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焙烧温度对微晶陶瓷磨料晶粒度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边华英 陈虎 +2 位作者 王焱 王学涛 薛俊杰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3-38,共6页
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微晶陶瓷磨料前驱体技术的基础上,对经烘干、破碎、筛选出的前驱体凝胶颗粒料以两段式烧结法—中温管式炉预烧和高温箱式炉焙烧相结合制备微晶陶瓷磨料。借助TG-DSC、XRD、SEM等技术手段,探讨焙烧温度与制备的微晶... 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微晶陶瓷磨料前驱体技术的基础上,对经烘干、破碎、筛选出的前驱体凝胶颗粒料以两段式烧结法—中温管式炉预烧和高温箱式炉焙烧相结合制备微晶陶瓷磨料。借助TG-DSC、XRD、SEM等技术手段,探讨焙烧温度与制备的微晶陶瓷磨料晶粒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特种氧化铝粉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前驱体,以两段式烧结法处理样品,前驱体颗粒料首先以石英舟盛装送入石英管式炉中于800~900℃预烧1 h,然后将预烧料移入莫来石或刚玉—莫来石匣钵中送入马弗炉中于1400~1450℃焙烧30 min,制备试验磨料的原晶晶粒尺寸<1μm,晶粒得到了相应程度的生长,堆积致密、晶间距较小、晶粒度大小相对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焙烧温度 微晶陶瓷磨料 晶粒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RP砂轮高速外圆磨削稳定性分析
2
作者 秦鹏 冯伟 +4 位作者 刘斐 张霖 杨淮文 曹乐 张国建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6-84,共9页
为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CFRP砂轮高速外圆磨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铁木辛柯梁理论对具有阶梯特征的工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合锤击试验测得砂轮动态特性,对高速磨削过程中的砂轮-工件两自由度系统进行了磨削稳定性分析。在对阶梯工件进行动力... 为分析不同影响因素对CFRP砂轮高速外圆磨削稳定性的影响,采用铁木辛柯梁理论对具有阶梯特征的工件进行动力学分析,结合锤击试验测得砂轮动态特性,对高速磨削过程中的砂轮-工件两自由度系统进行了磨削稳定性分析。在对阶梯工件进行动力学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阶梯特征对于动态特性的影响较小,误差小于2%。在稳定性分析中发现,不同的砂轮转速和不同的工件磨削位置均会影响磨削稳定性。磨削位置越靠近工件中心,工件刚度越弱,磨削稳定性降低易诱发颤振;而在靠近顶尖支撑的位置,由于工件刚度增强,该位置的磨削稳定性将同时受到工件和砂轮的动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磨削试验验证了分析方法的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工件磨削位置的刚度差异将会影响加工表面质量,由磨削失稳导致的粗糙度增幅可达5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RP砂轮 高速磨削 阶梯工件 铁木辛柯梁理论 磨削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润滑剂对金属磨具湿法成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邵俊永 黎克楠 +5 位作者 冯圆茹 张良 窦振 董德胜 李大水 许本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9-65,共7页
为研究不同润滑剂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能及其对湿法成形毛坯或烧结组织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金属磨具中添加不同的润滑脱模剂并以湿法轧制成形和脱脂烧结,使用同步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分析试样的性能。... 为研究不同润滑剂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能及其对湿法成形毛坯或烧结组织的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在金属磨具中添加不同的润滑脱模剂并以湿法轧制成形和脱脂烧结,使用同步热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分析试样的性能。结果表明:硬脂酸锌的脱脂残留量(质量分数,下同)约为20.00%,残渣为纳米级颗粒的团聚体,HV1润滑剂的残留量仅为3.00%,残渣为尺寸约10μm的互锁型无规则颗粒;HV1和硬脂酸锌润滑剂均对湿法成形有较好的脱模效果,但添加HV1和硬脂酸锌润滑剂的压坯密度分别降低0.5%和5.0%,烧结样品的密度分别降低1.5%和3.4%,抗弯强度分别降低4.4%和9.1%。相比于硬脂酸锌润滑剂,HV1对压坯和样品性能的影响较小,同时具有较好的脱模效果,更适用于金属磨具各类湿法成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滑剂 金属磨具 组织及性能 湿法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桥剂对MS-PTPE结构组成及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刘永超 孙长红 +6 位作者 王晓燕 曹伟 刘恒源 田谋锋 张磊 韩丹辉 周少杰 《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为了改善橡胶和塑料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相畴尺寸均匀且细小、形态结构易控、力学性能稳定的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以PP、乙丙橡胶和丁苯橡胶为原料,不饱和羧酸盐为架桥剂,采用过氧化物引发剂,制备得到力学参数综合指标较好的微相分离型... 