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例涉嫌酒后交通肇事的法医学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新龙 张武 +4 位作者 朱建华 汪晓峰 蔡力勇 李桂根 李永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00-301,共2页
目的:分析酒后交通肇事与当事人的年龄、性别、肇事时间及体内血液乙醇含量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200例涉嫌酒后交通肇事的当事人的体内血液乙醇含量,并对当事人的年龄、性别、肇事时间及体内血液乙醇含量等进... 目的:分析酒后交通肇事与当事人的年龄、性别、肇事时间及体内血液乙醇含量等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气相色谱法,检测200例涉嫌酒后交通肇事的当事人的体内血液乙醇含量,并对当事人的年龄、性别、肇事时间及体内血液乙醇含量等进行分析。结果:涉嫌酒后交通肇事者以中青年男性为主;肇事时间多为中、晚餐后1~2h;且随着体内血液乙醇含量增加,交通肇事风险增加。结论:酒后交通肇事与当事人的年龄、性别、肇事时间及体内血液乙醇含量等之间的关系有一定规律性,对其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可供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事故 饮酒 乙醇 气相色谱法 血液乙醇含量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口腔粘膜脱落细胞检材STR位点的法医学检测分型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越 梅善宗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74-76,共3页
关键词 脱落细胞 口腔粘膜 分型 鳞状上皮细胞 头屑 生物性 PCR技术 检材 法医学检测 STR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粘膜脱落细胞DNA多态性分型检测在法医学应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越 梅善宗 +2 位作者 雷兵 方维华 汪枫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研究各类口腔粘膜脱落细胞的微量生物性捡材中DNA提取和检验的方法,初步论证牙刷等载体作为法医物证检材的可能性。方法分别采用Chelex-100法、有机萃取法、联合抽提法三种方法提取口腔粘膜脱落细胞载体的样本DNA,进行CTTv四个STR... 目的研究各类口腔粘膜脱落细胞的微量生物性捡材中DNA提取和检验的方法,初步论证牙刷等载体作为法医物证检材的可能性。方法分别采用Chelex-100法、有机萃取法、联合抽提法三种方法提取口腔粘膜脱落细胞载体的样本DNA,进行CTTv四个STR位点单步复合扩增和两步级联扩增两种STR-PCR方式的扩增及各位点的等位基因检测。结果实验样本中,除了1例牙刷和2例牙签未能STR位点的正确分型外,其余各无关个体口腔粘膜脱落细胞载体均可以得到与标准血痕阳性相同的STR基因型。结论根据检材的PCR相对模板DNA量,选择适宜的DNA多态性检测分型方法,各类常见的含有口腔粘膜脱落细胞检材可以进行DNA检测分型,这类检材在法医检案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 脱落细胞 DNA多态性 PCR—STR分型 法医物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医学组织病理切片STR分型影响因素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张越 陈阳 +2 位作者 杨元立 李继周 李朝品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385-388,422,共5页
目的研究法医学病理切片DNA的基因型,探讨病理切片的组织类型、保存时间与尸源年龄对STR分型的影响。方法运用16位点Loci-STRs复合荧光标记STR-PCR技术,采用7阶重复拉丁方实验设计,取14例尸检7个年龄段的新鲜组织样本,制作脑、心、肝、... 目的研究法医学病理切片DNA的基因型,探讨病理切片的组织类型、保存时间与尸源年龄对STR分型的影响。方法运用16位点Loci-STRs复合荧光标记STR-PCR技术,采用7阶重复拉丁方实验设计,取14例尸检7个年龄段的新鲜组织样本,制作脑、心、肝、肾、脾、肺、肠等7类组织病理切片,将切片随机分组保存7d、14d、30d、90d、180d、360d、720d。用硅珠法提取切片DNA,采用AmpFlSTRIdentifilerTM16STR系统进行STR分型。以新鲜尸体DNA样本的基因型为阳性对照,比较分析组织切片DNA的STR基因座检出数。结果尸源年龄组之间STR基因座检出率的差异不显著(P=0.19)。保存时间分组中,保存30d以内,STR检出数无显著差异(P=0.73),均可准确检出12个以上基因座;保存30d以上,STR基因座检出数与保存时间成负相关;保存360d以上,等位基因脱扣(ADO)与基因座缺失(LOH)显著增高,STR分型不准确。同一保存时间,组织类型之间STR基因座检出率存在显著差异(P<0.01),其中肺组织相对较高。结论组织切片的保存时间是影响STR分型的主要因素,随着保存时间延长,其STR分型成功率下降;肺组织切片是STR分型较为理想的样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组织病理切片 STR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BDNF表达的法医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范琰琰 李永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BDNF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Marmarou的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5min、30min、lh、3h、6h、12h、24h、48h、72h取脑组织,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BDNF的表达,以正常大鼠和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结果:正常... 