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调查——以百色学院为研究个案 被引量:3
1
作者 陆斐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7期154-156,共3页
文化交流是各国沟通往来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汉语成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重要交际工具。通过对百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结合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求,探讨如何合理地设置汉语... 文化交流是各国沟通往来的重要方式,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加强,汉语成为其他国家了解中国的重要交际工具。通过对百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结合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需求,探讨如何合理地设置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课程设置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本科生汉语模拟教学思考——以百色学院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龙菊 《语文学刊》 2016年第7期110-111,113,共3页
以百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发展建设为例,指出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应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教学实践体系等方面着手改进。
关键词 汉语国际教育 汉语模拟教学 本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俗文化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传播与应用——以百色学院为例 被引量:2
3
作者 唐艳丽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0期156-158,共3页
民俗文化奠定了整个国家文化体系的根基,传承并弘扬着民族精神。结合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实际情况,将民俗文化融入汉语国际教育中是很有必要的。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编写、讲授方法等方面加入中国民俗文化蕴含... 民俗文化奠定了整个国家文化体系的根基,传承并弘扬着民族精神。结合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实际情况,将民俗文化融入汉语国际教育中是很有必要的。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编写、讲授方法等方面加入中国民俗文化蕴含的丰富内容,进一步充夯实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文化基础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汉语国际教育 传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带一路”背景下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与人才培养——以百色学院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甘林全 《戏剧之家》 2017年第19期139-141,共3页
随着各国间的交往联系增多,世界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对于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唯有正确把握好这千载难逢的历... 随着各国间的交往联系增多,世界正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尤其是在"一带一路"背景之下,对于民族地区普通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来说,这既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民族地区普通高校唯有正确把握好这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积极制定完善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教师自身也需要综合提高素质,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以促进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的进一步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汉语国际教育 综合素质 理论实践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广西百色市壮族人生礼仪歌谣的民俗文化内涵
5
作者 李萍 《歌海》 2017年第5期118-123,共6页