为了改善橡胶和塑料共混物的相容性,得到相畴尺寸均匀且细小、形态结构易控、力学性能稳定的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以PP、乙丙橡胶和丁苯橡胶为原料,不饱和羧酸盐为架桥剂,采用过氧化物引发剂,制备得到力学参数综合指标较好的微相分离型聚丙烯热塑性弹性体(MS-PTPE)样品,研究了架桥剂含量对MS-PTPE的化学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架桥剂含量的增加,MS-PTPE样品中,参与反应的PP及弹性体的比例得到提高;当架桥剂的含量为14.50%时,样品力学参数综合指标达到最优,拉伸强度为8.42 MPa、100%定伸应力为6.55 MPa、断裂伸长率为363%、撕裂强度为49.5 kN/m、扯断永久变形为6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乙丙橡胶 丁苯橡胶 热塑性弹性体 架桥剂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圆高速磨削颤振可靠性研究
5
作者 曹乐 冯伟 +3 位作者 杨淮文 刘斐 秦鹏 张国建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3,18,共5页
磨削颤振严重影响了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以外圆高速磨削为研究对象,基于再生颤振机理,建立了工件-砂轮动力学模型,求解了理论临界磨削深度,并绘制了稳定性叶瓣图;考虑动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建立了磨削加工系统可靠性模型,采用改进一次... 磨削颤振严重影响了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以外圆高速磨削为研究对象,基于再生颤振机理,建立了工件-砂轮动力学模型,求解了理论临界磨削深度,并绘制了稳定性叶瓣图;考虑动力学参数的不确定性,建立了磨削加工系统可靠性模型,采用改进一次二阶矩法求解磨削深度的可靠性;通过模态试验获得系统频响函数,并计算了磨削颤振可靠度;最后,选取15种工况开展颤振可靠性磨削试验,并通过工件表面振纹对颤振进行辨识。结果表明稳定性叶瓣图预测结果可能存在误差,利用磨削颤振可靠度对其评判,可提高预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圆高速磨 颤振 稳定性 可靠度 改进一次二阶矩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打磨砂带用酚醛树脂关键参数测试与分析
6
作者 邢波 赵金坠 +5 位作者 宋运运 冯克明 陈学斌 任冠青 冯兵强 安坤华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3,共6页
针对不锈钢磨削砂带用酚醛树脂的基本理化指标难以全面表征砂带磨削性能的问题,选取基础参数相同的4种酚醛树脂为研究对象,对酚醛树脂进行热重(thermogravimetric,TG)、冲击强度分析,并在同等工艺条件下对用其制作的4种砂带进行剥离强... 针对不锈钢磨削砂带用酚醛树脂的基本理化指标难以全面表征砂带磨削性能的问题,选取基础参数相同的4种酚醛树脂为研究对象,对酚醛树脂进行热重(thermogravimetric,TG)、冲击强度分析,并在同等工艺条件下对用其制作的4种砂带进行剥离强度和磨削性能测试,探究酚醛树脂与砂带磨削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当酚醛树脂的固体质量分数(以下简称“固含量”)、黏度、水溶性和pH值等基础参数基本相同时,4种砂带的磨削比、磨削效率和工件表面粗糙度最大值分别相差31.8%,27.2%,27.6%。酚醛树脂的热重、冲击强度和用其制作的砂带剥离强度都与砂带的磨削性能正相关;砂带磨削不锈钢时的主要失效形式为磨粒磨耗磨损、磨粒黏屑以及磨屑严重堵塞容屑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带 酚醛树脂 基础参数 力学性能 磨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磨胶辊砂轮制造技术
7
作者 边华英 王学涛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7年第6期57-61,共5页
在专利ZL201510030023.1《一种新型磨胶辊砂轮及其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对新型磨胶辊砂轮中的气孔作用机理进行理论探讨。新型磨胶辊砂轮与传统的磨胶辊砂轮相比,不易发生气孔堵塞问题,具有良好的工件加工能力,在磨削工件时不会产生振纹... 在专利ZL201510030023.1《一种新型磨胶辊砂轮及其制备方法》的基础上,对新型磨胶辊砂轮中的气孔作用机理进行理论探讨。新型磨胶辊砂轮与传统的磨胶辊砂轮相比,不易发生气孔堵塞问题,具有良好的工件加工能力,在磨削工件时不会产生振纹和划伤痕迹,有利于提升工件的加工品质、提高劳动效率。通过试验样品磨削应用反馈:该新型磨胶辊砂轮气孔率达到70%~80%,比一般大气孔碳化硅砂轮高16%以上;回转破裂速度达到120m/s,比一般大气孔碳化硅砂轮强度提高20%以上;磨削后工件表面光洁度有所提高,修复周期延长2个月以上。并且,通过针对性地选择刚玉空心球粒度,能够制造出具有设计的性能的砂轮,能有效地避免传统磨胶辊多孔磨具的一些问题,比如大气孔碳化硅砂轮常见的烧成黑心、使用强度偏低、成孔剂不环保等问题,同时该新型磨胶辊砂轮的生产工艺性能稳定可靠,易于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胶辊 砂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表面微图案结构成型技术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4
8
