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银市农业用水发展规划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31-32,共2页
白银市被列为南水北调西线一期调水工程受水区。规划以2000年为现状水平年,以2010年为近期、2015年为中期、2020年为远期三个阶段,按照现行的节水模式和方法,结合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用水状况分析,确定用水形式... 白银市被列为南水北调西线一期调水工程受水区。规划以2000年为现状水平年,以2010年为近期、2015年为中期、2020年为远期三个阶段,按照现行的节水模式和方法,结合不同阶段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技术发展水平进行用水状况分析,确定用水形式、用水规模,进行水资源综合平衡,体现调水规模中农业节水的成果。介绍白银受水区规划中农业节水思路、措施及需水情况,通过建立节水型农业,调整产业结构,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资源效益的有效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水区 农业节水规划 灌溉定额 需水预测 南水北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水环境建设对策
2
作者 王树洲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A02期105-107,121,共4页
针对黄河流域上游城市普遍存在水资源短缺、污染等水环境问题,通过对白银市水环境现状的调查分析,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失误、水资源管理滞后、资源型缺水三方面分析了水环境恶化的原因,提出了水环境建设和节水措施。
关键词 白银市 水环境 节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城镇雨水集蓄利用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勇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7年第8期32-33,共2页
针对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实,以白银市城区为例,论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城市雨水集蓄利用的原则,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结果表明通过集蓄利用现有雨水,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状况,而且技术简单,成本低,水质可靠。但... 针对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现实,以白银市城区为例,论述了雨水集蓄利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城市雨水集蓄利用的原则,雨水集蓄利用工程技术。结果表明通过集蓄利用现有雨水,可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状况,而且技术简单,成本低,水质可靠。但目前人们对城市雨水集蓄认识还不足,因此应该加强宣传,培养意识,从制度和规范入手,实行一些必要的措施,进一步推动城市雨水集蓄系统工程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银市 雨水 集蓄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乡镇供水工程高浊度黄河水处理经验 被引量:2
4
作者 符敬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6-58,共3页
从白银市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的几个乡镇供水工程中总结了对高浊度黄河水处理工艺的成功经验,为类似的乡镇供水工程高浊度水处理工艺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宝贵的资料。
关键词 高浊度水处理 絮凝 沉淀 澄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水利及白银市环境水利展望
5
作者 沈军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A02期100-101,104,共3页
从环境角度上看,各类水利工程均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中水环境条件的工程措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理、生态需水,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为生产、交换提供廉价的合格的生产用水、能源和水运等生产条件而建设的。从白银市环境水... 从环境角度上看,各类水利工程均是为了改善人类生活环境中水环境条件的工程措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生理、生态需水,创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为生产、交换提供廉价的合格的生产用水、能源和水运等生产条件而建设的。从白银市环境水利工作进一步发展看,制定各行业水质标准,确定水环境容量,制定水质规划,进行水质管理,需要努力掌握、研究与环境水利相关的诸学科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水利 范畴 任务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干旱山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设计方案比选浅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包宏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1年第12期36-38,共3页
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因人口居住分散,地形高差较大,有管道距离长,压力等级高,管道布设难等特点,其方案的合理选择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以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为例,选用3种水源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工程最合理的... 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因人口居住分散,地形高差较大,有管道距离长,压力等级高,管道布设难等特点,其方案的合理选择是农村供水工程建设成败的关键所在。以农村饮水安全供水工程为例,选用3种水源从不同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确定工程最合理的设计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饮水安全 设计方案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供水工程管网优化设计的相关措施 被引量:1
7
