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银市平川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1
作者 冯朝成 张玉苹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5年第4期118-122,共5页
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既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饲料原料,又是食品加工、生物能源等工业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近年来,平川区依托沿黄灌区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为当地玉米制种产业健康发展... 玉米作为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既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饲料原料,又是食品加工、生物能源等工业领域的重要原材料,在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地位。近年来,平川区依托沿黄灌区自然优势和区位优势,为当地玉米制种产业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随着玉米制种市场环境的变化,平川区玉米制种产业面临的挑战也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分析平川区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为推动区域玉米种业提质增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制种产业 平川区 对策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平川区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引进试验初报
2
作者 吕锦荟 胡福平 冯朝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7期36-40,共5页
本试验在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引进11个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旨在筛选适合在当地种植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为发展粮饲兼用玉米产业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金凯3号、甘玉23在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本试验在白银市平川区王家山镇引进11个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进行田间对比试验,旨在筛选适合在当地种植的粮饲兼用玉米品种,为发展粮饲兼用玉米产业奠定基础。结果表明:金凯3号、甘玉23在农艺性状、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籽粒产量分别为11568.75kg/hm^(2)、10 903.05kg/hm^(2),生物产量分别为118 546.35kg/hm^(2)、116 359.65 kg/hm^(2),可作为粮饲兼用玉米在白银市平川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饲兼用玉米 新品种 品种比较 白银市平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平川区小拱棚韭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3
作者 李云祥 王光英 万兵全 《甘肃农业科技》 2003年第10期33-34,共2页
在总结 1998- 2 0 0 2年白银市平川区引进的冬春茬反季节栽培生产韭菜试验和示范推广的基础上 ,从品种选择、地块选择、育苗技术、田间布局与移栽定植、夏季田间管理。
关键词 冬春茬 韭菜 反季节 小拱棚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平川区土壤与农产品硒含量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白斌 李城德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8期763-767,共5页
为探明白银市平川区土壤硒分布规律和影响土壤中硒含量的因素,为保护和开发富硒土壤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在白银市平川区共采集土壤样本59个、农作物可食部分样品36个,通过检测分析土样全硒含量、土壤化学性状(铅、汞、镉、pH、有机... 为探明白银市平川区土壤硒分布规律和影响土壤中硒含量的因素,为保护和开发富硒土壤资源提供理论依据。我们在白银市平川区共采集土壤样本59个、农作物可食部分样品36个,通过检测分析土样全硒含量、土壤化学性状(铅、汞、镉、pH、有机质、有效硅、有效硼、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与农作物可食部分全硒含量,研究了白银市平川区土壤与农作物全硒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平川区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0.29 mg/kg,高出甘肃省土壤全硒平均含量45.0%,且富硒土壤母质均为冲洪积物。土壤全硒含量与土壤有机质(R2=0.32*)、有效硅(R2=0.35**)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平川区各农产品全硒含量大小依次为胡麻、枸杞、藜麦、菊芋、玉米、马铃薯。平川区土壤硒含量有区域差异,西北部高于东南部,且灌区高于旱作区。土壤母质、有机质含量、有效硅含量是决定土壤富硒的主要因子,富集系数是各农产品全硒平均含量产生较大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农产品 硒含量 特征 成因分析 平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平川区寒旱区不同蚕豆品种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莉霞 冯玉磊 胡福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3年第8期22-26,共5页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白银市平川区寒旱区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抗旱蚕豆品种,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在平川区黄峤镇对引进的8个蚕豆品种在产量及生长适应性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临蚕12号折... 