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急性感染患儿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蔡灵芝
崔亚南
+3 位作者
王维忠
刘凤云
邵会师
柴魏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52-153,共2页
目的:控讨急性感染患儿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或细胞仪(FCM)测定了急性细菌及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PMN)用细胞刺激剂佛波醇(PMA)刺激前后的活性氧产生能。结果:PMA刺激前,...
目的:控讨急性感染患儿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或细胞仪(FCM)测定了急性细菌及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PMN)用细胞刺激剂佛波醇(PMA)刺激前后的活性氧产生能。结果:PMA刺激前,细菌组与病毒组阳性PMN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强(P<0.01),但细菌组比病毒组增强更显著(P<0.01)。PMA刺激后三组阳性PMN荧光强度与刺激前相比均进一步增强,但细菌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毒组位于细胞组与对照组之间。结论:细菌感染时PMN更容易产生活性氧,故临床上可作为鉴别细菌及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儿童
中性粒细胞
活性氧
儿童
F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在鉴别细菌、病毒感染中的价值
2
作者
蔡灵芝
高申
+2 位作者
赵善瑞
张利
王维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4-305,共2页
活性氧在细胞氧化磷酸化过程及白细胞杀菌或受某些刺激等情况下经常产生。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白细胞活性氧产生能不但与细胞杀菌功能有关,还与组织损伤、老化及细胞凋亡有关。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活性氧产生能在细菌及病毒感染时变化的报...
活性氧在细胞氧化磷酸化过程及白细胞杀菌或受某些刺激等情况下经常产生。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白细胞活性氧产生能不但与细胞杀菌功能有关,还与组织损伤、老化及细胞凋亡有关。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活性氧产生能在细菌及病毒感染时变化的报道。为探讨活性氧在急性感染中的变化,我们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急性细菌及病毒感染患儿各20例末梢血中的中性粒细胞(PMN)活性氧产生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活性氧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急性感染患儿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1
作者
蔡灵芝
崔亚南
王维忠
刘凤云
邵会师
柴魏冰
机构
白求恩医科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
白求恩医科大学
中
日
联谊
医院
中
心实验室
吉林省人民
医院
急诊内科
出处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52-153,共2页
文摘
目的:控讨急性感染患儿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能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或细胞仪(FCM)测定了急性细菌及病毒感染患儿外周血中的中性粒细胞(PMN)用细胞刺激剂佛波醇(PMA)刺激前后的活性氧产生能。结果:PMA刺激前,细菌组与病毒组阳性PMN的荧光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强(P<0.01),但细菌组比病毒组增强更显著(P<0.01)。PMA刺激后三组阳性PMN荧光强度与刺激前相比均进一步增强,但细菌组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病毒组位于细胞组与对照组之间。结论:细菌感染时PMN更容易产生活性氧,故临床上可作为鉴别细菌及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键词
感染性疾病
儿童
中性粒细胞
活性氧
儿童
FCM
分类号
R725.104 [医药卫生—儿科]
R446.11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在鉴别细菌、病毒感染中的价值
2
作者
蔡灵芝
高申
赵善瑞
张利
王维忠
机构
白求恩医科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儿科
白求恩医科大学
中
日
联谊
医院
中
心实验室
长春
中
医学院保健科
出处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04-305,共2页
文摘
活性氧在细胞氧化磷酸化过程及白细胞杀菌或受某些刺激等情况下经常产生。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白细胞活性氧产生能不但与细胞杀菌功能有关,还与组织损伤、老化及细胞凋亡有关。但目前尚未见到有关活性氧产生能在细菌及病毒感染时变化的报道。为探讨活性氧在急性感染中的变化,我们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急性细菌及病毒感染患儿各20例末梢血中的中性粒细胞(PMN)活性氧产生能,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活性氧
细菌感染
病毒感染
诊断
分类号
R725.1 [医药卫生—儿科]
R446.5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急性感染患儿末梢血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蔡灵芝
崔亚南
王维忠
刘凤云
邵会师
柴魏冰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中性粒细胞活性氧产生在鉴别细菌、病毒感染中的价值
蔡灵芝
高申
赵善瑞
张利
王维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