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药物基因多态性分析对安徽皖南地区高血压患者个体化治疗的参考价值 被引量:5
1
作者 万淑君 张梦莹 +4 位作者 陈其雷 钟民 朱小龙 张莺莺 吕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5,共8页
目的:分析皖南地区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及利尿剂药物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为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工作和个性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2021年7月至2023年... 目的:分析皖南地区高血压患者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拮抗剂及利尿剂药物基因多态性分布频率,为高血压药物基因检测工作和个性化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搜集2021年7月至2023年4月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839例高血压住院患者药物基因检测信息,分析各基因位点分布频率。结果:ACE(I/D)I/I、I/D及D/D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2.1%、46.0%、11.9%;肾上腺素能受体β1(ADRB1)(1165G>C)G/G、G/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3%、40.0%、51.6%;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GTR1)(1166A>C)A/A、A/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0.2%、9.8%、0.0%;CYP2C9*3(1075A>C)*1/*1、*1/*3及*3/*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1.3%、8.7%、0.0%;CYP2D6*10(100C>T)*1/*1、*1/*10及*10/*10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5.0%、36.6%、38.4%;CYP3A5*3(6986A>G)*1/*1、*1/*3及*3/*3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0%、39.0%、54.0%;钠尿肽前体蛋白A(NPPA)(2238T>C)T/T、T/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7.9%、2.1%、0.0%。此外,皖南地区多个药物相关基因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与中国其他地区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皖南地区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具有一定偏向性,且与中国其他地区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提示开展高血压药物基因多态性检测对皖南地区高血压药物个体化应用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药物 药物代谢酶基因 药物作用靶点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个体化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lncRNAHEM2M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小鼠的肝脏损伤 被引量:1
2
作者 孔祥 张腾 +5 位作者 张妍 高灵犀 汪文 汪梦燕 王国栋 吕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 目的探讨过表达长链非编码RNA(lncRNA)HEM2M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小鼠肝损伤的影响。方法野生型C57BL/6(WT)和条件性髓系细胞lncRNAHEM2M过表达(MYKI)小鼠分别喂饲普通饮食(ND)和高脂饮食(HFD),即为WT+ND、MYKI+ND、WT+HFD和MYKI+HFD组。12周后行腹腔糖耐量及胰岛素耐量试验后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和肝脏组织的肝功能指标,制备肝脏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和F4/80免疫组化染色,ELISA法检测肝脏组织中IL-6、IL-1β和TNF-α水平,qRT-PCR检测M1型(TNF-α、iNOS和IL-6)和M2型(Arg-1、YM-1和IL-10)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免疫印迹检测肝脏组织中P-AKT、T-AKT、NLRC4、caspase-1和GSDMD蛋白表达,比色法和免疫荧光测定肝脏组织caspase-1活性。结果与HFD喂饲的WT小鼠相比,MYKI+HFD小鼠肝功能损伤减轻(P<0.01),肝脏脂肪变缓解,肝脏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糖耐量损伤及胰岛素抵抗改善(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IL-6、IL-1β和TNF-α水平降低(P<0.01),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mRNA表达减少(P<0.01),M2型mRNA表达增加(P<0.01);MYKI+HFD小鼠肝脏组织NLRC4炎症小体活性降低(P<0.01),活性caspase-1减少,GSDMD-N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过表达lncRNAHEM2M降低NAFLD小鼠肝脏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并抑制肝脏NLRC4炎症小体激活,减少肝细胞焦亡,最终改善NAFLD小鼠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cRNAHEM2M 巨噬细胞 非酒精性脂肪肝 细胞焦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IFI30通过激活STAT1抑制U251人胶质瘤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3
作者 叶静静 徐文琴 陈天兵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2,共10页
