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774名大学生面部蠕形螨感染情况调查及对影响检出率因素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彦平 许建伟 李芳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1984年第1期90-92,共3页
蠕形是小型寄生类,属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蜱亚纲,真螨目,蠕形螨科。目前我国寄生在人体蠕形螨有三个种和亚种,即毛囊蠕形螨(Demodex folliculorum,1842),毛囊蠕形螨中华亚种(D.folliculorum sinensis,1982)和脂蠕形螨(D.brevis,1963)。
关键词 检出率 感染情况 取法 面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1987~1994年人体囊虫病流行病学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利 杜军 +7 位作者 张永生 耿志辉 王成武 刘德惠 贾庆洲 江延波 徐之杰 刘波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1-72,共2页
关键词 囊虫病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蚊蛹形态学研究及其分类
3
作者 金立群 苏龙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2期156-160,共5页
本文对东北及其毗邻地区的六属四十六种蚊蛹进行了分类学研究。研究结果证明:用蛹期来进行分种鉴定,对大多数蚊种是可以区分的,分类特征明显,但有些种类的鉴别尚需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蚊虫 形态学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市齿龈内阿米巴流行病学调查
4
作者 刘利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3期310-311,共2页
本文调查250例口腔科门诊病人,结果显示,齿龈内阿米巴寄生率为49.6%,其中以牙周组织疾病齿龈内阿米巴检出率最高(62.0%),龋齿患者检出率最低(38.3%),检出率与年龄及口腔卫生状况有关。
关键词 齿龈 阿米巴 流行病学 调查 龋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桦甸市农村蠕虫流行病学调查
5
作者 曹跃 刘利 +2 位作者 施雨露 张永生 钟丹鹤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55-55,共1页
本文报告了吉林省桦甸市农村蔬菜、儿童指甲、农家门把手及蝇和蜚蠊的蠕虫卵携带情况,同时报告了当地黄牛肝片形吸虫感染情况。抽检的6种蔬菜,在黄瓜检出蛔虫卵,阳性率为6.7%;在豆角和茄子检出肝片形吸虫卵,阳性率分别为已7... 本文报告了吉林省桦甸市农村蔬菜、儿童指甲、农家门把手及蝇和蜚蠊的蠕虫卵携带情况,同时报告了当地黄牛肝片形吸虫感染情况。抽检的6种蔬菜,在黄瓜检出蛔虫卵,阳性率为6.7%;在豆角和茄子检出肝片形吸虫卵,阳性率分别为已7%和16.7%;在葱同时检出蛔虫卵和肝片形吸虫卵,二者阳性率分别为10%和40%;其它蠕虫卵未检出。黄牛粪便肝片形吸虫卵检出率为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蠕虫 蛔虫 肝片形吸虫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虻类采集报告 被引量:6
6
作者 苏龙 张永生 乌垠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36-338,共3页
虻俗称瞎虻,在分类上隶属于双翅目虻科。虻是体型最大的凶猛叮吸人畜血液的一类昆虫,又是数种人畜间传染病的传播媒介,如罗阿丝虫病、野兔病、非洲锥虫病。
关键词 双翅目 虻科 斑虻亚科 泛亚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5属9种蚊幼虫颏扫描电镜鉴别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永生 刘长春 崔新明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6期563-565,623,共3页
本文首次报告了我国5属9种蚊幼虫颏的扫描电镜观察的形态特征,并编制了属(种)检索表。同时对部分蚊种颏舌的形态予以了描述。
关键词 幼虫he 形态鉴别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物对独行菜种子黏粘蚊幼虫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苏龙 张永生 +1 位作者 施雨露 乌垠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4期339-341,共3页
实验表明,独行菜种子对蚊类幼虫黏粘数量的多少,与食物密切相关,无食物组的平均黏粘数总是高于有食物组,差异显著。观察中还发现,伊纹幼虫随着龄期的长大,被黏粘数量逐渐减少;库蚊幼虫则相反,黏粘数量并不随着龄期的增长而递减,反而粘... 实验表明,独行菜种子对蚊类幼虫黏粘数量的多少,与食物密切相关,无食物组的平均黏粘数总是高于有食物组,差异显著。观察中还发现,伊纹幼虫随着龄期的长大,被黏粘数量逐渐减少;库蚊幼虫则相反,黏粘数量并不随着龄期的增长而递减,反而粘着数量保持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安花科 密花独行菜 伊蚊 库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人体感染线中殖孔绦虫病首例报告 被引量:1
9
作者 金立群 易世红 刘忠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4期360-361,405,共2页