作者 裴云亮 姚煜 +2 位作者 邹文俊 彭进 宋旭东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7-101,共15页
表面微图案结构成型技术作为实现材料表面纹理化并促进材料先进化、功能化的一种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制造中。根据材料应用领域的差异,表面微图案成型的主要方法包括热压花、化学蚀刻、电火花加工、光刻和3D打印。本文综述了不... 表面微图案结构成型技术作为实现材料表面纹理化并促进材料先进化、功能化的一种手段已经广泛应用到实际生产制造中。根据材料应用领域的差异,表面微图案成型的主要方法包括热压花、化学蚀刻、电火花加工、光刻和3D打印。本文综述了不同表面微图案结构成型技术及制备表面纹理化功能材料的基本原理,并列举其在光伏、电子信息、智能制造、超精密制造等领域的实际应用。总结了不同表面微图案结构成型技术的特点及适用范围,提出了实现材料表面纹理化和功能化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为表面微图案结构的微加工技术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图案 热压花 蚀刻 电火花加工 光刻 3D打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结合剂中各组分含量对其性能的影响
9
作者 陈棋 王春华 +5 位作者 栗正新 张霖 张国威 周少杰 夏学峰 邵俊永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61-768,共8页
为探究R_(2)O-Al_(2)O_(3)-B_(2)O_(3)-SiO_(2)体系结合剂中各组分含量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结合剂中Al_(2)O_(3)、B_(2)O_(3)和SiO_(2)的含量,对各组结合剂的耐火度、流动性、热膨胀系数、抗折强度以及显微硬度进行测定。结果表... 为探究R_(2)O-Al_(2)O_(3)-B_(2)O_(3)-SiO_(2)体系结合剂中各组分含量变化对其性能的影响,通过改变结合剂中Al_(2)O_(3)、B_(2)O_(3)和SiO_(2)的含量,对各组结合剂的耐火度、流动性、热膨胀系数、抗折强度以及显微硬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当Al_(2)O_(3)和SiO_(2)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最大25%和65%时,结合剂的耐火度最大,可达815℃;当B_(2)O_(3)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大30%、Al_(2)O_(3)的质量分数达到最小10%时,结合剂的耐火度最小,为744℃;不同配方结合剂的流动性均为95%~135%;结合剂的热膨胀系数和抗折强度都会根据n(Al_(2)O_(3)+B_(2)O_(3))/n(Na_(2)O)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变化;各组分对结合剂显微硬度提高的影响为SiO_(2)>B_(2)O_(3)>Al_(2)O_(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结合剂组分 三元相图 热膨胀系数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Sn–Ti金属结合剂的制备及形成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锋 董德胜 +2 位作者 黎克楠 吴磊涛 孙如芳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5年第6期19-22,27,共5页
以铜、钛等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Cu–Sn–Ti金属结合剂。烧结工艺参数:烧结气氛,真空;烧结温度,640℃;烧结压力,23kN/mm2;保温时间,6min。利用Inspect S5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u-Sn-Ti金属结合剂中... 以铜、钛等为原料,采用真空热压法制备Cu–Sn–Ti金属结合剂。烧结工艺参数:烧结气氛,真空;烧结温度,640℃;烧结压力,23kN/mm2;保温时间,6min。利用Inspect S50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微观结构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Cu-Sn-Ti金属结合剂中形成了以钛为中心、Cu-Sn相为壳的核/壳结构,即Ti/Ti-Cu/Ti-Cu-Sn/Cu-Sn的微观结构。最后,结合烧结工艺参数、原子特性、热力学分析等,对这种微观结构的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结合剂 制备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S技术在金刚石表面镀覆Ni-TiC复合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宝岩 张旺玺 +1 位作者 史冬丽 穆云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6年第3期50-53,共4页
采用Ni/Ti/石墨/金刚石粉体为原料,使用自蔓延高温烧结技术,合成了Ni-TiC结合剂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了金刚石含量和粒度对得到的试样的显微结构与物相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经自蔓延高温烧结后,产物主相为Ni、TiC和金刚石。当... 采用Ni/Ti/石墨/金刚石粉体为原料,使用自蔓延高温烧结技术,合成了Ni-TiC结合剂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了金刚石含量和粒度对得到的试样的显微结构与物相组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经自蔓延高温烧结后,产物主相为Ni、TiC和金刚石。当原料中物质的量比Ti∶C=1∶1时,无论金刚石粒度和含量如何调整,都很难在金刚石表面获得良好的涂层;只有当金刚石粒度较细时(20μm),才能在金刚石表面形成良好的涂覆。适当增加原料中Ti的含量,可以在金刚石表面形成比较均匀的Ni-TiC复合涂层,其中TiC晶粒大小约为1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TiC 金刚石 自蔓延高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蔓延高温烧结制备钛锡碳结合剂金刚石复合材料 被引量:2