目的 构建γ干扰素诱导蛋白30(IFI30)表达抑制的U251细胞,探讨IFI30表达受到抑制后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在线设计敲低靶点并合成3条小干扰RNA(siRNA),转染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抑制效率,选取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序... 目的 构建γ干扰素诱导蛋白30(IFI30)表达抑制的U251细胞,探讨IFI30表达受到抑制后对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在线设计敲低靶点并合成3条小干扰RNA(siRNA),转染后通过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抑制效率,选取抑制效率最高的siRNA序列构建短发夹RNA (shRNA)质粒。重组质粒与包装质粒共转染HEK293T细胞制备慢病毒。用慢病毒感染胶质瘤U251细胞,经嘌呤霉素筛选得到阳性细胞。采用CCK-8实验、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实验和集落形成实验分析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Transwell^(TM)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上皮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1)。结果 筛选到有效的靶点序列并成功建立IFI30表达抑制的U251细胞。敲低IFI30的表达抑制U251细胞增殖,G0/G1期细胞比例增加,S期减少,细胞凋亡明显增加,细胞的侵袭和迁移能力降低。同时,U251细胞cyclin D1、Bcl2和N-cadherin的表达降低,E-cadherin, STAT1磷酸化表达增加。结论 敲低IFI30通过促进STAT1活化抑制U251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并促进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诱导蛋白30(IFI30) 胶质瘤 细胞增殖 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STAT1) 慢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nt/β-catenin通路参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调控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志 张梦莹 +2 位作者 李雪琴 陆进明 徐亮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86-1490,共5页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经Wnt/β联蛋白(β-catenin)通路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大鼠ADSC的条件培养基作用于HBZY-1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RNA干扰、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分析... 目的探讨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经Wnt/β联蛋白(β-catenin)通路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大鼠ADSC的条件培养基作用于HBZY-1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RNA干扰、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等技术分析HBZY-1细胞增殖能力、Wnt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在ADSC条件培养基作用下,HBZY-1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物1(DKK1)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而纤连蛋白(fibronectin)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同时系膜细胞的β-catenin和Bcl-2蛋白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ADSC中DKK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BZY-1细胞,利用小干涉RNA敲低ADSC的DKK1表达后,其β-catenin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将干扰后的ADSC条件培养基作用于HBZY-1细胞,可重新增加HBZY-1细胞Wnt信号通路中β-catenin和Bcl-2的蛋白水平。结论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可能参与ADSC对HBZY-1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 系膜细胞 Wnt DICKKOPF WNT信号通路抑制物1(DKK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中miR-155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张莺莺 钟民 +1 位作者 张梦莹 吕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0-543,共4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miR-155及其前体基因BI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者50例及健康对照20例外周血CD4+T细胞中BIC及miR-155的表达水平,并且与哮喘患者临床指... 目的:探讨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miR-155及其前体基因BI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不同严重程度哮喘患者50例及健康对照20例外周血CD4+T细胞中BIC及miR-155的表达水平,并且与哮喘患者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运用过表达或抑制,探讨miR-155在CD4+T细胞体外分化中的作用。结果:哮喘患者组BIC及miR-155的表达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中、重度哮喘患者的BIC表达均低于对照组(P<0.05),轻、中、重度哮喘患者的miR-155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组间比较发现,轻、中、重度哮喘患者的BIC表达无统计学意义,而重度哮喘患者miR-155的表达较轻度哮喘组有明显下降(P<0.05);miR-155的表达与用力呼气第1秒量之间呈正相关(P<0.01);miR-155过表达促进CD4+T细胞向Th1分化,而抑制miR-155的表达则促进CD4+T细胞向Th2分化。