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肠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原发淋巴瘤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雅洁 李玉林 +1 位作者 朱桂彬 张丽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9-122,T002,共5页
为明确胃肠道原发NHL特别是MALT淋巴瘤的发病特征及组织学起源,本研究使用LN_(1~3)系列抗体对34例胃肠道原发NHL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34例中MALT淋巴瘤5例(14.7%),其中3例由滤泡中心细胞样细胞构成,另2例由中心母细胞样细胞构... 为明确胃肠道原发NHL特别是MALT淋巴瘤的发病特征及组织学起源,本研究使用LN_(1~3)系列抗体对34例胃肠道原发NHL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34例中MALT淋巴瘤5例(14.7%),其中3例由滤泡中心细胞样细胞构成,另2例由中心母细胞样细胞构成。肿瘤细胞在LN_1显示核周边点状阳性,LN_2显示核膜线状阳性,与正常肠道Peyet板僧帽带处的Marginal zone cell具有相似的形态及染色特性,提示MALT淋巴瘤可能来源于Marginal zone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 MALT 淋巴瘤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大细胞癌、小细胞癌间质血管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爱华 李玉林 +1 位作者 张丽红 金松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45-347,共3页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对36例肺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的间质血管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组织内血管分布极不均衡,在肿瘤的边缘或瘤细胞增殖活跃的部位,血管丰富,密度大。肿瘤中心或邻近坏死区,血管稀少或缺如;肿瘤组织内的血管大... 应用组织学、组织化学对36例肺大细胞癌和小细胞癌的间质血管进行了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肿瘤组织内血管分布极不均衡,在肿瘤的边缘或瘤细胞增殖活跃的部位,血管丰富,密度大。肿瘤中心或邻近坏死区,血管稀少或缺如;肿瘤组织内的血管大部分为新生血管,其管壁仅为一层内皮,无平滑肌和神经末梢,内弹性膜亦不完整,和残存在瘤组织内的宿主血管构成肿瘤的血管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肺肿瘤 血管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甲基汞中毒脑的病理学观察
3
作者 尹鸿轸 邱铁东 +2 位作者 李玉林 林秀武 邱炳源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33-235,共3页
报告Ⅰ例长期接触甲基汞渔民的脑组织光镜、电镜观察;并应用加氧燃烧—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总汞和气相色谱法测定甲基汞含量;电子能谱分析神经细胞内汞离子浓度。结果:脑汞含量0.93μg/g,甲基汞0.1245μg/g。大脑皮质内外颗粒层细胞节段性... 报告Ⅰ例长期接触甲基汞渔民的脑组织光镜、电镜观察;并应用加氧燃烧—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总汞和气相色谱法测定甲基汞含量;电子能谱分析神经细胞内汞离子浓度。结果:脑汞含量0.93μg/g,甲基汞0.1245μg/g。大脑皮质内外颗粒层细胞节段性脱失,神经细胞变性、固缩。小脑“尖瘢形成”。电镜见神经细胞内出现形状不规则的高电子密度物质。电子能谱分析,神经细胞内汞离子含量增高,证实了本例为慢性甲基汞中毒症(水俣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中毒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癌大鼠DIC血栓形成的病理形态学观察
4
作者 李浩川 李玉林 王海燕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48-350,I035,共4页
目的:探讨化学疗法所致DIC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HE,Frazer-Lendrum,PTAH和Elastic-Masson等染色,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对荷癌大鼠在化疗过程中DIC时血栓形成、血栓变迁过程及组织形态学... 目的:探讨化学疗法所致DIC的发生机制。方法:采用HE,Frazer-Lendrum,PTAH和Elastic-Masson等染色,通过病理形态学观察,对荷癌大鼠在化疗过程中DIC时血栓形成、血栓变迁过程及组织形态学特点进行研究。结果:实验组大鼠均见有血栓形成,并呈弥漫性分布;血栓呈均质状、丝网状、机质状及溶解状等四种形态,在同一视野内见有不同阶段的血栓形态。Frazer-Lendrum染色可显示早期血栓形成,Elastic-Masson及PTAH染色均可特异地显示血栓形态。