人生礼仪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广西百色市壮族的诞生礼仪歌谣、婚俗礼仪歌谣和葬礼礼仪歌谣非常丰富。如今,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人生礼仪歌谣和人生礼仪民俗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独具特色的人生礼仪歌谣进行挖... 人生礼仪主要包括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葬礼。广西百色市壮族的诞生礼仪歌谣、婚俗礼仪歌谣和葬礼礼仪歌谣非常丰富。如今,随着外来文化的影响,这些人生礼仪歌谣和人生礼仪民俗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对独具特色的人生礼仪歌谣进行挖掘和整理,旨在丰富壮族口头传承文学的宝库,夯实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色市 壮族 人生礼仪歌谣 民俗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百色起义红色故事的结构艺术
6
作者 马树春 《今古文创》 2022年第36期39-41,共3页
百色起义红色故事之所以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高度重视各种结构艺术的巧妙运用,做到结构线索和结构样态的“两个多样性”,因而起到既摇曳多姿、扣人心弦又强化情感、突出主题的多重作用。
关键词 百色起义 红色故事 结构 艺术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语系词的来源及演变
7
作者 吕嵩崧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2-508,共17页
台语系词很可能在唐宋产生,但当时未发展成熟,这是台语系词中固有词与汉语借词共存的主要原因。台语系词大致有:1)源于“(打)中”义动词的固有词;2)源于“成为”义动词的固有词;3)汉语借词“着”;4)汉语借词“正”;5)汉语借词“是”;以... 台语系词很可能在唐宋产生,但当时未发展成熟,这是台语系词中固有词与汉语借词共存的主要原因。台语系词大致有:1)源于“(打)中”义动词的固有词;2)源于“成为”义动词的固有词;3)汉语借词“着”;4)汉语借词“正”;5)汉语借词“是”;以及来源不明的l?~3/le~1。它们产生(借入)时间顺序很可能是:源于“(打)中”义动词的系词→源于“成为”义动词的系词→汉语借词“正”→汉语借词“是”/“着”。l?~3/le~1具有系词功能的时间难以判断。“(打)中”义词、“正确”义词、系词同形,很可能是部分语言的共同特征。几个汉语借词中,“正”“着”的系词功能来自对壮语相应词的语义复制;“是”则是直接以系词功能借入。固有词是否演变成系词,与相应区域受汉语影响深浅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语 系词 来源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中小秦氏形象研究
8
作者 曾庆倩 严俏 《戏剧之家》 2024年第21期165-168,共4页
2018年热播的古装宅斗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经播出便好评如潮。小秦氏一角虽然在剧中亮相次数不多,但电视剧通过妆造、特写镜头、场景设计及台词使她“白莲花”、笑面虎、慈母以及封建礼教“牺牲品”的多面形象深入人心。对小... 2018年热播的古装宅斗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经播出便好评如潮。小秦氏一角虽然在剧中亮相次数不多,但电视剧通过妆造、特写镜头、场景设计及台词使她“白莲花”、笑面虎、慈母以及封建礼教“牺牲品”的多面形象深入人心。对小秦氏形象的研究,不仅能让观众对小秦氏有更深的了解与感悟,也可以为电视剧人物塑造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视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小秦氏 人物形象 塑造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错觉论:贡布里希对视觉艺术的一种独特解读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尚学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74-76,共3页
"错觉"(Illusion)是贡布里希(E.H.Gombrich)专著《艺术与错觉》中的核心概念,错觉一般指人脑对外在客观现实的一种不正确反映或错误知觉。国内学者范景中把其译为"错觉",周彦译为"幻觉",论文采用范景中的... "错觉"(Illusion)是贡布里希(E.H.Gombrich)专著《艺术与错觉》中的核心概念,错觉一般指人脑对外在客观现实的一种不正确反映或错误知觉。国内学者范景中把其译为"错觉",周彦译为"幻觉",论文采用范景中的"错觉"译法。因为错觉必须有外在客观现实对大脑两半球的刺激,才能产生,只不过这种错觉是一种对外在客观现实的不正确的映像反映,但仍然是一种知觉存在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布里希 审美错觉 大脑两半球 范景中 视觉艺术 艺术作品 立体主义 再现艺术 心存目想 神领意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靖西壮语nai^(33)的语法化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嵩崧 《钦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10期42-45,共4页
靖西壮语的nai^(33)有六种功能:"得"义主要动词;动相补语/完整体标记;能性补语;状态/程度补语标记;能性补语标记;被动标记。前五项功能与汉语"得"的功能一致。吴福祥概括出的东南亚语言"得"义语素"... 靖西壮语的nai^(33)有六种功能:"得"义主要动词;动相补语/完整体标记;能性补语;状态/程度补语标记;能性补语标记;被动标记。前五项功能与汉语"得"的功能一致。吴福祥概括出的东南亚语言"得"义语素"簇聚"式语法化模式与汉语的"得"一致,他认为东南亚语言"得"义语素与汉语"得"语法化历程的一致性是语法复制的结果。靖西壮语nai^(33)的语法化证明了吴福祥的观点。同时,靖西壮语nai^(33)形成了被动标记的路径,nai^(33)作为能性补语标记也形成了不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靖西壮语nai33 多功能模式 语法化 语法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级阶段老挝留学生汉语动词使用偏误分析