目的:观察大鼠弥漫性脑损伤后BDNF的表达变化。方法:采用Marmarou的弥漫性脑损伤模型,分别于伤后15min、30min、lh、3h、6h、12h、24h、48h、72h取脑组织,运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BDNF的表达,以正常大鼠和假手术大鼠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大鼠即有少量BDNF的表达。打击后15min,BDNF表达增强,1h达高峰,48h降至正常水平。结论:机体对脑损伤存在自我保护机制;BDNF的时序性变化可望为法医学脑损伤时间的推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性脑损伤 BDNF 免疫组织化学 损伤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肿瘤案例的法医学鉴定
6
作者 李红妍 李永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肿瘤的案例中伤与病的关系,总结法医学鉴定经验,探寻其规律。方法:选择典型案例4例,重新审查,并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伤病关系。结果:鉴定结论1例无因果关系,2例损伤参与度10%,1例损伤参与度0%。结论:颅脑损伤与...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颅内肿瘤的案例中伤与病的关系,总结法医学鉴定经验,探寻其规律。方法:选择典型案例4例,重新审查,并查阅相关文献,分析伤病关系。结果:鉴定结论1例无因果关系,2例损伤参与度10%,1例损伤参与度0%。结论:颅脑损伤与颅内肿瘤的伤病关系分析要从了解病史、明确肿瘤的性质、伤和病与损伤结果的因果关系等多方面考虑,得出科学而客观的鉴定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颅内肿瘤 伤病关系 法医学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震荡致死的法医学鉴定(附2例报道)
7
作者 陈龙 汪秉康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1991年第1期30-31,共2页
脑震荡的概念迄今仍有争论,是法医学鉴定难题之一.脑震荡占全部颅脑外伤的73.5%,脑震荡致死仅占极少数.有学者认为,脑震荡仅是脑功能障碍,无器质性的改变。有人则认为,脑震荡经尸解可发现一定程度的器质性改变.
关键词 脑震荡 法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性猝死—4例主动脉瘤破裂的法医病理学鉴定 被引量:2
8
作者 鲍现宝 李永宏 +1 位作者 王成权 程利宝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96-298,314,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破裂猝死的发病特点和病理学基础,为临床医师提供帮助。方法:对本系2002年12月至2006年l2月期间,所作450例法医病理检案的4例主动脉瘤破裂猝死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例主动脉瘤破裂致死占尸体解剖总数的0.89%,占SCD... 目的:探讨主动脉瘤破裂猝死的发病特点和病理学基础,为临床医师提供帮助。方法:对本系2002年12月至2006年l2月期间,所作450例法医病理检案的4例主动脉瘤破裂猝死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结果:4例主动脉瘤破裂致死占尸体解剖总数的0.89%,占SCD的4.1%,其中,DAA3例;2例DAA与AS有关。结论:主动脉瘤破裂病程短骤、凶险,是心性猝死的病因之一,早期症状与冠心病酷似,且病死率极高,因此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提高诊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病理学 心性猝死 尸体解剖 主动脉瘤破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所致猝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陈仁辉 李永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19-221,共3页
心血管疾病猝死在法医检案中很常见,其中心脏传导系统(CCS)异常所致猝死约占2.6%[1],宋一璇等[2]在对120例心源性猝死者CCS检查,101例均有程度不同的病变,其中54例被认定CCS病变是心源性猝死原因(占45%).全面系统认识心脏传导系统异常... 心血管疾病猝死在法医检案中很常见,其中心脏传导系统(CCS)异常所致猝死约占2.6%[1],宋一璇等[2]在对120例心源性猝死者CCS检查,101例均有程度不同的病变,其中54例被认定CCS病变是心源性猝死原因(占45%).全面系统认识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所致猝死非常重要.本文将就心脏传导系统异常所致猝死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传导系统异常 猝死 研究进展 心脏传导系统炎症 心脏传导系统间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损伤疾病与死亡关系486例尸检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利宝 丁美满 汪静宇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04-305,共2页
关键词 损伤 疾病 死亡原因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震荡c-fos癌基因的表达及其法医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1
