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肠途径治疗对中暑犬降温作用及血清酶、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姚欣 冯子坛 +5 位作者 刘卫 白启轩 吉丽 贾昭 吴颖 孙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82-984,共3页
目的研究经结肠途径治疗对中暑犬的降温作用及对其血清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只犬随机分为两组,结肠途径治疗组(肠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疗组),每组7只。动物高温中暑(体温达43℃,10min)后均置于23℃、65%湿度的室温下行降温治疗... 目的研究经结肠途径治疗对中暑犬的降温作用及对其血清酶、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4只犬随机分为两组,结肠途径治疗组(肠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疗组),每组7只。动物高温中暑(体温达43℃,10min)后均置于23℃、65%湿度的室温下行降温治疗。常疗组给予冰袋置于大动脉处降温;肠疗组应用结肠途径治疗机降温,调节肠疗液温度为37~38℃。犬体温下降至38℃时结束降温。比较两组犬的降温时间;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中暑前(0h)和中暑后6h、24h、48h的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水平;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肠疗组降温时间(92.9±9.5min)明显低于常疗组(123.4±11.6min,P<0.01)。中暑后两组血清ALT、AST、CK、LDH均明显升高;肠疗组中ALT、AST和CK在中暑后24h和48h较常疗组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中LDH在各时间点无显著性差异(P>0.05)。肠疗组中血清IL-1β在中暑后6h、24h和48h,均较常疗组明显降低(P<0.05);IL-6在中暑后6h和24h明显低于常疗组(P<0.01);TNF-α在中暑后24h和48h显著低于常疗组(P<0.01)。结论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可加快中暑犬的降温速度,促进其血清酶恢复,加速其血清炎症因子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细胞因子类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