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D、GSH-PX、CAT系列氧化清除酶活性监测对肝组织损伤诊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黄晶 高建立 +2 位作者 冯颖 李杰 安伟琪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81-183,共3页
本实验通过对原发性肝癌2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5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2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并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清胆红素、白... 本实验通过对原发性肝癌21例、慢性病毒性肝炎56例,肝硬化失代偿期32例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检测,并与血浆脂质过氧化物(LPO)、血清胆红素、白蛋白、ALT作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自由基(FR)反应参与了肝组织损伤的发病机制,血浆LPO和红细胞系列氧化清除酶活性的测定,可作为判断肝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D GSH-PX CAT 肝组织损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志婷 吴绥生 薛建红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84-185,共2页
作者检测了正常中青年组30例和健康老年人组17例的血浆D—二聚体,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检测了189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患心肌梗塞和脑血... 作者检测了正常中青年组30例和健康老年人组17例的血浆D—二聚体,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检测了189例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结果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患心肌梗塞和脑血管病组也较健康老年人组高(P<0.001)。表明D—二聚体检测是一项鉴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观察溶栓治疗的有价值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溶解 D-二聚体 血浆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其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桐伟 张立新 +1 位作者 黄宇光 左凤祥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5期654-655,共2页
目的:观察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结果:发现一个椎间隙完成两种麻醉是方便和安全有效的,具有起效快,注药至阻滞完全所需的时间短,局麻... 目的:观察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的临床效果及对循环、呼吸系统的影响。方法:腰麻- 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行下腹或下肢手术。结果:发现一个椎间隙完成两种麻醉是方便和安全有效的,具有起效快,注药至阻滞完全所需的时间短,局麻药用量少,麻醉效果确切等优点。腰麻用药量为 15~25 m l重比重地卡因溶液,有 13 例于注腰麻药后 697±218 m in 经硬膜外追加给药,用药为 2% 利多卡因,每次追加 5 m l,术中监测发现注药后 10,20,30,60 m in 及术终各点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比注药前有明显降低,血氧饱和度注药后 10 m in 开始明显升高。结论:该麻醉方法对循环系统有一定影响,而对呼吸系统无明显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麻 硬膜外麻醉 联合麻醉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微小卫星不稳定性的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全成实 李何泳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365-36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小卫星不稳定性(MIN)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MIN阳性率为28%,MIN阳性率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 目的:探讨微小卫星不稳定性(MIN)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结果:50例乳腺癌患者MIN阳性率为28%,MIN阳性率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程度无关(P>0.05),但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MIN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5)。结论:提示MIN是乳腺癌发生的原因之一,并可能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过程中起正性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微小卫星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定位检查在肾病诊断中的意义(附685例临床分析)
5
作者 徐学明 邹洪斌 +3 位作者 王国印 文淑花 杨春光 刘兴全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177-179,共3页
作者总结了患有泌尿系统疾病的病人尿定位检查。结果发现此种检查方法对肾小球疾病与非肾小球疾病、急慢性肾盏肾炎与膀胱炎的诊断其临床符合率较高,优于目前通用的尿常规检查。此方法简便、快速、无创伤性。
关键词 血尿 管型 细胞排率 肾疾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肺炎衣原体感染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杨思睿 赵凯姝 +2 位作者 付文永 鲁继荣 赵鑫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74-275,共2页
目的:探索长春地区儿童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简称C·pn)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54例肺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进行C·pn的检测。结果:C·pn阳性11例,阳性率... 目的:探索长春地区儿童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简称C·pn)感染的发病情况。方法:采用PCR方法对54例肺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进行C·pn的检测。结果:C·pn阳性11例,阳性率20.3%。阳性患者中以干咳为主要表现,多伴有低热或中度热。同期采用儿外科术前病人20例做为对照,结果均阴性。结论:C·pn是我省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PCR法是临床上检测C·pn敏感、特异、快速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肺炎 衣原体感染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脑膜瘤64O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丽萍 张元德 徐建华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88-189,共2页
