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山祖北坡中山常绿阔叶林的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 被引量:60
1
作者 徐敏 骆争荣 +2 位作者 于明坚 丁炳扬 吴友贵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0-457,共8页
在浙江庆元县百山祖北坡常绿阔叶林群落内,设置面积为5 hm2的固定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划分样地并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通过对群落内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①群落内物种丰富,区系复杂,仅含1种的科、属多,常绿树种短尾柯、... 在浙江庆元县百山祖北坡常绿阔叶林群落内,设置面积为5 hm2的固定样地,应用相邻格子法划分样地并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通过对群落内物种组成和群落结构的研究表明:①群落内物种丰富,区系复杂,仅含1种的科、属多,常绿树种短尾柯、多脉青冈为建群种,故可称为短尾柯-多脉青冈群落;②从物种的地理分布区类型看,该群落具一定的热带性质,但温带成分仍占较大比例,反映出中亚热带北部亚地带中山常绿阔叶林的植被属性;③从物种多样性看,稀有种丰富,优势种亦十分明显,但多度分布不均;④群落幼苗储备量大,更新良好,但由于竞争激烈,加之台风等自然因素的干扰,胸径超大个体稀少;直径频度呈指数分布,反映出立木在垂直空间上连续分布,且该群落处于演替的成熟阶段;⑤群落层次结构比较复杂,分层不明显:几个优势种分布在不同的两个乔木亚层,一定程度上减少竞争;乔木上层树冠不连续,下层连续郁闭度较高;灌木层密度大,物种丰富,是群落幼苗库;草本层比较稀疏但物种丰富,以蕨类和苔草属植物为主;藤本植物多样,草质木质均有,但大型个体稀少,层间附生植物主要是石韦、瓦韦、膜蕨和一些兰科植物,显示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物种组成 群落结构 百山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 被引量:23
2
作者 谭珊珊 叶珍林 +4 位作者 袁留斌 周荣飞 胡广 金孝锋 于明坚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6944-6956,共13页
采用植物群落学的典型样方法,研究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格局及其维持机制。通过对45个20 m×20 m标准样地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运用Chao's群落距离指数衡量该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格局,并通过Mantel检验、基... 采用植物群落学的典型样方法,研究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森林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格局及其维持机制。通过对45个20 m×20 m标准样地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运用Chao's群落距离指数衡量该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格局,并通过Mantel检验、基于距离矩阵的偏RDA分析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初步检验和衡量了各环境因子差异(包括群落郁闭度、海拔、坡度、坡向和坡位)和群落空间距离对该区域beta多样性格局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区域内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随着群落间综合环境差异或群落空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大,但环境差异和群落空间距离只能解释36%左右的beta多样性格局。检验的5个环境因子中,只有群落郁闭度和海拔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有显著影响,并且群落郁闭度对beta多样性的解释度(20.0%)略高于海拔对beta多样性的解释度(18.0%)。群落空间距离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beta多样性的解释度最小(9.0%)。展现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内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格局及其与群落环境和空间距离的关系,所获得的结果支持生境异质性和扩散限制联合对植物群落beta多样性起作用的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 beta多样性 环境因子 空间距离 森林植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凋落物凋落节律及组成 被引量:16
3
作者 胡灵芝 陈德良 +2 位作者 朱慧玲 张永华 丁炳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3-539,共7页
