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现状与未来——首届全国断层影像解剖学论坛总结 被引量:17
1
作者 刘树伟 张绍祥 +3 位作者 吴德昌 刘丰春 汪亚晴 赵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共3页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现状与未来——首届全国断层影像解剖学论坛总结刘树伟①张绍祥②吴德昌③刘丰春④汪亚晴⑤赵斌⑥本世纪70年代以来,超声、CT、MRI、SPECT、PET、介入放射学及立体定向技术(γ—刀、X—刀)已成为医... 断层影像解剖学的现状与未来——首届全国断层影像解剖学论坛总结刘树伟①张绍祥②吴德昌③刘丰春④汪亚晴⑤赵斌⑥本世纪70年代以来,超声、CT、MRI、SPECT、PET、介入放射学及立体定向技术(γ—刀、X—刀)已成为医学影像学诊治的主流,是当代医学迈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断层影像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廓内动脉组织学和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吕衡发 李幼琼 李富德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54-155,共2页
本研究观测了40具成人尸体的胸廓内动脉,并对10条胸廓内动脉进行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胸廓内动脉起点原位移植适用于心脏前、后壁冠状动脉血管重建,不适于心脏后壁的冠状动脉。胸廓内动脉营养血管仅存在于动脉外膜,未穿入中膜。提示... 本研究观测了40具成人尸体的胸廓内动脉,并对10条胸廓内动脉进行了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胸廓内动脉起点原位移植适用于心脏前、后壁冠状动脉血管重建,不适于心脏后壁的冠状动脉。胸廓内动脉营养血管仅存在于动脉外膜,未穿入中膜。提示动脉中层营养完全来自管腔,说明胸廓内动脉游离移植不会发生缺血损伤,进一步证实该动脉游离移植完全适用于冠脉旁路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旁路术 胸动脉 组织学 解剖学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三脑室三维断层影像解剖学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李幼琼 高振平 +4 位作者 王晓慧 董国军 王葆林 吕衡发 吴德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为第三脑室区域临床影像学诊断和肿瘤的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5具成人尸体头部的固定标本上,采用MJ—346B型电动带锯每隔0.5cm作第三脑室横断、冠断和矢状断连续切片,观测了第三脑室的形态、大小、位... 目的:为第三脑室区域临床影像学诊断和肿瘤的外科手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15具成人尸体头部的固定标本上,采用MJ—346B型电动带锯每隔0.5cm作第三脑室横断、冠断和矢状断连续切片,观测了第三脑室的形态、大小、位置、毗邻关系和手术入路的径线值等。结果:第三脑室横径为1.9±2.7mm,上下径即穹窿体下缘中点至下丘脑沟中点间距为14.1±2.7mm,前后径即室间孔至中脑水管上口间距为23.9±2.7mm,其外侧壁的表面积为276~677mm2;松果体位于四叠体池内,长×宽×高约为7mm×7mm×3mm,略偏向左侧。结论:第三脑室前部入路优于后部入路,丘脑所占第三脑室侧壁面积大于下丘脑,下丘脑沟以上术中操作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脑室 松果体 断层解剖学 颅内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和气管的解剖学
4
作者 吴德昌 杜光祖 任占川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6期557-558,共2页
本文对经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91例尸体(男72例,女19例),进行了喉、气管起迄高度,气管软骨环及其与颈静脉切迹的对应关系等多项观察。对气管和支气管的长度、横径和矢径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男女性具有显著性差异。本文目的在于为解剖学... 本文对经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91例尸体(男72例,女19例),进行了喉、气管起迄高度,气管软骨环及其与颈静脉切迹的对应关系等多项观察。对气管和支气管的长度、横径和矢径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男女性具有显著性差异。本文目的在于为解剖学和临床提供可靠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 支气管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门高度比率的解剖学观测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承颖 夏凤岐 吴德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9-290,共2页
用52具成人标本,排除肺部疾病和胸廓畸形,开胸后进行观察测量,得出国人肺门高度比率的正常值范围;正常右侧肺门高度比率 RHHR 大于1,左侧肺门高度比度 LHHR 小于1。
