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军某部官兵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姚欣 王倩 +6 位作者 温贺军 孙蓉 智佳 曹鹏 刘颖 麻涛 王翠兰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调查陆军某部官兵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UFBDs)的临床表现、重叠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和睡眠的关系。方法应用FGIDs罗马Ⅲ调查问卷进行FGIDs的分类和诊断。将诊断为UFBDs的官兵189例列入UFBDs组,无FGIDs的官兵372例列... 目的调查陆军某部官兵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UFBDs)的临床表现、重叠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特点及其与心理和睡眠的关系。方法应用FGIDs罗马Ⅲ调查问卷进行FGIDs的分类和诊断。将诊断为UFBDs的官兵189例列入UFBDs组,无FGIDs的官兵372例列入对照组。应用SCL-90量表测评心理因素,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价睡眠状况。结果 UFBDs的最常见症状是一有便意就要立刻上厕所,发生率高达93.7%,超过50%的UFBDs患者可见排便不净和排便费力。28%的UFBDs重叠FGIDs,重叠率最高的疾病为痉挛性肛门直肠疼痛(7.9%),其次为周期性呕吐综合征(6.3%)、功能性大便失禁(6.3%)、功能性消化不良(4.8%)和嗳气(4.8%)。UFBDs组SCL-90量表的10个因素评分及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得分、PSQI总分及睡眠异常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重叠FGIDs组与单一UFBDs组相比,除恐怖因素以外SCL-90其余9个因子评分及总分均明显升高(P<0.05),而PSQI各因子分、总分及睡眠异常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FBDs的发病可能与精神、心理、睡眠因素密切相关,重叠FGIDs可伴随精神、心理问题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 功能性胃肠病 军事人员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肠途径治疗对中暑犬降温作用及血清酶、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姚欣 冯子坛 +5 位作者 刘卫 白启轩 吉丽 贾昭 吴颖 孙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82-984,共3页
目的研究经结肠途径治疗对中暑犬的降温作用及对其血清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只犬随机分为两组,结肠途径治疗组(肠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疗组),每组7只。动物高温中暑(体温达43℃,10min)后均置于23℃、65%湿度的室温下行降温治疗... 目的研究经结肠途径治疗对中暑犬的降温作用及对其血清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只犬随机分为两组,结肠途径治疗组(肠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疗组),每组7只。动物高温中暑(体温达43℃,10min)后均置于23℃、65%湿度的室温下行降温治疗。常疗组给予冰袋置于大动脉处降温;肠疗组应用结肠途径治疗机降温,调节肠疗液温度为37~38℃。犬体温下降至38℃时结束降温。比较两组犬的降温时间;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中暑前(0h)和中暑后6h、24h、48h的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肠疗组降温时间(92.9±9.5min)明显低于常疗组(123.4±11.6min,P<0.01)。中暑后两组血清ALT、AST、CK、LDH均明显升高;肠疗组中ALT、AST和CK在中暑后24h和48h较常疗组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中LDH在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疗组中血清IL-1β在中暑后6h、24h和48h,均较常疗组明显降低(P<0.05);IL-6在中暑后6h和24h明显低于常疗组(P<0.01);TNF-α在中暑后24h和48h显著低于常疗组(P<0.01)。结论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可加快中暑犬的降温速度,促进其血清酶恢复,加速其血清炎症因子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细胞因子类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军某部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患病情况及其与功能性胃肠病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王倩 姚欣 +5 位作者 靳海峰 孙蓉 于佳 智佳 王春华 郭丽丽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72-180,共9页
目的探讨陆军某部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病情况及其与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关系。方法应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CL-C)诊断PTSD,应用罗马ⅢFGIDs调查问卷进行FGIDs的分类和诊断。采用创伤史筛查问卷及压力性事件调查问卷研... 目的探讨陆军某部官兵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患病情况及其与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关系。方法应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自评量表(PCL-C)诊断PTSD,应用罗马ⅢFGIDs调查问卷进行FGIDs的分类和诊断。采用创伤史筛查问卷及压力性事件调查问卷研究PTSD与创伤性及压力性事件的关系。分析PTSD与FGIDs的重叠情况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927例调查对象中,诊断为PTSD者33例,总体患病率3.56%;诊断为FGIDs者435例,总体患病率为46.93%。诊断为PTSD的33例中28例合并FGIDs,FGIDs患病率为84.85%(28/33),明显高于非PTSD组(45.53%,P<0.05)。同时,FGIDs组PTSD患病率高于非FGIDs组(6.43%vs.1.02%,P<0.05)。PTSD官兵最常见的FGIDs是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VS,33.33%)、非特异性功能性肠病(24.24%)、功能性腹胀(18.18%)和功能性直肠肛门痛(18.18%)。多因素分析发现,PTSD是CVS(OR=9.118)、功能性直肠肛门痛(OR=3.373)、功能性腹胀(OR=4.772)、肠易激综合征(OR=3.438)、反刍综合征(OR=16.033)、功能性呕吐(OR=10.329)和功能性吞咽困难(OR=9.891)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VS(OR=4.063)、创伤性事件个数(OR=1.159)和压力性事件个数(OR=1.401)是军人PTSD患病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PTSD与FGIDs互为患病的危险因素,PTSD在多种FGIDs中的患病率存在较大差异。CVS是PTSD官兵最常见的FGIDs,也是PTSD患病的危险因素,其原因及机制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后应激障碍 功能性胃肠病 军人 创伤性事件 压力性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毒素A局部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33例 被引量:1
4
作者 汤志锋 赵琪 《医药导报》 CAS 2005年第10期919-920,共2页
目的探讨肉毒素A内镜下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对33例患者行内镜下肉毒素A局部注射,并于第1,12个月进行随访,通过对临床、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和食管测压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3例行肉毒素A注射患者治疗前,下食道括约肌静总... 目的探讨肉毒素A内镜下注射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疗效。方法对33例患者行内镜下肉毒素A局部注射,并于第1,12个月进行随访,通过对临床、X线钡餐检查、胃镜检查和食管测压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33例行肉毒素A注射患者治疗前,下食道括约肌静总压(LESP)为(8.34±1.62)kPa,松弛率(LESRR)为(30.45±3.36)%,治疗后1个月LESP降至(4.13±0.42)kPa,LESRR为(50.87±3.47)%;治疗后12个月LESP为(4.53±0.38)kPa,LESRR降至(48.47±3.32)%。近远期治疗前后两者比较运动学参数改变差异均有显著性,并仅有少量渗血等并发症。结论肉毒素A内镜下注射术可简便、安全、有效地治疗贲门失弛缓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素A 贲门失弛缓症 局部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