以百山祖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用种子雨收集器收集森林凋落物,对收集到的凋落物进行分类、鉴定、称量,研究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及其组成和叶凋落物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百山祖常绿阔叶林2009年的凋落量为4 247.47 kg?hm-2?a-1,... 以百山祖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用种子雨收集器收集森林凋落物,对收集到的凋落物进行分类、鉴定、称量,研究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及其组成和叶凋落物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1)百山祖常绿阔叶林2009年的凋落量为4 247.47 kg?hm-2?a-1,其中叶凋落量最多,占71.54%(常绿树叶51.34%,落叶树叶20.20%),树皮和枝条占3.17%,繁殖器官占19.29%,杂物占6.00%;2)9个优势种均具有明显的叶凋落节律,根据其特征可分为3类:仅在秋冬出现凋落高峰的落叶树;仅在夏季出现高峰的常绿树;在夏季和秋冬均出现高峰的常绿树;3)与同纬度的常绿阔叶林样地相比,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的凋落量较少,这是对一定地带性环境的综合反映;4)叶凋落高峰受花期、果期的影响,同时也受台风天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 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 叶凋落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厚叶红淡比的萌蘖繁殖特性 被引量:6
4
作者 骆争荣 陈德良 +2 位作者 杨辉 苏立蕾 丁炳扬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5385-5392,共8页
克隆植物在群落更新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克隆生态学很少涉及自然条件下乔木的研究。通过调查百山祖5 hm2的动态监测样地中随机选取的298株厚叶红淡比母株及其产生的萌蘖情况,分析它的克隆形态可塑性、径级结构及... 克隆植物在群落更新和物种多样性的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克隆生态学很少涉及自然条件下乔木的研究。通过调查百山祖5 hm2的动态监测样地中随机选取的298株厚叶红淡比母株及其产生的萌蘖情况,分析它的克隆形态可塑性、径级结构及其影响因素,以及萌蘖对母株存活的影响。结果表明:母株间所带萌蘖数量差别较大,与母株的胸径正相关;82.79%的萌蘖在距母株30 cm以内;单棵母株所发萌蘖的数量和母株—萌蘖距离在四类生境间都无显著差异,但位于母株东侧的萌蘖显著多于母株西侧的;克隆群体与整个种群的径级结构存在差异,幼苗和幼树在克隆群体所占比例高于其在整个种群中所占的比例;而母株短期存活率与其所发萌蘖数量无关。厚叶红淡比在常绿阔叶林下的克隆繁殖显示出了独特的适应性,对维持群落的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集型 密度制约 母株存活率 乔木 向光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遮荫对百山祖冷杉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陈德良 陶月良 +2 位作者 吴友贵 程瑶 夏家天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056-2064,共9页
为探索百山祖冷杉对光环境适应的生态学意义,通过模拟阳坡和阴坡光环境,研究了遮荫处理对百山祖冷杉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导致百山祖冷杉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和比叶重降低。全光... 为探索百山祖冷杉对光环境适应的生态学意义,通过模拟阳坡和阴坡光环境,研究了遮荫处理对百山祖冷杉叶片光合特性和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导致百山祖冷杉净光合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暗呼吸速率和比叶重降低。全光下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遮荫下正午光合速率未下降而呈平稳状态;全光下最大净光合速率和日均净光合速率高,而遮荫下光能利用率高;无论全光下还是遮荫下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之间均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且显著正相关。遮荫导致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a荧光参数Fv/Fm和Fv'/Fm'增加,叶绿素a/b降低。综上,百山祖冷杉是一种适应于阳生环境又具有较强耐荫性的植物,通过降低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暗呼吸速率、比叶重以及叶绿素a/b,增加总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以及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和PSII有效光量子产量,可增强其在弱光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本研究结果为人工驯化或恢复百山祖冷杉种群选择适宜光环境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冷杉 遮荫 光合特性 荧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凋落量的季节变化及其驱动因素 被引量:2
6
作者 张亚芬 许大明 +1 位作者 蒋凯丽 骆争荣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42-49,共8页