为了筛选出适宜在白银市平川区寒旱区种植推广的高产优质抗旱蚕豆品种,充分发挥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助推乡村振兴,在平川区黄峤镇对引进的8个蚕豆品种在产量及生长适应性方面的差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临蚕12号折合产量为3 653.33 kg/hm^(2),产量最高,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5.26%;临蚕9号折合产量为3 516.19 kg/hm^(2),较对照品种青蚕25号增产10.94%,可进一步推广应用。青蚕13号抗旱性强,表现尚可,折合产量为3 420.95 kg/hm^(2),具有良好的推广前景,可进一步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旱区 蚕豆 品种 引种 平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平川区旱作马铃薯引种试验初报
6
作者 胡福平 李城德 +3 位作者 梁婧 冯朝成 李云祥 柯琴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7期67-69,共3页
在白银市平川区旱作区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薯11号、陇薯10号、冀张薯8号、青薯2号和陇薯12号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等特点。折合产量分别为24 872、20 875、20 236、20 071和18 ... 在白银市平川区旱作区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天薯11号、陇薯10号、冀张薯8号、青薯2号和陇薯12号等5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具有生长势强、产量高等特点。折合产量分别为24 872、20 875、20 236、20 071和18 605 kg/hm^2,较对照青薯168分别增产44.36%、21.29%、17.59%、16.62%和8.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作 马铃薯 新品种 引种试验 平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平川区马铃薯“十变”增效措施
7
作者 柯琴 《西北园艺(综合)》 2023年第6期14-16,共3页
马铃薯是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平川区在马铃薯生产中积极引进新观念、新技术、新品种,着力推进“十变”举措,即:变畜力犁耕为机械耕作,变平作为垄作,变露地种植为覆膜种植,变化学施肥为主为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 马铃薯是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平川区在马铃薯生产中积极引进新观念、新技术、新品种,着力推进“十变”举措,即:变畜力犁耕为机械耕作,变平作为垄作,变露地种植为覆膜种植,变化学施肥为主为有机肥与化学肥料配施,变常规种为脱毒种,变地方农家品种为主为优良品种为主,变切块播种为整薯播种,变追干肥为追水肥,变放任生长为人工调控,变人工挖收为机械采收,促进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增效 “十变”措施 平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白银平川区苹果叶螨绿色防控技术
8
作者 张亚男 胡福平 吴贯文 《农业工程技术》 2018年第23期34-34,共1页
叶螨作为危害苹果种植生产的主要叶部害虫,又因其形态外观特征被称为红蜘蛛。目前在黄河流域苹果主产区中多发的叶螨病虫害主要有山楂叶螨和苹果叶螨两种,这两种病虫害对果品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并对果农的经济效益产生严重损害。特别是... 叶螨作为危害苹果种植生产的主要叶部害虫,又因其形态外观特征被称为红蜘蛛。目前在黄河流域苹果主产区中多发的叶螨病虫害主要有山楂叶螨和苹果叶螨两种,这两种病虫害对果品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并对果农的经济效益产生严重损害。特别是暖冬气候的出现,加剧了叶螨病虫害对苹果种植业的危害,应对其进行严格防治。该文主要介绍了叶螨的危害、发生原因及绿色防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叶螨 绿色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灌区春小麦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1
9
作者 杨世兰 胡福平 刘长仲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0年第15期8-10,共3页
为保证白银市灌区春小麦安全生产,确保小麦产量达6750~7500 kg/hm2,结合近年生产实践,制订了包括范围、肥料农药使用技术、田间管理等适宜白银市灌区春小麦生产的技术规程,以供生产上使用。
关键词 小麦 技术规程 白银市 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平川区苹果腐烂病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亚男 胡福平 吴贯文 《农业工程技术》 2018年第17期35-35,37,共2页
该文主要探讨了苹果腐烂病的发生范围、发病原因、发病症状等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针对平川区苹果腐烂病的绿色防控技术。
关键词 苹果腐烂病 绿色防控 果树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银市杂交胡萝卜良种繁育推广现状及发展对策
11
作者 梁婧 金文革 冯玉磊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22期13-14,共2页
