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性医院聘用制护士社会支持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谷岩梅 胡英芳 +5 位作者 解芳 于虹 李妍 郭丽 杨莉 陈海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5期1-4,共4页
目的调查省级综合性医院聘用制护士社会支持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按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河北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聘用制护士172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其进行... 目的调查省级综合性医院聘用制护士社会支持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按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河北省3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聘用制护士172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1)被调查者中不同工作年限者、不同水平月收入者、已婚与未婚者、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专业选择意愿不同者、自觉身体健康状况不同者,以及医护配合默契程度不同者的社会支持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已婚与未婚者、医护配合默契程度不同者的客观支持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不同工作年限者、已婚与未婚者、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不同水平月收入者、不同学历水平的主观支持得分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自觉身体健康状况不同者与专业选择意愿不同者对支持的利用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婚姻、工作年限、月收入、是否独生子女、选择专业的意愿、自觉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不同医护配合程度的护士社会支持总分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医院 聘用制护士 社会支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靶血管术前闭塞程度与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孙莹 徐凯 +16 位作者 姜铁民 杨丽霞 张卫泽 杨柏松 赵仙先 黄党生 张明德 唐发宽 王胜强 王冬梅 李春江 庞继恩 郑立文 高光华 黄国明 柏树轶 韩雅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6-460,共5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靶血管术前闭塞程度与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从全军心血管介入治疗管理系统中选取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8170例STEMI患者,研究终点为院内死亡发生率。对患者靶血管术...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靶血管术前闭塞程度与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分析,从全军心血管介入治疗管理系统中选取接受冠脉介入治疗的8170例STEMI患者,研究终点为院内死亡发生率。对患者靶血管术前闭塞程度进行分层,探讨靶血管闭塞程度对院内死亡发生率的影响。结果根据靶血管术前闭塞程度,将8170例患者分为两组:75%-99%狭窄(n=2191)和100%狭窄(n=5979)。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2%和3.0%(P=0.077)。进一步根据症状出现至血管开通时间对患者进行分层,症状出现至血管开通时间〈3h时,上述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5%和3.3%(P=0.436);症状出现至血管开通时间为3-6h时,上述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0%和2.9%(P=0.147);症状至血管开通时间〉6h时,上述两组患者的院内死亡发生率分别为2.4%和2.8%(P=0.4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TEMI患者院内死亡发生率与靶血管术前闭塞程度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冠状血管 医院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综合性医院聘用护士自我和谐状况调查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莉 解芳 +1 位作者 马继红 谷岩梅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3期17-19,22,共4页
目的探讨军队综合性医院聘用护士的自我和谐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某军队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工作的50名聘用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自我和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 目的探讨军队综合性医院聘用护士的自我和谐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聘用护士的心理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在某军队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工作的50名聘用护士,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及自我和谐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1)聘用护士的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得分低于大学生常模和实习护生,自我刻板性得分低于实习护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专业选择、自我评价的工作负荷、是否独生子女及健康状况是影响聘用护士自我和谐总分的重要因素(P<0.05或P<0.01)。(3)自诉超负荷工作者及自诉健康状况差者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得分较高(P<0.05或P<0.01);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非独生子女者及自诉健康状况良好者自我灵活性得分较高(P<0.05或P<0.01);非独生子女者的自我刻板性得分较高(P<0.01)。结论军队医院的聘用护士大多处于自我和谐状态,心理健康;是否主动选择护理专业、是否独生子女以及自我评价的工作负荷和自诉身体健康状况是影响聘用护士自我和谐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 聘用护士 自我和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rto 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射频消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1
4