线中殖孔绦虫(Mesocestoides lineatus Goeze,1782)人体感染极为少见。我们于吉林省发现一患者并获得完整虫体,对其形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和描述,澄清了某些书刊中的不正确描述。
关键词 绦虫病 线中殖绦虫 形态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囊虫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的观察
10
作者 李淑红 施雨露 +1 位作者 崔黎明 张连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45,共2页
本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经阿苯达唑治疗前后囊虫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23人)血清SlL一2R含量为382.15±171.5,治疗后(34人)为373.03±147.36,差异不显著(P>0.0... 本文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对经阿苯达唑治疗前后囊虫病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治疗前(23人)血清SlL一2R含量为382.15±171.5,治疗后(34人)为373.03±147.36,差异不显著(P>0.05)。证明阿苯达唑对囊虫病人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没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虫病 SIL-2R ELISA 阿苯达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安罗索线虫扫描电镜观察
11
作者 张永生 苏龙 +1 位作者 王乃斌 孙庆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5期476-477,542,共2页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集安罗索线虫体表无环形纹理,头乳突和尾乳突表面光滑,交合刺的端部两支合并表面有纵行微脊,寄生后期幼虫可见基粗尾细的角质附属物。
关键词 集安罗索线虫 电镜 索线虫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囊尾蚴病的免疫诊断研究
12
作者 李淑红 杜军 +5 位作者 易世红 连建安 伊藤洋一 小山浩一 长田房子 张连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5期474-475,共2页
本研究中用新鲜猪囊尾蚴虫体分离制备的头节囊壁抗原(SWA)、囊液抗原(CFA)和皮内试验抗原(IDA),对78例已确诊的囊虫病人28份血清和55人同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皮内试验(ID),检测其体内相... 本研究中用新鲜猪囊尾蚴虫体分离制备的头节囊壁抗原(SWA)、囊液抗原(CFA)和皮内试验抗原(IDA),对78例已确诊的囊虫病人28份血清和55人同时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皮内试验(ID),检测其体内相应抗体的存在,并对两种抗原及两种诊断方法用于囊虫病免疫诊断研究的价值进行了评价。结果证明,CFA用于囊虫病的诊断呈现出较高的阳性率,其浓度为2.5μg/mL时,阳性符合率为100%,而且特异性较强,与正常人、血吸虫病人、裂头蚴病人和蛔虫病人血清反应均为阴性。ID试验阳性率为8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尾蚴病 ELISA 免疫诊断 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血凝试验诊断旋毛虫病
13
作者 连建安 崔黎明 +3 位作者 李淑红 金立群 刘兆铭 王才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0年第3期248-250,共3页
本文采用经Sephadex G-200层析后的旋毛虫幼虫抗原对实验感染旋毛虫大鼠和旋毛虫病人血清作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表明,20只大鼠感染后第16天全部出现阳性反应。9例旋毛虫病患者为阳性。本试验用于囊虫病、华枝睾吸虫病和健康人及正... 本文采用经Sephadex G-200层析后的旋毛虫幼虫抗原对实验感染旋毛虫大鼠和旋毛虫病人血清作间接血凝试验(IHA)。结果表明,20只大鼠感染后第16天全部出现阳性反应。9例旋毛虫病患者为阳性。本试验用于囊虫病、华枝睾吸虫病和健康人及正常大鼠均为阴性。检查本地区31只狗,阳性符合率为6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 间接血凝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蠓类采集小记
14
作者 苏龙 张永生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3年第1期43-44,共2页
蠓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Ne-matocera)蠓科(Ceratopogonidae),通常称之为“小咬”。蠓虫细小,体长1~3mm,足短,飞翔无声。在早晨、傍晚以及阴天时大量出现,此时在田野、草原和森林工作的人员极易受到侵袭。叮咬部位以头、面、... 蠓隶属于双翅目(Diptera)长角亚目(Ne-matocera)蠓科(Ceratopogonidae),通常称之为“小咬”。蠓虫细小,体长1~3mm,足短,飞翔无声。在早晨、傍晚以及阴天时大量出现,此时在田野、草原和森林工作的人员极易受到侵袭。叮咬部位以头、面、颈和手背手腕等处为主,叮咬部位有痒感,常因抓破而招致局部感染,形成溃疡,久而不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蠓科 库螨属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辽宁肺吸虫虫种的再观察(摘要)