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的森林凋落物产量(凋落强度)的季节动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解百山祖常绿阔叶林营养器官(含叶、小枝、树皮及它们的碎片)凋落强度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2009—2016年,在逐月统计百山祖森林固定样地内50个收... 单位时间和单位面积上的森林凋落物产量(凋落强度)的季节动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了解百山祖常绿阔叶林营养器官(含叶、小枝、树皮及它们的碎片)凋落强度的季节动态及其影响因素,2009—2016年,在逐月统计百山祖森林固定样地内50个收集器收集的树木营养器官凋落物及各组分的凋落强度的基础上,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研究月平均气温和单月总降水量年际波动与营养器官凋落物及各组分月凋落强度年际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百山祖常绿阔叶林营养器官年均凋落强度为362.91 g·m^(-2)·a^(-1),叶凋落物的占比最大,达87.33%,其中常绿树种叶凋落物占67.07%,落叶树种叶凋落物占19.69%,针叶树针叶凋落物仅占0.56%;营养器官凋落物及各组分的凋落强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动态,凋落高峰多在4—5月和10月出现,常绿树种主要在5月前后形成树叶凋落高峰,且在10月左右形成树叶凋落小高峰,落叶树种主要在10月左右出现叶凋落高峰。逐步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去平均单月总降水量(即某月总降水量减去该月总降水量的8年均值)显著提高营养器官凋落物尤其是常绿树种叶凋落物的去平均月凋落强度(即某月凋落强度减去该月凋落强度的8年均值),而月平均气温年际波动对营养器官凋落物及其组分的月凋落强度年际波动无显著影响。降水可能通过形成较强冲击力损毁植物枝叶从而提高营养器官凋落物的凋落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 常绿阔叶林 凋落物组分 季节节律 月平均气温 单月总降水量 优势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的克隆繁殖特性 被引量:9
7
作者 陈娇 王伟 +3 位作者 叶珍林 陈晓慧 蒋清玲 丁炳扬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4-692,共9页
通过调查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动态样地内所有乔木和胸径≥1 cm或高度≥2 m灌木的母株产生根蘖的情况,分析不同生活型层次和不同物种的根蘖能力差异、根蘖率与母株胸径的关系以及根蘖率与生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样地母株总数36769株,根蘖总... 通过调查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动态样地内所有乔木和胸径≥1 cm或高度≥2 m灌木的母株产生根蘖的情况,分析不同生活型层次和不同物种的根蘖能力差异、根蘖率与母株胸径的关系以及根蘖率与生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样地母株总数36769株,根蘖总数34786株,整个样地的根蘖率为0.94;该样地5种生活型物种的根蘖率存在差异,呈现冠层乔木>亚层乔木>小乔木>灌木>藤本;全部物种整体根蘖率和6个主要物种的根蘖率都随母株胸径增大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最大峰值均出现在略大于母株胸径区间的中间值处;样地沟谷、陡坡、缓坡、山脊4种生境的根蘖数、母株数、母株密度、根蘖密度、根蘖率存在差异,其中母株密度和根蘖率均呈现山脊>缓坡>陡坡>沟谷.此结果反映出样地总体根蘖率较高,克隆繁殖是该群落木本植物的重要繁殖方式;冠层乔木、亚层乔木和小乔木的优势种、亚优势种的根蘖率普遍较高,表明克隆繁殖在群落结构形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物种在母株胸径与根蘖率方面呈现的一致性反映出根蘖的生长和定居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母株的资源供给;根蘖率与生境的关系符合克隆植物基株的风险分摊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蘖率 根蘖密度 生境 生活型 百山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中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5年动态特征 被引量:17
8
作者 陈小荣 陈圆圆 +1 位作者 骆争荣 丁炳扬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21-829,共9页
为了解分布在中国东部中山地带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短期群落动态,于2003年和2008年,对面积为5 hm2的百山祖森林动态样地进行2次全面调查,分析群落内主要树种的补员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①从2003年到2008年,该样地内胸径≥1 cm... 为了解分布在中国东部中山地带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短期群落动态,于2003年和2008年,对面积为5 hm2的百山祖森林动态样地进行2次全面调查,分析群落内主要树种的补员和死亡情况。结果表明:①从2003年到2008年,该样地内胸径≥1 cm的植物共有2 343株死亡,占样地内个体总数的7.79%,分属于96个物种,占物种总数62.75%。5 a间,新增加的胸径≥1 cm的木本植物中共有1 131株,占样地内个体总数的3.93%。有补员个体的物种共计65种,占物种总数的36.72%。②百山祖5 hm2样地,胸径≥1 cm的所有个体的年死亡率为1.45%,年补员率为0.62%。灌木的年平均死亡率超过2.00%,高于其他生活型功能群,而4个生活型功能群的年平均补员率差异不大。③样地内主要树种胸径≥1 cm的个体5 a内的年平均死亡率为1.55%,年平均补员率为0.78%。30个主要树种的死亡率、补员率以及适合度差异较大,死亡率和补员率跟物种多度之间并没有相关性。这些结果显示:百山祖中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近期出现了一定的更新困难,但物种组成基本稳定;种群动态存在较大的种间差异,且与生活型和多度的关系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常绿阔叶林 死亡率 补员率 生活型 适合度 物种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亮叶水青冈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 被引量:17