11
作者 李芳芳 《语文学刊》 2016年第10期24-26,共3页
动词是留学生学习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词,也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我们从偏误角度研究留学生习得动词的情况,根据我们对偏误语料进行分析,得出初级阶段的老挝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 动词是留学生学习以及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动词,也为了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我们从偏误角度研究留学生习得动词的情况,根据我们对偏误语料进行分析,得出初级阶段的老挝留学生在习得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大致分为七种:遗漏、误用、错序、搭配、冗余、误加和语体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老挝留学生 偏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演麦田电影作品的国风美学特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俊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2-125,共4页
在麦田古风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涉及了古典神话人物、儒释道精神、侠客精神、茶文化、历史故事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元素。但是在表现传统文化和精神的过程中,他习惯“坐在观众席里搞创作”,贴合网络新生代的观影需求和心理,以喜剧元素的融... 在麦田古风题材的影视作品中,涉及了古典神话人物、儒释道精神、侠客精神、茶文化、历史故事等多方面的传统文化元素。但是在表现传统文化和精神的过程中,他习惯“坐在观众席里搞创作”,贴合网络新生代的观影需求和心理,以喜剧元素的融合、故事新编等方式,塑造人物形象,传递正能量的社会价值观。同时他的很多古风影视作品,在视觉表现上也非常考究,清新唯美的画风和传统文化元素相得益彰,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田 国风影视 美学特征 网络电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着”字句的语义、句法和语用分析
13
作者 郝鹏飞 《语文学刊》 2016年第8期60-61,共2页
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阐述"着"字句的用法。语义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其语义指向;句法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句式变换和结构层次;语用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焦点... 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阐述"着"字句的用法。语义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谓语动词的语义特征及其语义指向;句法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句式变换和结构层次;语用方面,讨论了"着"字句的焦点、蕴涵和预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着”字句 语义 句法 语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永明体”之为文章之体
14
作者 张炜 《中国韵文学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6-81,共6页
学术界对"永明体"的理解存在着较大差异,而这一差异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实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再思考,以廓清"永明体"这一命题的真正内涵。"永明体"指文章之体,并非仅指诗体,更不是仅指五言诗... 学术界对"永明体"的理解存在着较大差异,而这一差异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实有必要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再思考,以廓清"永明体"这一命题的真正内涵。"永明体"指文章之体,并非仅指诗体,更不是仅指五言诗。如此一来,势必打开以"永明体"为五言诗体的局限,而将眼光放至更加宽广的"文章"的范围去考察,则"永明体"对于文学史的意义便不仅仅局限于对五、七言近体诗律化所作的贡献,而对于后世四言诗以及赋、颂、赞、箴、铭,甚至章奏类文体也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体 四声 文章之体 南齐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岭南报刊小说书写的琼海图景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冬丽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20-24,共5页