作者 包宏 黄健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8期169-169,共1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也迎头赶上,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需求也日益提高,水是万物之源,是人进行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的供水系统中提起高度重视。因此,本文将主要以案例的形式,针对现阶段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网...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经济也迎头赶上,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需求也日益提高,水是万物之源,是人进行生产生活的必需品。这就要求我们在农村的供水系统中提起高度重视。因此,本文将主要以案例的形式,针对现阶段的农村供水工程管网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农村供水工程管网优化设计的相关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供水 管网 现状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水厂工艺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2
8
作者 刘盛 《水利经济》 2005年第5期27-28,44,共3页
针对农村小型水厂设计中水厂工艺系统投资所占投资比重较大的现状,结合平川水厂工艺系统设计,提出采用决策树法进行优化设计。
关键词 水厂 工艺系统 优化设计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决策树对小型水厂工艺系统优化设计浅析
9
作者 吴丽萍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2009年第A02期5-6,15,共3页
在农村小型水厂设计中,水厂工艺系统投资所占的投资比重较大,如何在此类项目中进行优化设计,提高资金使用率,结合平川水厂工艺系统设计,提出了采用决策树进行优化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 平川 水厂 工艺系统 优化设计 决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问题及策略 被引量:2
10
作者 金满水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8期34-34,共1页
农田水利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保证农业正常用水、提高水利资源利用率有很大帮助。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设计前没有实地勘测、原有工程设计与需求不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 农田水利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保证农业正常用水、提高水利资源利用率有很大帮助。目前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存在设计前没有实地勘测、原有工程设计与需求不符、设计不合理等问题。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要满足现代农业发展需求,进行规划设计前要进行全面有效的现状勘测,确保规划设计科学合理,这样才能确保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更好的满足农业生产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规划设计 实地勘测 监管 维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措施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进圆 《农业工程技术》 2019年第29期44-44,共1页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工程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每年国家都要投入相当庞大的资金来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怎样合理有效的管理资金与造价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农田水利工程资金控制方面存在问题,研究...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田水利工程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每年国家都要投入相当庞大的资金来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怎样合理有效的管理资金与造价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要任务.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农田水利工程资金控制方面存在问题,研究其设计阶段对造价的管理方式,并对加强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中的造价问题的提出相应管理措施,从而使该项技术工程得以合理运行运用,同时有效的控制好造价成本,最大化的争取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造价 设计阶段 管理与控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中型电力提灌工程节能措施设计与应用
12
作者 赵银花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9年第8期94-95,共2页
本文简要概述了项目规模和基本情况,分析了项目区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能源消耗,设计应用了合理有效的节能措施,为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节约能源、降低能耗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 中型灌区 电力提灌 节能设计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插值的黑河分水后中游地下水资源变化 被引量:19
13
作者 魏智 金会军 +3 位作者 蓝永超 吴锦奎 胡兴林 杨思忠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96-203,共8页