结论:过敏性哮喘患者外周血CD4+T细胞中miR-155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哮喘严重程度相关,提示miR-155调控CD4+T细胞分化在哮喘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MIR-155 B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小鼠脾脏来源CD4^+ T细胞促进体外培养巨噬细胞的M2极化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梦莹 李志 +2 位作者 李雪琴 钟民 吕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89-295,共7页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脾脏来源CD4^+T细胞体外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极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粉尘螨变应原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动物模型。于末次激发24h后,取小鼠肺中叶、HE染色观察炎症改变,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脾脏... 目的探讨哮喘小鼠脾脏来源CD4^+T细胞体外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极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粉尘螨变应原诱导的过敏性哮喘小鼠动物模型。于末次激发24h后,取小鼠肺中叶、HE染色观察炎症改变,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脾脏组织中miR-155-5p水平;免疫磁珠分选哮喘小鼠脾脏CD4^+T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哮喘小鼠脾脏CD4^+T细胞miR-155-5p水平,同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哮喘小鼠脾脏中CD4^+IFN-γ^+Th1细胞和CD4^+IL-4^+Th2细胞比例的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正常组和哮喘组小鼠肺组织中M2相关标志基因精氨酸酶1(Arg1)、类几丁质酶3样分子3(YM1/Chi3l3)、类抵抗素α(retnlα/FIZZ1)的mRNA水平;哮喘小鼠脾脏来源CD4^+T细胞与BMDM进行共培养,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DM的M2相关标志基因Arg1、YM1、FIZZ1的mRNA水平;通过瞬时转染的方法,将miR-155-5p抑制剂(miR-155-5p-inhibitor)和阴性对照分别转染入哮喘小鼠脾脏CD4^+T细胞后,再与BMDM进行共培养48h后,实时定量PCR测定BMDM中的Arg1、YM1、FIZZ1的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哮喘组小鼠肺、脾脏组织中miR-155-5p水平增加,脾脏CD4^+T细胞miR-155-5p水平升高,且Th2细胞比例上升,肺组织中Arg1、YM1、FIZZ1表达上调;哮喘组小鼠脾脏CD4^+T细胞与BMDM体外共培养后,BMDM的Arg1、YM1、FIZZ1的mRNA水平上调,而转染miR-155-5p-inhibitor后的脾脏CD4^+T细胞并未明显影响体外共培养的BMDM的M2标志基因表达。结论哮喘小鼠脾脏来源的CD4^+T细胞能够促进体外共培养的巨噬细胞向M2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CD4^+T细胞 巨噬细胞 极化 miR-155-5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lncRNA NR_028113.1通过激活JAK2/STAT3通路促进巨噬细胞的极化 被引量:4
7
作者 张梦莹 李志 +4 位作者 裴纬亚 李雪琴 杨辉 朱小龙 吕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3-399,共7页
目的探究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lncRNA NR_028113.1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IL-4诱导其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后,提取并鉴定M2细胞上清液所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M2-exo),qR... 目的探究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lncRNA NR_028113.1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并培养BALB/c小鼠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BMDMs),IL-4诱导其向M2型巨噬细胞极化后,提取并鉴定M2细胞上清液所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M2-exo),qRT-PCR检测M2外泌体中lncRNA的表达。将100μg/mL的M2-exo,对照组用等体积的PBS分别与M0巨噬细胞共孵育48 h后,q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Arg1、YM-1、FIZZ1、iNOS和TNF-α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CD206^(+)细胞比例,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设计、合成lncRNA smart silencer特异性抑制lncRNA NR_028113.1的表达,转染M2细胞48 h后提取各组细胞(exo+NC和exo+smart silencer)上清液分泌的外泌体再与M0型巨噬细胞共孵育,检测孵育后各组细胞中Arg1、YM-1、FIZZ1、iNOS和TNF-α的表达以及CD206^(+)细胞比例和JAK2/STAT3信号通路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lncRNA NR_028113.1在M2型巨噬细胞外泌体中高表达(P<0.05)。相比于PBS对照组,与M2-exo共培养的M0巨噬细胞中Arg1、YM-1和FIZZ1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下调(P<0.05),CD206^(+)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增加(P<0.01),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P<0.05)。抑制M2-exo中lncRNA NR_028113.1的表达后,共培养的M0巨噬细胞中Arg1、YM-1和FIZZ1表达显著下调(P<0.05),iNOS和TNF-α表达显著上调(P<0.05),CD206^(+)细胞所占比例显著减少(P<0.05),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减少(P<0.05)。结论M2型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lncRNA NR_028113.1可显著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其机制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lncRNA 巨噬细胞极化 JAK2 STA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清抗内皮细胞抗体和抗β_2糖蛋白I抗体水平及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梦莹 李志 +3 位作者 吕坤 钟民 所起凤 钟正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2期142-146,共5页
