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检测在肝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李东 杨新英 于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4-145,共2页
关键词 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 检测 肝病 MMPS 临床 血清金属基质蛋白酶抑制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板、黄芪、丹参和党参诱导K562细胞合成γ珠蛋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2
作者 郭志梅 李海军 钱新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3期520-524,共5页
本研究探讨龟板、黄芪、丹参和党参对K562细胞γ-珠蛋白合成的影响。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用联苯胺染色方法确定龟板、黄芪、丹参及党参4种中药诱导K562细胞血红蛋白表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红蛋白F(α2... 本研究探讨龟板、黄芪、丹参和党参对K562细胞γ-珠蛋白合成的影响。以K562细胞为体外模型,用联苯胺染色方法确定龟板、黄芪、丹参及党参4种中药诱导K562细胞血红蛋白表达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并用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血红蛋白F(α2γ2)水平。结果表明:龟板、黄芪、丹参和党参作用于K562细胞6天,联苯胺染色阳性率最高分别可达23.5%、19.8%、15.8%和14.5%;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血红蛋白F表达增加。结论:龟板、黄芪、丹参及党参在体外可诱导K562细胞γ珠蛋白的合成水平增高,从而使血红蛋白F增加。4种中药具有与阳性对照丁酸钠相似的诱导γ珠蛋白合成增加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龟板 黄芪 丹参 党参 K562细胞 Γ珠蛋白 血红蛋白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杨新英 康富标 +2 位作者 叶立红 戴二黑 孙殿兴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901-190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功能各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73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程度、肝纤维化程度及肝功能各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于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和石家庄市第五医院就诊的73例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肝活组织检查确定炎症活动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HMGB1,分析HMGB1水平与各指标的相关性。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指标间的相关性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结果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患者血清HMGB1水平[(29.46±7.54)ng/ml]较健康对照组[(16.86±3.48)ng/ml]明显升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68,P<0.01)。G3~G4组HMGB1水平显著高于G1~G2组(t=4.441,P<0.01),但S1~S2组HMGB1水平与S3~S4组无明显差异(t=0.658,P>0.05)。血清HMGB1水平与ALT(r=0.256 6,P=0.028 4)及AST(r=0.471 9,P<0.000 1)均呈显著正相关,而与Alb、TBil无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血清HMGB1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肝硬化 HMGB1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的诊断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于宏 孙殿兴 +3 位作者 梁志会 李海军 杨新英 康富标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40-1341,共2页
布加综合征可以分为下腔静脉阻塞型、肝静脉阻塞型及混合型,其中肝静脉阻塞型布加综合征为肝静脉1支或多支开口狭窄及闭塞而表现出肝脾肿大、腹水等症状。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于宏 曹治宸 +4 位作者 耿建英 贺占国 王政民 孙小云 王中华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09-1412,共4页
目的观察干扰素α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理诊断为S3 ̄S4期的16例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期前后3次进行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TGF-β1蛋白、Fas及HBcAg抗原,TUNEL方... 目的观察干扰素α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病理诊断为S3 ̄S4期的16例乙肝患者,干扰素治疗期前后3次进行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TGF-β1蛋白、Fas及HBcAg抗原,TUNEL方法观察肝细胞凋亡情况。同期检测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结果在S3 ̄S4期,患者Fas、TGF-β1显著表达,肝细胞的DNA损伤严重。干扰素α治疗3个月后Fas抗原、TGF-β1表达程度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程度减轻(P<0.05);肝组织HBcAg表达程度无显著改变;连续6 ̄9个月治疗后,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逐渐改善(P<0.05),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及肝功能水平与治疗前差异显著。结论干扰素α能显著改善S3 ̄S4期患者肝细胞凋亡和肝组织纤维化程度,但需持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干扰素Α 肝纤维化 细胞凋亡 FAS基因 TGF-Β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食物中毒、屠宰及市售禽肉样品中沙门菌毒力基因结果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牛莉娅 徐保红 +4 位作者 蔡文华 王燕 杨新英 郭玉梅 孙殿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37-641,共5页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不同来源沙门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沙门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石家庄地区2011年至2016年食物中毒、屠宰场鸡肉及市售鸡肉的沙门菌分离株186株,进行血清分型,对8种毒力基因(invA、sopE、agfA、s... 目的了解石家庄地区不同来源沙门菌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为进一步开展沙门菌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收集石家庄地区2011年至2016年食物中毒、屠宰场鸡肉及市售鸡肉的沙门菌分离株186株,进行血清分型,对8种毒力基因(invA、sopE、agfA、spvR、hilA、stn、pefA、shdA)进行PCR检测。结果石家庄地区不同来源沙门菌中,共检出13种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为显著优势群,上述8种毒力基因均有检出,其中携带率较高的毒力基因为hilA、stn、invA,分别是90.3%(168/186)、86.6%(161/186)和82.8%(154/186)。结论不同来源沙门菌的毒力基因携带状况不同。生禽食品的终端销售环节出现了较严重的污染,应采取措施加强对石家庄地区各早市流动生禽摊点储存和销售环节的食品卫生监督与防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菌 毒力基因 血清型 生禽食品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56例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8