9
作者 陈小荣 李乐 +3 位作者 夏家天 杨旭 王伟 丁炳扬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7-654,共8页
为阐明百山祖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的种群结构与格局的形成原因,掌握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在百山祖北坡建立1个5 hm2(250 m×200 m)固定样地,将样地划分成2 000个5 m×5 m的小样方进行调查,获得野外资料。对亮叶水青冈种... 为阐明百山祖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的种群结构与格局的形成原因,掌握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在百山祖北坡建立1个5 hm2(250 m×200 m)固定样地,将样地划分成2 000个5 m×5 m的小样方进行调查,获得野外资料。对亮叶水青冈种群进行统计,绘制径级结构图,发现立木级1级和2级所占比例仅为4%,第4~9级处于峰值,表明种群内成熟个体数量所占比例最大(80%),种群处于成熟阶段,第10~14级则属于衰退级别,它们所占的比例并不大(13%);应用聚集强度指数(K)进行种群分布格局分析,亮叶水青冈除在小树期K=0.588较大外,其余K值在幼苗、中树,大树期分别为0.029,0.588,0.169,均较小。结果表明:亮叶水青冈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幼苗、中树和大树阶段均为集群分布,聚集强度逐级降低,小树呈随机分布。分析认为,亮叶水青冈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群落生境、亮叶水青冈生物学特性以及自然干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态学 亮叶水青冈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百山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木荷的种群结构与分布格局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德良 顾莎莎 +1 位作者 丁炳扬 骆争荣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通过调查百山祖北坡250 m×200 m样地内木荷分布和胸径/基径情况,分析种群的径级结构,并采用方差均值比(Cx)、负二项参数(K)、丛生指数(I)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标(C)5个分布格局指标评估比较该常绿阔叶林中木荷不同生长阶段的... 通过调查百山祖北坡250 m×200 m样地内木荷分布和胸径/基径情况,分析种群的径级结构,并采用方差均值比(Cx)、负二项参数(K)、丛生指数(I)平均拥挤度(m*)与聚块性指标(C)5个分布格局指标评估比较该常绿阔叶林中木荷不同生长阶段的分布格局。结果表明:木荷种群径级分布呈现双峰型,幼苗和中等大小的树木较丰富,种群更新基本良好;从整个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来看,木荷的分布格局都呈聚集分布,但随年龄增长,聚集度逐渐降低;种子扩散限制、生境异质性是形成木荷聚集性分布格局的主要原因;由于种内竞争和密度制约效应使木荷的聚集度随着植物的生长不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集 双峰型 更新良好 密度制约 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 被引量:14
11
作者 陈德良 陈小荣 +3 位作者 叶珍林 梁卫青 张宏建 浦锦宝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11,共5页
在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旨在为该地区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经过野外实地调查,初步统计到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大型真菌共398种,隶属13目61科147属;其中药用大型真菌39科66属127种,... 在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开展野生大型真菌资源调查,旨在为该地区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经过野外实地调查,初步统计到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大型真菌共398种,隶属13目61科147属;其中药用大型真菌39科66属127种,食用大型真菌40科72属181种,有毒大型真菌19科35属72种,有浙江省内新记录种共73种,隶属25科38属。调查结果表明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真菌资源十分丰富,在食用和药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该调查研究可为真菌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保护区 大型真菌 资源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冷杉叶片转录组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光炯 柳新红 +4 位作者 许大明 吴义松 李因刚 于明坚 张丽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43-354,共12页
