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护理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18
1
作者 吕建萍 李朝品 +5 位作者 李远珍 唐丽玲 陶秀彬 何圣红 鲍娟 王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3期58-59,共2页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是护理教育的核心环节。临床护理实验教学对护生的职业化、社会化培养和核心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迅速,其教学规模、办学层次、护生人数不断增加,这对...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应用性学科,实践教学是护理教育的核心环节。临床护理实验教学对护生的职业化、社会化培养和核心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高等护理教育发展迅速,其教学规模、办学层次、护生人数不断增加,这对护理实践教学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实验 教学模式 实践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尘螨1类变应原基因的DNA改组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郭伟 马玉成 +1 位作者 姜玉新 李朝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902-907,共6页
目的构建尘螨1类变应原ProDer f 1和ProDer p 1基因的改组文库,并筛选出编码优势T细胞表位和低B细胞表位的嵌合基因。方法 PCR扩增ProDer f 1和ProDer p 1基因,等量(V/V)混合PCR产物,DNaseⅠ酶切200s,回收50~150bp的基因片段,进行3轮... 目的构建尘螨1类变应原ProDer f 1和ProDer p 1基因的改组文库,并筛选出编码优势T细胞表位和低B细胞表位的嵌合基因。方法 PCR扩增ProDer f 1和ProDer p 1基因,等量(V/V)混合PCR产物,DNaseⅠ酶切200s,回收50~150bp的基因片段,进行3轮无引物PCR,以此为模板分别用ProDer f 1和ProDer p 1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进行有引物PCR,切胶回收与ProDer f 1和ProDer p 1基因大小相当的基因,连接pUCm-T载体,并转化E.coli DH-5α,涂LB板(Amp+)37℃过夜培养,随机挑取单克隆菌落进行PCR验证,100个阳性克隆测序并进行序列比对及T细胞和B细胞表位预测。结果 ProDer f 1特异性引物扩增并筛选出10个改组明显的重组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与野生型变应原相比,6个重组子的T细胞表位增加,B细胞表位减少;而ProDer p 1特异性引物扩增的基因未发生明显交换。结论应用DNA shuffling技术成功构建尘螨变应原ProDer f 1基因的嵌合文库,并筛选出了编码优势T细胞表位、低B细胞表位的嵌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原 嵌合基因 基因改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杨絮热休克蛋白70(HSP70)结构域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原核表达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郭伟 湛孝东 +1 位作者 蒋峰 席贻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10-715,共6页
目的揭示杨絮热休克蛋白70(HSP70)结构域蛋白生物信息学特征,并探索该类蛋白外源表达方法及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已获得的3个含HSP70结构域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利用免疫表位数据库和分析资源(IEDB)对该类蛋白的T、... 目的揭示杨絮热休克蛋白70(HSP70)结构域蛋白生物信息学特征,并探索该类蛋白外源表达方法及生物学活性。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已获得的3个含HSP70结构域蛋白的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利用免疫表位数据库和分析资源(IEDB)对该类蛋白的T、B细胞表位进行预测;根据Uniprot数据库提供的氨基酸序列合成相关基因并克隆入pET28a(+)质粒进行原核表达,采用SDS-PAGE检测蛋白表达,表达产物经镍柱纯化后行Western blot鉴定目的蛋白;蛋白浓度定量试剂盒检测蛋白浓度后,分别以鉴定出的目的蛋白为抗原制备BALB/c小鼠哮喘模型,ELISA检测小鼠血清中IgE抗体浓度。结果经生物信息学分析B9N9W6、B9GX02及A0A2K2AYN8蛋白相对分子质量(Mr)分别为71 900、94 600和75 200,均为亲水性蛋白且稳定性较好;经在线预测,共鉴定出3种蛋白的高亲和力T细胞表位13个,B细胞表位14个;SDS-PAGE显示,B9N9W6蛋白、B9GX02蛋白及A0A2K2AYN8蛋白分别在约72 000、95 000和75 000处出现特异性条带,Western blot法也在相应位置出现特异性条带;ELISA检测显示,提取液组和A0A2K2AYN8组IgE表达水平高于PBS组;同A0A2K2AYN8组比较,B9N9W6组及B9GX02组IgE浓度显著增高。结论杨絮HSP70结构域蛋白A0A2K2AYN8、B9GX02及B9N9W6均可原核表达,为可溶性蛋白,且具有生成IgE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絮 热休克蛋白70(HSP70) 生物信息学 I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葡萄球菌mscL基因突变株的构建及其生物学功能