15
作者 刘忠 陈敏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1984年第4期374-374,共1页
吉林:辽宁省肺吸虫过去一般均认为是卫氏并殖吸虫(P.Westermani)。近年来我们进一步观察,辽宁省(云爱)阳地区肺吸虫受精囊内无精子,虫卵较大为0.0.96×0.048mm,卵盖对端卵壳多增厚,即宫崎(1978)提出的肺并殖吸虫(P.pulmonalis)。而... 吉林:辽宁省肺吸虫过去一般均认为是卫氏并殖吸虫(P.Westermani)。近年来我们进一步观察,辽宁省(云爱)阳地区肺吸虫受精囊内无精子,虫卵较大为0.0.96×0.048mm,卵盖对端卵壳多增厚,即宫崎(1978)提出的肺并殖吸虫(P.pulmonalis)。而吉林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吸虫 辽宁省 受精囊 卫氏并殖吸虫 吉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鼠管状属线虫的蛋白质等电聚焦电泳分析
16
作者 崔黎明 刘建 +1 位作者 李淑红 刘兆铭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1997年第2期85-87,共3页
应用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方法(IEF),对隐藏管状线虫、鼠管状线虫及地鼠管状线虫的虫体可溶性蛋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三种线虫蛋白质谱的区带数目及pI差异明显,呈现各自种的特征。文内采用数字分类学的相似率以表示不同种的蛋白... 应用薄层等电聚焦电泳方法(IEF),对隐藏管状线虫、鼠管状线虫及地鼠管状线虫的虫体可溶性蛋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三种线虫蛋白质谱的区带数目及pI差异明显,呈现各自种的特征。文内采用数字分类学的相似率以表示不同种的蛋白质谱相似度,用来提示种间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虫 蛋白质 等电聚焦电泳 虫体 IEF 亲缘关系 可溶性蛋白 地鼠 质谱 同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肝脏吸虫蛋白质圆盘电泳和等电聚焦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左迅 白功懋 +1 位作者 连建安 刘兆铭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25-28,共4页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和薄层等电聚焦分析比较4种肝脏吸虫成虫可溶性蛋白质,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华枝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圆盘电泳的区带数分别为20、18、18和15条,主带数分别为5.4、8和5条;等电聚焦的区带数分别...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圆盘电泳和薄层等电聚焦分析比较4种肝脏吸虫成虫可溶性蛋白质,结果显示肝片形吸虫、华枝睾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圆盘电泳的区带数分别为20、18、18和15条,主带数分别为5.4、8和5条;等电聚焦的区带数分别为28、22、24和24条,主带数分别为10、3、7和7条。蛋白电泳结果表明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为两个独立虫种。用数量分类学的相似率表示4种吸虫蛋白电泳谱的相似程度,结果显示东方次睾吸虫和台湾次睾吸虫最为相似,亲缘关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吸虫 蛋白谱 圆盘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旋毛虫小鼠末梢血象的动态变化
18
作者 于文杰 连建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89年第6期567-569,共3页
本文对实验感染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分类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表明:感染鼠白细胞总数从感染初期就开始升高,到观察后期(3~60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感染第3天可见中性粒细胞出现增高峰,从第7天开始下降,3... 本文对实验感染旋毛虫(Trichinella spiralis)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分类进行了连续观察。结果表明:感染鼠白细胞总数从感染初期就开始升高,到观察后期(3~60天)仍显著高于对照组。感染第3天可见中性粒细胞出现增高峰,从第7天开始下降,35天降至最低,而淋巴细胞的变化恰与中性粒细胞相反。在整个观察期间,嗜酸性粒细胞的变化最为显著,从感染第7天开始增加,到感染21日达最高峰,其绝对数相当于对照组的10倍,至60日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单核细胞于感染后14日开始显著升高,到感染后期仍高于对照组。本文对这些变化的可能意义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毛虫病 白细胞 血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