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体外免疫方法制备分泌抗7型腺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
1
作者 王德群 陈远耀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00-102,共3页
本文报道用两种体外免疫的方法获得的BALB/c小鼠活化B淋巴细胞与NS—O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分泌抗7型腺病毒(7—A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用同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预先处理抗原的体处免疫方法并延长体外培养时间至7天,融合后获得了... 本文报道用两种体外免疫的方法获得的BALB/c小鼠活化B淋巴细胞与NS—O骨髓瘤细胞融合,制备分泌抗7型腺病毒(7—AV)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用同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预先处理抗原的体处免疫方法并延长体外培养时间至7天,融合后获得了较高的阳性杂交率,已克隆的6株阳性杂交瘤所分泌的McAb均为1gG类,为针对腺病毒六邻体蛋白抗原的型特异性中和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免疫 单克隆抗体 腺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间质血管与肺癌的转移 被引量:11
2
作者 高绪兰 吴珊 +2 位作者 赵光程 钟玉杰 张丽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96-198,T002,共4页
我们对32例肺鳞癌及癌周正常肺组织的免疫组化研究表明:肺癌间质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表达明显增强,主要组织相容抗原(HLA-DR)几乎不表达,Ⅳ型胶原在基底膜上的表达与鳞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越低,其间质血管基底膜越不完整,这些形态... 我们对32例肺鳞癌及癌周正常肺组织的免疫组化研究表明:肺癌间质血管内皮细胞Ⅷ因子表达明显增强,主要组织相容抗原(HLA-DR)几乎不表达,Ⅳ型胶原在基底膜上的表达与鳞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分化越低,其间质血管基底膜越不完整,这些形态和功能的改变都有利于肺癌细胞的浸润生长和转移。但从核仁形成区的研究才明:无论肺癌的分化程度如何,其间质血管内皮细胞核内均为一个Ag-NORs颗粒。推测间质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并没有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血管 内皮细胞 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良的血管内栓线技术制造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毅平 张雅洁 +5 位作者 罗毅男 朱延吉 王长坤 刘风春 毕春华 川村伸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应用改良的血管内栓线技术制造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李毅平,张雅洁,罗毅男,朱延吉,王长坤,刘风春,毕春华,川村伸悟血管内栓线技术在毋需开颈的条件下能产生恒定的局灶脑梗塞,且可拔出桂线实现血流再通[1]。但是由于此种方法阻... 应用改良的血管内栓线技术制造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李毅平,张雅洁,罗毅男,朱延吉,王长坤,刘风春,毕春华,川村伸悟血管内栓线技术在毋需开颈的条件下能产生恒定的局灶脑梗塞,且可拔出桂线实现血流再通[1]。但是由于此种方法阻断了翼颌动脉,致颈内动脉内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梗塞 动物模型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甲胎蛋白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翰仪 李俐 +5 位作者 张培因 虞伟 石颖 麦荫养 陈远耀 亓玉民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甲胎蛋白(AFP)是胎儿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羊水和母体血清中AFP浓度的升高,对胎儿神经管缺陷和其他遗传缺陷的产前诊断,具有应用价值。在大多数原发性肝细胞癌和内胚窦癌患者血清中测得血清中AFP浓度升高,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 甲胎蛋白(AFP)是胎儿肝脏和卵黄囊合成的一种糖蛋白。羊水和母体血清中AFP浓度的升高,对胎儿神经管缺陷和其他遗传缺陷的产前诊断,具有应用价值。在大多数原发性肝细胞癌和内胚窦癌患者血清中测得血清中AFP浓度升高,有助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也是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疗效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AFP 腹水 抗血清 水肿 杂交瘤技术 杂种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乌尔黄鼠类乙型肝炎的初步研究
5
作者 宋维汉 陈远耀 +5 位作者 尹鸿轸 姜云鹏 朱德志 袁宝山 刘跃 宋维国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32-335,共4页
通过对中国北方达乌尔黄鼠的免疫血清学、血清电镜及肝脏的免疫组化检查,发现部分黄鼠自然感染类乙型肝炎病毒—即达乌尔黄鼠肝炎病毒(GSdHV)。该病毒与人的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有交叉反应,与人的乙型肝炎病毒的DNA可以杂... 通过对中国北方达乌尔黄鼠的免疫血清学、血清电镜及肝脏的免疫组化检查,发现部分黄鼠自然感染类乙型肝炎病毒—即达乌尔黄鼠肝炎病毒(GSdHV)。该病毒与人的乙型肝炎病毒的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有交叉反应,与人的乙型肝炎病毒的DNA可以杂交,提示两者核酸有同源序列存在。用人的乙型肝炎试剂盒染色,部分黄鼠肝细胞显示表面抗原阳性,说明病毒在肝脏内复制。在有明显肝脏病变的黄鼠中,69.2%的黄鼠血清为GSdHV阳性,其部分肝脏病变与人的乙型肝炎相似,故认为:GSdHV可能为此肝炎的病因。然而70.6%GSdHV血清阳性的黄鼠,其肝脏未见病变,表明多数黄鼠为病毒携带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黄鼠 肝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