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765例次老年内科住院病人的临床分析
1
作者 候愚 张贻林 于建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4年第4期430-433,共4页
老年病学在国外已得到重视,且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科。近年来国内对老年病学亦逐渐引起了重视。为了掌握我国老年病人的发病情况,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现将我院自1959年2月到1979年2月20年间内科住院的60岁以上病人27,65例作一简要分析... 老年病学在国外已得到重视,且已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分科。近年来国内对老年病学亦逐渐引起了重视。为了掌握我国老年病人的发病情况,提供更多的临床资料,现将我院自1959年2月到1979年2月20年间内科住院的60岁以上病人27,65例作一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内科 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病 大叶性肺炎 住院病人 住院患者 冠心病 冠状动脉病 肺炎死亡率 呼吸系统疾病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变化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33
2
作者 金珍婧 李东复 +3 位作者 太京华 张国荣 孙晶 李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390-391,共2页
目的: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团子TNF-α、IL-1、IL-6、IL-8活性变化及其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乙型肝炎性肝硬化(HC)患者血... 目的:为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性肝病患者血清细胞团子TNF-α、IL-1、IL-6、IL-8活性变化及其在慢性肝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慢性乙型肝炎(CH)、慢性乙型重型肝炎(CSH)、乙型肝炎性肝硬化(HC)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慢肝患者血清INF-α、IL-1、IL-6、IL-8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以上4种细胞因子活性与不同临床类型的慢肝患者血清胆红素含量平行测定二者呈正相关;HBV-DNA或HBeAg阳性患者上述细胞因子活性明显高于HBV-DNA、HBeAg阴性患者(P<0.01)。结论:慢性病毒性肝病患者机体存在免疫功能调控失衡;细胞因子活性与血清胆红素同样可反映肝细胞损伤程度;细胞因子TNF-α、IL-1、IL-6、IL-8活性与患者HBV携带状态即HBV的活跃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IL-1 IL-6 IL-8 慢性乙型肝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金珍婧 李东复 +9 位作者 王艳芬 郑姬英 杨立波 王丽英 高永生 杨淑芹 杨海山 王大伟 陈光利 李晓波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74-174,共1页
在肿瘤免疫学研究中已证实机体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在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2例原发性肝癌和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以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 在肿瘤免疫学研究中已证实机体存在着不同形式的抗肿瘤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在抗肿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应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对32例原发性肝癌和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进行检测,以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HCC)机体T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原发性 T细胞 T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单克隆抗体观察慢性肺心病病人血浆中Fg水平及临床意义的探讨
4
作者 安继红 张捷 +1 位作者 赫国志 孙利群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6期551-552,共2页
本文首次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血凝抑制免疫法(TRCHⅡ)观察了慢性肺心病病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并在对照组与观察组相似年龄的前提下进行比较,较理想的排除了年龄这一因素的影响。测得结果:急性加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 本文首次应用单克隆抗体,通过间接血凝抑制免疫法(TRCHⅡ)观察了慢性肺心病病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水平,并在对照组与观察组相似年龄的前提下进行比较,较理想的排除了年龄这一因素的影响。测得结果:急性加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而与缓解期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缓解期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慢性肺心病病人血浆中Fg含量的绝对、相对增加,都可影响其血液特别是血浆粘度增加,进而加快、加重肺心病的进展。故本方法可作为动态观察慢性肺心病高凝状态,血浆粘度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 单克隆抗体 肺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E1治疗心血管疾病21例临床观察
5
作者 张龙生 刘万车 +2 位作者 周德芳 王育珊 任连荣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1期38-42,共5页