4
作者 朱涛 赵艳丰 李朝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26-1430,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表皮葡萄球菌mscL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含有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pc)的同源重组质粒pMAD-ΔmscL,电转入表皮葡萄球菌1457,在42℃条件下振荡培养,利用蓝白斑和抗生素抗性筛选表皮葡萄球菌mscL基因敲除突变株(SE1457-Δms... 目的初步探讨表皮葡萄球菌mscL基因的生物学功能。方法构建含有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pc)的同源重组质粒pMAD-ΔmscL,电转入表皮葡萄球菌1457,在42℃条件下振荡培养,利用蓝白斑和抗生素抗性筛选表皮葡萄球菌mscL基因敲除突变株(SE1457-ΔmscL)。通过检测低渗胁迫前后突变株和野生株D600值及CFU的变化观察mscL基因对渗透压的调节作用。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方法检测不同条件下mscL敲除突变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MAD-ΔmscL,经PCR扩增和测序验证获得了表皮葡萄球菌mscL基因敲除突变株,并通过RT-PCR在转录水平上得到进一步验证。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scL突变株在低渗胁迫下的生存能力显著降低,但其生物膜形成能力与野生株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表皮葡萄球菌mscL基因可在对数生长期参与渗透压的调节,但对生物膜的形成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葡萄球菌 同源重组 mscL基因 低渗胁迫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0基因启动子多态性与皖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邢飞 姜玉新 +2 位作者 刘文艳 李朝品 王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24-626,630,共4页
目的:探讨IL-10基因启动子-1082G/A(rs1800896)、-819C/T(rs1800871)、-592C/A(rs1800872)位点多态性与安徽皖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基因测序法比较183例支气管哮喘组与151例... 目的:探讨IL-10基因启动子-1082G/A(rs1800896)、-819C/T(rs1800871)、-592C/A(rs1800872)位点多态性与安徽皖南地区汉族人群支气管哮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及直接基因测序法比较183例支气管哮喘组与151例正常人对照组之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哮喘组IL-10基因启动子-1082G/A、-592C/A位点基因型与对照组相比有差异(P<0.05),其等位基因型频率在哮喘组和对照组间亦有差异(P<0.05)。而-819C/T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在哮喘组和对照组间均无差异(P>0.05)。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rs1800896(-1082G/A)位点和rs1800872(-592C/A)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安徽皖南地区汉族哮喘相关;而rs1800871(-819C/T)位点的多态性可能与安徽皖南地区汉族哮喘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基因多态性 IL-10基因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储藏物粉螨孳生调查 被引量:10
6
作者 湛孝东 孙恩涛 +4 位作者 赵金红 王慧勇 贺骥 江佳佳 李朝品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9-404,共6页
采集安徽省17个城市的商店库房、药材仓库、居民房舍和学校食堂等场所的储藏谷物类、干果类和房舍灰尘类等样本,分离其中的孳生粉螨,从而了解安徽省房舍和储藏物孳生粉螨种的情况,为粉螨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从150种样本共获得粉螨29种... 采集安徽省17个城市的商店库房、药材仓库、居民房舍和学校食堂等场所的储藏谷物类、干果类和房舍灰尘类等样本,分离其中的孳生粉螨,从而了解安徽省房舍和储藏物孳生粉螨种的情况,为粉螨的防制提供理论依据。从150种样本共获得粉螨29种,隶属于7科20属,其中以腐食酪螨、粗脚粉螨、伯氏嗜木螨和粉尘螨为优势螨种,以仓库储藏物中螨类孳生数量最多。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安徽省房舍和储藏物中粉螨污染严重,应采取积极措施控制粉螨孳生降低粉螨为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藏物 粉螨 过敏性疾病 生境 生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卵蛋白变应原对小鼠哮喘模型建立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湛孝东 姜玉新 +1 位作者 李良怿 李朝品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4期16-20,I0004,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卵蛋白(ovalbumin,OVA)变应原对小鼠的哮喘造模影响。