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枕长神经解剖方法的探索
1
作者 吴敏 胡天寒 吴让让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8-413,共6页
目的明确枕长神经的解剖学特征,总结其快速解剖方法,为解剖学工作者提供操作依据。方法对3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的双侧(76个)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由于使用的是学生局部解剖后的尸体标本,因此不规定具体切口,主要解剖和探查颈外... 目的明确枕长神经的解剖学特征,总结其快速解剖方法,为解剖学工作者提供操作依据。方法对3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的双侧(76个)头颈部标本进行解剖。由于使用的是学生局部解剖后的尸体标本,因此不规定具体切口,主要解剖和探查颈外侧区、胸锁乳突肌区和枕区。重点解剖枕长神经,仔细观察其起始位置以及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76个标本均解剖出枕长神经。采用后缘线解剖法,70个标本在副神经上方1~3 cm,靠近胸锁乳突肌上部深面后缘附近发现枕长神经,占92.1%;采用拐点解剖法,6个标本在以乳突下尖与枕外隆凸尖连线中点为圆心,半径约1.5 cm的圆圈范围内发现枕长神经,占7.9%。结论采用后缘线解剖法或拐点解剖法可快速发现枕长神经,拐点解剖法虽可明确发现枕长神经,但解剖操作难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小神经 副神经 颈后三角 枕长神经 拐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条新发现的颈丛无名神经的解剖与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敏 胡天寒 吴让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61-1265,共5页
目的探查出现于颈后三角上部无名神经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与枕小神经的关系。方法 31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左侧和右侧,共62侧。按颈部常规切口,解剖和探查其颈外侧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枕区。结果颈后三角上部无名神... 目的探查出现于颈后三角上部无名神经的解剖学特征及其与枕小神经的关系。方法 31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头颈部标本,左侧和右侧,共62侧。按颈部常规切口,解剖和探查其颈外侧区、颈前区、胸锁乳突肌区、枕区。结果颈后三角上部无名神经的出现率高达96.8%。其主干(颈后三角段)直径约2~3 mm,长约10 cm,它起于第2颈神经前支(C2,C2-3),通过胸锁乳突肌上三分之一深面,至胸锁乳突肌后缘,位于副神经上方约1~3 cm,进入颈后三角,位置较深,然后靠近胸锁乳突肌后缘或与其平行上行,经过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在枕骨附着点之间进入枕区,分为3~5支,分布区域位于枕小和枕大神经皮肤分布区域之间。结论颈后三角上部有一条较大的无名神经通过,依据其形态学特征或应命名其为枕长神经。它的发现对此局部的外科手术以及有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小神经 副神经 颈后三角 枕长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医学伦理教育的融入 被引量:1
3
作者 汪全海 李怀斌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6年第2期348-350,共3页
在分析基础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融入医学伦理教育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论述了该实验教学融入伦理教育的融入原则,并提出了该实验教学融入伦理教育的实施措施:与教学内容相融合进行敬畏生命教育;加强死亡教育;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基础教育 实验教学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BDNF、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刘敏 丁艳霞 +3 位作者 张业贵 产翠翠 龚儒杰 倪进忠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0-446,共7页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组,每组10只。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造模成功... 目的:研究天麻素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探讨天麻素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组,每组10只。大脑中动脉栓塞法(MCAO)造模成功后,天麻素组腹腔注射天麻素注射液10 mg/kg,1次/d,连续14 d;Nissl染色观察纹状体神经元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BDNF、IL-6蛋白在纹状体的阳性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BDNF、IL-6蛋白在纹状体的表达水平。结果:Nissl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纹状体神经元结构清晰完整,细胞排列紧密。模型组较假手术组,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1),出现明显的胞体萎缩情况,细胞排列疏松。天麻素组较模型组Nissl阳性神经元数量增多(P<0.01),细胞形态也有明显改善。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结果一致:正常组与假手术组BDNF、IL-6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缺血侧纹状体BDNF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IL-6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天麻素组缺血侧纹状体BDNF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0.05,P<0.01),IL-6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P<0.01)。