目的: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β2GP-Ⅰ抗体在SLE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探讨AEC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40例,留取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ECA和抗β2GP-Ⅰ... 目的:检测抗内皮细胞抗体(AECA)和抗β2GP-Ⅰ抗体在SLE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及探讨AECA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收集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90例和正常对照40例,留取血清,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收集SLE患者部分临床指标,分析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与临床指标间的关系。将不同浓度AECA的SLE患者血清加入HUVEC培养基,应用四唑盐比色试验(MTT)法检测各组OD值判断内皮细胞增殖状态。结果:SLE患者血清中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在90例SLE患者中33例抗β2GP-Ⅰ抗体阳性,该33例SLE患者对应的AE-CA、APTT水平和SLE活动评分(SLEDAI)积分均显著高于其余57例SLE患者(P<0.01,P<0.05,P<0.05)。同时该33例患者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呈高度正相关(r=0.984,P<0.01),AECA和抗β2GP-Ⅰ抗体水平均与SLE-DAI呈正相关(P<0.05),抗β2GP-Ⅰ抗体水平与凝血酶原时间(PT)间存在正相关(r=0.349,P<0.05)。空白对照组、健康对照血清组和低浓度AECA血清组间OD值无差异,而高浓度AECA血清组OD值显著低于以上3组(P<0.05)。结论:AECA和抗β2GP-Ⅰ抗体与SLE疾病活动相关,AECA在体外对HUVEC增殖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抗内皮细胞抗体 抗β2糖蛋白Ⅰ抗体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联合环磷酰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其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表达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李志 张梦莹 +4 位作者 徐亮 陆进明 陈兰芳 毛桐俊 宣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66-370,共5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及其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及其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和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不同时间以不同药物浓度分别加入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进行干预。以MTT法检测药物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两种药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以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半数抑制浓度分别及联合作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48h,以RT-PCR的方法比较3组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和MCP-1的mRNA表达差异。结果:地塞米松、环磷酰胺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地抑制HUVECs的增殖,地塞米松和环磷酰胺IC50分别为0.74、1.87mg/mL。地塞米松与环磷酰胺分别及联合孵育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和MCP-1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且联合作用组显著低于单个药物组(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并抑制血管内皮细胞ICAM-1和MCP-1mRNA表达,从而对血管起到保护作用并可能为临床治疗血管炎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糖皮质激素 环磷酰胺 细胞间黏附分子 单核细胞趋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花青素对H_2O_2引起PC12细胞的内质网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马玉红 张梦莹 +2 位作者 所起凤 钟民 吕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4期389-392,共4页
目的:研究H2O2诱导PC12细胞的内质网应激损伤作用及原花青素对其预防作用。方法:H2O2100μmol/L诱导PC12细胞损伤18h复制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D),原花青素40mg/L、SB203580 10μmol/L、Tempol800μmol/L于造模前30min预处理后,RTPCR检测Bi... 目的:研究H2O2诱导PC12细胞的内质网应激损伤作用及原花青素对其预防作用。方法:H2O2100μmol/L诱导PC12细胞损伤18h复制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D),原花青素40mg/L、SB203580 10μmol/L、Tempol800μmol/L于造模前30min预处理后,RTPCR检测BiP/GRP-78mRNA表达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反应氧产物(ROS)阳性细胞生成率,计算平均荧光强度。结果:H2O2100μmol/L诱导PC12细胞损伤后BiP/GRP-78mRNA表达量显著增高,ROS生成增加;原花青素40mg/L可显著降低BiP/GRP-78mRNA表达水平(P<0.01),减少细胞内ROS生成(P<0.01)。