目的:探讨颅内脑膜瘤的临床病理联系。方法:对640例颅内脑膜瘤病例重新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脑膜瘤病人明显高于男性(P<0.01),主要发病部位是幕上(89.2%),病理组织学类型主要为脑膜上皮型(50.3%)、纤维型(28... 目的:探讨颅内脑膜瘤的临床病理联系。方法:对640例颅内脑膜瘤病例重新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女性脑膜瘤病人明显高于男性(P<0.01),主要发病部位是幕上(89.2%),病理组织学类型主要为脑膜上皮型(50.3%)、纤维型(28.5%)和移行型(10.3%)。脑膜瘤的复发率为7.5%。结论:脑膜瘤是颅内第二常见肿瘤,容易复发,复发性脑膜瘤中,恶性脑膜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初发性脑膜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病理组织学 类型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营养性巨幼细胞性贫血80例临床及实验室分析
8
作者 杨岩 高秀茹 +3 位作者 周红 王娟 徐乃复 赵春霞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525-525,共1页
关键词 老年人 巨幼细胞性贫血 贫血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临床观察
9
作者 王玫 王鸿艳 +2 位作者 陈明 梁海 甘丽莉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95-296,共2页
关键词 米非司酮 紧急避孕 EC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后病人两种自控镇痛方式的临床比较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宋雪松 曲行辉 +2 位作者 杨桐伟 王凡 佟丹梅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301-302,共2页
关键词 自控镇痛 硬膜外麻醉 吗啡 手术后 P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性脑膜炎血浆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
11
作者 陈银波 李海波 +3 位作者 赵晓敏 梁东 李春怀 贾飞勇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277-279,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血管紧张素 (AT- )与结核性脑膜炎 (尤其是并发急性偏瘫 )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监测 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 (并发急性偏瘫 1 8例 )及 2 0名正常儿童血浆 ET- 1、AT- 水平的变化。结果 :... 目的 :探讨血浆内皮素 (ET)、血管紧张素 (AT- )与结核性脑膜炎 (尤其是并发急性偏瘫 )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监测 4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儿 (并发急性偏瘫 1 8例 )及 2 0名正常儿童血浆 ET- 1、AT- 水平的变化。结果 :在急性偏瘫初期血浆 ET- 1、AT- 水平明显增高 ,与无偏瘫组患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在病情稳定期血浆 ET- 1、AT- 水平逐渐下降 ,偏瘫组与无偏瘫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且结核性脑膜炎患儿血浆 ET- 1与 AT- 呈中度正相关 (r=0 .57,P<0 .0 1 )。结论 :血浆 ET- 1、A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性脑膜炎 内皮素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例食物过敏性哮喘的临床分析
12
作者 许力军 刘超英 +1 位作者 尹桂兰 连晶波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6期771-771,共1页
关键词 哮喘 食物过敏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Pusher现象的症状学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世文 安晓芳 宋洪臣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62-65,共4页
目的:探讨脑中风时Pusher现象的症状发生规律。方法:调查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病灶、运动功能及半侧空间忽略等,将出现Pusher现象的患者分为二组,一组采用作者提出的整体性训练方法,另一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结果:脑中风... 目的:探讨脑中风时Pusher现象的症状发生规律。方法:调查中枢性瘫痪患者的病灶、运动功能及半侧空间忽略等,将出现Pusher现象的患者分为二组,一组采用作者提出的整体性训练方法,另一组采用常规训练方法。结果:脑中风Pusher现象发生率为23%,其中左侧瘫占62.5%,右侧瘫占37.5%。Pusher现象的责任病灶多与两个以上脑叶受损有关,其中均包括颞叶。Pusher现象有75%在发病1个月内出现。采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二组Rivermead运动指数有显著差异。Pusher现象伴有单侧空间忽略症的发生比率为56.3%。结论:大面积脑损伤时Pusher现象发生率增高,认为其产生原因与大脑整合障碍有关,半侧空间忽略症是否为独立存在的症状尚无定论。右脑损伤时出现Pusher现象机会多,可能与功能定位有关。整体性训练法有助于出现Pusher现象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Pusher症 症状学 整合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蛭注射液抗大鼠血栓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晓明 腾少瑞 +2 位作者 李亚珍 邱艳华 王亚芝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8年第5期469-470,共2页