结论:天麻素对脑缺血导致的纹状体损伤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抗炎因子BDNF、下调促炎因子IL-6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纹状体 天麻素 BDNF IL-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药结合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BDNF、TrkB及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张业贵 丁艳霞 侯良芹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4期376-381,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复方丹参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制备慢性脑... 目的:观察电针联合复方丹参对慢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酪氨酸激酶B(Trk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将SD雄性大鼠采用永久性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术制备慢性脑缺血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复方丹参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每组8只。复方丹参组给予复方丹参片0.75g/kg灌胃,电针组选取百会、大椎穴给予电针刺激,持续30min,针药结合组联合采用复方丹参片灌胃和电针刺激,各组治疗均每天1次,连续5周。另用8只SD雄性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BDNF、TrkB及VEG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大脑皮质BD-NF、TrkB及VEGF表达明显减弱(P<0.01或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丹参组、电针组、针药结合组大脑皮质BDNF、TrkB及VEGF表达均明显增强(P<0.01或P<0.05),并且针药结合组的表达高于复方丹参组和电针组(P<0.01或P<0.05)。结论:电针与复方丹参联合疗法对大鼠慢性缺血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DNF、TrkB及VEG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丹参 电针 脑缺血 脑源性神经营 养因子 酪氨酸激酶B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苷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张翠 张根葆 +2 位作者 王继胜 陆晓华 李曙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8期859-862,共4页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链脲佐菌素法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各组血糖、血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alondialc... 目的:探讨芒果苷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芒果苷低、中、高剂量组,链脲佐菌素法腹腔注射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检测各组血糖、血及心肌组织丙二醛(malondialchehyche,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心肌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心肌β-catenin蛋白表达;HE染色光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改变。结果: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较,芒果苷治疗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血清及心肌组织SOD活性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且心肌羟脯氨酸含量有所下降;治疗组大鼠心肌β-catenin蛋白表达较糖尿病模型组明显下降。结论:芒果苷能够减轻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血清及心肌氧化应激反应,降低心肌β-catenin蛋白表达水平,对糖尿病心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苷 糖尿病心肌病 Β-CATENIN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对人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酶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7
作者 贾元威 沈杰 +1 位作者 谢海棠 黄锐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考察天麻素对人肝微粒体中主要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CYP450)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ocktail探针底物法考察天麻素对人肝微粒体中主要I相药物代谢酶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CYP2E1活性的影响。... 目的:考察天麻素对人肝微粒体中主要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CYP450)是否存在抑制作用。方法:采用Cocktail探针底物法考察天麻素对人肝微粒体中主要I相药物代谢酶CYP1A2、CYP2C9、CYP2C19、CYP2D6、CYP3A4、CYP2E1活性的影响。结果:天麻素对CYP450各亚型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天麻素对所考察的CYP450酶各亚型没有抑制作用,提示在临床应用中天麻素可能不会引起由于对CYP450酶抑制作用所致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细胞色素P450 人肝微粒体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实验性腹痛大鼠脚间核、黑质内P物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黄娅林 赵晓蓉 +1 位作者 黄显奋 李宽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49-51,共3页