结论:原花青素可减轻H2O2引起PC12细胞的内质网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过氧化氢 PC12细胞 BIP GRP-78 反应氧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 let-7a在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向明 吕坤 +4 位作者 张帆 张莺莺 钟民 李佳嘉 梅晶晶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7期738-742,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 let-7a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let-7a慢病毒表达质粒的方法,并在造模前7d给予let-7a进行治疗干预。采用自动生化仪分析检测血清AL... 目的:探讨microRNA let-7a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采用尾静脉注射let-7a慢病毒表达质粒的方法,并在造模前7d给予let-7a进行治疗干预。采用自动生化仪分析检测血清ALT变化;ELISA检测血清TNF-α、IL-6和干扰素-γ(IFN-γ)表达水平;HE染色肝脏组织病理学观察,评价let-7a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血清ALT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IL-6水平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FN-γ水平也显著下降(P<0.05)。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治疗组较模型组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炎症细胞明显减少(P<0.01,P<0.05)。治疗组小鼠生存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let-7a对ConA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有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通过抑制相关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6和IFN-γ表达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 let-7a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沉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D-(-)-MTX/A549耐药细胞株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
12
作者 陶绍能 王莹莹 +2 位作者 戴云海 程光华 吕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7期745-748,共4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沉默对D-(-)-MTX/A549耐药细胞株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iRNA技术沉默D-(-)-MTX/A549耐药细胞株VEGF基因,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沉默对D-(-)-MTX/A549耐药细胞株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siRNA技术沉默D-(-)-MTX/A549耐药细胞株VEGF基因,细胞划痕试验和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VEGF、MMP-2 mRNA,Western blot检测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VEGF siRNA序列及阴性对照成功转染至D-(-)-MTX/A549后,VEGF 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与阴性对照相比下降了2.29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表明转染成功。阴性对照组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D-(-)-MTX/A549迁移和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值均<0.05),D-(-)-MTX/A549耐药细胞MMP-2 mRNA、p-ERK1/2的蛋白达也较阴性对照水平明显下降(P值均<0.05)。结论:抑制VEGF基因表达可以抑制D-(-)-MTX/A549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这一过程可能涉及到MMP-2和p-ERK1/2信号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氨蝶呤 耐药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甲蝶呤对映体对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研究
13
作者 陶绍能 王莹莹 +4 位作者 周建国 程光华 张梦莹 钟民 吕坤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6期625-628,共4页
目的:研究氨甲喋呤(MTX)对映体对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加入MTX对映体后细胞形态变化,应用MTT法检测MTX对映体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倒置相差... 目的:研究氨甲喋呤(MTX)对映体对肺癌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加入MTX对映体后细胞形态变化,应用MTT法检测MTX对映体对A549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及凋亡率的变化。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加入MTX对映体后细胞形态发生明显变化,MTT法检测表明两种MTX对映体抑制A549细胞的生长呈剂量与时间依赖性,L-(+)-MTX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D-(-)-MTX。流式细胞检测发现两种MTX对映体药物对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和凋亡具有明显干扰作用。结论:MTX对映体对A549细胞的作用明显具有手性差异,L-(+)-MTX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D-(-)-M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甲蝶呤 对映体 A549细胞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外泌体来源的miR-320通过靶向Pik3r1抑制AKT/mTOR通路促进小鼠心肌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欣 李雪琴 +3 位作者 朱良宇 殷国泉 张苑 吕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16-525,共10页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外泌体miR-320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柯萨奇病毒B3(CVB3)腹腔注射,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采用血清外泌体抽提试剂盒提取血清外泌体,与心肌细胞共培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摄取外... 