12
作者 梁宝岩 关耀君 +1 位作者 刘嘉霖 徐世帅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35-38,43,共5页
采用自蔓延高温烧结(SHS)技术,以Ti/Sn/石墨/Diamond粉体为原料,制备了Ti2SnC结合剂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了金刚石粒径和质量分数对试样的物相组成与金刚石表面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Ti/Sn/C试样反应后生成Ti2SnC,同时生成TiC... 采用自蔓延高温烧结(SHS)技术,以Ti/Sn/石墨/Diamond粉体为原料,制备了Ti2SnC结合剂金刚石复合材料。研究了金刚石粒径和质量分数对试样的物相组成与金刚石表面显微形貌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Ti/Sn/C试样反应后生成Ti2SnC,同时生成TiC,剩余一定量Sn。添加不同粒度(M10/20、120/140、80/100和30/40)的金刚石后,Ti2SnC含量有所下降。金刚石表面会形成TiC与Sn构成的涂层。随着金刚石质量分数(120/140)的增加,样品中Ti2SnC的形成相应地受到抑制,同时金刚石与基体结合也变差,当金刚石质量分数为40%时,金刚石表面无法形成良好的涂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2SnC 金刚石 自蔓延高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Ti-B-Diamond体系自蔓延高温烧结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梁宝岩 史冬丽 刘嘉霖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4年第4期70-73,共4页
采用Ti/Cu/B/Diamond粉体为原料,通过自蔓延高温反应技术,制备了Cu-TiB2结合剂金刚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结合能谱仪(EDS)等技术表征和分析试样。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经自蔓延高温烧结后,产物主相为Cu、T... 采用Ti/Cu/B/Diamond粉体为原料,通过自蔓延高温反应技术,制备了Cu-TiB2结合剂金刚石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结合能谱仪(EDS)等技术表征和分析试样。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经自蔓延高温烧结后,产物主相为Cu、TiB2和金刚石。当TiB2(20%)质量分数较低时,反应后在金刚石表面形成极少量的颗粒附着物;TiB2质量分数较高时(30%~60%),在金刚石表面会形成富Cu-B相与B4C相,这些相在金刚石表面呈现出独特的凹凸不平的圆球状镀覆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 TIB2 金刚石 自蔓延高温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g-C_(3)N_(4)复合粉体的制备及其在紫外/芬顿反应中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14
作者 孟汝浩 班新星 +9 位作者 左宏森 李跃 栗正新 邵俊永 孙冠男 郝素叶 韩少星 张霖 张国威 周少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466-1472,共7页
本文通过静电吸附法制备了TiO_(2)/g-C_(3)N_(4)复合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对其形貌、成分、光学性能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表征... 本文通过静电吸附法制备了TiO_(2)/g-C_(3)N_(4)复合粉体。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对其形貌、成分、光学性能进行表征。以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表征其在紫外光条件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降解罗丹明B实验中,当复合粉体中TiO_(2)负载量达到15%(质量分数)时,具有更明显的催化降解效果,在20 min内降解率可以达到99.40%。在加入异丙醇作为羟基自由基捕获剂后,降解率降到了27.30%,确定了反应的主要活性物质为羟基自由基。紫外辅助芬顿反应可以明显提高传统芬顿反应的效果,本文还对催化剂的反应机理进行了相应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_(2)/g-C_(3)N_(4) 芬顿反应 光催化 羟基自由基 静电吸附法 异质结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粉体对变压器油工频击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志强 牛田野 +2 位作者 李洪波 田凤兰 王长义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25-128,共4页