【目的】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是我国大陆东南部唯一的一种冷杉属植物,自然分布于浙江省西南部庆元县境内海拔1750 m左右的狭小避风谷地,现仅存3株,为中国的特有植物。百山祖冷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认为是第四纪... 【目的】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是我国大陆东南部唯一的一种冷杉属植物,自然分布于浙江省西南部庆元县境内海拔1750 m左右的狭小避风谷地,现仅存3株,为中国的特有植物。百山祖冷杉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被认为是第四纪冰川期冷杉从高纬度的北方向南方迁移的结果,对研究植物区系演变和气候变迁等具有重要科学价值。在百山祖冷杉发现近60年来,针对其所在植物群落的基本特征、生境特征对植物的影响、物种之间的竞争,人工繁殖(扦插、育苗、子代鉴定)、物种鉴定、生境特征对植物的影响、育苗和保护以及植物生长与环境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但对百山祖冷杉环境胁迫方面的研究鲜有报道。为了深入了解百山祖冷杉基因信息及功能,逆境胁迫相关通路及关键代谢物,开发微卫星分子标记,采用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平台Illumina Hiseq 2000对百山祖冷杉转录组信息进行分析。【方法】转录组是特定细胞或组织在特定时间或状态下转录出来的所有RNA的集合。通过对转录组的研究可以揭示生物体的基因表达、研究结构变异及发现新基因等。转录组分析的研究方法、研究平台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同时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内容也在逐渐完善。RNA-Seq作为一种新的转录组研究手段,利用新一代测序技术能够更为快速、准确地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生物体转录信息。通过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Hiseq对百山祖冷杉进行转录组测序,利用Trinity软件对所得到的数据组装形成转录本、对所有转录本进行功能注释,并对SSR位点进行开发。【结果】经测序和分析,共获得7.02 Gb Clean Data,组装得到73103条转录本序列和41228条Unigene。将所得的数据与7大公共数据库进行比对,有27738条Unigene获得注释,占所有Unigene的67.28%。其中注释到Nr数据库的数量最多为27418,在GO数据库得到注释的Unigene有16020条,在KEGG数据库中涉及126条代谢途径。此外通过SSR分析,共得到1794个SSR位点,获得100条SSR引物。【结论】这些转录组测序数据分析扩充了百山祖冷杉的基因资源,将为其遗传背景、基因功能提供基础数据,有助于百山祖冷杉基因的发掘与利用、高效分子遗传标记开发、百山祖冷杉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母树与子代亲缘关系分析,为百山祖冷杉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这些潜在的多态性SSR的开发为百山祖冷杉遗传多样性分析、图谱构建提供了丰富的候选分子标记。研究进一步完善了百山祖冷杉的基因信息,为百山祖冷杉逆境胁迫研究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冷杉 高通量测序 转录组 基因注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种子雨组成及特点 被引量:4
13
作者 周丽梦 周荣飞 +3 位作者 吴梦斯 叶珍林 丁炳扬 骆争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4-91,共8页
为了解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种子雨组成及其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以百山祖自然保护区5hm^2永久样地为研究对象,设置50个种子雨收集器,定期收集2009—2012年间木本植物凋落物中的繁殖器官,鉴定到种并计数。四年间共收集到47个物种的果实... 为了解百山祖常绿阔叶林种子雨组成及其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以百山祖自然保护区5hm^2永久样地为研究对象,设置50个种子雨收集器,定期收集2009—2012年间木本植物凋落物中的繁殖器官,鉴定到种并计数。四年间共收集到47个物种的果实或种子,隶属于16科30属,其中种子10132粒,果实13627个,成熟果实占41.33%。6个群落优势物种的成熟果实量占该物种总结实量的比例较低,显示出r-选择者的特点。优势种在样地内的重要值与其种子雨密度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体现了种子雨和后续生活史阶段格局的不一致。优势种的种子雨凋落高峰时间相对分散,有利于缓解种间竞争。除木荷和多脉青冈外,其余优势种种子雨密度均存在明显的年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 种子雨密度 繁殖策略 优势种 物种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的群落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德良 吴友贵 +2 位作者 夏家天 张旭 鲍毅新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6-30,共5页