关键词 肺门 肺动脉 肺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壁下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术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9
6
作者 吕衡发 李幼琼 +1 位作者 吴德昌 李富德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47-50,共4页
为了给腹壁下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术提供解剖资料,对40具成人尸体的腹壁下动脉乃冠状动脉进行了观测。腹壁下动脉在起始处,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和脐下1.0cm处,外径分別为2.8,2.2,2.0mm。腹壁下动脉平均长(起点—脐下1.0cm)为16.5cm,用... 为了给腹壁下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术提供解剖资料,对40具成人尸体的腹壁下动脉乃冠状动脉进行了观测。腹壁下动脉在起始处,与腹直肌外缘相交处和脐下1.0cm处,外径分別为2.8,2.2,2.0mm。腹壁下动脉平均长(起点—脐下1.0cm)为16.5cm,用于游离移植足以桥接主动脉与任何冠状动脉分支。本文讨论了腹壁下动脉在旁路术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壁下动脉 冠状动脉 旁路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管横断面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7
作者 吕衡发 蔡广研 +1 位作者 吴德昌 姚树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74-276,共3页
对50例成人腕管的横断面进行观察并测量与院管结合征(CTS)诊断关系密切的几项指标,为超声、MR或CT等诊断CTS提供正常的解剖学依据;同时测量了腕管浅、深境界及正中神经在卓侧体表的投影,为临床治疗CTS选择手术切口... 对50例成人腕管的横断面进行观察并测量与院管结合征(CTS)诊断关系密切的几项指标,为超声、MR或CT等诊断CTS提供正常的解剖学依据;同时测量了腕管浅、深境界及正中神经在卓侧体表的投影,为临床治疗CTS选择手术切口及注射部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管 正中神经 腕管综合征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眼睑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8
作者 周炳华 吕衡发 吴德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8-30,共3页
在体视显微镜下解剖了32侧成尸下眼睑,并观察其各层结构关系,同时观测了眼轮匝肌、睑板、眶隔和球下眶脂体等。指出老年人下睑皮肤、筋膜和眼轮匝肌松弛变性,加之下脸本身的重量是形成下睑袋和脸外翻的原因,而下睑成形术的关键是... 在体视显微镜下解剖了32侧成尸下眼睑,并观察其各层结构关系,同时观测了眼轮匝肌、睑板、眶隔和球下眶脂体等。指出老年人下睑皮肤、筋膜和眼轮匝肌松弛变性,加之下脸本身的重量是形成下睑袋和脸外翻的原因,而下睑成形术的关键是加强筋膜的力量,并认为睑板──骨膜缝合术优于其他种手术。本文还为下眼睑手术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轮匝肌 眶隔 眶脂体 下眼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踝跖部神经显微断层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付秀利 李幼琼 +1 位作者 吕辉 吴德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为不同部位断足再植提供理论基础和有关数据。方法:用体视学方法对66例成人踝跖部胫神经及其重要分支进行观测。结果:胫神经的平均横径和面积分别为:第1断层5.8mm,14.1mm2,足底内侧神经的平均横径和面积分别... 目的:为不同部位断足再植提供理论基础和有关数据。方法:用体视学方法对66例成人踝跖部胫神经及其重要分支进行观测。结果:胫神经的平均横径和面积分别为:第1断层5.8mm,14.1mm2,足底内侧神经的平均横径和面积分别为:第1断层4.0mm,7.2mm2,第2断层4.1mm,6.8mm2;第3断层4.3mm,6.5mm2;第4断层3.7mm,5.4mm2;第5断层3.1mm,4.4mm2;第6断层3.2mm,4.4mm2;第7断层2.9mm,4.7mm2。足底外侧神经的平均横径和面积分别为:第1断层3.0mm,4.8mm2;第2断层3.1mm,4.5mm2;第3断层3.5mm,4.7mm2;第4断层4.0mm,4.4mm2;第5断层4.5mm,4.6mm2。结论:提出了“三段”断足分型法。不同断层平面断足再植吻接神经时要首选吻接主干,但断层11和12应根据足部感觉功能需要首选吻接胫侧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跖 胫神经 足底内侧神经 足底外侧神经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中神经返支的临床应用解剖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富德 周传开 +4 位作者 吕衡发 李幼琼 吴德昌 姜秋滨 张平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83-184,共2页