观察腹痛刺激及电针前后脚间核、黑质内P物质(SP)含量的变化。在实验性腹痛大鼠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处理。腹膜腔注射醋酸致痛后,脚间核吻外侧区(IPRL)内SP免疫阳性物质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 观察腹痛刺激及电针前后脚间核、黑质内P物质(SP)含量的变化。在实验性腹痛大鼠上应用免疫组化方法,结合计算机图象处理。腹膜腔注射醋酸致痛后,脚间核吻外侧区(IPRL)内SP免疫阳性物质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而腹膜腔注射醋酸后再给予电针,IPRL内SP免疫阳性物质的含量明显增加(P<0.05)。痛刺激促进了SP从IPRL内释放,在脑内传递痛觉信息。电针可激活痛觉调制活动,抑制SP释放,出现镇痛效应。中脑黑质内的SP免疫阳性物质含量在各组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痛刺激和电针对黑质内SP含量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电针 P物质 脚间核 黑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羟化酶阳性神经元在扬子鳄、家鸡及大鼠脑桥的分布比较
9
作者 李怀斌 吴锋 +1 位作者 龚鑫 熊克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2期1327-1331,共5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扬子鳄、家鸡及大鼠脑桥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为生物进化及扬子鳄种群遗传保护与神经系统疾病防治提供比较解剖学资料。方法:扬子鳄6只、家鸡和SD大鼠各15只。三种动物再各分... 目的:观察并比较扬子鳄、家鸡及大鼠脑桥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阳性神经元的形态和分布,为生物进化及扬子鳄种群遗传保护与神经系统疾病防治提供比较解剖学资料。方法:扬子鳄6只、家鸡和SD大鼠各15只。三种动物再各分三组进行分次实验,每次扬子鳄2只,家鸡和SD大鼠各5只,同一时间内电击处死后,取脑桥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黑马病理图像分析系统检测三种动物脑桥TH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特征。结果:三种动物脑桥均见TH阳性神经元成团或散在分布,均可见椭圆形、圆形、梭形、多角形等,但三种动物间脑桥不同形态的细胞数量大多存在差异(P<0.01);三种动物脑桥TH阳性神经元均以中、小细胞为主,大细胞相对较少;与扬子鳄相比,家鸡及大鼠脑桥同节段TH阳性神经元数均明显增加,灰度值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家鸡相比,大鼠脑桥TH阳性神经元数明显增加,灰度值降低,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扬子鳄、家鸡及大鼠脑桥TH神经元数量依次增多,细胞平均灰度值依次降低,不同形态的细胞比例存在一定差异,提示脑桥TH神经元的分布差异可能与不同物种脑桥执行其相关神经系统生理功能的不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鳄 家鸡 大鼠 脑桥 酪氨酸羟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臂干与气管的位置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10
作者 赵健 王如雪 +4 位作者 聂泽银 吴锋 李雯娟 李晨妤 李怀斌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0-974,共5页
目的观察头臂干与气管的解剖形态和位置关系,为机械性呼吸道阻塞的诊疗和临床气管切开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成年男性标本70例,女性标本21例。自颈部至胸部分离并暴露喉部和气管全长,分离主动脉弓及其三个分支,显露头... 目的观察头臂干与气管的解剖形态和位置关系,为机械性呼吸道阻塞的诊疗和临床气管切开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福尔马林固定后的成年男性标本70例,女性标本21例。自颈部至胸部分离并暴露喉部和气管全长,分离主动脉弓及其三个分支,显露头臂干与气管的解剖位置关系,并测量相关解剖学数值。结果头臂干与气管的位置关系中,不交叉型占3.30%,不完全交叉型占71.43%,完全交叉型占25.27%。男性标本的主动脉弓、头臂干和气管的外径及气管长度均较女性粗大(P<0.05),而主动脉弓和头臂干与环状软骨间的距离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头臂干上方的气管软骨环数量最少仅3个,最多可达10个,男女两组的均数无差异(P>0.05)。结论头臂干与气管的位置关系复杂,在机械性呼吸道阻塞的诊疗和气管切开术时,需注意预防头臂干和主动脉弓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臂干 气管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脏神经伤害性刺激诱导的c-fos在中枢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元中的表达
11
作者 黄显奋 赵晓蓉 李宽孍 《上海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内脏神经 电刺激 C-FOS 去甲肾上腺素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杨素通过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发挥抗炎和抗氧化作用:基于蛋白质芯片方法 被引量:19
12
作者 蔡苏娜 李强 +5 位作者 周慧 许雨墨 宋静 甘超 戚之琳 齐世美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54-1561,共8页