1981年4月~10月,我院内科应用并观察了我校基础医学部药物教研室自制的前列腺素E对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共应用了21例病人,用药22个疗程,具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对象本组21例病人均系我院内科住院病人。根据临床表现、... 1981年4月~10月,我院内科应用并观察了我校基础医学部药物教研室自制的前列腺素E对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血管疾病的疗效,共应用了21例病人,用药22个疗程,具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选择对象本组21例病人均系我院内科住院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动态心电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 病人 女用避孕药 PGE E1 心血管疾病 急性心肌梗塞 用药 心肌病 心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肌炎14例临床分析
6
作者 刘万车 张龙生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1期46-48,53,共4页
Wagner于1863年首次报告原发性炎症性肌肉疾病。本病的特点是横纹肌的弥漫性炎症,主要引起对称性进行性近端肌肉软弱乏力和肌肉萎缩。1891年Umverrich报告了同样疾病,因其特征为伴有皮损,故命名为皮肌炎。
关键词 皮肌炎 皮疹 结缔组织疾病 播散性红斑狼疮 肌肉活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323例临床分析
7
作者 张龙生 于建勋 +2 位作者 计秀生 任连荣 鞠安茹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1期49-53,共5页
我院自1959年3月—1982年11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323例。根据心电图检查,符合急性或亚急性心肌梗塞,结合临床症状及酶学检查而确定诊断。临床资料一、性别及年龄本组323例病人中男性220例,占68.1%。女性103例,占31.9%。男性50~60... 我院自1959年3月—1982年11月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AMI)323例。根据心电图检查,符合急性或亚急性心肌梗塞,结合临床症状及酶学检查而确定诊断。临床资料一、性别及年龄本组323例病人中男性220例,占68.1%。女性103例,占31.9%。男性50~60岁发病率最高,女性60~70岁为最高,男:女为2.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 内科 心律失常 病死率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气道功能的临床研究(115例健康吸烟者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测定的结果分析)
8
作者 孙桂珍 邵凤华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统计资料,都证实了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当病人的症状、体征、X线检查及常规肺功能检查尚无明显改变时,在直径<2mm的小气道,可能已发生了潜在性功能障碍。为了早期检测出小气道功能改... 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及临床统计资料,都证实了吸烟是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当病人的症状、体征、X线检查及常规肺功能检查尚无明显改变时,在直径<2mm的小气道,可能已发生了潜在性功能障碍。为了早期检测出小气道功能改变,各地进行了一些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道功能 吸烟者 呼气流速 时间肺活量 预计值 小气道 肺功能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性红斑狼疮延误诊断的原因分析(附100例临床资料)
9
作者 李兴仁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293-296,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未明而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的疾病。它侵犯多器官系统,特别是出现多种参与免疫损伤组织的自身抗体,属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由于本病早期往往仅出现某一脏器损害,且部分病例无皮肤表现,故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原因未明而与多种致病因素有关的疾病。它侵犯多器官系统,特别是出现多种参与免疫损伤组织的自身抗体,属自身免疫系统疾病。由于本病早期往往仅出现某一脏器损害,且部分病例无皮肤表现,故易误诊为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肝炎、胸膜炎等;至晚期因临床表现复杂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临床医生 SLE 延误诊断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人参皂甙对肺癌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9
10
作者 李东复 葛焕琦 +2 位作者 太京华 张国荣 宋玉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96-298,共3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应用3H-TdR释放法,观察了黄芪、人参皂甙对肺癌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与人参皂甙均能显著增强TIL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二... 为了进一步提高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应用3H-TdR释放法,观察了黄芪、人参皂甙对肺癌浸润淋巴细胞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黄芪与人参皂甙均能显著增强TIL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二者合用对TIL细胞具有协同正向调节作用,是较为理想的替代细胞因子、辅助TIL细胞过继免疫治疗恶性肿瘤的天然免疫调节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浸润 淋巴细胞 黄芪 人参皂甙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肝病、肝癌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测定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李东复 徐淑芹 +1 位作者 王丽英 宋玉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57-258,共2页