7
作者 葛建文 郑玲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5年第8期67-68,共2页
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已被认为是脾功能亢进治疗的首选方法.PSE通过栓塞物阻塞脾动脉分支,减少了脾脏血供,使外周脾实质梗死和机化,脾静脉到门静脉的血流减少,门脉高压得以缓解,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得以控制.同时,术后脾脏仍有... 选择性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已被认为是脾功能亢进治疗的首选方法.PSE通过栓塞物阻塞脾动脉分支,减少了脾脏血供,使外周脾实质梗死和机化,脾静脉到门静脉的血流减少,门脉高压得以缓解,食道胃底静脉破裂出血得以控制.同时,术后脾脏仍有25%~40%的正常血供,不但取得了与脾切除同样效果,而且保留了脾脏免疫功能,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手术的安全性.但栓塞后出现的各种并发症,也是不可忽视的.我科自1999年5月至2004年10月对5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PSE术治疗,经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动脉栓塞术 并发症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素α对慢乙肝患者肝纤维化及肝细胞凋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于宏 曹志宸 +4 位作者 耿建英 孙小云 贺占国 王政民 王中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63-365,共3页
观察干扰素α对慢乙肝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影响。16例肝组织病理诊断符合S3-S4期患者,干扰素治疗期前后三次行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检查肝组织TGF-β1蛋白、Fas及HBcAg抗原,TUNEL方法检查肝细胞凋亡。干扰素... 观察干扰素α对慢乙肝患者肝组织纤维化程度的影响。16例肝组织病理诊断符合S3-S4期患者,干扰素治疗期前后三次行肝组织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病理分析,免疫组化检查肝组织TGF-β1蛋白、Fas及HBcAg抗原,TUNEL方法检查肝细胞凋亡。干扰素连续6个月治疗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逐渐改善;在S1-S4期,Fas、 TGF-β1显著表达;干扰素α治疗3个月后Fas抗原、TGF-β1表达程度显著下降,P<0.05;细胞凋亡程度减轻P< 0.05;肝组织HBcAg表达程度无显著改变。干扰素α有显著改善S3-S4期患者肝组织肝细胞凋亡和肝纤维化程度,但需要持续的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干扰素Α 肝纤维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肝硬化大鼠停止造模后MMP-2,TIMP-1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东 李兵顺 刘金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572-573,共2页
目的 :研究晚期肝硬化大鼠停止造模后MMP 2 ,TIMP 1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Wistar大鼠用CCl4与橄榄油 40 %混合液腹腔注射 12周形成早期肝硬化模型 ,延长注射至 16周可以形成晚期肝硬化模型。观察停止注射后第 10 ,2 0 ,6 0天的病理变... 目的 :研究晚期肝硬化大鼠停止造模后MMP 2 ,TIMP 1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 :对Wistar大鼠用CCl4与橄榄油 40 %混合液腹腔注射 12周形成早期肝硬化模型 ,延长注射至 16周可以形成晚期肝硬化模型。观察停止注射后第 10 ,2 0 ,6 0天的病理变化 ,应用多媒体彩色病理图文分析系统自动检测MMP 2 ,TIMP 1阳性细胞面密度 ,取其平均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周时当天出现典型的假小叶并伴有炎症 ,包括纤维间隔内炎症、假小叶周围碎屑坏死及再生结节内炎症病变 ;第 10 ,2 0 ,6 0天 ,动态观察炎症有所减轻 ,但纤维化程度基本无变化。MMP 2和TIMP 1在晚期肝硬化恢复过程中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 :MMP 2及TIMP 1对肝纤维化具有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肝硬化 大鼠 MMP-2 TIMP-1 金属蛋白酶类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T-LAMP与LAMP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4
10
作者 吴丹丹 李保胜 +1 位作者 亢继文 孙殿兴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48-254,共7页
目的比较RT-LAMP、LAMP、L-J法检测MTB的效果,为结核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与其他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检测特异性,并用酶切实验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产物... 目的比较RT-LAMP、LAMP、L-J法检测MTB的效果,为结核病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用常见的非结核分枝杆菌与其他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检测特异性,并用酶切实验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产物进行酶切鉴定;用RT-LAMP、LAMP、L-J法检测100名结核病患者和22名来自无结核病患者痰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测试灵敏性;对浓度为1ng/μL H37Rv标准株进行对倍比稀释用于RT-LAMP极限检测实验。结果RT-LAMP、LAMP、L-J方法的阳性率分别为100%,92%和88%;RT-LAMP和L-J,RT-LAMP和LAM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RT-LAMP的灵敏度比LAMP高10倍;RT-LAMP不仅可以识别活菌,并且能够重复检测MTB的单一拷贝。结论 RTLAMP检测效果优于LAMP及L-J,适于基层医院结核病诊断的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 环介导等温技术(LAMP) 16S 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的诊疗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彭焕彦 康富标 +1 位作者 王燕 孙殿兴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65-969,共5页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外胆管炎症、纤维化、局灶性或节段性狭窄为主要特征,最终导致胆管阻塞、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衰竭。PSC的检出率和诊断率逐年提高,已成为目前肝脏炎症性疾病的研究...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是一种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外胆管炎症、纤维化、局灶性或节段性狭窄为主要特征,最终导致胆管阻塞、胆汁淤积性肝硬化、肝衰竭。PSC的检出率和诊断率逐年提高,已成为目前肝脏炎症性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总结近年来PSC诊疗的新进展,包括较为准确及常用的诊断方法、当前的治疗以及一些特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自身免疫性肝炎(PSC-AIH)、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小导管PSC等,以期为临床医生诊治该类疾病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自身免疫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