方法 96只6~8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PBS组(对照组)、10μg组(A组)、20μg组(B组)、50μg组(C组)、100μg组(D组)、200μg组(E组)、500μg组(F...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卵蛋白(ovalbumin,OVA)变应原对小鼠的哮喘造模影响。方法 96只6~8周龄SPF级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8组,分别为PBS组(对照组)、10μg组(A组)、20μg组(B组)、50μg组(C组)、100μg组(D组)、200μg组(E组)、500μg组(F组)、1000μg组(G组)。A~G组分别用含1%明矾的PBS配制相应浓度的OVA于第0、7和第14天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于第21~27天连续7 d用含1%的OVA的PBS溶液雾化吸入激发各组小鼠。正常对照组使用PBS溶液致敏和激发。最后一次雾化吸入激发后24 h内,计数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LAF)中嗜酸性粒细胞的含量,ELISA法检测IL-4、IL-5的分泌量及其血清IgG2a、IgE抗体的水平;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小鼠哮喘模型的效果,评价最优哮喘造模的OVA浓度。结果 A~G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IL-4、IL-5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细胞因子水平随着OVA浓度的增高而逐渐下降;A~G组小鼠肺泡灌洗液中嗜酸性粒细胞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从低浓度组至高浓度组嗜酸性粒细胞数从高向低变化;A~G组小鼠血清中总抗体IgE的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随着OVA浓度的增高IgE水平逐渐下降。血清中IgG2a的水平则随OVA给药浓度的增高而逐渐增高;低浓度OVA致敏组小鼠肺组织标本可观察到明显的炎症浸润性病理表现,而高浓度组肺部组织病理变化不明显。结论低浓度的OVA连续致敏小鼠造成过敏性哮喘病理改变较为明显,随着OVA浓度的增高,造模效果逐渐降低,而高浓度的OVA则会导致模型小鼠发生免疫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小鼠模型 卵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T细胞表位融合肽疫苗载体的构建与表达 被引量:6
8
作者 赵蓓蓓 姜玉新 +3 位作者 刁吉东 李娜 陆维 李朝品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4-178,共5页
目的构建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 1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重组载体。方法分别合成TAT、Ih C和含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融合核苷酸序列,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用相应的双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TAT... 目的构建经MHCⅡ通路的屋尘螨1类变应原Der p 1的T细胞表位肽疫苗重组载体。方法分别合成TAT、Ih C和含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融合核苷酸序列,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分别用相应的双酶切后,用T4 DNA连接酶连接形成TAT-Ih C-Der p 1-3T融合基因,并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中,构建重组原核表达载体p ET-28a(+)-TATIh C-Der p 1-3T,Bam HⅠ和XhoⅠ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重组载体转化大肠杆菌E.coli BL21(DE3)菌株,IPTG诱导后,经SDS-PAGE电泳分析和Western blot验证,纯化TAT-Ih C-Der p 1-3T蛋白后进行Ig E结合试验。结果双酶切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p ET-28a-TAT-Ih C-Der p 1-3T重组原核表达载体;SDS-PAGE电泳分析显示TAT-Ih C-Der p 1-3T可诱导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该融合蛋白纯化成功;Ig E结合试验表明TAT-Ih C-Der p 1-3T结合屋尘螨过敏病人血清Ig E的能力强于Der p 1变应原(P<0.001)。结论成功构建了可表达经MHC通路的编码Der p 1的3段T细胞表位的重组p ET-28a-TAT-Ih C-Der p 1-3T载体,纯化的TAT-Ih C-Der p 1-3T具有较强的Ig E结合能力,从而为后续经MHC通路的特异性免疫治疗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屋尘螨 融合肽疫苗 1类变应原 原核表达 T细胞表位 IgE结合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尘螨Ⅲ类重组变应原致敏的小鼠哮喘模型致敏效果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唐小牛 马红丹 +1 位作者 姜玉新 李朝品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80-884,共5页