2010年7月和11月应用铗日法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共捕获啮齿动物101只,隶属于2目3科10种,其中社鼠38只,刺毛鼠18只,数量居前。按生境的不同将其划分为6个小型兽类群落,采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 2010年7月和11月应用铗日法对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小型兽类的群落结构进行调查,共捕获啮齿动物101只,隶属于2目3科10种,其中社鼠38只,刺毛鼠18只,数量居前。按生境的不同将其划分为6个小型兽类群落,采用Shannon 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Simpson的优势度指数和Whittaker相似性指数分析这些群落的结构特点,结果表明,灌木林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阔叶林生境最低;灌木林生境与针叶林生境的小型兽类群落相似性最高,其次为竹林生境与农田生境;生境中的草本层盖度以及边缘效应是影响小型兽类群落多样性和相似性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 群落 多样性 相似性 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海拔百山祖冷杉细根性状及微生物群落组成 被引量:4
15
作者 胡瑞 吴宪 +1 位作者 吴友贵 刘宇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4-91,共8页
研究植物性状及与植物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群落沿海拔的变异,有助于理解个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生存于不同海拔高度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成年个体(海拔951、1400和1590 m处为人工培育实生苗,海拔1750m... 研究植物性状及与植物密切相关的微生物群落沿海拔的变异,有助于理解个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以生存于不同海拔高度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百山祖冷杉(Abies beshanzuensis)成年个体(海拔951、1400和1590 m处为人工培育实生苗,海拔1750m处为野生成年个体)为研究对象,利用根系扫描仪测定百山祖冷杉细根性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百山祖冷杉根际土壤及根内微生物(细菌及真菌)群落组成,探究根际土壤及根内微生物群落和细根性状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海拔高度的百山祖冷杉周围土壤养分有效性较差,理化性质除铵态氮含量和pH值外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根际土壤及根内真菌和细菌群落沿海拔变异明显。为适应土壤生物及非生物因子沿海拔的变化,百山祖冷杉采取不同的细根营养策略,细根具有高度可塑性,与外生菌根真菌产生协同效应缓解了百山祖冷杉受到的生存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冷杉 海拔梯度 细根性状 微生物群落组成 植物-微生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枯死木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5
16
作者 吴友贵 许大明 +3 位作者 兰荣光 吴天明 吴义松 骆争荣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36-442,共7页
为了了解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枯死树木结构特征,对百山祖5hm^2固定样地的10个优势种群10年间的枯死木和现有活立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枯死木龄级呈“倒J型”分布的种群有厚叶红淡比、水丝梨、凸脉冬青、褐叶青冈、短尾... 为了了解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枯死树木结构特征,对百山祖5hm^2固定样地的10个优势种群10年间的枯死木和现有活立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枯死木龄级呈“倒J型”分布的种群有厚叶红淡比、水丝梨、凸脉冬青、褐叶青冈、短尾柯、多脉青冈、亮叶水青冈、木荷等8种,而麂角杜鹃和石灰花楸则呈中峰型曲线分布(高峰出现在Ⅱ龄级)。枯死木主要集中在I~Ⅲ龄级。(2)群落各优势种群的枯死比例在I龄级最大,短尾柯和麂角杜鹃在I龄级的枯死比例分别高达50.00%和47.61%。随着龄级的增大,枯死比例下降,在Ⅳ龄级以后各优势种群的枯死比例发生变化。平均枯死比例最大的是石灰花楸(30.42%),最小的是亮叶水青冈(13.70%)。(3)在种群活立木密度较大的生境,其枯死木密度也较大。水丝梨在沟谷的枯死木密度较大,多脉青冈在4种生境中的枯死木密度差别不大,其余8个种群都表现出枯死木密度在山脊大、沟谷小的特点。石灰花楸在陡坡(42.86%)、凸脉冬青在沟谷(29.78%)的枯死比例较大,亮叶水青冈在山脊(12.40%)的枯死比例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优势种群 枯死木 种群结构 百山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随机过程影响百山祖局域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