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不拉村是白银市胡萝卜良种繁育基地。平川区种子管理站在白银市金沙地种业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对本地的胡萝卜良种进行杂交,培育出了七寸红胡萝卜、五寸人参胡萝卜、齐头黄胡萝卜等优良品种。通过多年的示范推广,发... 白银市平川区共和镇毛不拉村是白银市胡萝卜良种繁育基地。平川区种子管理站在白银市金沙地种业有限公司的协助下,对本地的胡萝卜良种进行杂交,培育出了七寸红胡萝卜、五寸人参胡萝卜、齐头黄胡萝卜等优良品种。通过多年的示范推广,发现了胡萝卜良种繁育存在基地建设规模小、质量低、效益差,品种混杂、退化,农户科学素质低,贮藏技术和深加工水平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扩大基地规模、提高质量和效益,防杂保纯、更新优良品种,改善贮藏环境的对策来发展胡萝卜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杂交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田西瓜地膜覆盖配套滴灌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温彩凤 《北方果树》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利用砂田种植西瓜是甘肃黄河沿岸较独特的种植方式。作者对砂田地膜覆盖配套滴灌措施在平川区的应用效果、优点和具体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供沙田西瓜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 砂田 西瓜 丰产 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棚甜瓜生产中新技术的应用
13
作者 常逢虎 《果农之友》 2024年第4期60-62,共3页
随着甜瓜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明显加快,甜瓜大棚种植成为提高种植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大棚种植甜瓜生产过程中,高新技术得到综合应用,大棚种植与传统露地种植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多层覆盖栽培大棚种植甜瓜以反季节生产为主,甜瓜生... 随着甜瓜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明显加快,甜瓜大棚种植成为提高种植效益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大棚种植甜瓜生产过程中,高新技术得到综合应用,大棚种植与传统露地种植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多层覆盖栽培大棚种植甜瓜以反季节生产为主,甜瓜生长在低温季节,外界气温不适宜甜瓜生长,为了创造适宜甜瓜生长的环境条件,克服低温对甜瓜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种植 低温季节 露地种植 甜瓜生产 大棚甜瓜 种植效益 反季节生产 新技术的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黑色全膜垄上微沟技术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14
作者 张婷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3期33-35,共3页
以青薯2号为研究对象,特设置黑色全膜垄上微沟、黑色半膜高垄覆盖、露地种植等3个不同处理,探讨旱地黑色全膜垄上微沟技术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全膜垄上微沟栽培条件下,土壤保墒效果最好,马铃薯的各性状表... 以青薯2号为研究对象,特设置黑色全膜垄上微沟、黑色半膜高垄覆盖、露地种植等3个不同处理,探讨旱地黑色全膜垄上微沟技术对土壤水分及马铃薯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全膜垄上微沟栽培条件下,土壤保墒效果最好,马铃薯的各性状表现也良好,且增产效果最为显著,产量达到1373.42 kg/667 m^(2),较黑色半膜高垄覆盖、露地种植分别增产10.68%和26.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垄上微沟 土壤水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芩育苗移栽丰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蔺霞 《农村科技》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黄芩是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多种疗效,目前野生资源较少,无法满足商业需求,人工种植已成为满足商品需求的重要途径。笔者从2020年开始在平川区复兴乡川口村进行黄芩丰产栽培试验,经多年实践,本文从选地、土壤改良、育苗移栽、栽后管理、... 黄芩是常用中药材之一,具有多种疗效,目前野生资源较少,无法满足商业需求,人工种植已成为满足商品需求的重要途径。笔者从2020年开始在平川区复兴乡川口村进行黄芩丰产栽培试验,经多年实践,本文从选地、土壤改良、育苗移栽、栽后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黄芩丰产栽培技术,供生产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育苗移栽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中部灌区春小麦新品种引种试验
16
作者 高蓉 李云祥 +3 位作者 白斌 魏荐郦 杨霞 魏岚菁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6期531-535,共5页
筛选适宜甘肃中部灌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为当地春小麦提质增产提供参考。对引进的4个春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参试品种的产量、经济性状、生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陇春44号、武春11号、酒春14号的折合产... 筛选适宜甘肃中部灌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春小麦品种,为当地春小麦提质增产提供参考。对引进的4个春小麦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测定参试品种的产量、经济性状、生物学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表明,陇春44号、武春11号、酒春14号的折合产量分别为6787.50、6240.28、6087.50 kg/hm2,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分别增产32.30%、21.63%、18.65%;成穗率分别较对照品种宁春4号高6.1、3.5、1.4个百分点,穗粒数分别高27.6%、3.3%、5.0%,蛋白质含量高11.6%、11.6%、2.3%。陇春44号和武春11号生育期适中、抗逆性强、成穗率、穗粒数高,加工品质和营养品质好,适宜进行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而酒春14号因其农艺性状、抗逆性较好,可作为备选品种进行适度规模示范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中部灌区 春小麦 新品种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川灌区玉米套作豌豆适宜模式研究