解剖并观察了90侧男性尸体手掌。正中神经返支多数起自腕管外第一指掌侧总神经。正中神经返支的起点距入肌点平均为8.7mm、横径为1.7±mm、前后径为0.6mm,确定了正中神经返支发起部位的体表投影位置在手掌外上象限内,距横座标距离为... 解剖并观察了90侧男性尸体手掌。正中神经返支多数起自腕管外第一指掌侧总神经。正中神经返支的起点距入肌点平均为8.7mm、横径为1.7±mm、前后径为0.6mm,确定了正中神经返支发起部位的体表投影位置在手掌外上象限内,距横座标距离为26.3±4.6mm,距纵座标的距离为7.6±2.1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中神经返支 体表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窦断层解剖体视学观测及影像学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幼琼 吕衡发 +1 位作者 郭京丽 吴德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1-32,共2页
在3(1具成人P体头部的固定标本上,以眶下缘外耳道连线为基准,采用MT一346D型电动带锯每隔0.5crn作连续断层切片,观测了上颌窦的形态、大小、毗邻关系和出现断面,井采用体视学方法侧算了上颌窦各断层的面积和体积,... 在3(1具成人P体头部的固定标本上,以眶下缘外耳道连线为基准,采用MT一346D型电动带锯每隔0.5crn作连续断层切片,观测了上颌窦的形态、大小、毗邻关系和出现断面,井采用体视学方法侧算了上颌窦各断层的面积和体积,为CT和MRI的图像诊断提供断面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窦 横断断层 解剖学 体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2
作者 周炳华 吕衡发 吴德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4-126,共3页
采用成人尸体眼球15只,观察了角膜缘的宽和厚及其主要结构间的距离。结果表明,小梁切除术体表最佳切口位于角膜缘后界之后0.6mm范围内。并结合临床讨论了体表切口位置与前房角结构的相互关系,同时为内眼手术提供了应用解剖学... 采用成人尸体眼球15只,观察了角膜缘的宽和厚及其主要结构间的距离。结果表明,小梁切除术体表最佳切口位于角膜缘后界之后0.6mm范围内。并结合临床讨论了体表切口位置与前房角结构的相互关系,同时为内眼手术提供了应用解剖学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 巩膜炎 小梁网 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主动脉主要分支插管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衡发 马新基 +1 位作者 孙成 高林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52-153,共2页
为给腹主动脉主要分支插管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作者在34具成人尸体上测量了从股动脉始端至腹主动脉主要分支起点的长度和这些动脉的口径,并与身高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股动脉始端至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和肾动脉起... 为给腹主动脉主要分支插管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作者在34具成人尸体上测量了从股动脉始端至腹主动脉主要分支起点的长度和这些动脉的口径,并与身高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股动脉始端至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和肾动脉起点的长度均与身高呈高度相关;各动脉口径除肾动脉外均呈低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 插管 分析 主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动脉与下颌下腺毗邻关系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14
作者 钱金岳 汪鸿文 +1 位作者 陈宪福 陈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85-286,共2页
在80例成人尸体上观察了面动脉与下颌下腺的位置关系并作了分型。其中面动脉经下颌下腺深面和上缘者46.3%;面动脉穿入下颌下腺实质者46.3%。85%的面动脉在下颌下腺后份接近或穿入腺体实质。依据面动脉与下颌下腺的关系,对下颌下腺脓肿... 在80例成人尸体上观察了面动脉与下颌下腺的位置关系并作了分型。其中面动脉经下颌下腺深面和上缘者46.3%;面动脉穿入下颌下腺实质者46.3%。85%的面动脉在下颌下腺后份接近或穿入腺体实质。依据面动脉与下颌下腺的关系,对下颌下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和下颌下腺切除术,提供有关的应用解剖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下颌下腺 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解剖结构的计算机数字化图像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玲珑 孙水林 +1 位作者 陈宪福 陈小玲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69-171,共3页
