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配色技术在色纺纱领域的应用
1
作者 荣慧 陈艳华 万震 《纺织导报》 CAS 2024年第6期64-67,共4页
数字化配色技术有利于纺织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体系建设和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文章分析了目前数字化配色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领域,提出了数字化配色技术的概念以及应用于色纺纱生产中的具体步骤,阐述了数字化配色... 数字化配色技术有利于纺织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体系建设和发展,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和消费者需求。文章分析了目前数字化配色技术的最新发展和应用领域,提出了数字化配色技术的概念以及应用于色纺纱生产中的具体步骤,阐述了数字化配色技术应用在色纺纱领域的优点和局限性,并通过具体案例指明了数字化配色技术在色纺企业实际开发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配色技术 色纺纱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纺纱线中纤维混色比例的图像检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沈利利 李忠健 +3 位作者 潘如如 卢雨正 高卫东 唐佩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8-143,共6页
为解决色纺纱线中有色纤维配比的经验性及耗时性等问题,在结合视频显微镜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色纤维颜色分类及比例测定方法。首先将色纺纱线解捻获得色纤维,在轻微张力下排列在载玻片上,利用视频显微镜进行... 为解决色纺纱线中有色纤维配比的经验性及耗时性等问题,在结合视频显微镜和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聚类算法的色纤维颜色分类及比例测定方法。首先将色纺纱线解捻获得色纤维,在轻微张力下排列在载玻片上,利用视频显微镜进行图像采集;然后采用灰度投影方法定位色纤维,再提取出每根纤维中心线上的像素点,分别取所有像素点的R、G、B分量的平均值构成特征向量来表征该根纤维;最后将RGB模型的特征向量转换到L*a*b*模型并通过聚类算法对色纤维进行分类,确定图像中各颜色纤维所占比例。实验表明,本文算法能够实现色纺纱线中色纤维种类的确定及比例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纤维 颜色分类 图像处理 聚类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纱线拉伸断裂强力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姚江薇 邹专勇 +2 位作者 闫琳琳 卫国 唐佩君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37,共6页
为更好理解喷气涡流纺纱线结构对纱线强力的影响机制,实现纱线结构优化设计,首先在观察与分析喷气涡流纺纱线结构基础上,构建了喷气涡流纺纱线的几何结构模型;阐述了喷气涡流纺纱线内纤维的受力情况,以此得出喷气涡流纺纱线拉伸断裂强... 为更好理解喷气涡流纺纱线结构对纱线强力的影响机制,实现纱线结构优化设计,首先在观察与分析喷气涡流纺纱线结构基础上,构建了喷气涡流纺纱线的几何结构模型;阐述了喷气涡流纺纱线内纤维的受力情况,以此得出喷气涡流纺纱线拉伸断裂强力的数学模型;通过对喷气涡流纺纱线拉伸断裂强力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比较进行模型验证。研究结果表明:纱线强力预测模型对纱线拉伸断裂强力的预测结果与实测值较接近,同时,纱线中毛羽纤维造成的纱线半径计算的误差会影响到模型预测结果的精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纱线 数学模型 拉伸断裂强力 纱线半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纺纱线生产与工艺技术创新——色纺纱线使用原料种类与品质要求 被引量:4
4
作者 朱丹萍 章友鹤 +2 位作者 寿弘毅 赵连英 程四新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49,共7页
色纺纱生产选好原料是重要前提,既要使选用原料符合色纺纱生产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实用,降低原料成本。由于色纺纱品种的发展,使用原料种类也越来越多,本文根据当前色纺纱的品种需求,对天然纤维(棉、毛、麻、丝)与化学纤维及差别化和功能... 色纺纱生产选好原料是重要前提,既要使选用原料符合色纺纱生产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实用,降低原料成本。由于色纺纱品种的发展,使用原料种类也越来越多,本文根据当前色纺纱的品种需求,对天然纤维(棉、毛、麻、丝)与化学纤维及差别化和功能性纤维等,在色纺纱中的应用情况,尤其是对天然纤维中的棉花使用及品质要求作了重点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原料品种 天然纤维 化学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纺梳理难点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2