对28例慢性肝炎、23例肝炎性肝硬化及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1、IL-8及TNFα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慢性肝炎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1538.3±386.5pg/ml,506.... 对28例慢性肝炎、23例肝炎性肝硬化及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中IL-1、IL-8及TNFα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慢性肝炎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1538.3±386.5pg/ml,506.5±131.3pg/ml及212.6±98.4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肝炎性肝硬化患者IL-1、IL-8及TNFα活性分别为2162.8±436.6pg/ml,682.6±204.5pg/ml及241.5±109.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原发性肝癌患者IL-1、IL-8活性分别为632.6±107.6pg/ml,312.8±95.8pg/ml,与对照组比较,IL-1活性明显升高(P<0.05),IL-8活性程度升高,但无明显差异(P>0.05)TNFα活性为321.6±183.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亦对上述3种细胞因子与慢性肝炎、肝硬化发生发展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细胞因子 肝肿瘤 TNFΑ I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五加对肺纤维化BALF中IL-6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张捷 安继红 +3 位作者 张伟 赫国志 孙庆 王晓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00-302,共3页
在用石棉灌肺制成大鼠支气管肺纤维化模型基础上,应用刺五加注射液进行体内实验治疗。测定了治疗及非治疗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单个核细胞自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显著(P<0.01)。说明了... 在用石棉灌肺制成大鼠支气管肺纤维化模型基础上,应用刺五加注射液进行体内实验治疗。测定了治疗及非治疗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单个核细胞自分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显著(P<0.01)。说明了刺五加对IL-6的分泌有抑制作用。可能对细胞因子网络紊乱有调节作用,为临床应用刺五加治疗肺纤维化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白细胞介素6 肺泡灌洗液 刺五加 药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性胸水的治疗探讨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艳芬 叶红军 +3 位作者 王荣友 杜侗君 潘太 周志鹏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11-212,共2页
本文分析了31例肝性胸水的治疗,重点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膜粘连术治疗难治性肝性胸水的疗效。结果显示,胸腔闭式引流可迅速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组织缺氧,短时期内排放大量胸水后,用葡萄糖注入使胸膜粘连,达到根治目的。本办法具... 本文分析了31例肝性胸水的治疗,重点探讨胸腔闭式引流加胸膜粘连术治疗难治性肝性胸水的疗效。结果显示,胸腔闭式引流可迅速改善呼吸功能,纠正组织缺氧,短时期内排放大量胸水后,用葡萄糖注入使胸膜粘连,达到根治目的。本办法具有疗程短,疗效确切,复发率低的优点,可作为治疗难治性胸水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性胸水 胸腔闭式引流 胸膜粘连术 肝硬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患者肝动脉灌注IL-2、TNF-α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东复 葛焕琦 +2 位作者 王树和 杨海山 刘玉珠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46-48,共3页
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已知肝癌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淋巴细胞业群失散.为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灌注IL-2、TNF-α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检测了22例肝癌患者灌注lL-2、TNF-α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 近年来研究表明,肿瘤患者体内存在免疫功能障碍.已知肝癌患者NK细胞活性降低,淋巴细胞业群失散.为探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灌注IL-2、TNF-α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本研究检测了22例肝癌患者灌注lL-2、TNF-α治疗前后的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自身LAK细胞活性,slL-2R及IL-1、IL-8和TNF-α等细胞因子活性,并与单纯栓塞化疗组加以比较,现报道结果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42冽,全部病例均行B超、CT及MRI检查显示有肝内占位性病变.男36例,女6例,年龄32~70岁,平均年龄52.6岁.肝动脉栓塞化疗同时灌注IL-2、TNF-α组22例,简称细胞因子治疗组.单纯栓塞化疗组2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动脉灌注 IL-2 TNF-Α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心病患者辅以免疫因子治疗前后免疫状态变化观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东复 葛焕琦 +1 位作者 杨春荣 黄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10-311,315,共3页
对24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抗感染的同时辅以白细胞介素2(IL-2)与α-干扰素(IFN-α)等免疫因子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包括NK细胞活性,IL-2R阳性细胞比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 对24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在常规抗感染的同时辅以白细胞介素2(IL-2)与α-干扰素(IFN-α)等免疫因子治疗前后机体免疫状态,包括NK细胞活性,IL-2R阳性细胞比例,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动态变化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NK细胞活性、IL-2R表达的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sIL-2R受体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NK细胞活性、IL-2R表达阳性细胞比例回升,sIL-2R水平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NK细胞 白细胞介素2 干扰素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复极综合征127例报告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万车 权亚春 +5 位作者 孙亚珍 高慧敏 刘绍奕 张彤 王宗芳 方燕红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17-219,共3页