目的探讨粉尘螨Ⅲ类重组变应原(Der f 3)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的致敏效果。方法 30只6~8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组(阴性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阳性对照组)和Der f 3组(实验组),OVA组和Der f 3组分别使用OVA和纯化Der f ... 目的探讨粉尘螨Ⅲ类重组变应原(Der f 3)诱导的小鼠哮喘模型的致敏效果。方法 30只6~8周龄雌性SPF级BALB/c小鼠随机分为PBS组(阴性对照组)、卵清蛋白(OVA)组(阳性对照组)和Der f 3组(实验组),OVA组和Der f 3组分别使用OVA和纯化Der f 3蛋白于第0、7、14d进行腹腔注射致敏,于第21d开始雾化吸入,连续7d,PBS组则换成PBS进行腹腔注射和雾化吸入。最后一次雾化吸入24h后,分别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LAF)中的白细胞计数,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BLAF和脾细胞培养上清中IL-4、IL-2、IL-17和IFN-γ的含量及血清中IgG1、IgE抗体水平变化。结果 OVA组和Der f 3组小鼠肺部支气管、血管粘膜下及周围肺组织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支气管上皮细胞部分断裂及脱落,血管壁明显水肿等,而PBS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Der f 3组的BALF中白细胞总数[(19.99±1.03)×106个/mL]及嗜酸性粒细胞(EOS)[(1.81±0.07)×106个/mL]计数均明显高于PBS组(P<0.01);与PBS组相比:BALF中IL-4[(80.99±9.06)pg/mL]、IL-17[(209.69±31.86)pg/mL]呈高水平表达(P<0.01),而IL-2[(8.29±1.27)pg/mL]和IFN-γ[(55.04±18.85)pg/mL]含量则显著下降(P<0.01);上述指标在脾细胞培养上清中出现类似的变化。Der f 3组血清中IgE[(31.92±2.68)U/mL]、IgG1[(16.46±4.32)μg/mL]的含量表现为Th2型反应增强趋势;但OVA组和Der f 3组间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粉尘螨重组Der f 3蛋白可成功建立小鼠变态反应性气道及肺部炎症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螨 重组Der f3蛋白 致敏效果 哮喘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藏根茎类中药材孳生书虱种类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克霞 湛孝东 +2 位作者 黄月娥 郭伟 李朝品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44-648,共5页
本研究从安徽淮南采集储藏根茎类中药材样本共30种,采用直接镜检法和光照驱虫法分离其中孳生的书虱,光镜下鉴定书虱种类并计数。结果表明,30份样本中书虱的孳生率为93.3%(28/30),检获的书虱为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Motsch... 本研究从安徽淮南采集储藏根茎类中药材样本共30种,采用直接镜检法和光照驱虫法分离其中孳生的书虱,光镜下鉴定书虱种类并计数。结果表明,30份样本中书虱的孳生率为93.3%(28/30),检获的书虱为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Motschulsky,1852);该书虱年平均孳生密度为57头/克,孳生指数为142。本研究表明安徽淮南部分储藏根茎类中药材有书虱孳生,在中药材储藏和加工过程中应注意书虱的防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藏中药材 昆虫 书虱 孳生密度 孳生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提取方法对丁香精油体外杀螨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继鑫 李朝品 孙艳宏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28-631,635,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方法获取的丁香精油对蠕形螨的体外抑杀效果。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乙醇回流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获取丁香精油;采用挤黏结合法获取蠕形螨;镜下观察丁香精油对人体蠕形螨的抑杀效果。结果3种提取方法获取的丁... 目的探讨不同提取方法获取的丁香精油对蠕形螨的体外抑杀效果。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乙醇回流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获取丁香精油;采用挤黏结合法获取蠕形螨;镜下观察丁香精油对人体蠕形螨的抑杀效果。