11
作者 汪枫 李永宏 胡永良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和脑震荡性损伤的关系,同时寻找脑震荡后法医病理学的诊断依据。方法 55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脑震荡组和对照组。c-fos-mRNA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结果 对照组大鼠未见c-fos-mRNA的表达,然而脑震荡组在损... 目的 探讨原癌基因c-fos的表达和脑震荡性损伤的关系,同时寻找脑震荡后法医病理学的诊断依据。方法 55只实验大鼠随机分为脑震荡组和对照组。c-fos-mRNA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观察。结果 对照组大鼠未见c-fos-mRNA的表达,然而脑震荡组在损伤后15min即可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观察到c-fos-mRNA的表达,至30min c-fos-mRNA的阳性反应达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结论 c-fos原癌基因的检测可成为诊断脑震荡和推断脑震荡后经过时间的一项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震荡 C-FOS基因 基因表达 法医病理学 原位杂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例异位妊娠死亡法医病理学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莉 王鹏 程利宝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45-145,共1页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或称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宫外孕的83%~93%,其余为卵巢妊娠、腹腔妊娠等.有时将子宫外孕误诊为阑尾炎、流产、急性盆腔炎,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可发生猝死[1]... 异位妊娠(ectopic pregnancy)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或称宫外孕.以输卵管妊娠最常见,占宫外孕的83%~93%,其余为卵巢妊娠、腹腔妊娠等.有时将子宫外孕误诊为阑尾炎、流产、急性盆腔炎,如不及时妥善处理,可发生猝死[1].但有关异位妊娠死亡的系统尸检报道少见.本文收集我系近14年来经检验鉴定的10例因异位妊娠猝死的案例进行法医学分析,供临床和法医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位妊娠 死亡 病理学 法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18个常染色体STR进行同胞关系鉴定的案例分析
13
作者 方维华 张越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1期69-70,共2页
关键词 常染色体 STR 同胞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毒性心肌炎和扩张性心肌病关系的研究
14
作者 许弘飞 李永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14-317,共4页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扩张性心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损伤医疗纠纷案件法医鉴定初探(附26例案件分析)
15
作者 胡永良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09-310,共2页
关键词 原发性损伤 医疗纠纷 改变 医疗行为 处理 伤情 预后 案件分析 法医鉴定 损害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法医鉴定质量初探
16
作者 吴茂旺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15-217,共3页
目的 探讨法医鉴定质量评价的可行方法。方法 建立模糊数学综合模型,通过模糊变换进行综合评判。结果 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评判的过程和评判效果。结论 应用模糊数学对法医鉴定质量进行评价切实可行,同时也为类似问题进行综合评判提供了理... 目的 探讨法医鉴定质量评价的可行方法。方法 建立模糊数学综合模型,通过模糊变换进行综合评判。结果 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评判的过程和评判效果。结论 应用模糊数学对法医鉴定质量进行评价切实可行,同时也为类似问题进行综合评判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断 法医鉴定 质量 综合评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移动化学反应界面的实验装置(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文魁 白家明 +1 位作者 李仁志 曹成喜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949-953,共5页
