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型参数不确定下多无人艇系统固定时间二分编队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
作者 温广辉 余星火 +1 位作者 黄廷文 周艳 《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69-677,共9页
针对模型参数不确定下多无人艇(Multiple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Multi-USV)系统的固定时间二分编队跟踪控制问题,通过将命令滤波与复合学习技术融合到反推控制方法中,提出一种新型分布式固定时间二分编队跟踪控制协议.首先,将命令... 针对模型参数不确定下多无人艇(Multiple unmanned surface vehicle,Multi-USV)系统的固定时间二分编队跟踪控制问题,通过将命令滤波与复合学习技术融合到反推控制方法中,提出一种新型分布式固定时间二分编队跟踪控制协议.首先,将命令滤波引入到反推控制中,进而分别设计虚拟控制协议与真实控制协议.在此基础上,为估计未知参数设计了参数复合学习律,利用在线记录的数据和即时数据来产生预测误差,并利用跟踪误差和预测误差来更新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在严格弱于持续激励(Persistent excitation,PE)条件的区间激励(Interval excitation,IE)条件下,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不仅能够保证编队误差的固定时间收敛性,也能够保证参数估计误差的固定时间收敛性,同时解决了多无人艇系统的固定时间二分编队跟踪控制问题.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控制协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艇 二分编队跟踪 固定时间控制 复合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在物联的配用电优化运行: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视角 被引量:62
2
作者 刘念 余星火 +1 位作者 王剑辉 薛禹胜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泛在物联的配用电系统是智能配电网与电力物联网深度融合形成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分析了泛在物联的配用电系统的参与主体及其信息、物理、社会属性,并从物理域、信息域和社会域3个层面探讨参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影响,并提炼其运行特... 泛在物联的配用电系统是智能配电网与电力物联网深度融合形成的信息物理社会系统(CPSS)。分析了泛在物联的配用电系统的参与主体及其信息、物理、社会属性,并从物理域、信息域和社会域3个层面探讨参与主体之间的交互影响,并提炼其运行特点,包括物理域中的节点、网络和功能的灵活性;信息域中的泛在感知的不确定性、计算模式的边缘化、开放交互的安全性;社会域中的角色可变性、效用个性化、商业模式多元化。在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提炼其难点,包括复杂配用电系统的特征识别、社会行为建模与混合仿真、非完全信息的随机博弈框架与应用、融合社会属性的优化问题建模与求解、边缘计算的调度策略与驱动机制、配用电终端物联网的交互安全机制等。在理论层面为信息、物理、社会系统的多学科交叉提供分析探讨,在应用层面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和智能电网的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在物联 信息物理社会系统 产消者 优化运行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配电网状态估计技术评述 被引量:38
3
作者 吴在军 徐俊俊 +3 位作者 余星火 胡秦然 窦晓波 顾伟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3期182-191,共10页
间隙性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并网,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可控负荷及高级量测装置的规模化接入使得主动配电网状态估计在结果精度要求、计算效率等方面面临诸多全新挑战。首先,简要阐述了国内外有关传统配电网状态估计技术前期的研究成果;然... 间隙性分布式电源高渗透率并网,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可控负荷及高级量测装置的规模化接入使得主动配电网状态估计在结果精度要求、计算效率等方面面临诸多全新挑战。首先,简要阐述了国内外有关传统配电网状态估计技术前期的研究成果;然后,较为全面地梳理了主动配电网状态估计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包括新型伪量测的合理建模、状态估计算法的高效改进及量测装置的优化配置等研究方面;最后,对该领域未来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状态估计 精度要求 计算效率 优化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正仲转化耦合流动换热板翅式换热器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徐攀 文键 +2 位作者 厉彦忠 王斯民 屠基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6-24,共9页