作者 齐书英 李洁 +5 位作者 李育红 席爱雪 王晓晔 栾雪冰 许娜 王冬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686-689,共4页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 目的:探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rto3系统)指导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速)射频消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180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速的患者,按手术日期及电生理诊断以1:1的比例分为三维组和二维组,每组各90例。三维组在Carto3系统指导下进行瓣环三维重建,在三维模型指导下行射频消融。二维组在常规X线照射下行射频消融。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X线曝光时间、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6月心动过速复发率、手术费用等指标。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三维组略延长[(58±16)min vs(54±20)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03),但X线曝光时间三维组明显缩短[(2.1±0.7)min vs(7.8±3.6)min,P〈0.0001],以右侧旁道组X线曝光时间的缩短最显著[(3.4±0.7)min vs(20.2±7.1)min,P〈0.0001],房室结双径路患者三维组X线曝光时间也明显缩短[(1.1±0.3)min vs(5.5±1.7)min,P〈0.0001]。三维组除1例希氏束旁旁道未消融外其余全部消融成功;二维组有3例(2例右侧旁道、1例房室结双径路)消融不成功,更换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三维组无并发症发生,也无复发病例。二维组有1例房室结双径路(男,9岁)消融中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随访12个月动态心电图示II°-III°房室传导阻滞。二维组有2例复发,1例为房室结双径路,再次消融成功;1例为右侧旁道前传恢复,食道调搏检查不能诱发心动过速未再消融。而三维组会增加手术费用。结论 :Carto3指导阵发性室上速的射频消融切实可行,可大大减少X线照射,从而保护了电生理医生和患者,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射频消融 X线曝光 成功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期他汀类药物治疗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丁超 李俊峡 +5 位作者 卫亚丽 赵玉英 张莉 汝磊生 李淑荣 刘红娜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超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肌再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院后72h内接受PCI的162例NSTE-ACS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强化他汀治疗组和标准剂量他汀治疗组,于PC...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超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对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心肌再灌注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入院后72h内接受PCI的162例NSTE-ACS高危患者随机分为强化他汀治疗组和标准剂量他汀治疗组,于PCI术前服用辛伐他汀3d,观察PCI术前、术后即刻靶血管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和心肌呈色分级(MBG)的差异,以及PCI术后24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变化、PCI术后1个月心功能和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间基础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前强化组靶血管TIMI血流2~3级和MBG2~3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两组靶血管TIMI血流3级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靶血管MBG2~3级的比例显著高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CK-MB增高比例显著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1个月强化组左心射血分数(LVEF)为(0.58±0.09)%,明显好于标准组(0.53±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标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短期大剂量服用他汀可明显改善NSTE-ACS高危患者PCI术后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和心功能,减少MACE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急性冠脉综合征 经皮冠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左心房——肺静脉的双向阻滞为终点对心房颤动消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齐书英 李洁 +3 位作者 胡振彦 王志伟 丁超 王冬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 :采用手机远程心电监测方法,评价以左心房—肺静脉双向阻滞作为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终点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疗效的意义。方法 :本中心82例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以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中肺静脉隔... 目的 :采用手机远程心电监测方法,评价以左心房—肺静脉双向阻滞作为环肺静脉消融电隔离术终点对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疗效的意义。方法 :本中心82例房颤患者行射频消融治疗,以76例阵发性房颤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术中肺静脉隔离判断标准分为双向阻滞组(n=20)和传入阻滞组(n=56),术后以手机远程心电监测观察心律情况,前瞻性随访观察两组患者导管消融的临床疗效。结果 :76例均完成导管消融术,传入阻滞组有1例术后第4天死于肺栓塞,其余75例平均随访(31±19)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后随访发现,1次消融成功率分别为85.33%及77.33%,其中双向阻滞组分别为95.00%及85.00%,传入阻滞组为81.82%及74.55%,双向阻滞组1次消融成功率高于传入阻滞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内及3个月两组患者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分别为35.53%和17.33%,其中双向阻滞组分别为15.00%和5.00%,传入阻滞组分别为42.86%和21.82%,两组比较双向阻滞组优于传入阻滞组(P=0.049和P>0.05)。远程心电监测记录到的无症状性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1周内及3个月时分别为22.22%和23.08%。结论 :1左心房—肺静脉双向阻滞组较传入阻滞组消融后短期内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降低;2双向阻滞组较传入阻滞组单次消融短期成功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一定关系;3手机远程心电监测可记录到更多的无症状性房性心律失常,在房颤消融后评价术后复发情况方面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 肺静脉 电隔离 传导阻滞 终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导管消融犬左束支电位对心脏电机械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付柳静 王冬梅 +5 位作者 梁延春 于海波 李世倍 许国卿 王祖禄 韩雅玲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91-694,共4页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犬左束支电位(LBP)对心脏传导及心功能的影响,以及犬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应用射频消融导管在10只实验犬左心室内膜标测到LBP处进行消融,观察能否成功制备犬LBBB模型以及其对心脏传导的影... 目的探讨射频导管消融犬左束支电位(LBP)对心脏传导及心功能的影响,以及犬左束支传导阻滞(LBBB)模型的制备方法。方法应用射频消融导管在10只实验犬左心室内膜标测到LBP处进行消融,观察能否成功制备犬LBBB模型以及其对心脏传导的影响。对成功复制LBBB的模型犬应用超声心动图比较LBBB前后心脏收缩功能及舒张功能的变化。结果 10只犬接受LBP处消融后,8只(80%)成功制备LBBB模型。消融靶点处心房与心室电压比值〈1:10,局部记录的LBP至心室电位间期为17.1±3.2(12-22)ms,消融后QRS波宽度由52.8±4.8ms增至100.5±11.1ms(P〈0.001),而PR间期、AH间期、HV间期无明显变化。