近代岭南报刊以琼海人、事为题材的小说集中反映了琼海的人文地理特色。在自然方面注意到其靠海、通洋、接内陆的天然优势;描绘了海南荒远而天然的陆地自然风光,展现了海南特有的自然景观;探究了琼海以渔为生的海上生活环境。在人文方... 近代岭南报刊以琼海人、事为题材的小说集中反映了琼海的人文地理特色。在自然方面注意到其靠海、通洋、接内陆的天然优势;描绘了海南荒远而天然的陆地自然风光,展现了海南特有的自然景观;探究了琼海以渔为生的海上生活环境。在人文方面描写了崖山海战遗民精神昭示的民族气节;在"侠"与"情"这样的传统题材中,贯注着时代主题,使"情"具备了爱情、人情、国情等更丰富的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岭南 报刊小说 琼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丰子恺散文的创作风格 被引量:1
16
作者 甘林全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0期202-206,共5页
每一个成熟的作家都会有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这是作家本人区别于他人显著的艺术标志。丰子恺是一位艺术大师,在音乐、美术等诸多领域中,皆能自由穿梭,成绩斐然,他同样也是散文创作的行家里手,以《缘缘堂随笔》为代表的散文佳作,是他独... 每一个成熟的作家都会有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这是作家本人区别于他人显著的艺术标志。丰子恺是一位艺术大师,在音乐、美术等诸多领域中,皆能自由穿梭,成绩斐然,他同样也是散文创作的行家里手,以《缘缘堂随笔》为代表的散文佳作,是他独特的散文创作风格的真实体现。本文主要通过对丰子恺散文作品的题材内容、语言特色、行文风格,以及作品所包涵的思想意蕴等方面进行探索,意在对丰子恺散文创作风格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丰子恺 散文 创作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部分汉语方言“队”、壮语to■i^(6)的多功能模式及其语义演变
17
作者 吕嵩崧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8-363,共16页
广西部分汉语方言的“队”和壮语to■i^(6)具有平行的多功能模式。文章认为,汉语方言的“队”经历了集体编制单位→集合量词,集体编制单位→“伙伴,同伴”义名词→复数标记的语法化过程;壮语to i 6是汉语老借词“队”,借入时把汉语方言... 广西部分汉语方言的“队”和壮语to■i^(6)具有平行的多功能模式。文章认为,汉语方言的“队”经历了集体编制单位→集合量词,集体编制单位→“伙伴,同伴”义名词→复数标记的语法化过程;壮语to i 6是汉语老借词“队”,借入时把汉语方言“队”的多个义项随同带入,并进一步发生了语义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功能模式 语言接触 语义演变 多义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雪涛作品改编影像虚实间的体裁实验
18
作者 李俊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19-122,共4页
《刺杀小说家》是双雪涛第一部被改编后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的作品。这部看似最难改编成电影的小说文本建构了现实世界与异世界两个空间,影片在原著基本的情节架构基础之上强化了人物情感,明晰了人物的行动轨迹,并加入了新人物以丰富... 《刺杀小说家》是双雪涛第一部被改编后在大银幕上与观众见面的作品。这部看似最难改编成电影的小说文本建构了现实世界与异世界两个空间,影片在原著基本的情节架构基础之上强化了人物情感,明晰了人物的行动轨迹,并加入了新人物以丰富影片细节。在文本与“文本中的文本”的互文中,现实与奇幻空间形成闭环式联动。时代表征、侠客精神与动漫怪谈各元素相融合,共同完成了这一次难以被定义的、虚实之间的体裁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雪涛 《刺杀小说家》 奇幻空间 东方元素 类型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崇实黜虚精神下四库馆臣对《春秋》三传的批评
19
作者 李中然 《贵州文史丛刊》 2021年第1期53-60,共8页
清代学者崇尚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反对一切主观玄虚的论调,这种学术思潮,于是时各个学术层面都可以看到。学人只要对《四库全书总目》进行观察,便可以明显发现四库馆臣崇实黜虚的学术主张,这样的学术基调反映在对《春秋》三传的批评上,... 清代学者崇尚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反对一切主观玄虚的论调,这种学术思潮,于是时各个学术层面都可以看到。学人只要对《四库全书总目》进行观察,便可以明显发现四库馆臣崇实黜虚的学术主张,这样的学术基调反映在对《春秋》三传的批评上,就形成重《左传》而轻《公》《穀》的现象。然而,馆臣并非一味地贬低《公》《穀》二传,其认为就义例而言,《公》《穀》仍有可取之处。若要对三传进行综合评价,馆臣则以记事之《左传》为最上,侧重褒贬大义之《穀梁传》次之,语多穿凿的《公羊传》为最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实 黜虚 四库馆臣 《春秋》三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族诗人韦丰华诗论探析
20
作者 张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73-78,共6页
壮族诗人韦丰华的诗论不仅存在于其《今是山房吟余琐记》中,更存在于他创作的诗歌中。他的诗论虽受到性灵等诸家诗论的影响,对诗艺的探究也没有很大的突破,但其论诗并未独标一宗,有自己的倾向。观其论诗之言,大致涉及诗歌本体论、创作... 壮族诗人韦丰华的诗论不仅存在于其《今是山房吟余琐记》中,更存在于他创作的诗歌中。他的诗论虽受到性灵等诸家诗论的影响,对诗艺的探究也没有很大的突破,但其论诗并未独标一宗,有自己的倾向。观其论诗之言,大致涉及诗歌本体论、创作论、传播论、主体天赋论等各个方面,在晚清粤西诗坛是最有系统性的,具有较高的地位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诗人 韦丰华 诗歌 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