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蒿琥酯对阿尔茨海默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陈曦 江楠 +4 位作者 王美美 高道宽 方洁 邵德翠 汪萌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8年第10期1097-1102,共6页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阿尔茨海默症(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n=8),AD模型组(n=10),AD+青蒿琥酯高剂量组(n=6)和AD+青蒿琥酯低剂量组(n=7),双侧海马CA1区注射β-淀粉样蛋... 目的:观察青蒿琥酯对阿尔茨海默症(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的改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抗炎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分为4组,假手术组(n=8),AD模型组(n=10),AD+青蒿琥酯高剂量组(n=6)和AD+青蒿琥酯低剂量组(n=7),双侧海马CA1区注射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制备AD模型大鼠,连续14 d腹腔注射青蒿琥酯(80mg/kg和20 mg/kg)。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 ELISA检测脑内皮质组织IL-6、TNF-α的含量; Western blot检测海马组织GluR2、GluR1蛋白的表达量。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AD模型组大鼠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 <0. 05);与AD模型组相比,青蒿琥酯高剂量组的逃避潜伏期有所缩短(P <0. 05),且空间探索实验中的原平台穿越次数增加(P <0. 05);而青蒿琥酯低剂量组的平台穿越次数较AD模型组增加(P <0. 05),但其逃避潜伏期与AD模型组无统计学差异。ELISA检测结果显示,AD模型组大鼠的IL-6和TNF-α高于假手术组(P <0. 01),而青蒿琥酯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均低于AD模型组(P <0. 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D模型组大鼠海马GluR2和GluR1的蛋白表达低于假手术组(P <0. 05),而高剂量青蒿琥酯组高于AD模型组(P <0. 05)。结论:青蒿琥酯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可能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抗炎、缓解α-氨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唑丙酸(AMPA)受体数量减少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阿尔茨海默症 学习与记忆 炎症 谷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成瘾大鼠的心理生理学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徐文婷 杨丽勤 +5 位作者 张忠楠 梁俊 江楠 蒋淼 郭文俊 汪萌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9年第6期608-614,共7页
目的:探讨大鼠对丙泊酚的成瘾性及其心理生理学特征。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33只,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ropofol Group,n=18)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n=15),在一周适应性饲养后,接受为期11天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包括前测阶段、训... 目的:探讨大鼠对丙泊酚的成瘾性及其心理生理学特征。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33只,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ropofol Group,n=18)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n=15),在一周适应性饲养后,接受为期11天的条件性位置偏爱(CPP)实验,包括前测阶段、训练阶段和后测阶段。CPP实验后,在乌拉坦麻醉下分别对大鼠伏隔核核心部(Acbc)和基底外侧杏仁核(BLA)生物电活动进行细胞外记录,并同步记录体温、心电图(ECG)、呼吸肌肌电(EMG),观察腹腔注射30mg/kg丙泊酚的影响。结果:(1)丙泊酚组大鼠后测阶段在伴药箱停留时间较前测阶段增加(P<0.01),丙泊酚组大鼠后测阶段与前测阶段在伴药箱停留时间的差值较对照组增加(P<0.05);(2)丙泊酚组(n=10)大鼠Acbc和BLA的放电频率较对照组(n=5)均升高(Acbc:P<0.01,BLA:P<0.05);(3)丙泊酚组大鼠核团放电频率的Acbc/BLA比值高于对照组大鼠(P<0.05);(4)急性腹腔注射30mg/kg丙泊酚后,两核团放电频率均无明显变化,但丙泊酚组大鼠呼吸频率、体温下降(P<0.05,n=8)。结论:短期重复给予小剂量丙泊酚即有成瘾性,其机制可能与脑内奖赏-惩罚系统的平衡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成瘾 条件性位置偏爱 心理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多酚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运动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傅雨晨 周婷婷 +3 位作者 汪俊 郑蒙蒙 王晴晴 汪萌芽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8期904-908,共5页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GTPs)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运动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为GTPs用于治疗PD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40只雄性C57BL小鼠(25~30 g),随机均分成正常组、模型组、GTPs低剂量组、GTPs高剂量组。