结论:血栓的形态学性状及分类对血栓陈旧度的鉴别及分析血栓变迁过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DIC 播散性 血管内凝血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V潜伏基因产物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雅洁 王广才 +1 位作者 张丽红 绵贯勤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 :探讨EBV潜伏基因产物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5 6 5例NHL、6 4例HL人体标本进行LMP 1、EBNA2对比检测 ,并选择 10 1例NHL进行PCR检测。结果 :EBV PCR检出率 (19 8% )高于LMP 1(14 9% ) ,PCR阴性... 目的 :探讨EBV潜伏基因产物在恶性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方法对 5 6 5例NHL、6 4例HL人体标本进行LMP 1、EBNA2对比检测 ,并选择 10 1例NHL进行PCR检测。结果 :EBV PCR检出率 (19 8% )高于LMP 1(14 9% ) ,PCR阴性病例LMP 1全部为阴性。EBNA2在全部病例均为阴性。在NHL和HL ,LMP 1阳性细胞主要是免疫母细胞样细胞、R S样细胞和R S细胞 ,LMP 1阳性的R S样细胞多数表达活化分子CD30。肠道原发恶性淋巴瘤EBV检出率较高 (2 3 1% )。T淋巴瘤EBV检出率 (2 3 8% )高于B淋巴瘤 (10 2 % )。结论 :EBV潜伏基因产物表达情况能够反映出宿主细胞的分化程度和 (或 )宿主的免疫监视作用。EBV在R S样细胞形成中可能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基因产物 免疫组织化学 聚合酶链反应 恶性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和正常组织内血管壁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的放射自显影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玉林 王心蕊 +1 位作者 张丽红 于洪藻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812-815,共4页
应用半薄和冰冻切片自显影方法,在光镜下研究了肿瘤和正常组织内血管壁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合受体的分布及定量.结果表明;肿瘤组织内的新生血管没有AngⅡ受体的特异性结合部位,荷瘤大鼠正常肾组织内小叶间动脉至入球动脉水平的血管壁... 应用半薄和冰冻切片自显影方法,在光镜下研究了肿瘤和正常组织内血管壁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结合受体的分布及定量.结果表明;肿瘤组织内的新生血管没有AngⅡ受体的特异性结合部位,荷瘤大鼠正常肾组织内小叶间动脉至入球动脉水平的血管壁AngⅡ受体结合部位密度最高,而叶间动脉至弓型动脉水平的稍大血管受体结合较低,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而为阐明AngⅡ选择性增加肿瘤血流的作用及肿瘤微循环调控机理提出了进一步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紧张素Ⅱ 受体 自显影 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血管形态和机能特点的研究进展及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玉林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3年第3期29-32,共4页
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离不开其固有的血液循环,后者在为肿瘤生长输送营养物质、排除代谢产物的同时,又自然成为携带癌细胞离开原发病灶形成转移瘤的工具和通道。各种治疗方法无一不受肿瘤血管及血流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对于肿瘤间质,... 肿瘤的生长、浸润和转移离不开其固有的血液循环,后者在为肿瘤生长输送营养物质、排除代谢产物的同时,又自然成为携带癌细胞离开原发病灶形成转移瘤的工具和通道。各种治疗方法无一不受肿瘤血管及血流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对于肿瘤间质,特别是其内血管的研究已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本文就肿瘤血管的宏观构成、微观结构以及与导向有关的功能意义,结合我们自己的工作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血管形态 机能特点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应性淋巴组织和滤泡性淋巴瘤中T细胞的分布及其生物学意义
8
作者 李浩川 李玉林 张丽红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13-115,T003,共3页
应用6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及形态学定量方法,对19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及11例滤泡性淋巴瘤组织中T细胞的分布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反应性淋巴滤泡中的了细胞90%以上分布于核分裂象较少的明区,而在核分裂象较多的暗区,T细胞... 应用6种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及形态学定量方法,对19例反应性淋巴组织及11例滤泡性淋巴瘤组织中T细胞的分布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反应性淋巴滤泡中的了细胞90%以上分布于核分裂象较少的明区,而在核分裂象较多的暗区,T细胞仅占10%。在滤泡性淋巴瘤组织中,T细胞失去上述极性分布特点。组织学观察发现与肿瘤细胞的增殖相对应,T细胞呈弥漫型、边缘优势型、边缘型、部分边缘型、散在型等5种分布样式。根据上述结果推论T细胞主要介入正常及肿瘤性B细胞的分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T细胞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酸脱钙液加微波辐射对大鼠磨牙及牙槽骨脱钙效果的研究