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临的共同难题。20世纪黑河下游地区河水注入量的持续减少,使得依赖河水补给的地下水相应减少,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恢复黑河下游生态环境,从2000年开始了黑河生态应急输水工程,实施水... 水资源短缺是西北地区内陆河流域面临的共同难题。20世纪黑河下游地区河水注入量的持续减少,使得依赖河水补给的地下水相应减少,从而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为了恢复黑河下游生态环境,从2000年开始了黑河生态应急输水工程,实施水量的统一调度。中游地表水利用量的减少无疑会对地下水资源产生影响。根据黑河中游地下水观测数据,运用普通Kriging插值法,对分水前的20世纪90年代和分水后的2004-2005年间的地下水位和储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中游甘州区、临泽县和高台县地下水位不同程度上都在下降,其范围在1.3~2.68 m,地下水可开采储量也随之减少,估算减少总量约为8.23×10~8 m^3。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分水使得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的数量减少,占总减少量的60.8%;另一方面,河水供给的减少促使中游地区转而大量开采地下水。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得中游地区地下水资源量日益短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游 分水 地下水埋深 储量 Kriging插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冻土50年来的气温环境变化 被引量:8
14
作者 魏智 金会军 +4 位作者 罗崇旭 张建明 吕兰芝 杨思忠 吉延军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9-42,共4页
对东北地区124个气象站建站以来50年气温资料的分析发现:1976~2000年的平均气温比1950~1976年的上升了约1℃,年变化率为0.04℃/a,且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率为0.039~0.043℃/a,大于南北方向上的(0.032~0.036℃/a),方差分析也标明气温... 对东北地区124个气象站建站以来50年气温资料的分析发现:1976~2000年的平均气温比1950~1976年的上升了约1℃,年变化率为0.04℃/a,且在东西方向上的变化率为0.039~0.043℃/a,大于南北方向上的(0.032~0.036℃/a),方差分析也标明气温变化在两个方向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温环境 变化特征 冻土 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源区水资源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被引量:10
15
作者 魏智 蓝永超 +1 位作者 吴锦奎 王树洲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6-39,共4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黄河源区的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源区气温、降水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源区气温呈上升趋势,而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一正一反的效应使得黄河源区水资源量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急剧减少,唐乃亥水文站径流量下降15%...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黄河源区的气候条件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对源区气温、降水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源区气温呈上升趋势,而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一正一反的效应使得黄河源区水资源量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急剧减少,唐乃亥水文站径流量下降15%。进一步由气候本身的变化和对下垫面的改变两方面,分析了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从影响水资源因素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黄河源区水资源量可能出现“短期增加,长期减少”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黄河源区 水资源 下垫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河流域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魏智 金会军 +2 位作者 蓝永超 王树洲 吴锦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6-9,13,共5页
任何一项水工程都和生态密切相关,水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1950年以来,黑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这些蓄、引水工程一方面调节黑河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适应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另一方... 任何一项水工程都和生态密切相关,水工程在改变自然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从1950年以来,黑河流域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这些蓄、引水工程一方面调节黑河水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配,适应人类对水资源利用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增加了蒸发、渗漏损失,对中、下游水资源的自然分配和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影响。通过对水工程与环境的思考,提出了对黑河流域水开发的5点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流域 水工程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泾惠渠灌区不同水氮供应对冬小麦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佩 蔡焕杰 +1 位作者 高振晓 石小虎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7-94,共8页
【目的】研究泾惠渠灌区不同水氮供应对冬小麦植株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为泾惠渠灌区提供合理的灌水施肥运筹方式。【方法】在泾惠渠灌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W_(90)和W_(120),即灌水定额为90和120mm)和施氮(底肥60和120kg/hm... 【目的】研究泾惠渠灌区不同水氮供应对冬小麦植株氮素吸收运转的影响,为泾惠渠灌区提供合理的灌水施肥运筹方式。【方法】在泾惠渠灌区,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灌水(W_(90)和W_(120),即灌水定额为90和120mm)和施氮(底肥60和120kg/hm^2,追肥0,60和120kg/hm^2,即施氮的底追肥处理组合为N_(60/0),N_(60/60),N_(60/120);N_(120/0),N_(120/60),N_(120/120))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各部位氮素积累量、氮素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除净积累量对籽粒氮的贡献率及氮素收获指数外,灌水和施氮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各器官氮素积累量、氮素转移量、氮素利用效率、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均有显著影响。