5
作者 桂亚夫 王利清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5-68,共4页
分析色纺梳理过程中的难点及质量控制要点。针对色纺纱生产过程中因染色棉、棉网原料和染色化纤等原料特性造成的梳理难点,以及色纺纤维通过混色实现色彩空间视觉混和的难度,解析了用于色纺梳理质量控制的特殊工艺方法,即梳棉混梳和纺... 分析色纺梳理过程中的难点及质量控制要点。针对色纺纱生产过程中因染色棉、棉网原料和染色化纤等原料特性造成的梳理难点,以及色纺纤维通过混色实现色彩空间视觉混和的难度,解析了用于色纺梳理质量控制的特殊工艺方法,即梳棉混梳和纺前预梳,对于这两种特殊工艺方法容易造成的工艺配置矛盾和纤维过度损伤等问题,提出了积极采取“部分预梳,合理预梳,色纤精选”的方法,并遵循“混色不大落”的工艺原则。认为:混色均匀和解决色结问题是色纺梳理的难点,用好梳棉混梳和纺前预梳工艺,有利于提高色纺梳理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梳棉 棉网 混色 麻灰纱 梳理 色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纺纱企业关键设备和关键器材的选配与使用探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朱建民 卢广发 +2 位作者 章友鹤 赵连英 朱丹萍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2-74,共3页
根据色纺纱的特点及百隆东方公司多年来生产色纺纱的生产实践,对色纺纱的生产难点作了全面分析,指出进一步提升色纺纱的品质档次与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劳动用工,是色纺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而加快色纺纱企业关键设备更新改造,选配... 根据色纺纱的特点及百隆东方公司多年来生产色纺纱的生产实践,对色纺纱的生产难点作了全面分析,指出进一步提升色纺纱的品质档次与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劳动用工,是色纺企业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而加快色纺纱企业关键设备更新改造,选配好关键纺纱器材,是企业提质增效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产品特点 设备改造 器材选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和方式对色纺纱质量和织物风格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东升 万震 吴爱儿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43,共3页
探讨不同混和方式对色纺纱质量和织物风格的影响。以经典黑、白色为基准,研究了C 19.7tex在4种不同混和方式下,最终的成纱物理指标以及成纱织物风格。结果表明:分别以混棉、并条、粗纱、细纱为主颜色混和工序制成的色纺纱线断裂强度有... 探讨不同混和方式对色纺纱质量和织物风格的影响。以经典黑、白色为基准,研究了C 19.7tex在4种不同混和方式下,最终的成纱物理指标以及成纱织物风格。结果表明:分别以混棉、并条、粗纱、细纱为主颜色混和工序制成的色纺纱线断裂强度有增加的趋势,毛羽指标稍有增加,而条干逐步变差;同时,织物风格大致呈现"风格均匀→风格弱起横→风格起横严重→风格弱起横→风格点状均匀"的走势。认为:研究色纺工艺有利于织物色彩风格的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和方式 色纺纱 布面起横 织物风格 条干 毛羽指数 断裂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棉纺厂异纤检测和清除设备使用效果与发展前景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李鑫 章友鹤 《现代纺织技术》 2010年第2期39-43,共5页
文章论述了棉纺厂使用异纤检测和清除设备的必要性,并对目前国内采用异纤检测和清除的3种方法作了对比分析,提出了清除原棉中异纤应从提高开清棉异纤检测与清除效果为主,络筒机清除为辅。在开清棉机组中加装异纤检测和清除装置是最佳选择。
关键词 异纤 检测 清除 设备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隆纹花色纱制作方法及性能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刘东升 唐佩君 《现代纺织技术》 2013年第6期39-41,共3页