结果3种提取方法获取的丁香精油对蠕形螨均有较好的抑杀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对两种人体蠕形螨抑杀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3种提取方法获取的丁香精油对两种人体蠕形螨的抑杀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获取的丁香精油含量最高,3~5min内抑杀效果优于其他方法。结论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因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无溶剂残留,抑杀蠕形螨效果好,是选择和应用含挥发油类中药材进行抑杀蠕形螨实验的一种首选提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提取方法 丁香精油 蠕形螨 抑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伯氏嗜木螨各发育阶段的外部形态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朝品 姜玉新 +3 位作者 刘婷 郭伟 王少圣 陈琪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16,I0001,I0002,共7页
【目的】观察伯氏嗜木螨Caloglyphus berlesei生活史各发育阶段外部形态和超微形态特征。【方法】采集中华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培养床上的培养料,分离伯氏嗜木螨。将分离获得的伯氏嗜木螨双蒸水洗涤后,一部分用于制备常规玻片标本... 【目的】观察伯氏嗜木螨Caloglyphus berlesei生活史各发育阶段外部形态和超微形态特征。【方法】采集中华地鳖Eupolyphaga sinensis培养床上的培养料,分离伯氏嗜木螨。将分离获得的伯氏嗜木螨双蒸水洗涤后,一部分用于制备常规玻片标本,光镜下直接观察;另一部分用2.5%戊二醛溶液固定,70%酒精再次洗涤,临界点干燥,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发育阶段(包括卵、幼螨、若螨及成螨)的超微形态特征。【结果】电镜下伯氏嗜木螨各发育阶段的足、刚毛和外生殖器及其附属结构的形态均清晰可辨。幼螨足3对,足上无叶状刚毛,基节干发达;若螨足4对,出现第4背毛,生殖区发育不全;休眠体足爪和前跗节发达,出现叶状毛、胫节毛及膝节毛等结构,生殖板骨化明显,其两侧有吸盘和刚毛各1对。吸盘板上共有4对成对的吸盘、1个单吸盘和2对类圆形微凸。成螨生殖感觉器骨化且呈心形,雄雌成螨生殖感觉器的刚毛数量上有明显差异。【结论】对伯氏嗜木螨形态和超微形态特征的观察有助于对其进一步科学分类和进行生活史研究,并可为控制伯氏嗜木螨及其引起的过敏性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伯氏嗜木螨 形态学 超微形态 休眠体 吸盘板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血吸虫调宁蛋白样蛋白P14基因疫苗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唐小牛 汪礼文 +1 位作者 姚勇 汪学龙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92-596,共5页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调宁蛋白样蛋白P14基因DNA疫苗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制备无内毒素DNA疫苗,用于免疫小鼠。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生理盐水组给予100μL/鼠/次;空质粒组100μg/鼠/次、pcDNA3.1(+)-SjP14组、pcDNA... 目的研究日本血吸虫调宁蛋白样蛋白P14基因DNA疫苗对小鼠免疫保护作用。方法制备无内毒素DNA疫苗,用于免疫小鼠。将雌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生理盐水组给予100μL/鼠/次;空质粒组100μg/鼠/次、pcDNA3.1(+)-SjP14组、pcDNA3.1(+)-SjP14+pcDNA3.1(+)-SjGST组分别给予100μg/鼠/次;每2w免疫一次,共3次。末次免疫后2w,经腹部皮肤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30±1)条/鼠。尾蚴攻击6周后解剖小鼠,收集成虫,计算减虫率;同时留取肝脏,部分消化后在显微镜下行虫卵计数,计算减卵率,部分肝脏用于组织病理学分析(HE染色法),观察肝细胞变化及肉芽肿情况。结果与NS对照组比较,pcDNA3.1(+)-Sj P14p核酸疫苗组减虫率和减卵率分别达到44.6%和61.6%;SjP14核酸疫苗与SjGST核酸疫苗联合免疫组减虫率和减卵率分别提高至56.2%和73.5%。肝组织切片镜下显示,pcD-NA3.1(+)-SjP14组肝脏病变较生理盐水组和空质粒组明显减轻,pcDNA3.1(+)-SjP14+pcDNA3.1(+)-SjGST组肝脏损伤程度最轻,虫卵肉芽肿周围炎症反应轻,肉芽肿面积较小。结论 pcDNA3.1(+)-Sj P14核酸疫苗有一定程度的抗血吸虫感染作用,pcDNA3.1(+)-SjP14与pcDNA3.1(+)-SjGST疫苗联合免疫能增强小鼠对血吸虫感染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吸虫病 核酸疫苗 P14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钉螺不同季节及不同螺龄酚氧化酶活力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周书林 赵磊 赵涛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56-857,861,共3页