描述了一种移动化学反应界面的实验装置.这一装置备有二台恒流泵用于连续性地驱动阴极液和阳极液,备有二根连接于计录仪的电极用于测定反应管两端的电压.用0.005mol·L-1CoCl_2和0.01mol·L-1NaOH(同时含有0.1mol·L... 描述了一种移动化学反应界面的实验装置.这一装置备有二台恒流泵用于连续性地驱动阴极液和阳极液,备有二根连接于计录仪的电极用于测定反应管两端的电压.用0.005mol·L-1CoCl_2和0.01mol·L-1NaOH(同时含有0.1mol·L-1背景电解质KCl)形成的移动化学反应界面实验了这一装置.结果表明:(1)能很好地避免电解时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的干扰;(2)在单根凝胶柱上可进行多次移动化学反应界面实验;(3)不论是在实验进行中还是在实验后都能很方便地测定沉淀区带的长度;(4)能节省大量的阴极液和阳极液;(5)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 电迁移 电泳 移动化学反应 界面 实验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酒精中毒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被引量:9
18
作者 许亚军 吴鉴明 李永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222-225,F0004,共5页
目的:建立慢性酒精中毒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方法:用55%酒精给大鼠灌胃6周,同时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损伤情况,气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液酒精浓度,并观察酒精染毒后大鼠海马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酒精灌胃6周,大鼠海马... 目的:建立慢性酒精中毒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方法:用55%酒精给大鼠灌胃6周,同时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损伤情况,气相色谱法检测大鼠血液酒精浓度,并观察酒精染毒后大鼠海马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酒精灌胃6周,大鼠海马病理学变化、学习记忆损伤程度及病死率,以高浓度染毒组(HAA组)最明显,中浓度染毒组(MAA组)次之,低浓度染毒组(LAA组)不明显,且血液酒精浓度与学习记忆损伤程度的呈直线相关。结论:以每只大鼠每日10 ml/kg酒精灌胃6周,可初步建立慢性酒精中毒致大鼠学习记忆障碍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迷宫 记忆障碍 动物模型 血液酒精浓度 酒精 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组织化学染色在急性心肌缺血猝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冰 陈阳 +2 位作者 闫宜峰 陶香香 何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99-102,16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急性心肌缺血猝死心肌中的染色规律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E染色、Nagar-Olsen染色(苏木精碱性复红苦味酸法)、Heidenhain染色(铁矾-苏木素-伊红染色)、Heidenhain氏苏木精法染色,对28... 目的探讨不同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在急性心肌缺血猝死心肌中的染色规律及其在法医学鉴定上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HE染色、Nagar-Olsen染色(苏木精碱性复红苦味酸法)、Heidenhain染色(铁矾-苏木素-伊红染色)、Heidenhain氏苏木精法染色,对28例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和10例冠心病非心源性猝死心肌进行染色,并设10例正常心肌作为对照。结果 Nagar-Olsen染色、Heidenhain染色、Heidenhain氏苏木精法染色在急性心肌梗死心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54%,58%;在冠心病非心源性猝死心肌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10%和10%;在正常心肌组表达均呈阴性。上述三种方法在以上两组的阳性表达率比较未见差异(P>0.05)。但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组与非心源性猝死组及对照组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在急性心肌梗死组中Heidenhain氏苏木精染色强阳性例数较高(12/14),Nagar-Olsen染色在梗死区边缘表现更显著。各组均行HE染色,显示在梗死区出现细胞核的改变,在非梗死区心肌纤维表现为细胞水肿,胞质红染,胞核无明显病变,与对照组心肌很难鉴别。结论 Nagar-Olsen染色、Heidenhain染色、Heidenhain氏苏木精染色在急性心肌缺血猝死诊断中均有应用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HE染色结合Heidenhain氏苏木精法染色以提高诊断率;通过HE染色结合Nagar-Olsen染色确定梗死区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缺血 猝死 组织学染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时间推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0
作者 汪枫 李永宏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32-234,共3页
关键词 脑损伤 时间推断 分子生物学 研究进展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纤维连接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