目的探讨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外泌体miR-320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使用柯萨奇病毒B3(CVB3)腹腔注射,建立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采用血清外泌体抽提试剂盒提取血清外泌体,与心肌细胞共培养,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心肌细胞摄取外泌体情况;使用miR-320抑制剂或模拟物转染心肌细胞,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320表达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因子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miR-320靶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miR-320与其靶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的作用关系;Western blot法检测miR-320对蛋白激酶B/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AKT/mTOR)通路蛋白的影响。结果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外泌体促进心肌细胞凋亡并上调BAX水平,同时降低Bcl2水平;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中miR-320显著上调,且miR-320成熟体和miR-320前体pri-miR-320表达在心肌细胞均明显上调;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外泌体处理的心肌细胞中miR-320水平显著上调,而转染miR-320抑制剂逆转了外泌体引起的miR-320上调及凋亡率升高;Pik3r1是miR-320的靶基因,其过表达逆转miR-320上调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miR-320过表达抑制AKT/mTOR通路激活。结论病毒性心肌炎血清外泌体miR-320通过靶向Pik3r1抑制AKT/mTOR通路促进小鼠心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外泌体 磷脂酰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1(Pik3r1) miR-320 心肌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9
15
作者 万淑君 孔祥 吕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5-670,共6页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为一类不编码蛋白的RNA分子,是机体重要的生物调控因子,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展过程。ncRNA按其片段大小主要分为微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cod... 非编码RNA(non-coding RNA,ncRNA)为一类不编码蛋白的RNA分子,是机体重要的生物调控因子,在转录及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影响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发展过程。ncRNA按其片段大小主要分为微RNA(micro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 coding RNA,lncRNA)及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miRNA可在转录后水平调控靶基因表达,并有成为临床诊断标志物的潜能。lncRNA影响多种分子信号通路,其在糖尿病血管病变中的作用逐渐受到关注。circRNA具有显著的基因调节功能,可与miRNA竞争结合位点,参与调控糖尿病血管病变。该文回顾目前有关ncRNA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研究,探讨ncRNA与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病变间的关系,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编码RNA 微RNA 长链非编码RNA 糖尿病 糖尿病血管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促癌miRNA调控网络分析与验证 被引量:4
16
作者 叶静静 徐文琴 陈天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5-54,共10页
目的构建肝细胞癌中生存相关的促癌miRNA与其靶基因的调控网络并对关键miRNA-靶基因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利用OncomiR和Oncolnc获取肝癌中生存相关的miRNA,并进行表达分析和生存分析;利用miRNet预测miRNA的靶基因,通过GEPIA2、Ualcan分别... 目的构建肝细胞癌中生存相关的促癌miRNA与其靶基因的调控网络并对关键miRNA-靶基因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利用OncomiR和Oncolnc获取肝癌中生存相关的miRNA,并进行表达分析和生存分析;利用miRNet预测miRNA的靶基因,通过GEPIA2、Ualcan分别对靶基因进行生存和表达分析,通过Starbase进行miRNA-靶基因共表达分析,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miRNA-靶基因网络,通过Enrichr进行靶基因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进行蛋白互作网络构建。将NC,hsa-miR-1226-3p的mimic或inhibitor,hsa-miR-221-5p的mimic或inhibitor分别转染HepG2细胞,利用CCK8检测转染后细胞活力的变化情况,另取转染后48 h样品利用Q-PCR检测靶基因表达情况;将NC,hsa-miR-221-5p的mimic或inhibitor分别转染HepG2细胞,48 h后用Werstern blot检测靶基因蛋白表达情况;将NC+p-GCDH-WT质粒,NC+p-GCDH-MUT质粒,hsa-miR-221-5p mimic+pGCDH-WT质粒,hsa-miR-221-5p mimic+p-GCDH-MUT质粒分别转染HepG2细胞,48 h后利用多功能酶标仪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将NC,hsa-miR-221-5p mimic,pEGFP N1-GCDH质粒,hsa-miR-221-5p mimic+pEGFP N1-GCDH质粒分别转染HepG2细胞,利用CCK8检测转染后细胞活力的变化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从OncomiR和Oncolnc数据库中分别得到223个(P<0.05)和146个(P<0.05)在肝癌中与生存相关的miRNA,两者交集为131个;结合表达分析和生存分析的结果共鉴定出48个促癌miRNA;miRnet共预测出10 278个靶基因,通过生存和表达分析符合预期的为44个,miRNAmRNA共表达分析后的结果显示27个靶基因符合预期。