为迎合时尚的需要,提高色纺纱产品的附加值,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花色纱——隆纹花色纱,并对隆纹花色纱的隆纹数量和长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辅纱捻度和强度的增加,隆纹花色纱布面隆纹效果表现为更加集中,且整体上单位面积... 为迎合时尚的需要,提高色纺纱产品的附加值,文章介绍了一种新型花色纱——隆纹花色纱,并对隆纹花色纱的隆纹数量和长度分布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辅纱捻度和强度的增加,隆纹花色纱布面隆纹效果表现为更加集中,且整体上单位面积内隆纹个数呈下降趋势;因此适当的辅纱捻度、强度对隆纹花色纱最终成纱花色和风格有重要影响。同时为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必须严格控制生产工艺及辅纱的强度和捻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隆纹花色纱 捻度 强力 色条 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纺纱线生产与工艺技术创新——色纺纱的纺纱工艺特点及主要工序工艺设计要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章友鹤 周建迪 +1 位作者 赵连英 程四新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1-35,共5页
采用原料先染色后再混合纺纱,可比先纺纱后染色的染色纤维量显著减少。但染色后纤维的性能有较大变化,棉纤维强力下降,短绒增加,弹性变差,影响纺纱的可纺性,故要根据染色后纤维性能的变化来设计纺纱工艺。文章根据浙江地区相关企业多年... 采用原料先染色后再混合纺纱,可比先纺纱后染色的染色纤维量显著减少。但染色后纤维的性能有较大变化,棉纤维强力下降,短绒增加,弹性变差,影响纺纱的可纺性,故要根据染色后纤维性能的变化来设计纺纱工艺。文章根据浙江地区相关企业多年来生产色纺纱的实践,分析了色纺纱的纺纱生产工艺特点与本色纱工艺的不同点,对色纺纱主要工序的工艺设计要点作了分析与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工艺特点 纺纱工序 工艺设计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纺织企业生产成本控制措施 被引量:5
11
作者 荣慧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67,共4页
探讨当前棉纺织企业高效控制生产成本的措施。分析了棉纺织企业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人工成本控制、建立考核机制、原料成本控制、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消耗成本等方面阐述了成本控制解决方案。认为:各项解决方案的有... 探讨当前棉纺织企业高效控制生产成本的措施。分析了棉纺织企业在生产成本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人工成本控制、建立考核机制、原料成本控制、提高产量和生产效率、降低消耗成本等方面阐述了成本控制解决方案。认为:各项解决方案的有效实施可明显降低棉纺织企业的生产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料成本 人工成本 产量 生产效率 机物料 工艺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色段彩纱的设计要点 被引量:1
12
作者 荣慧 陈艳华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55-55,共1页
传统段彩纱采用中后罗拉伺服电机共同传动,并根据工艺要求输入参数,实现后罗拉的间断喂入,而中罗拉不变速或微变速,风格为双色段彩,目前市场流行的多为此类型段彩风格。新型段彩纱主要以三色段彩纱为代表,采用集聚纺纺纱形式,每个罗拉... 传统段彩纱采用中后罗拉伺服电机共同传动,并根据工艺要求输入参数,实现后罗拉的间断喂入,而中罗拉不变速或微变速,风格为双色段彩,目前市场流行的多为此类型段彩风格。新型段彩纱主要以三色段彩纱为代表,采用集聚纺纺纱形式,每个罗拉独立传动,其伺服喂入装置由纳米级电机传动,能有效控制伺服电机的速度,保证对基纱或饰纱单纤维的有效控制和精准牵切,可实现三色段彩的连续喂入,实现风格和色彩的多种搭配,色彩更为跳跃,颜色搭配更加鲜亮明丽,风格更为立体。由于长时间的单罗拉运动,纤维随胶圈发生惯性位移,可有效避免布面长疵点色条,保证风格的重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颜色搭配 电机传动 段彩纱 喂入装置 单纤维 独立传动 集聚纺 色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纺纱生产前的调色、配色与对色相关技术探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建民 程四新 +1 位作者 章友鹤 赵连英 《现代纺织技术》 2018年第4期36-38,共3页
