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相位分析的临床应用
1
作者 高凤桐 张英男 +6 位作者 徐文贵 马璐娜 杨冬艳 张慕兰 王文志 王玲燕 何敏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6期608-610,共3页
应用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V)相位分析测定了18例正常人和 60例心脏病人。通过判断振幅图(AM)、相位图(PH)和相位直方图定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相位分析可对冠心病心肌损害部位、范围和程度做出定性和定量诊断,尤其对心肌梗塞诊断的... 应用平衡法核素心室造影(ERNV)相位分析测定了18例正常人和 60例心脏病人。通过判断振幅图(AM)、相位图(PH)和相位直方图定量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相位分析可对冠心病心肌损害部位、范围和程度做出定性和定量诊断,尤其对心肌梗塞诊断的特异性可达100%。对冠心病和心肌病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室造影 冠心病 放射性核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再发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
2
作者 杨德发 高焱莎 +1 位作者 张国成 王桂珍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2期185-186,共2页
本文就老年再发性心肌梗塞(简称再发心梗)17例,共18例次和对照组11例进行对比,探讨了老年再发心梗的临床特点及有关因素。作者观察到老年再发心梗1年以内(初发梗塞后)发生率达61.1%,以前壁、前间壁及广泛前壁占大多数,再发心梗与初发... 本文就老年再发性心肌梗塞(简称再发心梗)17例,共18例次和对照组11例进行对比,探讨了老年再发心梗的临床特点及有关因素。作者观察到老年再发心梗1年以内(初发梗塞后)发生率达61.1%,以前壁、前间壁及广泛前壁占大多数,再发心梗与初发梗塞后有无心绞痛密切相关,并与精神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有关。另外,初发梗塞后反复左心功能不全、肺瘀血者再发心梗率高;而再梗塞后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老年人 病因 再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外周血sIL-2R含量测定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木兰 王凌燕 +3 位作者 吴金义 王桂兰 杜桂蓉 高庆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376-376,共1页
本文报道心肌梗塞2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塞(AMI)17例,陈旧性心肌梗塞10例,冠心病心绞痛10例和35名健康献血员外周血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含量.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白细胞介素2 外周血 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晕、胸闷、气短、咯血
4
作者 杨萍 孟繁波 +2 位作者 倪劲松 赵林阳 周方钧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92-293,I038,共3页
头晕、胸闷、气短、咯血1杨萍1孟繁波2倪劲松1赵林阳1周方钧作者单位:白求恩医科大学1第三临床学院心内科、2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长春130031作者简介:杨萍,女,39岁,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与心肌... 头晕、胸闷、气短、咯血1杨萍1孟繁波2倪劲松1赵林阳1周方钧作者单位:白求恩医科大学1第三临床学院心内科、2基础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长春130031作者简介:杨萍,女,39岁,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与心肌病周方钧,男,59岁,教授。主要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大动脉炎 头晕 胸闷 气短 各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大动脉炎伴肺动脉主干巨大血栓形成一例
5
作者 赵林阳 李玉林 +2 位作者 林国珍 祝金明 王嘉桔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4年第11期687-688,共2页
多发性大动脉炎伴肺动脉主干巨大血栓形成一例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心内科赵林阳,李玉林,林国珍,祝金明,王嘉桔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6岁。因气短7年,痰中带血2年,大咯血6天,于1991年8月23日以"原发性肺动脉... 多发性大动脉炎伴肺动脉主干巨大血栓形成一例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学院心内科赵林阳,李玉林,林国珍,祝金明,王嘉桔1病例介绍患者女性,36岁。因气短7年,痰中带血2年,大咯血6天,于1991年8月23日以"原发性肺动脉高压"入院。病程中无发热、关节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炎 肺动脉 血柱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