9
作者 于洪藻 李玉林 +5 位作者 张丽红 王成坤 蔡家骏 于红 付亚军 李贺平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57-358,共2页
本文对大鼠牙齿及其依附之上下颌牙槽骨在组织学、组织化学研究中的几种脱钙,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微波辐射可大大缩短甲酸脱钙液的脱钙时间,而且对组织的各种成分保存良好。脱钙后可进行各种组织学和组织化学染色。
关键词 微波辐射 脱钙作用 磨牙 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鼠肠管上皮细胞增殖分化与间质血管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浩川 李桂波 +2 位作者 朱桂彬 李长东 李玉林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23-125,共3页
目的:探讨胎鼠肠管上皮细胞增殖分化与间质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电子计算机形态学分析方法,对血管内应生长因子(VEGF)和Ⅳ型胶原在胚胎期13~18d之胎鼠肠管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①在E13~15时,胎鼠肠管上度... 目的:探讨胎鼠肠管上皮细胞增殖分化与间质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及电子计算机形态学分析方法,对血管内应生长因子(VEGF)和Ⅳ型胶原在胚胎期13~18d之胎鼠肠管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①在E13~15时,胎鼠肠管上度增殖胜盛,此后维持在20%左右;②间质血管一直占机体体积的20%左右,比较恒定;③VEGF呈波峰式表达,先在间充质中高表达而后则有上皮表达高峰;④E15~16时,Ⅳ型胶原显示血管基底膜形成完整。结论:胚胎期肠等血管形成不随上皮细胞的增殖而增多,与机体总体积有比较恒常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 肠管 血管形成 血管内皮 VEC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垂体滤泡星形细胞对S—100蛋白和波形蛋白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11
作者 朱辉 李玉林 +2 位作者 邱铁东 李浩川 金松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4期339-341,共3页
应用 S—100蛋白、Vimentin、CK、NSE等4种抗体对63例正常人垂体的滤泡星AS细胞(FSC)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垂体运侧部的 FSC对S—100蛋白和 Vimentin反应阳性。而对 CK和 NSE为阴性。内分泌细胞大多数对CK反应阳性,少数对 N... 应用 S—100蛋白、Vimentin、CK、NSE等4种抗体对63例正常人垂体的滤泡星AS细胞(FSC)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垂体运侧部的 FSC对S—100蛋白和 Vimentin反应阳性。而对 CK和 NSE为阴性。内分泌细胞大多数对CK反应阳性,少数对 NSE 阳性。S—100蛋白和 Vimentin双重染色进一步证明了FSC阳性细胞有3种不同的类型:S—100蛋白阳性;Vimentin阳性;S-100和Vimentin双阳性。研究结果证明了FSC是与神经外胚层的胶质细胞同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前叶 滤泡 星形细胞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癌及其转移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化学观察
12
作者 许凤莲 李玉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82-83,共2页
胃肠癌及其转移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化学观察许凤莲,李玉林Nagura等[1]利用表示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诸指标把全身各种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细胞(EC)分为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和承担免疫机能的两大类。李玉林等[2]对正... 胃肠癌及其转移淋巴结血管内皮细胞免疫细胞化学观察许凤莲,李玉林Nagura等[1]利用表示免疫功能和凝血功能的诸指标把全身各种组织内的血管内皮细胞(EC)分为参与血液凝固过程和承担免疫机能的两大类。李玉林等[2]对正常肺及肺癌血管EC进行了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 淋巴结转移 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