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创伤性预处理在离体心脏抗再灌注损伤中作用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海华 戚仁斌 +4 位作者 俞蕾 王志刚 马应忠 周志泳 左保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35-539,共5页
目的 :观察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再灌注心肌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采用体重(2 5 0± 30 )gSD雄性大鼠 2 5只随机分成 3组 ,在Langendorff装置上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对照组 (C ,n =8) :在灌注全程均用富氧K -H... 目的 :观察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再灌注心肌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 :实验采用体重(2 5 0± 30 )gSD雄性大鼠 2 5只随机分成 3组 ,在Langendorff装置上对大鼠离体心脏进行灌流。对照组 (C ,n =8) :在灌注全程均用富氧K -H液 (充以 95 %O2 +5 %CO2 ) ,在恒压 (8 33kPa)、恒温 (37℃ )条件下灌注 ;缺氧 /复氧组 (A ,n =8) :预灌 15min后 ,灌注心脏先全心缺血缺氧 15min ,随后 15min复氧再灌注 (37℃ ) ;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组 (N-WIP ,n =9) :先将大鼠双后肢捆绑 5min ,松开 5min ,反复 4次后 ,随后的方法同R组。在相应时点分别测定冠脉流出液和心肌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 ,Ca2 + -Mg2 + -ATP酶活性和丙二醛 (MDA)含量 ,同时记录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 (MAP)和心肌收缩张力曲线。结果 :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能使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 ;心肌组织中MDA含量显著低于A组 ,心肌组织中SOD活性显著高于A组 ,心肌细胞的膜电位、Ca2 + -Mg2 + -ATP酶活性及肌张力较稳定。结论 :非创伤性肢体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离体再灌注心肌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可能是通过增强心肌的抗氧化能力、稳定心肌Ca2 + -Mg2 + -ATP酶活性和膜相结构等途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创伤性预处理 离体心脏 再灌注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肥市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2
作者 郭玉琼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5期161-162,87,共3页
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合肥市生物医药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生物医药 知识产权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腔型乳腺癌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蒋艳 张帆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4年第4期465-469,共5页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乳腺癌从基因水平上加以分型,不仅能够判断肿瘤的预后,还能够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本文以管腔型乳腺癌为研究方向,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管腔型乳腺癌的认识过程;管腔型乳腺癌的形态特征... 利用免疫组化技术对乳腺癌从基因水平上加以分型,不仅能够判断肿瘤的预后,还能够预测肿瘤对治疗的反应,为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本文以管腔型乳腺癌为研究方向,从六个方面进行论述:管腔型乳腺癌的认识过程;管腔型乳腺癌的形态特征;管腔型乳腺癌的免疫表型;管腔型乳腺癌的基因表达;管腔型乳腺癌的分子遗传学;管腔型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为管腔型乳腺癌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管腔型 免疫组化 H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