通过Cytoscape软件构建的miRNA-靶基因网络包含了25个促癌miRNA和27个抑癌基因。富集分析结果显示靶基因集中作用于脂肪酸代谢通路。验证实验显示,转染hsa-miR-1226-3p的mimic和inhibitor,hsa-miR-221-5p的mimic和inhibitor后,其对应的靶基因mRNA或蛋白水平均显著改变(P<0.05);hsa-miR-221-5p mimic和p-GCDH-WT质粒共转可显著降低其荧光素酶的活性(P<0.05);pEGFP N1-GCDH质粒和hsa-miR-221-5p mimic共转可显著恢复其对细胞活力,以及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P<0.05)。结论通过综合分析鉴定了肝癌中的促癌miRNA并构建了其调控网络;脂肪酸代谢可能是肝细胞癌中促癌miRNA发挥作用的重要的靶标信号通路之一。hsa-miR-221-5p/GCDH轴是肝癌进展的重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促癌miRNA 调控网络 生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诱导PLEKHA4的上调参与胶质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生物学进程 被引量:3
17
作者 叶静静 徐文琴 +2 位作者 奚邦生 王能乾 陈天兵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71-1080,共10页
目的探究乳酸诱导的PLEKHA4基因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以及GEPIA2在线网站分析PLEKHA4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通过RNA小干扰技术设计PLEKHA4 siRNA后分别转染胶质瘤U251和T98... 目的探究乳酸诱导的PLEKHA4基因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通过GEO数据库以及GEPIA2在线网站分析PLEKHA4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关系,通过RNA小干扰技术设计PLEKHA4 siRNA后分别转染胶质瘤U251和T98G细胞处理1 d,通过实时细胞分析技术以及Edu实验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流式分析技术检测胶质瘤细胞的周期和凋亡;PCR检测临床收集的胶质瘤样本和对照以及乳酸和葡萄糖治疗下胶质瘤细胞中PLEKHA4的mRNA表达量的变化;体内异种移植小鼠实验检测裸鼠成瘤能力;Westernblot检测cyclinD1、CDK2、Bcl2、β-catenin表达和MAPK信号通路关键蛋白的磷酸化表达水平。结果GEO数据库和在线网站分析结果显示PLEKHA4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RTCA以及Edu实验显示,敲降PLEKHA4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P<0.05);平板克隆实验显示,敲降组的细胞克隆数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敲低PLEKHA4后细胞周期受到阻滞G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凋亡细胞增加(P<0.01);胶质瘤样本和乳酸和葡萄糖治疗后胶质瘤细胞的PLEKHA4基因的mRNA表达升高(P<0.01);敲降PLEKHA4基因后,裸鼠成瘤能力降低;Westernblot结果显示敲减PLEKHA4后能够抑制cyclinD1、CDK2、Bcl2等功能蛋白的表达,且显著抑制ERK、p38的磷酸化和β-catenin蛋白表达(P<0.01)。结论敲减PLEKHA4基因通过抑制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和β-Catenin的表达,抑制胶质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凋亡,同时糖酵解产生的乳酸诱导PLEKHA4表达上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乳酸 PLEKHA4 增殖 凋亡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SNHG9敲除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生物信息学探讨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静静 陈天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2-347,共6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结合流式单细胞分选构建lncRNA SNHG9基因敲除的U251细胞株,检测基因敲除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SNHG9基因发挥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在SNHG9基因上、下游分别设计一个Cas9作用靶点,将两对单... 目的利用CRISPR-Cas9结合流式单细胞分选构建lncRNA SNHG9基因敲除的U251细胞株,检测基因敲除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SNHG9基因发挥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在SNHG9基因上、下游分别设计一个Cas9作用靶点,将两对单链向导RNA的引物模板退火连接px330-EGFP载体,构建成功的目的质粒共转染U251细胞后,通过流式单细胞分选在96孔板中培养,通过PCR扩增和测序验证筛选得到SNHG9敲除成功的单克隆细胞株并扩大培养。RTCA方法检测SNHG9敲除后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利用在线工具分析lncRNA SNHG9的表达情况,查找共表达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结果构建成功用于SNHG9敲除的质粒。培养共存活了8个克隆,且得到1株SNHG9成功敲除的细胞株。敲除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分析显示SNHG9在胶质母细胞瘤(GBM)组织中高表达,富集分析显示共表达基因主要与线粒体的功能相关。结论成功建立了SNHG9敲除的克隆细胞株且能抑制U251细胞的增殖,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SNHG9可能参与线粒体的功能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SNHG9 胶质瘤 细胞增殖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