纳米半导体晶体表面存在大量的本征表面态,当晶体与变压器油接触时可生成能够有效捕获电子的表面态.考察了不同浓度TiO2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的改性作用,并以具有不同表面修饰状态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为改性剂,对克拉玛依25号变压器油进行... 纳米半导体晶体表面存在大量的本征表面态,当晶体与变压器油接触时可生成能够有效捕获电子的表面态.考察了不同浓度TiO2纳米粒子对变压器油的改性作用,并以具有不同表面修饰状态的纳米二氧化钛粉体为改性剂,对克拉玛依25号变压器油进行改性,研究了纳米粉体表面修饰种类对改性油绝缘性能的影响.击穿性能测试和拟合结果表明:TiO2半导体纳米粉体可以提高变压器油的击穿性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TiO2纳米粒子浓度越大,改性变压器油的工频绝缘性能越好;TiO2纳米粉体的表面修饰成分会影响变压器油的击穿性能,乙酸、丙酸和丙酸+己胺的改性作用依次增大;修饰物分子非极性链的越长,对变压器油击穿性能的改善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油 纳米粒子 二氧化钛 工频击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_(3)N_(4)/Cu-TiO_(2)纳米球的制备及在紫外辅助芬顿中的催化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孟汝浩 班新星 +9 位作者 左宏森 李跃 栗正新 邵俊永 孙冠男 郝素叶 韩少星 张霖 张国威 周少杰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212-11219,共8页
以一步法制备的7%(质量分数)Cu-TiO_(2)为基,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光催化性能优良的g-C_(3)N_(4)/Cu-TiO_(2)纳米球三元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分析测试手段... 以一步法制备的7%(质量分数)Cu-TiO_(2)为基,利用水热法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光催化性能优良的g-C_(3)N_(4)/Cu-TiO_(2)纳米球三元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光学性能进行表征。通过罗丹明B为模拟污染物,表征其在紫外光条件下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催化剂为80~90 nm的光滑纳米球体,均匀分布在层片状的g-C_(3)N_(4)上,其中60%(质量分数)g-C_(3)N_(4)/Cu-TiO_(2)在紫外芬顿体系(0.1 mL 30%H_(2)O_(2))内,在20 min内25 mg·L^(-1)罗丹明B降解率达到92.71%,在30 min达到100%。同时在pH范围2~8内具有同样高效的催化效果,显著提高了催化效率和适用pH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O_(2) g-C_(3)N_(4) 纳米球 紫外芬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料工艺对砂轮回转强度影响机理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学涛 张子平 边华英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6年第4期84-87,共4页
依据最大应力学说理论,分析了提高砂轮孔径处密度以增加砂轮强度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对磨具成型压强、磨具烧后收缩、成型料与模具间的摩擦力等影响成型密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生产实际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条件下,提... 依据最大应力学说理论,分析了提高砂轮孔径处密度以增加砂轮强度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对磨具成型压强、磨具烧后收缩、成型料与模具间的摩擦力等影响成型密度的因素进行研究,并结合生产实际得出结论。研究结果表明:(1)在一定的条件下,提高成型密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砂轮的抗拉强度;(2)在布料角满足0<θ≤θ_0条件下,提高布料倾斜角θ可以有效地提高砂轮的抗拉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轮 布料工艺 回转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轮成型工艺中的夹心技术
18
作者 王学涛 边华英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5年第5期75-78,共4页
在专利CN2910480Y《一种磨具夹心成型器技术》的基础上,对砂轮成型过程中的夹心技术进行理论等方面的探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应用夹心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砂轮的回转强度,增加砂轮的使用安全性。以磨凸轮轴陶瓷结合剂棕刚玉砂轮为例,通... 在专利CN2910480Y《一种磨具夹心成型器技术》的基础上,对砂轮成型过程中的夹心技术进行理论等方面的探讨。实际应用结果表明:应用夹心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砂轮的回转强度,增加砂轮的使用安全性。以磨凸轮轴陶瓷结合剂棕刚玉砂轮为例,通过陶瓷结合剂白刚玉砂轮配方夹心后,其强度提高了21%;另一方面,应用夹心技术可以节约大量的原材料成本,有效地解决资源匮乏问题并充分利用廉价资源。通过树脂结合剂棕刚玉砂轮配方夹心,磨轧辊树脂结合剂单晶刚玉砂轮的直接成本降低了33.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轮 成型工艺 夹心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