自首次提出早期复极综合征这一概念(其中指出其为正常心电图的变异,可涉及QRS波群、ST段及T波的改变)至今已有40余年,但这种心电图改变常导致其成为医原性疾病的原因。现将我们观察的早期复极综合征127例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病例来源
关键词 复极综合征 病因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盂肾炎发病与巨细胞病毒感染关系初探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艳辉 张冬梅 徐淑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应用免疫酶斑点法(dot-immunobin-dingassyDIBA)检测慢性肾盂肾炎病人尿液中巨细胞病毒(HCMV),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血中HCM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尿中HCMV阳性率为52.9%,血清中... 应用免疫酶斑点法(dot-immunobin-dingassyDIBA)检测慢性肾盂肾炎病人尿液中巨细胞病毒(HCMV),同时应用ELISA法检测血中HCMV抗体,检测结果表明,尿中HCMV阳性率为52.9%,血清中HCMV抗体为75.9%,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证明慢性肾盂肾炎发病与HCMV感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盂肾炎 人巨细胞病毒 免疫酶斑点 中和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增殖法检测单核/巨噬细胞ADCC效应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8
作者 黄瑾 马忠森 +1 位作者 林树青 王荣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77-179,共3页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供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的检测单核/巨噬细胞ADCC效应的实验方法。方法:选择CTLL2细胞作为靶细胞,制备出兔抗CTLL2细胞特异性抗血清,用单核细胞作为效应细胞,通过CTLL2细胞增殖结果检测单核细... 目的:为了建立一种供临床实验室广泛应用的检测单核/巨噬细胞ADCC效应的实验方法。方法:选择CTLL2细胞作为靶细胞,制备出兔抗CTLL2细胞特异性抗血清,用单核细胞作为效应细胞,通过CTLL2细胞增殖结果检测单核细胞ADCC效应,并与传统检测方法125IUdR释放试验进行比较。结果:该方法较同位素试验方法更敏感。结论:细胞增殖法检测单核细胞ADCC效应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ADCC 细胞增殖 检测 单核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TIL细胞转导IL-2基因的生物学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东复 王树和 +1 位作者 太京华 张国荣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31-332,共2页
目的:为探讨IL2基因导入肝癌浸润淋巴细胞及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2基因导入人肝癌浸润淋巴细胞(TIL),同时对经转导IL2基因的肝癌浸润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增殖能力及表型等进行... 目的:为探讨IL2基因导入肝癌浸润淋巴细胞及对其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2基因导入人肝癌浸润淋巴细胞(TIL),同时对经转导IL2基因的肝癌浸润淋巴细胞的杀伤活性,增殖能力及表型等进行了观察。结果:转导IL2基因后的肝癌浸润淋巴细胞能表达一定量的IL2,明显高于未转导细胞,但其杀伤肿瘤细胞活性,增殖能力及表型等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应用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IL2基因导入人肝癌浸润淋巴细胞获得成功,亦有IL2基因产物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转录病毒载体 基因转移 肝癌 TIL细胞 I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肿瘤坏死因子与抗癌药物合用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丽英 李东复 +2 位作者 葛焕琦 宋玉芳 于青参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55-156,共2页
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是肿瘤免疫,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及临床抗肿瘤应用研究更为引人注目.TNF通常可以从内毒素等物质刺激的人或动物血清中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也能产生,目前已能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TN... 肿瘤生物治疗的基础是肿瘤免疫,其中肿瘤坏死因子(TNF)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及临床抗肿瘤应用研究更为引人注目.TNF通常可以从内毒素等物质刺激的人或动物血清中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也能产生,目前已能通过基因工程方法获得.TNF对多种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序的抑制作用.本文旨在探讨TNF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性即肝癌细胞对TNF的敏感性,TNF与不同化疗药物合用对肝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为重组肿瘤坏死因子(rTNF)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原发性肝癌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抗癌药物 肝癌细胞 细胞毒性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