目的 :研究水蛭注射液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体外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法 ,进行水蛭注射液抗大鼠血栓形成实验。结果 :水蛭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 ,抑制率为 47.66%。结论 :水蛭注射液具有抗血栓形成的... 目的 :研究水蛭注射液对实验性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利用大鼠体外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法 ,进行水蛭注射液抗大鼠血栓形成实验。结果 :水蛭注射液能明显抑制实验性血栓形成 ,抑制率为 47.66%。结论 :水蛭注射液具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蛭 水蛭素 实验性血栓 抗血栓作用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测序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牛俊奇 刘媛媛 苏秀芬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2-73,共2页
测序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牛俊奇刘媛媛苏秀芬作者单位:130021白求恩医大第一临床学院丙型肝炎病毒克隆的建立和重组蛋白抗原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使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研究起到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1,2... 测序法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基因分型牛俊奇刘媛媛苏秀芬作者单位:130021白求恩医大第一临床学院丙型肝炎病毒克隆的建立和重组蛋白抗原用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使非甲非乙型肝炎的研究起到了一个突破性的进展〔1,2〕,目前已证实在大多数非肠道传播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测序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抗阻运动与脑中风患肢肌肉的电生理变化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世文 张艳玲 +3 位作者 贾萍 张大旭 展新 栗学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14-16,共3页
利用颈部抗阻运动(刺激本体感受器)反射性诱发脑中风患侧肢体肌电生理变化的实验得出:皮层意识参与对患侧肌肉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优于单独应用颈紧张反射等病理反射模式的训练技术,并揭示颈部的各方向抗阻运动对屈伸肌的促进作用不同... 利用颈部抗阻运动(刺激本体感受器)反射性诱发脑中风患侧肢体肌电生理变化的实验得出:皮层意识参与对患侧肌肉的促进和抑制作用优于单独应用颈紧张反射等病理反射模式的训练技术,并揭示颈部的各方向抗阻运动对屈伸肌的促进作用不同。为脑中风偏瘫康复训练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阻运动 中风 肌肉 电生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柯萨奇B_3病毒感染的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福明 王相峰 张淑琴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4期379-380,共2页
观察维生素C对柯萨奇B3(CVB3)病毒的复制和对病毒感染心肌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C(VitC)对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加VitC培养24h后,随时间延长,保护作用越来越明显(P<0.05);实... 观察维生素C对柯萨奇B3(CVB3)病毒的复制和对病毒感染心肌细胞的影响,结果表明:维生素C(VitC)对CVB3感染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加VitC培养24h后,随时间延长,保护作用越来越明显(P<0.05);实验结果还表明:VitC在细胞外并无直接灭活病毒作用,而是作用于细胞,影响病毒的复制,从而使心肌细胞得到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柯萨奇B3病毒 心肌细胞 克山病 心肌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例骨髓转移癌的骨髓像诊断 被引量:5
18
作者 续薇 张曼 朴松旭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5期516-517,共2页
关键词 骨髓细胞学 骨髓转移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糖胺测定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潘雨利 黄晶 侯永坤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186-187,共2页
通过对正常对照组150例、糖尿病组74例、隐性糖尿病组56例的空腹血糖及果糖胺的测定,发现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果糖胺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隐性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果... 通过对正常对照组150例、糖尿病组74例、隐性糖尿病组56例的空腹血糖及果糖胺的测定,发现糖尿病组空腹血糖及果糖胺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隐性糖尿病组空腹血糖与正常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果糖胺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56例隐性糖尿病患者糖耐量试验阳性,餐后2h血糖明显增高。提示:果糖胺诊断糖尿病是一个较稳定的指标,对隐性糖尿病的监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胺 糖尿病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4例腺病毒肺炎远期心电图随访调查 被引量:1
20
作者 宋丽君 傅文永 +2 位作者 鲁继荣 李善玉 刘桂英 《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6年第6期647-648,共2页
随访了134例腺病毒肺炎患儿,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及大致正常94例,异常改变40例,其中左室高电压居首位,有15例(37.5%);其次为心动过速9例(22.5%);完全、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15%);少数为其他... 随访了134例腺病毒肺炎患儿,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及大致正常94例,异常改变40例,其中左室高电压居首位,有15例(37.5%);其次为心动过速9例(22.5%);完全、不完全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15%);少数为其他异常如心肌劳损,期前收缩等。X线胸片异常68例,主要为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等。心胸比例为0.6有2例。值得注意的是腺病毒肺炎急性期并发心肌炎30例随访时只有2例心电图异常,为左室高电压,余均正常。胸片正常。提示:腺病毒肺炎急性期并发心肌炎,具有起病急、恢复快的特点,很少遗留远期心脏损害,可能与其心肌病理改变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肺炎 心电图 随访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