配色-打样-对色-色光评定是色纺纱生产前一项严格的系统工程。从色纺纱的调配色与对色的目的及重要性出发,对色纺纱调色与配色原理进行了简析,重点介绍了色纺纱打样与对色的程序及方法,认为必须在投产前做好调配色及打样对色等准备工作... 配色-打样-对色-色光评定是色纺纱生产前一项严格的系统工程。从色纺纱的调配色与对色的目的及重要性出发,对色纺纱调色与配色原理进行了简析,重点介绍了色纺纱打样与对色的程序及方法,认为必须在投产前做好调配色及打样对色等准备工作,才能确保批量生产的色纺纱符合设计和用户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纱 调色 配色 对色 打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纺纱装备的技术进步与新型纺纱线的开发创新――参加第19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议的启示 被引量:4
14
作者 荣慧 陈顺明 章友鹤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1-7,共7页
第19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是一次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总结了第18届新型纺纱学术会以来在新型纺纱的技术进步与新型纱线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深入研讨了新型纺纱技术与产品开发方向与重点,指出转杯纺要围绕开发好高支纱与特高支纱、多元... 第19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是一次高层次的学术研讨会,总结了第18届新型纺纱学术会以来在新型纺纱的技术进步与新型纱线开发方面取得的成就,深入研讨了新型纺纱技术与产品开发方向与重点,指出转杯纺要围绕开发好高支纱与特高支纱、多元混色纱及非棉转杯纺纱开发进行技术创新,喷气涡流纺要改变目前使用原料局限、纱线使用范围狭隘的局面,开发出多种纱线,扩大应用领域。环锭纺技术要向智能化与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通过装备的改造与技术创造,"焕发青春活力",实现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档次提升、用工减少、能耗降低的目的,与转杯纺、喷气涡流纺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9届全国新型纺纱学术会议 新型纺纱装备 新型纺纱技术 新型纱线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用棉纺彩点纱的制备及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东升 吴爱儿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15,28,共5页
为提高色纺纱产品附加值,利用再用棉生产彩点纱。在3个品种采用不同再用棉种类和混用比例进行纺纱试验,并对成纱性能和布面再用棉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再用棉比例的增加,成纱条干变差,强力降低,布面横档逐渐增加;再用... 为提高色纺纱产品附加值,利用再用棉生产彩点纱。在3个品种采用不同再用棉种类和混用比例进行纺纱试验,并对成纱性能和布面再用棉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随着再用棉比例的增加,成纱条干变差,强力降低,布面横档逐渐增加;再用棉的种类和混用比例是影响彩点纱质量和面料风格的关键因素;纱号越粗,再用棉对布面横档的影响越明显。认为:利用本色再用棉生产的色纺彩点纱具有风格独特、彩点粘附牢度好、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可纺制出质量满足要求的色纺彩点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纺 彩点纱 再用棉 条干 横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气涡流纺开发新颖色纺纱的生产实践 被引量:5
16
作者 荣慧 章友鹤 叶威威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1-5,18,共6页
涡流纺纺纱是目前纱线市场的一项新型技术,而喷气涡流纺色纺纱更是一项新的纺纱类别。本文从不同原料和工艺介绍色纺涡流纺的新产品,从纱线结构和外观的改变,获得理想的研发产品风格。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色纺纱 纺纱工艺 纱线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段彩纱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荣慧 卫国 《纺织器材》 2023年第3期46-48,共3页
