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肺心病患者辅以免疫因子治疗前后免疫状态变化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东复 葛焕琦 +1 位作者 杨春荣 黄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10-311,315,共3页
对24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抗感染的同时辅以白细胞介素2(IL-2)与α-干扰素(IFN-α)等免疫因子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包括NK细胞活性,IL-2R阳性细胞比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 对24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抗感染的同时辅以白细胞介素2(IL-2)与α-干扰素(IFN-α)等免疫因子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包括NK细胞活性,IL-2R阳性细胞比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NK细胞活性、IL-2R表达的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IL-2R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NK细胞活性、IL-2R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回升,sIL-2R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NK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127例报告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万车 权亚春 +5 位作者 孙亚珍 高慧敏 刘绍奕 张彤 王宗芳 方燕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7-219,共3页
自首次提出早期复极综合征这一概念(其中指出其为正常心电图的变异,可涉及QRS波群、ST段及T波的改变)至今已有40余年,但这种心电图改变常导致其成为医原性疾病的原因。现将我们观察的早期复极综合征127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关键词 复极综合征 病因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压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董雅儒 张 巍 +4 位作者 宋 跃 张文松 吕冬梅 王 棉 杨春荣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7-159,共3页
目的 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患者在不同眼压状态下眼部血管的血流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正常人30例(3只眼),AACG患者42例(42只眼)在高眼压状态下及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正常时,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 目的 分析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ACG)患者在不同眼压状态下眼部血管的血流变化。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正常人30例(3只眼),AACG患者42例(42只眼)在高眼压状态下及小梁切除术后眼压正常时,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血流速度、阻力指数。结果(1)AACG患者在高眼压状态下,CRA和PCA的阻力指数与眼压(>30mmHg)呈正相关(P<0.01)。(2)在AACG患者CRA和PCA中,除了CRA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在术后无明显变化外(P=0.1406),其余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发生显著性改善(P<005)。(3)AACG患者术后CRA和PCA的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仍不及正常人(P<0.05)。 结论 在AACG的发病过程中,高眼压可致眼血流动力学变化,说明青光眼性视神经损害并不是机械因素或血管因素单独起作用,而是二者联合起来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血流动力学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固醇结石的分类及声像图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晓琦 赵艳秋 +3 位作者 葛艳 孙峰 高方 周晓群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6年第3期155-157,共3页
本文应用B型超声对25例胆囊结石的病人术前反复多次检查,初步定性诊断。手术取出结石经红外吸收光谱确定为胆固醇结石,切片放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内部结构。根据不同的内部结构,将胆固醇结石分成三种类型四个亚型,并探讨各自的声... 本文应用B型超声对25例胆囊结石的病人术前反复多次检查,初步定性诊断。手术取出结石经红外吸收光谱确定为胆固醇结石,切片放在偏光显微镜下观察内部结构。根据不同的内部结构,将胆固醇结石分成三种类型四个亚型,并探讨各自的声像图特征。结果表明,结石因内部结构不同,声像图表现亦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结石 胆固醇结石 分类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P物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斌 孙健 +1 位作者 刘万车 程绍芸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5年第11期649-650,共2页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4例高血压病(EH)患者浆内皮素(ET)、P物质(SP)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EH组血浆S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T明显升高(P<0.01),血浆ET与SP之间呈显...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54例高血压病(EH)患者浆内皮素(ET)、P物质(SP)的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EH组血浆SP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ET明显升高(P<0.01),血浆ET与SP之间呈显著负相关(r=-0.350,P<0.01)。用比索洛尔治疗14天后,血浆SP明显升高,ET明显降低(P<0.01).以上结果提示:血浆ET、SP可能参与高血压的发生机制,血浆ET、SP水平的失衡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浆 内皮素 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预防兔胆囊胆固醇结石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陈云波 王丽华 +1 位作者 周晓琦 荣丽影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4-28,共5页
实验兔30只平均分三组:A组饲正常饲料,B组饲含1.2%胆固醇和0.5%胆盐的高胆固醇饲料,C组饲高胆固醇饲料和乙醇。乙醇提供总热卡的30%。一个月后抽血测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并剖腹取胆囊及肝胆管胆汁,观察胆囊成石率和... 实验兔30只平均分三组:A组饲正常饲料,B组饲含1.2%胆固醇和0.5%胆盐的高胆固醇饲料,C组饲高胆固醇饲料和乙醇。乙醇提供总热卡的30%。一个月后抽血测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并剖腹取胆囊及肝胆管胆汁,观察胆囊成石率和测各种胆汁成分。结果:C组胆囊内无结石形成,血清胆固醇和胆囊胆汁中的胆固醇、磷脂、钙等明显低于B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胆固醇结石 胆汁成分 乙醇 结石形成 肝胆管 抽血 高胆固醇饲料 实验兔 剖腹 磷脂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