘酮和心律平复律后左房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观察了 2 5患者分别服用胺碘酮(简称胺碘酮组 ,n =13)和心律平 (心律平组 ,n =15 )复律后d 1、d 30时的房缩期二尖瓣血流 (MIF)和... 目的 :比较非风湿性房颤 (NRH AF)患者经胺碘酮和心律平复律后左房收缩功能的改变。方法 :利用多普勒超声观察了 2 5患者分别服用胺碘酮(简称胺碘酮组 ,n =13)和心律平 (心律平组 ,n =15 )复律后d 1、d 30时的房缩期二尖瓣血流 (MIF)和肺静脉血流 (PVF)变化 ,并与 15例正常人作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复律后d 1的房缩期二尖瓣血流峰速 (Ap) ,速度积分 (Ai)和房缩期肺静脉返转血流峰速 (Zp) ,速度积分 (Zi)均较正常显著减小 (P <0 .0 1) ,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此后 4wk内两组患者的Ap、Ai、Zp和Zi均逐步增大 ,但复律后d30时两组患者的Ap、Ai、Zp和Zi都较正常组显著减小。与胺碘酮组患者相比 ,心律平组d 30时的Ap、Ai、Zp和Zi均显著减小 (P <0 .0 5 )。结论 :NRH AF患者经胺碘酮或心律平复律后一个月内左房收缩功能均不能完全恢复 ,且两组间改善程度不同 ,从复律后左房机械收缩功能的改善方面考虑 ,胺碘酮复律疗效优于心律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风湿性心房纤颤 药物治疗 复律 左房收缩功能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胺碘酮 心律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依维莫司药物洗脱支架临床循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文俊 刘文洁 柯永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5期591-595,共5页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自20世纪70年代末应用临床以来,已成为治疗冠心病主要手段之一。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和紫杉醇洗脱支架(Taxus)的循证医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自20世纪70年代末应用临床以来,已成为治疗冠心病主要手段之一。第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如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和紫杉醇洗脱支架(Taxus)的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其与金属裸支架比较,能进一步改善PCI的早期疗效,并减少再狭窄的风险。第一代DES在停止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后出现的潜在的支架晚期血栓形成,是第一代DES最大的安全性问题。新一代DES依维莫司药物涂层支架(Xience Ⅴ)具有优越的抗再狭窄疗效以及长期安全性。本文就依维莫司药物涂层支架(Xience Ⅴ)的临床循证研究作一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依维莫司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丁合彬 杨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96-297,共2页
目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为常规X线透视下及三维标测系统下标测消融两种方法,相对于前者,三维标测系统不延长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与较好的安全性,并且能显著减少术中X线曝光时间与曝光量,降低了术者及患... 目前,经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分为常规X线透视下及三维标测系统下标测消融两种方法,相对于前者,三维标测系统不延长手术时间,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与较好的安全性,并且能显著减少术中X线曝光时间与曝光量,降低了术者及患者射线相关损害风险,此项技术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标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