为了保证段彩纱生产质量和风格,分析采用细纱工序牵伸方式生产段彩纱的影响因素,从隔距调整、细纱牵伸区调整、中间喇叭口位置固定、生产操作的规范性方面提出解决措施;详细阐述电子配色技术在段彩纱生产中的应用。指出:段彩纱风格的实... 为了保证段彩纱生产质量和风格,分析采用细纱工序牵伸方式生产段彩纱的影响因素,从隔距调整、细纱牵伸区调整、中间喇叭口位置固定、生产操作的规范性方面提出解决措施;详细阐述电子配色技术在段彩纱生产中的应用。指出:段彩纱风格的实现受纺纱器材专件以及纺纱工艺影响,尤其是锭差、工艺一致性和段彩规格设计的合理性;对三罗拉隔距、摇架隔距及细纱牵伸区进行调整,固定中间喇叭口位置,规范生产操作,能保证段彩纱风格的重现性及批量生产的稳定性;新型段彩纱是机器参数选择、段彩工艺设计及电子软件等多项技术的综合运用,用好电子配色技术,可实现段彩纱色彩与工艺的有机统一,使其面料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新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彩纱 色纺纱 风格 重现性 锭差 纺纱器材 专件 隔距 喇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饰纱喂入位置对云纹纱表面饰纤分布的影响
18
作者 卫国 潘如如 +2 位作者 唐佩君 李沛赢 郭明瑞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8-31,共4页
分析后罗拉和中罗拉两种饰纱喂入位置对云纹纱表面饰纤分布的影响。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饰纤占纱线面积比、饰纤包缠长度占纱线总长比、饰纤在其包缠长度上分布系数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类云纹纱的实际饰纤质量占纱线总质量比均... 分析后罗拉和中罗拉两种饰纱喂入位置对云纹纱表面饰纤分布的影响。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饰纤占纱线面积比、饰纤包缠长度占纱线总长比、饰纤在其包缠长度上分布系数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显示:两类云纹纱的实际饰纤质量占纱线总质量比均低于饰纤占纱线面积比,说明饰纤主要包缠在云纹纱表面;中罗拉喂入的云纹纱饰纤占纱线面积比、饰纤包缠长度占纱线总长比、饰纤分布系数均大于后罗拉喂入的云纹纱,说明中罗拉喂入的饰纱纤维分布较为均匀。认为:饰纱不同喂入位置直接影响着云纹纱表面饰纤的分布情况及织物外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纹纱 饰纱喂入位置 图像分割 饰纤分布 织物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液着色再生涤纶混纺纱的生产要点
19
作者 荣慧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7-7,共1页
原液着色再生涤纶以废旧可乐瓶、纺丝废料、泡泡料等为原料,经粉碎、洗涤、混和加入色母粒重新生产,经喷丝、热定形、切丝成原液着色再生涤纶,其与原液着色涤纶短纤在性能指标上有较大的差异,表现为纤维疵点含量多、纤维整齐度差异大、... 原液着色再生涤纶以废旧可乐瓶、纺丝废料、泡泡料等为原料,经粉碎、洗涤、混和加入色母粒重新生产,经喷丝、热定形、切丝成原液着色再生涤纶,其与原液着色涤纶短纤在性能指标上有较大的差异,表现为纤维疵点含量多、纤维整齐度差异大、纤维细度不匀和含油率较高等。因此其混纺纱生产时,需要针对性地调整相关工艺参数,以满足其织物面料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涤纶 纤维疵点 生产要点 热定形 混纺纱 切丝 细度不匀 喷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螺旋导引槽空心锭子的喷气涡流纺加捻腔流场模拟 被引量:3
20
作者 闫琳琳 邹专勇 +1 位作者 卫国 程隆棣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39-145,共7页
针对喷气涡流纺纺纱过程中存在成纱强力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螺旋导引槽空心锭子以提高成纱强力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基于螺旋导引槽空心锭子的加捻腔气流场流动特征,验证螺旋导引槽空心锭子结构对成纱性能的改善作用。... 针对喷气涡流纺纺纱过程中存在成纱强力偏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螺旋导引槽空心锭子以提高成纱强力的方法。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基于螺旋导引槽空心锭子的加捻腔气流场流动特征,验证螺旋导引槽空心锭子结构对成纱性能的改善作用。结果表明:空心锭子外表面的螺旋导引槽可引导气流流动,使自由尾端纤维的加捻作用增强;此外,螺旋导引槽结构的存在,导致槽内外气流的静压和速度存在差异,引起自由尾端纤维的内外转移,并产生自捻效应,可进一步提高喷气涡流纺纱线的强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气涡流纺 空心锭子 螺旋导引槽 数值模拟 纱线强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