为了揭示在催化剂填料的微小通道内氢正仲转化反应与流动换热耦合机理,在对比分析已有的氢正仲转化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42~70 K温度区间内氢气在催化剂填料的平直翅片通道内正仲转化反应与流动换热的耦合过程。结果表明,Elovich... 为了揭示在催化剂填料的微小通道内氢正仲转化反应与流动换热耦合机理,在对比分析已有的氢正仲转化动力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42~70 K温度区间内氢气在催化剂填料的平直翅片通道内正仲转化反应与流动换热的耦合过程。结果表明,Elovich计算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为1.8%,是与实验数据最吻合的计算模型;由于催化剂颗粒的作用,热侧Colburn传热因子是冷侧的8~10倍,并且热侧换热增强因子与冷侧接近,正仲转化与流动换热一体化设备能够保证流动换热性能同时实现正仲连续转化过程;出口仲氢体积分数与质量空流速有关,当质量空流速小于等于0.658 kg/(m^(3)·s)时,出口仲氢体积分数能达到要求。该研究可为大型氢液化装置的系统性能优化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液化 板翅式换热器 正仲转化 流动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非饱和土边坡拟动力稳定性分析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龙 陈国兴 +3 位作者 胡伟 孙德安 李洁 刘文化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859-1867,共9页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失稳破坏且通常伴随明显的三维破坏特征,增加边坡阶数并结合抗滑桩等加固措施可有效提高边坡的动稳定性,广泛用于滑坡灾害防治中。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并结合拟动力法,将塑性变形理论扩展至非饱和土中,改进已提出... 边坡在地震作用下极易失稳破坏且通常伴随明显的三维破坏特征,增加边坡阶数并结合抗滑桩等加固措施可有效提高边坡的动稳定性,广泛用于滑坡灾害防治中。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原理并结合拟动力法,将塑性变形理论扩展至非饱和土中,改进已提出的半解析水平片分法,计算具有非线性分布特征的非饱和土重力、地震惯性力和抗滑桩侧阻力所做外功率和表观黏聚力的功率耗散率,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合理性。通过算例分析,探究了非饱和土边坡的地震响应规律,揭示了吸力对边坡地震稳定性及抗滑桩加固效果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吸力对边坡稳定性的贡献可达15%~30%,且与地震动特性密切相关,地震波达到峰值时,吸力效应得到显著加强;水平加速度系数和土体剪切模量对边坡地震稳定性影响较大;地震作用下边坡将出现明显的“浅层”滑动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边坡 极限分析 拟动力法 基质吸力 三维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氢中固空枝晶生长凝固定量相场法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超龙 文键 +3 位作者 王磊 厉彦忠 雷刚 屠基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8-135,共8页
为探究固空形成过程中枝晶微结构演化和氧溶质非均匀分布规律,建立了描述固空枝晶生长凝固过程中枝晶形态演化和氧溶质分布的定量相场模型(QPFM),应用该模型对连续冷却条件下的固空单枝晶和多枝晶生长行为特性进行了研究,选择了两条特... 为探究固空形成过程中枝晶微结构演化和氧溶质非均匀分布规律,建立了描述固空枝晶生长凝固过程中枝晶形态演化和氧溶质分布的定量相场模型(QPFM),应用该模型对连续冷却条件下的固空单枝晶和多枝晶生长行为特性进行了研究,选择了两条特殊位置曲线定量表述氧溶质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枝晶形态随初始过冷度增大而变得复杂,二次枝晶臂更为发达;氧溶质质量分数呈现枝晶内部贫氧外部富氧的分布特征,沿一次枝晶臂和二次枝晶臂的轴线形成了氧溶质质量分数较低的脊柱;多枝晶的相互作用破环了枝晶的对称形态;连续冷却条件下,固空枝晶二次枝晶臂随时间增长逐渐粗化、融合,固相率和最大氧溶质质量分数分别持续增长到最大值0.9111和0.8406;枝晶之间的间隙阻碍了氧溶质的扩散,使得氧溶质质量分数由单枝晶时的0.402升至多枝晶时的0.668。研究可为液氢系统的安全使用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空枝晶 定量相场法 氧溶质分布 形态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空枝晶微结构生长演化非等温定量相场模拟研究
7
作者 李超龙 文键 +3 位作者 王磊 雷刚 陈强 屠基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6-54,共9页
为了探究热-溶质耦合驱动下固空枝晶生长演化和氧溶质分布规律,建立了非等温定量相场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过冷度及边界热流条件下固空枝晶的形态演化、生长速度、氧溶质分布。结果表明:相比等温模拟,考虑凝固潜热的非等温模拟可... 为了探究热-溶质耦合驱动下固空枝晶生长演化和氧溶质分布规律,建立了非等温定量相场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过冷度及边界热流条件下固空枝晶的形态演化、生长速度、氧溶质分布。结果表明:相比等温模拟,考虑凝固潜热的非等温模拟可以更真实再现固空枝晶的生长过程,氧质量分数峰值相比等温模拟减少了8.5%~14.6%;枝晶的生长速度、最大氧质量分数和初始过冷度呈现正相关性,初始过冷度为4 K时,固液糊状区氧质量分数最大可达到0.401;边界热流的存在可显著改变计算域温度分布进而影响固空枝晶的生长模式;热输入减缓了枝晶的生长,而热提取使枝晶臂生长得更为繁盛粗壮,热提取、热输入条件下的固相率分别是无边界热流时的138%、69%,最大氧质量分数分别是无边界热流时的146%、94%。该研究可增进对液氢中固空枝晶生长行为的理解,为液氢系统的安全使用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空枝晶 非等温相场 形态演化 液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