目的对钉螺不同季节及不同螺龄酚氧化酶活力进行研究。方法将钉螺分为不同季节组及成、幼螺组。钉螺去壳,取软体组织通过匀浆、离心分别获取粗制酶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用比色法测定各组酶活力,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季节组(春季、... 目的对钉螺不同季节及不同螺龄酚氧化酶活力进行研究。方法将钉螺分为不同季节组及成、幼螺组。钉螺去壳,取软体组织通过匀浆、离心分别获取粗制酶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用比色法测定各组酶活力,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季节组(春季、夏季、秋季、冬季)钉螺体内酚氧化酶活力差异明显(P<0.01),分别为383.32±3.09、271.43±4.16、351.34±2.89、237.37±5.05(U/g)。成、幼螺体内酚氧化酶活力差异明显(P<0.01),分别为271.43±4.16、473.31±6.13(U/g)。结论钉螺酚氧化酶活力在不同季节及不同螺龄均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钉螺 酚氧化酶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体动物免疫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彭怀明 周书林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79-83,共5页
软体动物的免疫主要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组成。细胞免疫功能的完成主要依靠吞噬作用,体液免疫则主要以凝集素、抗菌肽、溶菌酶、酚氧化酶等诸多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综合作用而完成。近年来,国内外对软体动物的免疫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 软体动物的免疫主要由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组成。细胞免疫功能的完成主要依靠吞噬作用,体液免疫则主要以凝集素、抗菌肽、溶菌酶、酚氧化酶等诸多非特异性免疫因子的综合作用而完成。近年来,国内外对软体动物的免疫功能作了大量的研究,特别是在上述诸多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在软体动物体内的定位、分类、免疫功能及其机制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论文就现有的研究结果对软体动的免疫功能做一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动物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拱殖嗜渣螨各发育阶段的体表形态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婷 金道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744,共8页
【目的】观察和认识拱殖嗜渣螨Chortoglyphus arcuatus不同发育阶段主要外部形态特征及超微结构。【方法】用啤酒酵母粉纯化饲养拱殖嗜渣螨,选取不同发育阶段个体清洁后,分别利用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螨体颜色、... 【目的】观察和认识拱殖嗜渣螨Chortoglyphus arcuatus不同发育阶段主要外部形态特征及超微结构。【方法】用啤酒酵母粉纯化饲养拱殖嗜渣螨,选取不同发育阶段个体清洁后,分别利用体视显微镜、光学显微镜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螨体颜色、形态特征、局部特征以及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成螨颜色为鲜明的淡棕红色,其他发育阶段均为乳白色。躯体硬,卵圆形。无背横沟划分前足体和后半体。螯肢发达,螯钳剪状,有纵纹,具明显的齿。外顶毛有栉齿。颚体基部腹面有细横纹。体躯刚毛短,光滑。雌螨生殖孔位于Ⅲ和Ⅳ基节之间,覆有骨化的生殖板。生殖板后缘光滑、弓形。雄螨阳茎位于Ⅰ和Ⅱ基节之间,长且弯曲、管状。有肛吸盘,漏斗状。有跗节吸盘。【结论】本研究补充了拱殖嗜渣螨文献未记载的一些特征,如卵、幼螨和若螨体色,螯肢背面和颚体腹面刻纹等,有助于该螨及其近缘种的快速鉴定和分类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殖嗜渣螨 体表形态 显微结构 超微结构 发育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地区食用菌粉螨孳生研究(粉螨亚目)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朋飞 李娜 +2 位作者 徐海丰 祝海滨 李朝品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21-1725,共5页