为配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利用IMG_2型计算机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Digtal Image Processing DIP)的功能,根据物体的图像灰度,采用C语言编程,测算了50例成人心脏左、右冠状动脉口的内径、位置、平面角、夹角、开口方向、数目及左冠状... 为配合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利用IMG_2型计算机数字化图像处理系统(Digtal Image Processing DIP)的功能,根据物体的图像灰度,采用C语言编程,测算了50例成人心脏左、右冠状动脉口的内径、位置、平面角、夹角、开口方向、数目及左冠状动脉主干的长度,以探讨造影术成败的解剖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口 动脉造影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鸿文 钱金岳 +1 位作者 陈宪福 孙水林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88-190,共3页
在80侧成人尸体上进行了颈外静脉应用解剖学研究.它的合成类型共分6型,其中以下颌后静脉后支、耳后静脉后支和耳后静脉合成面静脉后再注入者较多(46.3%);属支除常见的颈横静脉、颈前静脉外,尚有头静脉注入:其末端以注入锁骨下静脉较多(... 在80侧成人尸体上进行了颈外静脉应用解剖学研究.它的合成类型共分6型,其中以下颌后静脉后支、耳后静脉后支和耳后静脉合成面静脉后再注入者较多(46.3%);属支除常见的颈横静脉、颈前静脉外,尚有头静脉注入:其末端以注入锁骨下静脉较多(58.7%).颈外静脉自甲状软骨上缘至汇入其它静脉的注入点的平均长为77.5±1.5mm,颈横神经在锁骨上方62.1±1.2mm处横越颈外静脉深面.文中讨论了经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的部位和术中注意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外静脉 静脉穿刺 解剖学 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科麻醉应用解剖观测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松青 王根本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14-115,共2页
利用100个成人颅骨对与眼部神经阻滞麻醉有关的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球后麻醉时可根据枕额径判断眶深度以决定进针深度;眶下孔上缘至眶下缘距离小于7mm时,眶下管内穿刺深度不应超过10mm;眶下沟有被骨壁覆盖的情况,对麻醉不利,各测... 利用100个成人颅骨对与眼部神经阻滞麻醉有关的结构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球后麻醉时可根据枕额径判断眶深度以决定进针深度;眶下孔上缘至眶下缘距离小于7mm时,眶下管内穿刺深度不应超过10mm;眶下沟有被骨壁覆盖的情况,对麻醉不利,各测量数据可作为麻醉时进针深度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上动脉的应用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8
作者 丁国芳 王海斌 吴德昌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03-104,共2页
本文调查64具尸体左膈下动脉的返(胃)支.其出现率为45.3%.成人平均长21.2mm,起始部平均外径1.2mm。该支动脉分布于胃底后壁和贲门及食管腹段后壁.根据动脉命名原则,作者建议命名为胃上动脉(superior gastric aftery).并探讨其在临床上... 本文调查64具尸体左膈下动脉的返(胃)支.其出现率为45.3%.成人平均长21.2mm,起始部平均外径1.2mm。该支动脉分布于胃底后壁和贲门及食管腹段后壁.根据动脉命名原则,作者建议命名为胃上动脉(superior gastric aftery).并探讨其在临床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齿状韧带的解剖及临床意义
19
作者 金保纯 李金库 王景德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齿状韧带是附着于脊髓侧面和硬膜内面之间的薄层纵隔膜,有固定脊髓的作用。在临床上,齿状韧带是脊髓丘脑侧束切断术的重要标志。在某些病理过程中和在脊髓造影时,齿状韧带也有一定意义,已被人们重视。
关键词 齿状韧带 齿数 脊髓丘脑侧束 神经根 硬膜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男性青年人体体段惯量的测算 被引量:8
20
作者 姚树人 石岫昆 +2 位作者 石秀权 周晓辉 马鹏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1999年第3期160-162,共3页
采用CT成像和图像分析技术,在尸体研究的基础上,对50例男性样本(18~23岁)进行了全身CT横断层扫描、图像分析和测算,获得了样本各体段的长度、体积和质量等惯性参数。进而确定了中国男性青年人体的质量分布。为建立中国... 采用CT成像和图像分析技术,在尸体研究的基础上,对50例男性样本(18~23岁)进行了全身CT横断层扫描、图像分析和测算,获得了样本各体段的长度、体积和质量等惯性参数。进而确定了中国男性青年人体的质量分布。为建立中国人体惯性参数模型提供了基础数据。也为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分析和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CT 男性青年 人体测量 体段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