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衍生碳包覆铋锑硫化物的设计构筑及其储钠性能
1
作者 孙颖 房蕴珂 +6 位作者 马佳鑫 刘畅 吴抒遥 于佳艺 邱介山 张薇 马天翼 《洁净煤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9-108,共10页
钠离子电池(SIBs)被视为最有望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新型二次电池。设计和构筑具有高比容量和优异循环稳定性的负极材料是推动钠离子电池实际应用的关键。硫化铋和硫化锑具有高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是理想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采用煤... 钠离子电池(SIBs)被视为最有望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新型二次电池。设计和构筑具有高比容量和优异循环稳定性的负极材料是推动钠离子电池实际应用的关键。硫化铋和硫化锑具有高的比容量和能量密度,是理想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采用煤沥青衍生碳包覆策略,通过水热法合成铋锑硫化物Bi_(2)S_(3)/Sb_(2)S_(3),再经中温煤沥青包覆、高温热解和硫化处理,制备了煤沥青衍生碳包覆的Bi_(2)S_(3)/Sb_(2)S_(3)纳米复合材料(Bi_(2)S_(3)/Sb_(2)S_(3)@SNC),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导电性并缓解其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膨胀,从而提升材料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SEM、TEM和XPS等表征结果证明,Bi_(2)S_(3)/Sb_(2)S_(3)@SNC具有三维连续多孔网络结构,可为钠离子提供较短的扩散路径和丰富的存储位点,有利于提升倍率和储钠容量。采用LSV、EIS和GITT等测试,系统考察了不同硫化物比例对储钠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当Bi与Sb的投料比(物质的量之比)为1∶3时,所得Bi_(2)S_(3)/Sb_(2)S_(3)@SNC-1的电荷转移电阻最小、赝电容贡献率高达96%,有利于构建稳定的固态电解质膜(SEI),加速离子扩散和电子传输。基于Bi_(2)S_(3)/Sb_(2)S_(3)@SNC-1所构筑的钠离子半电.池,在0.2 A/g的电流密度下循环200圈后,比容量仍保持在494.4 mAh/g,具有出色的循环性能;在0.05和5 A/g的电流密度下,比容量分别为419.6和282.0 mAh/g,容量保持率为67.2%,具有出色的倍率性能。本工作为设计构筑金属硫化物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提供了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Bi_(2)S_(3)/Sb_(2)S_(3) 煤沥青 碳材料 赝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化/氧化协同制备高倍率钾离子电池负极用沥青基碳微球
2
作者 刘畅 姚君君 +3 位作者 孙颖 冯大明 郑宏杰 马天翼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44-1452,共9页
在不借助模板的情况下,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在表面活性剂和分散介质辅助下,结合预氧化和乳化法成功制备了氧化沥青微球。探究了乳化温度对微球形貌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280℃为最佳的乳化温度。制备的氧化沥青碳微球负极展现出良好的电... 在不借助模板的情况下,以中温煤沥青为原料,在表面活性剂和分散介质辅助下,结合预氧化和乳化法成功制备了氧化沥青微球。探究了乳化温度对微球形貌的影响规律,并确定了280℃为最佳的乳化温度。制备的氧化沥青碳微球负极展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在0.05 A/g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为310 mAh/g,2 A/g时的容量为102 mAh/g,在1 A/g下经过1000次长循环,容量仍剩余108 mAh/g。其优异的储钾性能得益于低温预氧化形成的交联结构可以实现有序到无序的结构演变。此外,引入的含氧基团不仅使前驱体实现空间层面的交联,确保了材料在电化学脱嵌时的结构稳定性,而且还产生了丰富的空位和缺陷,从而增加储钾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沥青 碳材料 钾离子电池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