目的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白杨素抗炎抗氧化作用中的机制。方法分别用0、5、10、15、30、60、120、240μg/mL白杨素处理RAW264.7细胞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白杨素预处理细胞2 h,加入脂多糖(100 ng/mL)分别刺激0、10、30... 目的探讨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白杨素抗炎抗氧化作用中的机制。方法分别用0、5、10、15、30、60、120、240μg/mL白杨素处理RAW264.7细胞24 h后,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用白杨素预处理细胞2 h,加入脂多糖(100 ng/mL)分别刺激0、10、30 min,1、2、4、8、16 h,运用蛋白质芯片进行相关信号分子的筛选。用白杨素(10、30、60μg/mL)孵育细胞2 h后,加入脂多糖刺激18 h,ELISA法检测IL-6,MCP-1和TNF-α的释放量;Griess法检测NO浓度;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ROS水平。设立空白对照组,白杨素(60μg/mL)单独处理组,脂多糖(100 ng/mL)单独刺激组,以及白杨素和脂多糖联合处理组,RT-PCR法检测iNOS和COX-2的mRNA的表达量。分别用脂多糖(100 ng/mL),N-乙酰-半胱氨酸(NAC)(20μmol/L)或白杨素(10、30、60μg/mL)单独或共处理细胞后,用Western blot检测炎症相关通路p-AKT、p-PRAS40、p-mTOR、mTOR、p-P70S6k、p-S6RP、S6RP的表达水平。结果白杨素剂量在60μg/mL内,对细胞活力基本无影响(P>0.05);白杨素能够降低脂多糖刺激诱导的IL-6,MCP-1,TNF-α和炎症介质NO的释放量(P<0.01),抑制iNOS和COX-2的蛋白表达量和mRNA的表达水平(P<0.01);蛋白质芯片筛选结果提示,脂多糖能够激活AKT/mTOR信号通路,而白杨素抑制其信号分子的活化,Western blot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蛋白质芯片的结果(P<0.01);白杨素显著下调内源性ROS的生成;运用NAC清除细胞内ROS后,炎症蛋白iNOS和COX-2的表达量下调(P<0.05),而AKT/mTOR通路的活化被阻断(P<0.05)。结论白杨素通过抑制上游信号分子ROS的合成,进而抑制AKT/mTOR信号通路的活化,调控核糖体的翻译过程,下调促炎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合成和释放,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蛋白质芯片 脂多糖 AKT/MTOR R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麻素注射液通过NGF/TrkA通路减轻大鼠脑缺血所致肺损伤 被引量:8
13
作者 产翠翠 马同军 +2 位作者 王继胜 张雨微 龚鑫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6-122,共7页
目的基于神经生长因子(NGF)/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A)通路探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局灶性脑缺血致肺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天麻素治疗组(10只/组)。采用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 目的基于神经生长因子(NGF)/酪氨酸激酶受体A(TrkA)通路探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局灶性脑缺血致肺损伤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天麻素治疗组(10只/组)。采用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复制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用天麻素注射液腹腔注射10 mg/kg,1次/d,持续14 d;假手术组和模型组大鼠不予治疗。治疗结束后,测定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值,HE染色检测肺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动脉血液中炎性因子(IL-10、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NF-κB p65、TNF-α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试验检测肺组织NGF、TrkA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呈现出明显的炎症性肺损伤病理表型,肺湿/干重比值增加(P<0.01),动脉血中TNF-α浓度增高(P<0.01),肺组织内NF-κB p65(P<0.01)、TNF-α(P<0.01)、NGF(P<0.05)和TrkA(P<0.05)蛋白表达水平上升;与模型组相比,天麻素治疗组肺部炎性病理变化减轻,肺湿/干重比值降低(P<0.05),动脉血中TNF-α浓度降低(P<0.01),IL-10浓度增高(P<0.01),肺组织内NF-κB p65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肺组织内NGF和TrkA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结论脑缺血可引起炎症性肺损伤,NGF/TrkA通路可能参与了炎症反应的发生过程;天麻素注射液可减轻脑缺血大鼠的肺损伤,其机制可能与NGF/TrkA通路激活抗炎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神经生长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A 脑缺血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气管、支气管神经支配的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4
作者 潘珊珊 张炎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3期213-217,共5页
用神经组化和免疫组化方法,系统地观察了32例新儿气管、支气管的神经分布,并探讨其特点。实验显示:气管、支气管受胆碱能(Cholinergic)肾上腺素能(Adrenergic)和血管活性肠肽能(VIP-ergic)神... 用神经组化和免疫组化方法,系统地观察了32例新儿气管、支气管的神经分布,并探讨其特点。实验显示:气管、支气管受胆碱能(Cholinergic)肾上腺素能(Adrenergic)和血管活性肠肽能(VIP-ergic)神经支配。前两种神经分布气管直至终末细支气管;VIP-ergic神经见于气管、支气管平滑肌和腺体、且比Adrenergic神经纤维丰富。Cholinergic、Adrenergic、VIP-ergic神经末梢均支配到气管、支气管的血管壁外膜或外、中膜交界处,在所有材料,Cholinergic神经节得到证实,但未见Adrenergic、VIP-ergic神经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胆碱能 新生儿 神经支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