17
作者 秦丹 骆争荣 +4 位作者 陈德良 许大明 苏立蕾 陈贤兴 丁炳扬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52,共8页
为探讨从区域到局域的变化过程中的主导影响机制,通过整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历次植物调查资料,并详细调查5 hm2的样地群落,对保护区整个区域和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的差异和功能性状的组成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区域种库和局域群落... 为探讨从区域到局域的变化过程中的主导影响机制,通过整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的历次植物调查资料,并详细调查5 hm2的样地群落,对保护区整个区域和样地群落物种组成的差异和功能性状的组成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区域种库和局域群落之间的物种组成差异明显,在区域和局域物种数量排名前10的科和属中只有5科和5属是共有的;相较于区域中的属,样地中温带分布的属明显增多,而热带分布的属较少。功能性状方面,与区域相比,样地中草本植物比例减少而木本植物比例增加;单叶植物比例增加,复叶植物比例下降;两性花比例下降,雌雄异株比例上升;肉质果比例上升,而干果比例下降。这些结果表明从区域到局域群落构建过程中生态位分化机制等非随机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分化 非随机过程 区域种库 局域群落 功能特征 区系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保护区低山常绿阔叶林的群落特征和α多样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荣飞 吴友贵 +3 位作者 叶珍林 陈小荣 许大明 陈德良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2-66,共5页
通过样地调查,对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五岭坑低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内物种丰富,计33科58属124种,种类组成以冬青科、樟科、壳斗科、山茶科、蔷薇科、山矾科等为主,常绿阔叶树种... 通过样地调查,对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五岭坑低山常绿阔叶林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群落内物种丰富,计33科58属124种,种类组成以冬青科、樟科、壳斗科、山茶科、蔷薇科、山矾科等为主,常绿阔叶树种104种3 040株,分别占种数和总株数的83.87%、98.51%,群落的树种组成反映了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的典型特征;2)群落幼树量大,自然更新良好。胸径与株数呈指数分布,立木径级分布连续,表明该群落处于成熟阶段。群落的平均胸径与密度之间存在负相关性;3)群落的Simpson指数、Gini均匀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高,说明树种丰富,分布均匀,优势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绿阔叶林 群落特征 物种多样性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 五岭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存在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9
作者 余久华 周启忠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71-73,共3页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成立10年以来,保护区的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诸如人们的认识不足引起对百山祖冷杉的拯救不够关心与支持,社会的重视不够,经费的严重短缺,以及技术力量落后,为此,升对性地提出了要加强宣传力度、争取资金投...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成立10年以来,保护区的建设还存在不少困难与问题、诸如人们的认识不足引起对百山祖冷杉的拯救不够关心与支持,社会的重视不够,经费的严重短缺,以及技术力量落后,为此,升对性地提出了要加强宣传力度、争取资金投入、争取地方重视、要提高自养能力共4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山祖 自然保护区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资源调查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桂娇 姚春妹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181-181,185,共2页
在分析保护区有关植物调查资料基础上,研究了百山祖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种类和特征,掌握了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重点保护植物资源,并提出保护对策,以为珍稀濒危重点植物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百山祖自然保护区 浙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