模型组、GTPs低剂量组... 目的:探讨绿茶多酚(GTPs)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运动和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为GTPs用于治疗PD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40只雄性C57BL小鼠(25~30 g),随机均分成正常组、模型组、GTPs低剂量组、GTPs高剂量组。模型组、GTPs低剂量组、GTPs高剂量组小鼠ip 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30 mg/kg,qd)7 d造模后,分别进行Morris水迷宫、Rotor-rod实验、爬杆实验的检测。随后,GTPs低、高剂量组小鼠给予GTPs(ip,qd)14 d,模型组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并在给药完成的次日重复上述检测。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MPTP导致PD小鼠的Morris水迷宫测试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爬杆实验的爬杆时间延长、Rotor-Rod实验的爬行持续时间缩短(n=10,均P〈0.05);(2)与模型组相比,GTPs可以缩短PD小鼠的水迷宫逃避潜伏期、爬杆实验的爬杆时间,并延长Rotor-Rod实验的爬行持续时间(n=10或5,均P〈0.05)。结论:GTPs对PD模型小鼠运动和学习记忆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绿茶多酚 运动障碍 学习记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对大鼠光辐射热甩尾反应时反应量-效关系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余雪霏 张铭勋 +2 位作者 方博文 郑超 汪萌芽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26-1627,共2页
时反应量-效关系( time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TDRR)不仅是反映药物作用广义量效关系的重要方面[1-2],也存在于非药物作用的大鼠光辐射热甩尾反应实验中[3]。本文在此基础上观察了吗啡对甩尾反应TDRR的影响,以期为痛觉与镇痛... 时反应量-效关系( timed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TDRR)不仅是反映药物作用广义量效关系的重要方面[1-2],也存在于非药物作用的大鼠光辐射热甩尾反应实验中[3]。本文在此基础上观察了吗啡对甩尾反应TDRR的影响,以期为痛觉与镇痛作用机制的研究寻找更为理想的时反应指标及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觉 甩尾反应 时反应 量-效关系 镇痛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三叉神经痛觉传入通路的电生理检测和咬合干扰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云 钱金萍 +2 位作者 顾亚茹 陈传俊 汪萌芽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60-1165,共6页
目的通过建立电刺激大鼠三叉神经节(TG),记录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VC)生物电活动的技术,观察咬合干扰对三叉神经痛觉传入通路功能、SPVC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体质量250~280 g)2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模... 目的通过建立电刺激大鼠三叉神经节(TG),记录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SPVC)生物电活动的技术,观察咬合干扰对三叉神经痛觉传入通路功能、SPVC神经元兴奋性的影响。方法取雄性健康Wistar大鼠(体质量250~280 g)20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n=10)。模型组大鼠用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法在大鼠右上第一磨牙牙合面制造咬合高点造模,持续咬合干扰30 d,期间用von Frey尼龙毛检测咬肌压痛并进行痛敏评分鉴定。然后在乌拉坦麻醉下同步记录SPVC生物电活动和心电、呼吸肌肌电、体温等多项生理指标,并观察电刺激TG对各项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在造模后1 d即开始出现咬肌的痛敏评分升高,7 d后达到高峰;咬合干扰30 d后模型组大鼠SPVC自发放电频率增加(P<0.05);给予TG不同强度的单脉冲刺激(0.5~8.0 mA,0.1~0.2 ms),在两组大鼠SPVC均可诱发放电性反应,其幅值具有刺激强度依赖性(P<0.05),在4 mA和8 mA强度模型组大鼠的反应幅值与对照组相似(P>0.05);给予TG高频串刺激(0.2 ms,1 mA,30 s,100 Hz),在两组大鼠SPVC均引发放电频率呈一过性升高,但仅模型组刺激后放电频率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三叉神经痛觉传入通路的活动可用电刺激TG记录SPVC生物电活动的方法进行检测,咬合干扰可能提高该通路的敏感性和SPVC神经元的兴奋性,导致通路的神经可塑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节 痛觉 传入通路 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 咬合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