17
作者 王建连 白斌 《甘肃农业科技》 2016年第9期10-13,共4页
在平川灌区比较了不同带幅玉米套作豌豆的产量、产值、土地当量比等指标。结果表明,4行豌豆、3行玉米套作,带幅1.6 m,豌豆行距20 cm、玉米行距30 cm,豌豆带距玉米带20 cm时玉米和豌豆混合产量最高,有明显的增产优势;产值达到最大,为3.1... 在平川灌区比较了不同带幅玉米套作豌豆的产量、产值、土地当量比等指标。结果表明,4行豌豆、3行玉米套作,带幅1.6 m,豌豆行距20 cm、玉米行距30 cm,豌豆带距玉米带20 cm时玉米和豌豆混合产量最高,有明显的增产优势;产值达到最大,为3.17万元/hm2;土地当量比最高,为1.39。可在平川区灌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作 玉米 豌豆 土地当量比 平川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旱区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机械化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8
作者 胡福平 蔺霞 +3 位作者 李昌聪 杨霞 武晓英 刘长仲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5-97,共3页
针对寒旱区马铃薯种植中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利用率低下的现状,笔者通过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试验示范,应用先进的养分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对种薯处理、科学施肥、起垄覆膜、病虫防控等措施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创新,总结出了比较稳... 针对寒旱区马铃薯种植中化肥农药使用过量、利用率低下的现状,笔者通过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试验示范,应用先进的养分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控技术,对种薯处理、科学施肥、起垄覆膜、病虫防控等措施进行了不断的改进创新,总结出了比较稳定成熟的甘肃省寒旱区马铃薯化肥农药减施增效机械化种植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能显著提高甘肃省寒旱区马铃薯种植生产水平,降低化学肥料和农药的施用量,提高肥料和农药的利用效率,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寒旱区 化肥农药减施 机械化 种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个青贮玉米品种在平川灌区引种试验初报 被引量:4
19
作者 胡福平 周德禄 +3 位作者 冯朝成 梁婧 卢军帅 张婷 《甘肃农业科技》 2018年第6期6-8,共3页
在甘肃平川灌区对引进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京九26折合生物量最高,为142 788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1203增产65.06%;折合生物量为140 598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1203增产62.53%,可作为优势品种推广应用... 在甘肃平川灌区对引进的7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大京九26折合生物量最高,为142 788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1203增产65.06%;折合生物量为140 598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1203增产62.53%,可作为优势品种推广应用。文玉3号、北农青贮356、郑贮1号综合性状表现良好,生长势强,生物产量分别为112 785、111 690、111 471 kg/hm^2,较对照品种金穗1203分别增产30.38%、29.11%、28.86%,可进一步试验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青贮玉米 新品种 引种试验 平川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平川井灌区温室韭菜“2+X”肥效试验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胡福平 梁婧 +2 位作者 冯朝成 李云祥 白斌 《农业工程技术》 2018年第16期60-63,共4页
通过温室韭菜"2+X"肥效试验研究,建立了本地井灌区温室中肥力土壤韭菜施氮量N(X)与韭菜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即:Y=-0.0496X^2+38.999X+69965。通过对方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本地井灌区温室中肥力土壤韭菜经济最佳施N量为387k... 通过温室韭菜"2+X"肥效试验研究,建立了本地井灌区温室中肥力土壤韭菜施氮量N(X)与韭菜产量(Y)之间的回归方程,即:Y=-0.0496X^2+38.999X+69965。通过对方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本地井灌区温室中肥力土壤韭菜经济最佳施N量为387kg/hm^2,经济合理施N量为381 kg/hm^2,此时当地温室韭菜产量可达77623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效试验 井灌区 韭菜 温室 甘肃 回归方程 经济合理 施N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