另外2只犬在LBP至心室电位间期分别为30ms、32ms处消融,导致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8只犬发生LBBB后超声心动图检查示:收缩功能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和主动脉血流速度积分降低(P〈0.05);舒张功能指标E/A下降为〈1,伴有等容舒张时间和二尖瓣减速时间延长(P〈0.05);出现显著室间与室内不同步,表现为间隔后壁运动延迟及左右心室射血前期时间差明显延长(P〈0.001)。结论射频导管消融左束支电位可导致LBBB,是制备犬LBBB模型成功率较高的方法,但有发生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危险。LBBB即刻可导致左室激动延迟,左右室间及左室内收缩不同步,左心室收缩及舒张功能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术 心脏传导阻滞 电生理学技术 心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两种止血方式的护理观察与对比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梅静 郭小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7年第12B期49-50,共2页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穿刺点分别以绷带压迫和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600例患者根据手术先后顺序以2∶1的比例分成止血器组(n=400)和绷带组(n=200),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包扎止...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桡动脉穿刺点分别以绷带压迫和止血器压迫止血的效果。方法将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600例患者根据手术先后顺序以2∶1的比例分成止血器组(n=400)和绷带组(n=200),观察两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包扎止血的操作时间、压迫止血的总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不舒适感和住院天数等。结果止血器组止血成功率高于绷带组,不舒适感、局部并发症(2 h内出血、皮下淤血和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低于绷带组(P<0.01);操作时间、压迫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短于绷带组(P<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后应用止血器止血,操作快速、简单,便于局部穿刺部位观察,止血效果安全、可靠,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实用的压迫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介入治疗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冠状动脉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39
9
作者 柳宁波 王冬梅 +6 位作者 孙家安 汝磊生 彭育红 赵玉英 张莉 王刚 李志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1976-1981,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STEMI)患者术前服用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中冠状动脉血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7例...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ASTEMI)患者术前服用负荷量替格瑞洛对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s,PCI)术中冠状动脉血流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7例A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分为替格瑞洛组(n=62)及氯吡格雷组(n=65),术前分别给予替格瑞洛180 mg、氯吡格雷600 mg,比较两组基本情况、术后冠脉血流及术后6个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包括急性及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再发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罪犯"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再次住院和死亡等。结果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基本临床资料、冠脉造影情况、术后心肌酶峰值及左室射血分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与替格瑞洛组术后梗死相关血管无复流发生率(分别为15.2%、3.2%)、校正TIMI血流帧数计数[分别为(28.4±13.6)、(23.2±7.4)帧]、术后心肌酶达峰时间[分别为(19.0±8.3)、(16.0±5.9)h]、2 h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50%比例(分别为76.9%、9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格瑞洛组6个月随访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较氯吡格雷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急诊PCI前负荷量替格瑞洛可明显改善梗死相关血管冠脉血流、心肌灌注及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格瑞洛 无复流 临床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整合素连接激酶促进心脏c-Kit^+细胞的存活和增殖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菁菁 刘玉 +2 位作者 赵娟 李爱英 王冬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537-1543,共7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过表达对心脏c-Kit^+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影响,以及移植ILK过表达的心脏c-Kit^+细胞改善心肌梗死(MI)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方法:从新生SD大鼠分离培养心脏c-Kit^+细胞,构建含人ILK全长的腺病毒载体并感染心脏c-K... 目的:探讨整合素连接激酶(ILK)过表达对心脏c-Kit^+细胞存活和增殖的影响,以及移植ILK过表达的心脏c-Kit^+细胞改善心肌梗死(MI)大鼠心功能的作用。方法:从新生SD大鼠分离培养心脏c-Kit^+细胞,构建含人ILK全长的腺病毒载体并感染心脏c-Kit^+细胞。感染48 h后,应用细胞计数和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和增殖,并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c-Kit^+细胞中增殖相关蛋白cyclin D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40只8周龄SPF级大鼠经冠状动脉结扎建立MI模型,结扎15 min后于梗死区及梗死边缘区分3点通过心肌注射移植心脏c-Kit^+细胞。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心梗+生理盐水注射组(MI组)、心梗+感染空载体的c-Kit^+细胞注射组(Ad-null-c-Kit^+cell组)和心梗+感染携带ILK腺病毒载体的c-Kit^+细胞注射组(ILKc-Kit^+cell组),每组10只。术后2周,免疫组化法检测梗死区和梗死边缘区c-Kit的表达;术后4周,通过血流动力学检测心脏功能。结果:过表达ILK促进了心脏c-Kit^+细胞的存活和增殖(P<0.05)。过表达ILK的心脏cKit+细胞中cyclin D1和PCNA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细胞移植2周后,ILK-c-Kit^+cell组心肌组织中c-Kit表达明显增加(P<0.05);细胞移植4周后,ILK-c-Kit^+cell组大鼠心功能改善比Ad-null-c-Kit^+cell组更明显(P<0.05)。结论:过表达ILK通过提高cyclin D1和PCNA的表达,促进了心脏c-Kit^+细胞的存活和增殖。ILK-c-Kit^+细胞移植能更好地改善MI大鼠的心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素连接激酶 心脏c-Kit+细胞 细胞存活 细胞增殖 心功能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