目的 调查淮南地区食用菌孳生粉螨种类及生物多样性。方法 分别于1-5月份、8-12月份(每月1次),从食用菌种植基地采取6种食用菌及其培养料。采用直接镜检法、避光爬附法和电热集螨法分离粉螨、制片与鉴定。计算样本中物种多样性(Shann... 目的 调查淮南地区食用菌孳生粉螨种类及生物多样性。方法 分别于1-5月份、8-12月份(每月1次),从食用菌种植基地采取6种食用菌及其培养料。采用直接镜检法、避光爬附法和电热集螨法分离粉螨、制片与鉴定。计算样本中物种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物种丰富度(Margalef指数)和物种均匀度(Pielou指数)。结果 淮南地区食用菌中共分离出5种粉螨,隶属于3科4属。1年中粉螨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为1.606-1.683,其中3、4月份最高,1月份最低;物种丰富度指数为0.502-0.982,其中4月份最高,8月份最低;物种均匀度指数为1.003-1.493,其中8月份最高,11月份最低。结论 淮南地区食用菌中有多种粉螨孳生。对此应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粉螨孳生,以防食用菌质量和产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螨 食用菌 淮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郭伟 姜玉新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34-337,344,共5页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 ASIT)是现阶段唯一针对病因治疗且能长时间持续减轻过敏症状,改变自然病程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在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治疗药物和治疗途...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Allergen-specific immunotherapy, ASIT)是现阶段唯一针对病因治疗且能长时间持续减轻过敏症状,改变自然病程的治疗方法。目前已在过敏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随着治疗药物和治疗途径的不断改良,ASIT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显示出不可比拟的优势。本文对ASIT作用机制、应用药物、给药途径和禁忌症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ASIT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哮喘 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 变应原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效的葡萄球菌基因敲除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涛 段芹 +1 位作者 李朝品 瞿涤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98-110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构建葡萄球菌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方法。方法通过融合PCR将vraSR操纵子上、下游同源片段连接起来;通过基于位点特异性重组的Gateway克隆技术将融合PCR产物连接入温度敏感型穿梭质粒pKOR1,转化修饰缺陷型大肠杆菌DC10B,获...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构建葡萄球菌基因敲除突变株的方法。方法通过融合PCR将vraSR操纵子上、下游同源片段连接起来;通过基于位点特异性重组的Gateway克隆技术将融合PCR产物连接入温度敏感型穿梭质粒pKOR1,转化修饰缺陷型大肠杆菌DC10B,获得同源重组质粒pKOR1-vraSR;电转化表皮葡萄球菌RP62A株;在高温和氯霉素双重选择压力下,质粒通过第1次同源重组整合到表皮葡萄球菌染色体上;转移到无抗生素的培养基中继续培养,发生第2次同源重组;将菌液涂布于含1μg/mL脱水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反向筛选,那些未发生重组的整合菌株因表达必需基因secY的反义RNA而无法生存,最后,挑取菌落通过PCR进行鉴定。结果成功构建了难以转化的表皮葡萄球菌RP62A株的vraSR基因敲除突变株。结论利用大肠杆菌DC10B和穿梭质粒pKOR1对葡萄球菌进行基因敲除的方法简便高效,适用的范围更广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敲除 葡萄球菌 反向选择 限制修饰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食酪螨螨体正己烷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及成分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婷 金道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3-1417,共5页
【目的】确定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报警信息素的存在及其成分。【方法】采取正己烷溶剂浸提法提取获得腐食酪螨螨体提取物,通过观察腐食酪螨对提取物的行为反应确定其生物活性,最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 【目的】确定腐食酪螨Tyrophagus putrescentiae报警信息素的存在及其成分。【方法】采取正己烷溶剂浸提法提取获得腐食酪螨螨体提取物,通过观察腐食酪螨对提取物的行为反应确定其生物活性,最后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as chromatograph-mass spectrum,GC-MS)对提取物的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腐食酪螨正己烷提取物对该螨有明显的报警作用。GC-MS分析显示,提取物中含有橙花醇甲酸酯、Z-柠檬醛、E-柠檬醛等成分。【结论】该实验证明了腐食酪螨报警信息素的存在,为进一步明确各成分及其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食酪螨 报警信息素 行为反应 橙花醇甲酸酯 Z-柠檬醛 E-柠檬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