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的CT和临床(附五例报告)
1
作者 韩邕 邓小丰 +2 位作者 王术新 丁君 朱广金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324-325,共2页
观察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在不同时期的CT表现及临床恢复情况。采用头颅CT扫描,观察母乳喂养儿维生素K缺乏的所致的婴儿颅内出血,并进行了跟踪观察。较大病灶出血者,于治疗后1~3个月复查CT,见高密度出血... 观察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颅内出血在不同时期的CT表现及临床恢复情况。采用头颅CT扫描,观察母乳喂养儿维生素K缺乏的所致的婴儿颅内出血,并进行了跟踪观察。较大病灶出血者,于治疗后1~3个月复查CT,见高密度出血灶减小,而周围低密度区反而明显增大;3~6个月时出血灶逐渐消失,周围低密度区开始缩小;于9个月左右逐渐恢复。CT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也是观察其病变恢复情况的可靠指标。较大出血灶者,如能早期诊断并及时用药,则有希望完全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缺乏 CT 颅内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腰间盘切除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郭岩 王大伟 +1 位作者 杨海山 赵锋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3期298-299,共2页
介绍腰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治疗。采用国产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抽吸治疗仪,对200例腰间盘突出症进行腰间盘切除治疗。术后1个月至1年复查,显效81%,有效15%,无效4%,总有效率为96%。提示该法是一项疗效好、安全、操... 介绍腰间盘突出症的介入治疗。采用国产电动式经皮穿刺腰椎间盘抽吸治疗仪,对200例腰间盘突出症进行腰间盘切除治疗。术后1个月至1年复查,显效81%,有效15%,无效4%,总有效率为96%。提示该法是一项疗效好、安全、操作简便且能与外科手术互补的介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突出 经皮穿刺 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中的支气管动脉解剖变异及多支供血 被引量:3
3
作者 王田蔚 丁军 +1 位作者 杨海山 张跃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320-320,共1页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16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BAI术中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的观察,探讨支气管动脉起源解剖变异及多支供血在原发性肺癌灌注化疗中的重要意义。1材料和方法1... 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BAI),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肺癌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对164例原发性肺癌患者BAI术中选择性动脉造影结果的观察,探讨支气管动脉起源解剖变异及多支供血在原发性肺癌灌注化疗中的重要意义。1材料和方法1994年10月至1998年8月,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支气管动脉 解剖变异 灌注 药物疗法 BA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细胞癌的影像学诊断(CT、MRI、DSA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淑琴 来颖 +4 位作者 姜春子 孙东杰 赵艳 丁君 赵锋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551-552,共2页
目的 :比较 CT、MRI、DSA(血管造影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癌诊断的影像学特点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的 CT、MRI、DSA的表现 ,对比三者优缺点 ,找出各自的规律。结果 :三者均可以显示肿块的位置、... 目的 :比较 CT、MRI、DSA(血管造影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肾癌诊断的影像学特点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 1 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细胞癌的 CT、MRI、DSA的表现 ,对比三者优缺点 ,找出各自的规律。结果 :三者均可以显示肿块的位置、大小和周围组织的关系及转移征像。结论 :显示肿块与周围组织关系 MRI优于 CT。“假包膜”为 MRI特征性表现。DSA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肾细胞癌 CT MRI D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药盒系统行CT动脉造影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玉 商健彪 +2 位作者 王大伟 宋丽艳 杨海山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776-776,共1页
关键词 导管药盒系统 CT 动脉造影 原发性 肝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留置导管灌注LAK细胞与化疗栓塞联合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李东复 周晓椅 +3 位作者 杨海山 金珍婧 陈光利 王大伟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7期470-472,479,共4页
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留置导管灌注同种异体LAK细胞与化疗栓塞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4%,明显高于单纯化疗栓塞组(70%),大多数病人一般症状明显改善,免疫状态增强。治疗副反应为一过性... 对原发性肝癌肝动脉留置导管灌注同种异体LAK细胞与化疗栓塞联合应用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表明: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4%,明显高于单纯化疗栓塞组(70%),大多数病人一般症状明显改善,免疫状态增强。治疗副反应为一过性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LAK细胞 白细胞介素 药物疗法 免疫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光 赵艳 张建东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1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特点。方法:通过对肝、胆、胰CT表现的影像特征分析,探讨不同部位梗阻和不同性质病变时的影像特征差异。结果:肿瘤和结石是引起阻塞性黄疸的重要原因。肿瘤引起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明显大于结石所引... 目的:探讨阻塞性黄疸的CT诊断特点。方法:通过对肝、胆、胰CT表现的影像特征分析,探讨不同部位梗阻和不同性质病变时的影像特征差异。结果:肿瘤和结石是引起阻塞性黄疸的重要原因。肿瘤引起肝内胆管扩张的程度明显大于结石所引起的(P<0.05),二者对肝外胆管扩张程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胆管炎可引起起间断性阻塞性黄疸,但肝内外胆管扩张程度常不显著。梗阻近端扩张,远端萎缩是普遍特征。胆总管未端形态和密度变化的分析对鉴别诊断尤为重要。结论:肿瘤和结石是引起阻塞性黄疸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黄疸 CT 诊断 胰头癌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体动脉血管成形术(附48例分析)
8
作者 韩邕 来颖 +1 位作者 杨海山 于云龙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5期558-559,共2页
总结了48例59条外周动脉局限性狭窄病例,认为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后再狭窄除了与血管壁弹性、平滑肌细胞的过度增生有关以外,可能与局部炎症性病变未完全稳定以及扩张对动脉壁的损伤也有关。同时讨论了PTA的疗效和其价值。
关键词 经皮 腔内血管成形术 动脉狭窄 PTA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