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3—2022年白洋淀水体富营养化时空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史密伟 王艳霞 +6 位作者 高博 刘存歧 周静博 张焱 王云霞 张媛 申一文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72-1478,共7页
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水质安全与区域生态环境健康息息相关。基于2013—2022年逐月监测数据(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采用综合... 作为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水质安全与区域生态环境健康息息相关。基于2013—2022年逐月监测数据(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溶解氧(DO)、化学需氧量(COD)、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Σ))揭示了白洋淀水体营养状态分布特征,以期为未来白洋淀水质提升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结果显示,2022年白洋淀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TLI(Σ)较2013年下降6%。白洋淀水体营养程度呈现西高东低特征。2022年南刘庄在春季和夏季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春季属于磷限制,夏季属于氮+磷双限制,春、夏季应严格管控入淀水中氮、磷的浓度;采蒲台在夏季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属于磷限制,应通过控制底泥释放、加强水草收割管理等措施控制其夏季水体中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富营养化 时空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洋淀入淀河流溶解有机物沿程变化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岳龙飞 李洪波 +4 位作者 梁淑轩 李平 姜甜甜 刘晶 赵建国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0-1060,共11页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白洋淀3条入淀河流(府河、孝义河、白沟引河)中发色团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谱特征,阐释了CDOM组成、来源及对水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河流CDOM平均浓... 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分析了白洋淀3条入淀河流(府河、孝义河、白沟引河)中发色团溶解有机物(CDOM)的光谱特征,阐释了CDOM组成、来源及对水质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河流CDOM平均浓度顺序为府河>孝义河>白沟引河,其中,府河CDOM的芳香性与分子量高于其他河流,白沟引河腐殖化程度高于其他河流,孝义河CDOM中内源性物质占比高于其他河流;3条河流均检出类腐殖质组分C1、C2、C3和类蛋白质组分C4,其中C1、C2、C3来源相近,且与C4异源;3条河流各组分最大荧光强度和总荧光强度的沿程变化表明,府河CDOM为点源、面源混合来源,孝义河CDOM以点源输入为主,白沟引河CDOM来自水源本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洋淀 入淀河流 发色团溶解有机物(CDOM)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生活污水在线监测系统的构建和应用
3
作者 牛利民 李歆琰 +4 位作者 冯轩 罗毅 丁媛媛 谷彦武 苏清柱 《绿色科技》 2025年第2期104-111,共8页
为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构建和示范性应用,采取资料查询、现场调查、性能指标测试、仪器验证以及横向对比的方法确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常规监测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氨氮、pH值、水温、流量;分别采... 为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构建和示范性应用,采取资料查询、现场调查、性能指标测试、仪器验证以及横向对比的方法确定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常规监测项目为化学需氧量、氨氮、pH值、水温、流量;分别采用紫外吸收光谱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玻璃电极法、热敏电阻法、超声波明渠污水(超声波管道、电磁管道)流量计法等进行测定。构建了由水污染物监测单元、水样留样单元、视频监控单元、数据采集和传输单元、信息化管理平台等组成的水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在线实时监测,加强了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管控。并在河北省两家农村污水处理站进行了示范性应用,监测数据稳定连续,具有实用、快速、经济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可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管理提供示范性应用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水污染物 在线监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府河溶解有机质组成及来源探究
4
作者 李平 岳龙飞 +2 位作者 李洪波 杨茂森 孟捷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12,共9页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与平行因子分析方法解析府河水体中的溶解有机质(DOM)的组分,开展DOM组分占比与人为排放情况、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府河水样DOM中共鉴定出4种荧光组分,其中两种类腐殖质(C1和C2)组分和一种类蛋白质... 采用三维荧光光谱与平行因子分析方法解析府河水体中的溶解有机质(DOM)的组分,开展DOM组分占比与人为排放情况、浮游植物细胞密度动态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府河水样DOM中共鉴定出4种荧光组分,其中两种类腐殖质(C1和C2)组分和一种类蛋白质(C4)组分主要源于人为排放,一种类富里酸(C3)组分主要源于人为排放和自然源输入。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浮游植物生物量与C1、C2、C3的占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C4的占比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会增加水体中的类蛋白质的含量。冗余分析(RDA)结果进一步表明,类富里酸对微囊藻(蓝藻)和异极藻(硅藻)的增殖有积极影响,类蛋白质对囊裸藻(裸藻)和小球藻(绿藻)的增殖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有机物 浮游植物 三维荧光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纳米银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3价铬离子可视化检测的研究
5
作者 李衡 郭东安 +3 位作者 刘玉敏 胡翠霞 张志昆 赵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30-236,共7页
针对目前水溶液中铬离子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合成了功能纳米银材料,并构建了水溶液中Cr^(3+)离子检测体系。考察了双氧水、柠檬酸三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银纳米材料合成的影响。以功能银纳米材料为探针,初步考察了该探针对水溶液中C... 针对目前水溶液中铬离子检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合成了功能纳米银材料,并构建了水溶液中Cr^(3+)离子检测体系。考察了双氧水、柠檬酸三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对银纳米材料合成的影响。以功能银纳米材料为探针,初步考察了该探针对水溶液中Cr^(3+)离子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双氧水、柠檬酸三钠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可以有效调控功能纳米银的合成,可调控制备10~245 nm粒径范围内的纳米银,不同粒径之间表现出不同颜色。当柠檬酸三钠、双氧水和聚乙烯吡咯烷酮浓度分别为1.61×10^(-3)、2.13×10^(-2)、3.73×10^(-5)mol/L时,所制备的功能化纳米银材料平均粒径为16 nm,该功能材料对水溶液中Cr^(3+)离子具有较好的可视化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银 柠檬酸三钠 双氧水 聚乙烯吡咯烷酮 Cr^(3+)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