低水处理(W_(90))的籽粒产量、氮素积累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显著高于高水处理(W120),其中产量增幅为4.88%~7.44%,植株氮素积累量增幅为6.15%~18.66%,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增幅为19.48%~35.94%。随施氮量的增加,冬小麦籽粒产量、氮素积累量均呈显著增长趋势,其中籽粒产量表现为N_(0/0)(5 653.68kg/hm^2)<N_(60/0)(6 777.71kg/hm^2)<N_(60/60),N_(120/0)(7 165.63kg/hm^2)<N_(60/120),N_(120/60)(7 376.92kg/hm^2)<N_(120/120)(7 659.88kg/hm^2);氮素积累量表现为N_(0/0)(188.97kg/hm^2)<N_(60/0)(229.49kg/hm^2)<N_(60/60),N_(120/0)(275.23kg/hm^2)<N_(60/120),N_(120/60)(310.00kg/hm^2)<N_(120/120)(327.40kg/hm^2);当施氮量过高时,继续增加施氮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素积累量的调节作用不显著。总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适当提高追肥的施氮比例,有利于提高产量、各器官氮素积累量及各营养器官氮素转移量,其中N_(60/60)与N_(120/0)处理相比,W_(90)和W_(120)灌水水平下籽粒产量分别提高3.92%和4.44%,各器官氮素积累量提高11.43%~27.99%,各营养器官转移量提高18.37%~71.81%;N_(60/120)与N_(120/60)处理相比,各营养器官转移量提高15.06%~39.63%。【结论】综合考虑籽粒产量、氮肥农学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等因素,灌水定额为90mm、底肥施氮量60kg/hm^2、追肥施氮量120kg/hm^2,即W_(90)N_(60/120)为本试验条件下泾惠渠灌区冬小麦的最佳水氮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量 施氮量 氮素累积量 氮素转移量 氮素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沟垄集雨方式对旱地燕麦耗水强度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王生辉 李维华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沟垄覆膜集雨技术在旱区农业中的显著节水增产作用,使其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农业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了研究适宜于燕麦的沟垄集雨方式,分析其耗水规律,丰富沟垄集雨模型,设计了4个处理:T1—平地种植,T2—沟垄不覆膜不供水种植,T3—沟垄... 沟垄覆膜集雨技术在旱区农业中的显著节水增产作用,使其在我国西北半干旱农业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为了研究适宜于燕麦的沟垄集雨方式,分析其耗水规律,丰富沟垄集雨模型,设计了4个处理:T1—平地种植,T2—沟垄不覆膜不供水种植,T3—沟垄覆膜不供水种植,T4—平地充分供水种植。结果表明:(1)在燕麦的主要生育阶段,除T4处理之外,T1处理的耗水量要高于T2和T3处理;(2)T3处理显著地增加了耕作层0~30cm剖面的土壤水分,达到6.93mm,而T1处理土壤各剖面的水分消耗量最高;(3)T4处理的产量最高为1 854kg/hm2,T3处理的产量为1 611.2kg/hm2,T4较T3高242.8kg/hm2。而在不供水的各处理之中(T1、T2、T3),T3较T1和T2分别增产28.1%和27.8%;(4)T4处理各产量构成为各处理中最高,T3处理显著降低了燕麦的千粒重,其值仅为13.9g,其余主要指标均显著高于T1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沟垄集雨 燕麦 耗水量 产量 产量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区山洪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开发与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智 刘世华 +1 位作者 苟启智 吴锦奎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2-75,86,共5页
随着干旱区极端气候增加,洪水灾害频率逐渐增多。干旱山区短历时暴雨强度大,突发性强,人工难以有效监测并做出预警,容易造成较大洪水灾害。充分利用山洪沟道治理非工程措施建立的雨量和水位自动监测站点,利用组件式开发和JAVA集群技术,... 随着干旱区极端气候增加,洪水灾害频率逐渐增多。干旱山区短历时暴雨强度大,突发性强,人工难以有效监测并做出预警,容易造成较大洪水灾害。充分利用山洪沟道治理非工程措施建立的雨量和水位自动监测站点,利用组件式开发和JAVA集群技术,建立干旱山区山洪监测预警信息管理系统,包括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基础数据调查评价审核(BDSEA)、数据共享汇集(DSC)、监测预警(MPW)等三个子系统。实现纵向各层级联通后的监测预警信息上报、查询、统计和下发等,横向与气象、国土、水文等相关部门信息共享,能够准确及时地监测预警暴雨山洪信息,结合非工程措施,构建一体化防汛体系。可显著提高防汛减灾能力,减少灾害损失,通过近三年的运行也体现出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山区 山洪 监测预警 信息系统 开发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甘肃省受水区初步规划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文 符敬东 《水资源保护》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28-31,共4页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方案基本确定,一期工程调水40亿m3,受水区为青海、甘肃等6省(区)。主要介绍了甘肃省受水区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受水区的选定原则,初步规划的成果以及调水水资源配置所需的配套工程情况,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在甘肃省经... 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调水方案基本确定,一期工程调水40亿m3,受水区为青海、甘肃等6省(区)。主要介绍了甘肃省受水区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受水区的选定原则,初步规划的成果以及调水水资源配置所需的配套工程情况,分析了南水北调工程在甘肃省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西线工程 水资源配置 受水区 工程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